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作为一个历史阶段内的一种特殊的文学现象,新时期报告文学,在艺术地把握社会生活,人类情感、文化思想的丰富性、多样化上,呈现出中国报告文学从未有过的繁纷驳杂的形态。人们惊异地发现,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报告文学在这里获得了审美观念上的突破与超越。  相似文献   

2.
蔡毅在《思想战线》1987年第5期撰文认为,新时期文学在十年中大的裂变发生过两次,一次是1979年、1980年,从传统现实主义文学分裂出非现实主义文学,如意识流小说和朦胧诗,一次是1984年底至1985年以来,文学的变化不仅在形式、技巧,而且在观念上也有别于以往小说、诗歌、报告文学,乃至于评论和理论,真正形成了多元化的文学态势,绽放出前所未有的新品种、新花蕾。如小说中产生了心态小说、纪实小说、报告小说、荒诞小说、寻根小说、魔幻小说等各种新试验小说。传统的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反映论、阶级论、本  相似文献   

3.
江西当代文学随着共和国的诞生而诞生,也随着共和国的发展而发展。江西文学50 年的发展轨迹,呈现出一种“起步———沉寂———崛起”的运行态势。这种态势具体表现在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史传文学、儿童文学的创作兴衰之中。新时期文学的长足进步创造了江西文学50 年来的辉煌。但用横向比较与未来的眼光来审视,江西文学仍属“丘陵地带”。面对21 世纪的挑战,江西文学界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蒙古族小说经过三十多年的文学实践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叙事类型,在修辞系统、叙事结构和深层民族文化心理等方面具备了与以往蒙古族文学及其他民族文学相异的独特的叙事规律.蒙古族生存地域的广阔性以及新时期所面临的社会生活形态的复杂性,都决定了蒙古族小说比以往任何一个发展阶段都更加丰富多元、类型多样,多样化与多元化是其重要的发展演变特征.如何在社会变迁以及文学自身的更新中成长、转化而不是陷入类型凝固化的危机,仍是当下蒙古族小说创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伤痕文学、改革文学、知青文学、寻根文学逐渐式微,现代主义倾向的实验小说又难以走出困境,在这样的文学环境下,一批描写普通百姓生活而且小说形态上有着某些共通特点的新写实小说便在当代许多实力派作家的创作中诞生了,这也是新时期文学以来最重要、最具影响的小说创作现象.在一大批被人津津乐道的新写实小说当中,刘震云的<一地鸡毛>可以说是新写实小说的经典性作品.……  相似文献   

6.
论寻根文学的神话品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寻根文学的神话品格王林寻根文学兴盛于1985、1986年间。在新时期小说形态的嬗变之中,它无疑是一个承先启后的流派。它以独具魅力的创作实绩,在小说观念和形态方面对传统意义上的小说都进行了一次真正的革新与创造。评论界对其单个作家作品的研究已颇为深入,...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由于生态的恶化催生态文学的兴起,报告文学、小说创作以及研究生态学的学术论文与专著皆取得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8.
回望新时期文学30年,审视新时期具有先锋特质的作家作品,发现、发掘先锋小说叙事革命中蕴含的先锋性,着重分析先锋小说对文学真实观的解构和建构,及其在文学审美品质上的回归,从先锋小说在对“五四”文学革新与审美传统的承继和对先锋后小说创作的影响上,来探寻先锋小说之于新时期文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国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都是以小说为主体的文学。新时期文学同样如此。小说是在新时期文学发展中起主体和主导作用的文学样式。新时期小说的八年,即是新时期文学运动八年的一个缩影。 新时期文学,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学的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关心当代小说史、当代文学史的同志们,把迄今为止的小说发展分为几个小阶段: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我以为,这种分法,与其说是文学历史分期法,莫若说更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以来,与小说、诗歌、报告文学等诸种文学体裁相比,散文一直是处于被冷落的寂寞境地。人们都感到散文创作太不景气,以至于令人悲观地预言:散文是一种“多余的文体,必然灭亡”。但是,如果认真地考察一下散文创作实际状况,我们将发现,好的散文并非没有,散文这一文体也并不真是“多余的”,散文的命运归向还不至于如此悲惨。已有不少论  相似文献   

11.
"新五性"与报告文学之"文学"观念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性"问题是报告文学理论建构中的关键,它长期影响着报告文学创作与理论的发展.实际上,"文学性"在内涵上不断发展和深化,在外延上不断向"非文学"开放与扩张,从而使报告文学在取得辉煌成就时也逐渐形成新的审美特色,并导致其本体的传统"三性"--新闻性、文学性、政论性发展成了现代新"五性"--主体创作的庄严性、题材选择的开拓性、文体本质的非虚构性、文本内涵的学理性、文史兼容的复合性.也就是说,一方面,传统的狭义"文学性"积极影响报告文学取得了与小说等虚构文学并驾齐驱的"文学"成就;另一方面,它在哲学、历史等"文化"的挑衅与侵袭下发生深刻变革,并在新旧蜕变、交汇融合中形成了新的"文学"观念--渗透于"新五性"之中的广义"文学性".  相似文献   

