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试论宋明理学家的圣贤境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蕾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5):11-14
宋明理学家通过对"天人合一"这一哲学主题的论证和对心性义理之学的追求,创立了既不同于孔孟原始儒学,也有别于汉唐经学的新儒学,将儒家哲学发展到十分完备的形态,使得中国哲学的境界学说得以充分的展现.本文试图将宋明理学家有关圣贤境界的追求特别是如何成就圣贤的问题进行论述,来再现他们的生命境界. 相似文献
2.
蔡仁厚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5(2):156-160
宋明理学在辟佛老、抑荀子、贬功利、取消知识、轻忽气性与才性等方面,心态是相同的,而当代新儒学的学术向度与宋明理学相比在共同中也有差异性,主要是辨佛老而不辟佛老、讲孔孟亦讲荀子、尊德性而不贬气质之性、重内圣亦重外王、新外王的开显等。宋明理学和当代新儒学在生命的实践方面,均尊崇经典、看重人品、化气成性、重开教化。所以,要发挥儒家"推爱"的精神,以完成大我生命的全幅价值。 相似文献
3.
4.
徐朝旭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在价值论和存在论的向度内,儒家"一体之仁"观强调人与自然万物是统一的道德共同体,这一道德共同体具有统一的本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与主张将道德关怀从人扩展到自然界,建立包含调节人与自然关系道德规范的新型伦理学体系的现代环境伦理学具有相同的价值取向.在儒家"一体之仁"观的意识论向度内,天地自然运行的法则与人事活动行为规范是合二为一的,仁不仅是人事活动的基本准则,也是天地运行的根本法则,这就决定儒家从调节人与自然关系与调节人与人关系相互关联的总体层面,来处理人与自然的矛盾.儒家"一体之仁"观是一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具有宗教情怀的人类中心论. 相似文献
5.
乐爱国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7):56-61
对于程颢所言“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仁者,浑然与物同体”,朱熹既有肯定,也略有不满,而明确讲“仁者,爱之理,心之德”,同时又讲“天地万物本吾一体”。王阳明则讲程颢“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又讲朱熹“天地万物本吾一体”,并进一步讲“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之体用在于“明明德”与“亲民”,解“亲民”为“安百姓”,进而认为“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就是要关心百姓的困难和痛苦,重视百姓的物质生活,由此开发出“亲民之实学”,实际上突破了程朱仁学仅限于心性境界 相似文献
6.
温海明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0(2)
中国哲学的研究者通常认为中国哲学没有认识论的意识和传统,其实中国古代哲学中并不缺乏关于如何认识世界全体的讨论,这一问题意识在宋明理学中得到较为系统化的体现,而且可以说是宋明理学家最有哲学创见的地方.随着宋明理学的演进和发展,古代哲学中主客一体、心物不二的认识论基调得到不断的强调,表现为层层递进的理论发展形态.禅宗的心佛不二观和李翱的"复性"论,为宋明理学的认识论提供了理论准备;周敦颐和邵雍是宋明理学认识论的奠基者,周敦颐由"诚"贯通太极一人极,邵雍因"观物"提出了宋明认识论的基本问题,但没有深入探讨;张载和程颢由"大心"而"定性",其"体物"与"体贴"的认识对象与认识方法奠定了宋明理学认识论之基本问题框架和讨论方法;程颐和朱熹由"理"而"心",通过讨论"格物"达到宋明理学认识论发展的第一个高峰;陆九渊和王阳明的认识论由"心"到"意",突出了对心物不分的讨论和论证,是宋明理学认识论发展的第二个高峰;王畿、刘宗周由"意"到"几",实现了认识论问题中对"心"之困境的最后突破,也达到了中国古代认识论发展的极致形态.通过哲学分析,可以看出宋明认识论史上存在着两大中心议题与理论特色:一是从周敦颐提出"诚"为"太极一人极"认识论的中心,到刘宗周重"意"的"诚一意"认识论圆环;二是朱熹、陆王关于"格一物"的认识论圆环.总而言之,宋明理学认识论的哲学突破,是在这两个理论路径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许丙泉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97-100
孔子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巨大而深远,仁是其思想的核心。"仁者,人也",仁是关于如何"做人"、"成人"的学说。仁是"仁者爱人",还必须按照人的本性的要求,热爱生命,努力奋斗,不断完善和成就自我,有益于社会乃至整个世界。 相似文献
8.
魏义霞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25-31
孟子重视心的作用,在承认四体与四心一样与生俱来的前提下,强调只有四心才是人性的具体内容,由此推出了性善说,并且通过尽心、知性、知天的方式与天合一。孟子的这一做法彰显了儒家一贯坚持的通过道德践履与天合一的具体途径,同时引领了宋明理学的价值旨趣和理论格局:第一,孟子推崇的四心被宋明理学奉为宇宙本原。第二,孟子对心的重视与宋明理学的道德践履密切相关。第三,孟子四心与四体并举在宋明理学那里发展为双重人性论。 相似文献
9.
