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作为"现代非洲文学之父",钦努阿·阿契贝以文人的身份和视角观察、审视和思考着自己国家和民族的现实情境和历史命运。其代表作《瓦解》更是集中体现了他作为一个具有忧患意识的知识分子对于国家前途和人民命运的热切关注。《瓦解》通过主人公奥贡喀沃的人生历程,集中展现了阿契贝强烈的历史责任感,超越二元对立模式的批判意识,着力透露出他对非洲出路乃至世界前途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2.
《李尔王》和《长生殿》基本情节结构均是围绕“情感线索”和“动作线索”发展的,前者是两剧的主要线索。两剧围绕“情感线索”发展的情节高潮和结局表现出与沿着“动作线索”展开的悲剧性毁灭情节的高潮和结尾相反的,或者说喜剧性的表现手段。前者中的暴风雨意象和后者中的月亮意象及花的意象分析两剧为情节的发展和结构的统一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元曲四大家”之一的郑光祖。《录鬼薄》说他“以儒补杭州路吏,为人方直,不妄与人交”,“名香天下,声振闺阁,伶伦辈称郑老先生”。其剧作以文采见长,语言典雅。《倩女离魂》是其代表作,主要讲述倩女和王文举的动人爱情故事,是元杂剧史上一朵奇葩。本文试着比较其与《离魂记》在情节方面的不同,如情节提炼、情节改造、离魂情节的处理,来看《倩女离魂》的情节结构艺术。  相似文献   

4.
作为"神魔"小说的代表,《西游记》一书不仅对后世的"神魔"小说,而且对当时的各类小说都产生了广泛影响。以近年在韩国奎章阁首见的《型世言》为例,该书卷九所记之奇人异事,卷十所述之精异灵怪,与《西游记》详加比较,在情节和语言上都明显见出前者的影响。这种情形固不足为奇,但也恰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西游记》的巨大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5.
一般意义而言,古代东西方英雄史诗的核心母题有两个:“历险”或“受难”。但综合比较研究古希腊荷马史诗、古印度两大史诗以及中国古代藏族的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的具体细节,就会发现《格萨尔王传》的重心所写,既不如荷马史诗的“历险”,也不同于印度史诗的“受难”,而是介于此两者间的“磨难”,而且后者是涵盖前两者的一个母题;同时。东西方英雄史诗中隐含着一个共同的最基本的情节模式就是:神奇“孕-生”——情爱受阻——惩治奸佞(建功立业)这样一个“三段式”结构。  相似文献   

6.
<西游记>把传统文学的"七复"模式用为章回说部叙事节律的重要依据,扩大了"七复"模式应用于文学篇章结构的范围.同时,其以"七复"写神变的具体手法为独特的创造,至于观音菩萨为取经人"释厄"与"八百里"山与水"的循环暗藏"七复"之玄机,更是全书叙事之大密谛.<西游记>对"七复"模式的运用,不仅能化腐朽为神奇,而且别出心裁,为中国文学特别是小说叙事提供了新的经验,创造了新的典范.  相似文献   

7.
《南都学坛》2017,(4):44-48
《水浒传》一百回用"茶"字有四十余回200余次,仅次于"酒"。《水浒传》写酒之精妙已多有学者讨论,其写"茶"的热心与手段,不在写"酒"之下,却少有人评说。《水浒传》写"茶"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风流‘茶’说合",即男女间由茶而传情;二是情节"茶"转换,即以吃"茶"为转捩之机,造成情节的起伏跌宕,实现故事的曲折发展。《水浒传》这种大量的"茶"叙事艺术,有其可能的文化渊源,有时代的、地域文化的、婚姻与茶文化的影响,并与禅宗"吃茶去"偈语等相关联。  相似文献   

8.
小说《西游记》以取经作为全书的线索,将孙悟空神奇浪漫的传奇人生和唐僧师徒壮丽辉煌的取经事业作为故事情节,奇幻的情节通过不凡的线索串联起来,唐僧在书中成为使情节和线索相契合的关键。情节和线索之间并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彼此影响,不可分割的关系。情节和线索是小说结构中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同对小说的主题具有揭示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体现人物性格,二者之间又相互影响:线索贯穿于情节并推动情节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解析《瓦解》中阿契贝笔下的伊博文化,找寻其中与西方文化中的类似点,以此论证阿契贝借助西方文化和伊博文化的类同性从反面来书写帝国,回击殖民话语。  相似文献   

10.
青石村这个名字,虽然普通,但很雅致。 青石很普通,但用途广泛。用青石铺成路、街,砌成桥,刻成碑,或是在小溪边将衣服直接在青石板上锤打,都有可能因此而得“青石”地名。南京新街口附近曾有一条用青石铺成的大街,名叫:“青石街”。  相似文献   

11.
《瓦解》这部小说,在现代小说叙事中融入了大量伊博族传统叙事艺术,传统叙事在小说中经历了一个显而易见的由盛转衰的变化,这种变化指向小说的主题,即从传统到现代是一个不可逆转的悲壮性历史进程,表达了作者对非洲传统社会扣现代文化的复杂态度。  相似文献   