12.
正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以文学手段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具有纪实性、及时性与文学性三种特征。自上世纪30年代标志着中国报告文学走向成熟的夏衍先生的《包身工》、宋之的先生的《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问世,中国的报告文学一路走来,就始终与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同步。特别是随着新时期社会剧烈转型,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引起了作家们的深切关注,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直到新  相似文献   

13.
作为知识分子的一种写作方式 ,报告文学的价值生成 ,主要通过新闻文学的写作模式参与时代理性精神的重建而实现的。一个需要启蒙的时代 ,召唤着报告文学弘扬理性的启蒙精神。新时期报告文学作家主体意识的自觉 ,使此间报告文学启蒙主题的凸现成为可能。报告文学文体由此也获得了一种自觉  相似文献   

14.
<正>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作为“文学轻骑兵”的报告文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各类题材、体裁的优秀作品如花团锦簇,构成了一个异彩纷呈的报告文学世界。 报告文学是一个多层次开放系列,通过这个系列,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寻找出若干不同的规律:从题材着眼,可看到由记事为主发展到以写人为主,再到塑造艺术形象,又发展到无主要人物、无主要事件,无贯穿情节线的社会问题报告文学;从哲学视角看,从单一、微观发展到综合、宏观,以至显示出全景观、全方位、多视角的特色;从反映生活的深广度看,经历了由摹写表象到刻画典型,再到能动地反映现实,进而潜入人类文化意识的深层,构成了不同层次的系列;从审美需求看,由满足人们的好奇心到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再到引导人们进行理性思维,包就是使审美主体由经验形态进入理性形态。 报告文学是从新闻天地走到文学殿堂的、又兼有新闻和文学的两重性。这就决定了它与现实生活有着更为直接的关系。人们对现实生活的认识通常是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而发展的,这种认识是与事物的发展过程顺向一致的。作家们按照这一认识常规所创作的报告文学,我们称之为“顺向求同式”报告文学。如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理由的《扬眉剑出鞘》、黄钢的《亚洲大陆的新崛起》、柯岩的《船长》?  相似文献   

15.
报告文学并不是一种特殊的"中国文体",它是发端于欧洲的国际性写作方式。"非虚构"本源于美国的"非虚构小说",以"非虚构"置换报告文学,缺少内在关联的基本逻辑。非虚构与报告文学之争,反映了文学界对文体基本认知的某种缺失。称名纠缠,一方面造成写实类文学写作、评论等的混乱,但另一方面非虚构也为报告文学文体的优化提供了反思的可能和必要。报告文学需要走出过度的新闻性、过度的意识形态化,通过故事性和个人性的强化,在回到非虚构叙事中建构写实之美。  相似文献   

16.
艾斐的《小说审美意识》(文化艺术出版社)一书,通过追踪新时期以来文学(主要是小说)创作的态势和对其在发展历程中所留下的美学轨迹的审视,并从理论上予以阐释、评判和确证,相当清晰地勾划出了文学,特别是小说创作的现实形态.他对情绪记忆的潜在作用、美感“共呜”的人民性、  相似文献   

17.
许颖青 《南方论刊》2001,(10):33-34
写实小说是新时期文学以来最重要、最具影响的小说创作现象。随着八十年代伤痕文学、改革文学、知青文学、寻根文学逐渐式微和现代主义倾向的实验小说难以走出困境,一批描写普通百姓生活而且形态上有着某些共通特点的作品便在当代许多实力派作家的创作中诞生了。池莉的《烦恼人生》、《太阳出世》,方方的《风景》、《祖父在父亲心中》,刘震云的《一地鸡毛》、《单位》等等,便都是被人津津乐道的所谓新写实小说的代表性作品。  相似文献   

18.
在文学创作的各种文体门类中 ,报告文学因其交叉性、边缘性往往不被纳入文学史叙述的主干。而且一般说来 ,报告文学作为艺术形式的一种 ,较之小说、诗歌、戏剧、抒情散文等 ,在审美魅力上的确不可等量齐观。尤其自上世纪 80年代末“重写文学史”以来 ,讲究文学史的自律、回到文学本身等观念深入人心 ,魅力不足的报告文学越发被排挤至边缘地带。即使出现过一些有关近百年报告文学史的著述 ,也难以改变这一下滑的趋向。然而 ,丁晓原教授的《文化生态与报告文学》(上海三联书店 2 0 0 1年版 )却另辟蹊径 ,它独树一帜地将研究对象的内在律动呈现…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 80年代中国社会走向全面的开放。这是一个报告文学的时代。报告文学在开放中出现了全面的转型 :结构由微型变为宏观 ,视角由文学转至“杂学” ,题材主题由政治关怀而兼取文化关怀。文体的转型使新时期报告文学呈现出全新的景态  相似文献   

20.
学界普遍认为新时期意识流小说是外来文艺思潮影响的产物,是对西方意识流小说进行观念移植、技巧模仿的结晶。在新时期意识流小说研究中存在着"西化"倾向,新时期意识流小说应该有两个"源头",一是西方意识流文学,发挥着外来因素的启发和诱导的作用,决定了新时期意识流小说的名称和表述方式;一是中国传统的文学资源,影响了新时期意识流小说的内容和实际,是新时期意识流小说产生的内在依据和土壤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