10.
胡锐军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6(3):30-35
君主政治秩序是儒家政治设计的基本模式,这一样式为封建社会的政治和社会稳定提供了超稳的秩序模式,牢固固化和维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而这和秩序规范中仁、礼的秩序意义是分不开的,前者是价值理性,包含着人道原则和理性原则;后者是工具理性,具有制度性、道德性、政治性、法律性、仪礼性等特征;二者合在一起共同维系着政治秩序的有序运转。 相似文献
11.
崔发展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3(3):258-262
在孔子那里,弟子们对"仁"的再三发问表明一则仁并无定论,二则仁只有在不断的追问或追寻中才能得以成就.在对其中两组"问仁"对话场景的生存论分析基础上,认为"君子不器"、"游于艺"是切入"仁"的两个常被忽视但却十分重要的路标.在这两个路标的指引下,对仁道所展现着的生存样态就有了一种本真的领会"不器"说的乃是君子的"游"戏,亦即"游"入虔诚、自得的乐境. 相似文献
12.
赵红娟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26-31
现今虞姬墓在安徽灵璧。但从文献资料来看,虞美人自刎处有安徽灵璧和淮南定远两说,因此,虞姬墓历史上实际两地皆有。美人死后,鲜血化为原上之草。这是一种能应曲而舞的独特的草,并非现在所见能开鲜艳之花的虞美人。虞美人草本花卉明代以来才从欧洲传入我国,历史上庞大的歌咏虞美人的诗词,也就经历了由咏草到咏花或花草兼咏的过程。《虞美人》曲流行于唐代,也与这个悲艳动人的故事有关。第一个以该曲填词的是唐代的无名氏,五代时《虞美人》词已多见。历代书面文学中的虞美人形象经历了从同甘共苦到贞节烈妇的演变过程,而在一些民间传说故事中,虞美人却是一位巾帼英雄。 相似文献
13.
《仁学》之通与塞--谭嗣同与古今中西之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方朔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6):85-91
"通"与"塞"乃中国近代思想之基本主题,自鸦片战争与西方文化照面以来,人们便在古今、中西之通与塞之间强探力索.作为最早向儒家价值系统发难的谭嗣同,其所著之<仁学>正要藉"仁即通"之命意,寻求古今之通和中西之通,然而结果表明,谭氏根本未达成这一目的,欲通还塞,欲通愈塞,倒成了他的宿命.历史向我们预示,以致用为目的的学问,并不可能于民族和时代的重大课题有根本的解决. 相似文献
14.
顾晓静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3):5-8
"两个务必"与"三个代表"是我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提出的加强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只有坚持"两个务必"才能永葆党的纯洁性;只有坚持"三个代表"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先进性是党的性质的两个方面."两个务必"与"三个代表"统一在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上. 相似文献
15.
王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2):21-24,29
作为中国古代人文主义和自然主义思潮的结果,荀子的天人思想极大地凸显了人类群体的尊严,但由于他对人道(礼乐)的过分强调,也消解了作为个体的人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指导思想.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工作,对于把青年大学生培育成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先进文化的弘扬者和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维护者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唐雄山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3(5):27-29
在贾谊哲学思想中,天地万物是道与德以数字"六"为基数衍化的结果,而且,在天地万物生成之后,"六"与道、德便内在于天地万物.因此,数字"六"不仅具有本源地位,而且具有本体地位.贾谊这种思想有其独特的思想传承. 相似文献
18.
谢昱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4(4):102-105
由于“V在NP”结构正处于从述补结构到述宾结构的演变过程中,处在“V在NP”结构中的“在”,受汉语韵律节拍的影响,在句中的语音形式和语法意义是不同的。“在”既有进一步虚化前附动词的趋势,同时也具有作为介词在句法上的一定独立性,这也是人们在分析“V在NP”结构时产生分歧的根源。 相似文献
19.
《水浒传》、《西游记》、《封神榜》、《红楼梦》、《镜花缘》、《花月痕》等小说广泛存在“榜”现象。“榜”在小说文本里或于开篇做个总体的预见和暗示,或于小说中间做相关的提示,或于小说的结尾处做一个总括。“榜”将众多的人物和事件统筹起来,从而起到介绍人物与人物定位、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等作用。重点分析了“榜”在小说文本中的概况与特征,探讨“榜”在古典长篇小说中的艺术。 相似文献
20.
老子的"道",主要指形成世界的本原,决定万物的本体,宇宙运动变化的根本规律;而老子的"德",其广义是指万事万物合"道"而行的品性,其狭义则指人的合"道"而行的品性。"自然"是老子"道"与"德"的本质特征。"道"生万物,"德"养万物","道"体"德"用,二者辩证统一于万物之中。老子哲学的主要意蕴就是依"道"而立"德"、立"德"而明"道"。老子对"道"的预设与描述体现出老子哲学理论思维的形上视域,老子对"德"的揭示与规定标志着老子哲学实践关怀的形下向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