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人才瞭望》2005,(3):70-70
西门子公司拥有一系列的人才培训计划,从新员工培训、大学精英培训到员工再培训,基本上涵盖了业务技能、交流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培育,使得公司新员工在正式工作前就具有较高的业务能力,保证了大量的生产、技术和管理人才储备,而且使得员工的知识、技能、管理能力得到不断更新。培训使西门子公司长年保持着员工的高素质,这是其强大竞争力的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2.
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对学生的教育不能单纯的进行知识教育,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等,互动式教学是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对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有着极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人才瞭望》2008,(9):82-82
许多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一直非常重视员工培训,很多企业都将培训视为提升员工胜任能力、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式。培训规划年年做,但年年都是老一套,如何将培训做得更出色是很多企业培训经理们面临的一个严峻的考验与挑战。但万变不离其宗,培训经理了解公司的现状及需求后才能开拓思路,有针对性地做出年度培训规划。以下就培训经理如何做好年度培训计划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企业培训主要围绕实现企业目标和员工个人发展目标展开,以提高员工知识、技艺、能力等素质,使员工融入企业并胜任现在或未来工作。  相似文献   

5.
软技能     
澳大利亚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老板们对大学生的技能不满意。大多数接受调查的老板说应届毕业生缺少"软技能"——比单纯的技术知识更重要的人际交往能力,老板们认为社交是让大学生符合期望值的技能。这次调查是由澳大利亚某建筑设计公司委托调查公司进行的,来自全国的500名接受调查的经营决策人被要求评价员工的素质,尤其是对那些刚毕业、没有工作经历的员工。他们普遍认为这样的人技术方面很优秀,但解决问题和与人交流等方面的能力偏低。  相似文献   

6.
现代企业员工培训的新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国际上大公司、大企业对员工 培训的重视,已引起国内一些专家的关注。这是因为,这些大公司、大企业把员工培训作为企业的一项战略任务,自觉地将其纳入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部分。这些举动表明:从工业社会发展到信息社会,各国特别是欧美一些现代企业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已越来越高。据说,在美国,你会经常听到这么一种戏谑:今天你从大学毕业,明天到公司上班时,你的知识已经老化了。这种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已使每位企业领导意识到,依靠学校所获得的知识,已经不能适应企业所面临的挑战。一个有远见的企业…  相似文献   

7.
怎样确立新员工的认同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新 《人才瞭望》2003,(3):37-38
当一个公司不能使新员工产生认同感,长此以往,公司将会陷人困境之中。因为这实际上阻绝了有才能的人加盟公司。一般来说,每增加一个人,部门内部交流的需求将以指数增长。有时候一个人的加盟甚至引起整个团队的重组,产生全新的工作方式。所以,确立新员工的认同感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怎样确立新员工的认同感呢?经营好初期即象初期印象是至关重要的。要设计一套定位方案,当新员工一到公司后即开始启动,向其提供相关信息。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原则就是向新员工介绍老员工,同时向老员工介绍新员工。有一家公司欢迎新员工的方法很特别:为新…  相似文献   

8.
政工师的自身修养决定了政工师对员工进行思想教育的难易程度和教育结果,因此,政工师必须要努力提升自身的修养。政工师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要有正确的职业道德和政治立场,最重要的是要具备优秀的业务能力和沟通能力,要充分利用广泛的知识与他人进行交流,从而提高政治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激励知识型员工的制度安排与策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华 《人才瞭望》2006,(7):32-33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占有和使用为基础的经济形态。在这个知识为本的时代里,企业要获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找到创造、传播与应用知识的最佳途径。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离不开高效率和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因此,作为知识载体的知识型员工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对象,如何激励知识型员工也就成为理论界和企业界日益关注并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任政文 《人才瞭望》2006,(12):31-32
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于2003年成功上市。公司现有员工900余人,主要从事高能电池材料开发和生产。属于技术和投资高度密集的行业。其员工知识含量较高。经过几年的发展,公司现在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随着企业的发展与壮大。公司利润往往不能与员工个人收益同步发展的状况越来越凸现。为了能够适应生产和业务的扩张,同时更好地留住人才和吸引人才.公司根据本企业薪酬在行业的水平和内部自身的状况以及对现有薪酬模式的分析,决定实行以激励为主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加大绩效奖金在整个薪酬结构中的比例。通过设计合适的绩效奖金方案,把员工的实际工资收入与企业、个人的劳动成果紧密挂钩,使员工工资收入既能反映员工能力和不同岗位的差别,又能反映工作绩效的差别。从而提高公司员工的凝聚力和增强公司吸引人才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李轲  张颖  龚丽 《人才瞭望》2007,(6):48-49
在现代经济中,知识正成为真正的资本与首要的财富。作为知识的载体——知识型员工就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管理的重点。而青年知识型员工,更是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他们的数量和素质决定了企业的发展和未来。  相似文献   