12.
作为清代雍正年间突现的一部长篇世情小说,《姑妄言》自被发现以来就引发了学界的持续关注。值得注意的是,《姑妄言》在其小说文本之间还附有署名林钝翁的评点,这些评点对小说在情节结构的设定中所体现的艺术技巧多有详述,其中所体现的理论既有对金圣叹所批《水浒》及张竹坡所批《金瓶》的仿效,又有在此基础上的自觉创新,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3.
瓢在我国古代是人们日常生活经常使用的器具,有着极为广泛的用途。瓢的主要功能是充当容器和漂浮,瓢是葫芦的半个瓜壳,从不少古籍记载中都能管窥到先民对葫芦生殖崇拜的迹象。《金瓶梅》第四回《赴巫山潘氏幽欢闹茶坊郓哥义愤》写王婆向金莲借瓢。张竹坡点评本:借瓢即影人,文情狡猾,随手生来。瓢(即葫芦)在这里象征女性的受鱼之器的瓶,对应着潘金莲的嫖;《红楼梦》第九十一回《纵淫心宝蟾工设计布疑阵宝玉妄谈禅》写黛玉与宝玉借瓢谈禅。这里的瓢也隐喻了黛玉漂泊不定的命运。在《金瓶梅》与《红楼梦》中,瓢被以诗词、谜语、谶语、禅语、俗语等形式反复渲染,瓢也就构成了《金瓶梅》与《红楼梦》的借用意象。对瓢借用意象进行多味性的咀嚼与解析,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深刻解读文本的文化密码,理解这两部古典小说不同的审美意蕴与精神品质。  相似文献   

14.
杜贵晨 《南都学坛》2005,25(5):62-64
古代文学用“七”与“九”乃至“九九”作为章节、情节联系之数度的并不少见,但是用“七七”之数,特别是以“七七”、“九九”两循环之数错综交互为章节、情节的结构素,却是《西游记》的首创。由于儒释道思想的影响,《西游记》叙事并用“七七”、“九九”之数为度。两者交叉互补,形成《西游记》章回布置与情节结构的数理机制。这一做法虽然主要是古代佛道中人才容易感知寓意,但一经揭明数理,普通读者也不难理解其加强文本叙事层次性、整体性结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梦作为一种意象或者表现形式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屡见不鲜,《红楼梦》中也有较多的梦境描写,主要有生者之梦和 逝者之梦。《红楼梦》中托梦情节数量虽少,却有着深刻的文本内涵。用托梦来建构故事情节以及表现人物之间的关系,预示封 建家族的兴衰,宝黛钗等人人生爱情理想的破灭,从而向读者传达出其虚无空幻的思想。  相似文献   

16.
古今中外小说的情节结构,一般都呈现出由小到大,逐渐展开的方式。即故事情节最初是由某个或者某些事情作为由头,然后沿着这些故事的线索,逐渐形成故事的高潮,再从高潮走向结局。但是,《水浒传》的艺术结构却是非常独特的.打破了故事情节由小到大逐渐发展的常规模式,采用一种“两头大中间小”(即两头线索多,中间成为聚焦点)的情节结构方式:在一百零八将上梁山之前,《水浒传》的故事情节线索非常多,分别写了王进、史进、林冲、鲁智深、武松等许多英雄故事,而这些英雄故事是由一个一个在情节结构上相对独立的小故事构成的,不过这些小故事绝不是零乱和互不相关的,一个一个小故事的线索都集中向梁山发展.梁山泊英雄排座次是情节结构的聚焦点。在一百零八将上梁山之后,故事情节再由聚焦点向外扩展,人物的命运又分成相对独立的小故事进行,与一百零八将上梁之前的故事情节相类似。这种“两头大中间小”的情节结构,形成了《水浒传》情节结构总体上“散而不乱”、“形散神聚”的艺术特色,众多故事情节之间具有内在的关联性,其内在的逻辑性非常强。  相似文献   

17.
日本学者竹内好在研究鲁迅的小说时,阐明了抵抗或回心对于非西方文学的意义,尽管非洲作家所经历的回心的心灵运动与竹内好、鲁迅并不尽相同,但非洲小说在很大程度上却属于这种回心的文学。在黑非洲作家中,强烈意识到回心与抵抗式命题的是尼日利亚小说家钦努阿·阿契贝。我们可以借助回心与抵抗的概念来研究阿契贝的《神箭》,通过分析小说中的代表性人物伊祖鲁面对土地、宗法和父法由于白人的到来而引发的危机时的选择,探讨非洲现代知识分子回心与抵抗的心灵史。回心和抵抗在非洲历史中有着独特的内涵,鲁迅只是展示了文化和社会的败象,而阿契贝可以非常详尽而准确地描述出民族经历毁灭的过程,因为这就是非洲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8.
以大自然的季节时令,按春夏秋冬的时序,赏析并剖析红楼故事。情节、人物、宗旨以及曹公的匠心妙笔,欲为探索红楼奥秘开启又一个视角,并对一些红楼之谜作些试解和修正,以映证曹公的自然灵性和现实修为。  相似文献   

19.
分析现代主义史诗《诗章》中的"荒原"意象与贯穿始终的"救赎"意识,得出诗中的"荒原"具有双重含义:它既是被人类破坏的自然,也是人类心灵的荒芜。诗中的"救赎"不再是依靠万能的上帝,而是遥远中国的孔孟之道中仁孝治国或佛教中众生平等的思想,它们或许是拯救当代人走出绝境的良方。  相似文献   

20.
《阅读与作文》2011,(7):35-35
《乌鸦喝水》这篇课文中有一个字:想,很有意思。它想的是什么呢?它在想:怎么才能喝到水呢?这里的“想”,不是单纯的“想”,而是在“看”中“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