12.
在图书馆设立咖啡厅是现代图书馆适应读者阅读需求,构建集学习支持、文化休闲、协作交流功能为一体的一站式服务的创新尝试。简要分析高校图书馆咖啡厅产生背景,详细论述了图书馆咖啡厅的功能作用和构,认为未来高校图书馆咖啡厅将会成为环境舒适、设施齐全、功能集中的信息获取、知识学习和合作交流的场所。  相似文献   

13.
知识型员工:需求特征与激励制度安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金龙 《人才瞭望》2005,(10):30-31
根据彼得·德鲁克的定义,知识型员工是指那些掌握和运用符号与概念,利用知识和信息工作的人,也可以说知识型员工是具有知识资本产权并以知识为载体进行价值增值的人。他们具有较强的职业个性,具备从事生产、创造、扩展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能够为企业做出创新型的贡献和为企业带来知识资本增值;他们大多受过系统的专业教育,具有较高学历,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由于受教育水平较高的缘故,知识型员工大多具有较高的个人素质,如开阔的视野、强烈的求知欲、较强的学习能力以及宽泛的知识面等。一、知识型员工的需求特征相对于普通员工而言,…  相似文献   

14.
培训开发规划是指根据组织内外环境变化和组织发展战略,考虑员工发展需要,通过对员工有计划地培训和开发,提高员工能力、引导员工态度,使员工适应未来岗位的规划。  相似文献   

15.
培训一直是企业提高员工知识与技能的一项有效方法,但根据Pepitone的研究,传统的培训方式被证明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组织的需要,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基于胜任力的培训体系的开发。企业基于胜任力的培训开发就是对员工的关键胜任特征进行培训与开发,以增强员工取得高绩效的能力和适应企业未来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信息时代到来的今天,人们不仅需要掌握多种知识,更需要掌握探究知识的技能。未来的人才除了具备基本素质外,还要具备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支配资源的能力、使用信息的能力、掌握新技术的能力、应用信息进行创新的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这正是对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呼唤。  相似文献   

17.
案例内容 CW司是一家大型生产企业,公司实力雄厚,发展态势良好。在2004年年初,公司在招聘会上经过几轮筛选,最终确定了10名新员工。这10名新员工收到录用通知时都非常激动,其原因之一是C公司是一家在市场上极具竞争力的企业,能进入这样的大公司无疑是每个人的向往;原因之二,公司在招聘之初就向所有人说明,这次招聘的新员工将安排三个月的海外培训,了解发达国家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在学成归来后,将被公司安排从事新项目的研发工作,该项目将是公司在未来几年内的获利点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知识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它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传播、使用为基础,以创造性的人才资源为依托,以高科技产业和智力为支柱。知识经济发展不单纯依靠劳动力、资本、原料和能源,而主要靠知识要素。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资源的开发特别是人才资源创造力的开发具有特殊的内涵和价值。 一、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语言能力的呼唤 语言是信息的载体或标识。掌握了多国语言,才有利于与人及社会迸行信息交流和情感交流。在世界步入一体化的时期,如果仅仅掌握了本民族的语言,那么所处的交流和活动空间是窄小的。反之,既掌握了本民族的…  相似文献   

19.
根据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的定义,知识型员工属于那种“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知识型员工并不是指单纯学习了很多知识的人,而是指能通过知识进行创新工作的人。知识型员工对组织的价值在于他们对组织的贡献是一种创新型的贡献,可能是技术创新或管理创新。具体到高等院校而言,知识型员工指的是那些一方面能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其本身又具备较强的学习知识和创新知识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科研工作人员。一、知识型员工的基本特点彼得·德鲁克说:“知识型员工不能被有效管理,除非他们比组…  相似文献   

20.
《人才瞭望》2006,(6):93-93
曾有报道说,几位管理学教授对规模中等但经营成果一般的企业进行员工素质与企业绩效关系方面的研究,发现这些公司的员工在平时的工作中,只发挥了平均不到15%的潜力。这一结果可能会让企业的老板觉得很冤枉,为什么我支付了百分之百的工资,但我的员工却不是全力以赴,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也许研究的结果未必是完全准确的,但有一点我们可以确认,大多数企业的员工潜力非常值得挖掘,通过一些有效方法能让员工的潜力转化为绩效,可以想象,我们的公司该是怎样一种蒸蒸日上的景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