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产学研用合作是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对高校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平台。高等农业院校通过产学研合作在服务地方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大力推进这一合作,通过梳理产学研合作的发展历程,充分认识当前形势下"用"的重要性;在农业院校传统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基础上,探索了农业院校产学研用合作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省部合作是国家与地方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形成的创造性举措,也是国家与地方合力推进区域经济发展新的互动机制。在分析海西建设中省部合作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围绕自主创新、两岸合作、城乡统筹等关键问题,探讨了推进省部合作的主要任务,提出要通过加强组织领导、拓宽和优化合作领域、健全合作机制、创新合作形式等方式推进省部合作,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相似文献   

3.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项目建设单位,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贴娄底实际,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深化产教融合、工学结合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以娄底职业教育集团为平台,健全组织架构,探索实践"校政企行多元联动、产学研用多维驱动"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对接娄底能源产业,走出了一条"对接产业办专业、政府主导建专业、校矿合作强专业、行业指导兴专业"的全面服务娄底煤炭产业发展的煤矿开采技术特色专业建设发展之路,有效创建了董事会体制下的"公办民助能源产业学院",成为全国同类专业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娄底模式"。对接娄底农机产业,主动构建了"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院所协同、行业支持"的产学研用多维驱动的农机技术创新产学研用联盟模式。对接娄底新农村建设,有效构建了"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学院服务、项目驱动、示范带动"的综合服务的院村合作模式。校企合作办学"三大模式"的有效实施,加快推进了学院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取得了优良的人才培养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城市化加快推进的过程中,城市与区域的发展关系和发展格局产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由城市和地方政府为主导的合作区域.这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区域类型,应该引起关注;为适应和推进合作区域的发展,城市和区域政府必须推进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培育和发展区域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5.
农业生产性服务联结机制的演变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分工、交易、合作的理论视角,分析了农业生产性服务联结机制的形成原因、演变脉络,将其分为基于“熟人社会”形成的人际关系纽带、基于“收益捆绑”形成的利益联结机制、基于“组织创新”形成的组织联结机制、基于“服务叠加”形成的服务联结方式、基于“产业融合”形成的产业联结方式等五种联结模式。农业生产性服务联结机制的演变,要受公益性与经营性服务边界的调整、农业经营兼业化和专业化二元分化趋势、农业服务主体类型和服务地域的选择格局、农业生产性服务要素市场的完善程度、涉农二三产业联结农业生产经营的需要等因素影响。未来,要适应农户分化趋势从多维度策略性地推进农业生产性服务联结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6.
经过30多年的经济改革,西部地区产学研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但是与全国和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较,西部地区产学研合作存在明显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区域创新体系相对封闭,创新体系网络尚未形成,创新的环境和条件尚待改善,产学研合作机制不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从西部地区产学研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出发,进一步完善西部产学研合作机制需要注意:适应产学研发展的要求,推进西部地区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以产学研为目标导向,加快西部地区科技体制改革与创新.发挥政府部门的协同作用,推进产、学、研、金融相结合.加快西部地区财政税收制度的变革与创新,对产学研合作适当采取倾斜的政策.  相似文献   

7.
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对区域科技进步、经济增长及社会发展具有巨大的推进作用。基于生态学视角,运用生态位理论,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对2016—2020年长三角区域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分析,发现在长三角生态圈中,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存在明显的省际差异。建议政府层面,应建立协同发展的合作机制,健全长效运行的保障机制;高校层面,应布局特色优势学科专业集群,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机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统筹促进长三角区域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建立跨部门合作治理机制是克服传统社会管理体制弊端,应对复杂社会治理形势的必然选择。跨部门合作治理建立在组织之间相互信任、相互依赖以及共同的价值目标之上,而且离不开一定的行政安排。通过建立一系列跨部门合作治理机制形成新的合作治理结构,是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9.
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安徽实现加速崛起、推进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关键之一。文章分析了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在总体经济规模、创新投入和创新环境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充分利用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分工与合作的有利条件、创新投融资机制和建立稳定长效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建设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本文从诱致性制度交迁的角度分析了诱发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产生和发展的各种因素,分析了中国政府在推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过程中的角色定位问题。政府应当发挥好引导和服务作用,积极推进制度和和政策创新,推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11.
《逻辑哲学伦》是维特根斯坦最重要的著作,内容包罗万象,是基于现代逻辑方法进行论述的,包括他对"死亡"概念的阐述与分析。利用分析哲学的"分析"方法尝试对"死亡"概念的诠释,并得出以下结论:(1)"死亡"的对立面就是"生活,生存的状态"。"死亡"意味着个体生活世界在他所生活的那个世界里面终止,而整个"逻辑可能世界"并不因此而改变,只是消长;(2)"死亡"和"生活世界"属于不同的世界,人不能体验"死亡";(3)"生活世界"在个体那里是无限的;(4)对于"死亡的灵魂"与"在世的生活世界"的理解只能站在这个世界的外面来理解,但是不可能。  相似文献   

12.
13.
能性述补结构是我们从语义上界定的表示“能够”“可以”意义的述补结构。能性述补结构的形式有很多种:V得V得O V得C V得OC V得CO V不得VO不得V不得O V不C VO不C V不CO(V是述语C是结动词O是宾语)。在本文我们只选择其中既带宾语又带补语的比较复杂的四种形式V得OC V得CO VO不C V不CO进行考察。我们选择《三言》这一近代口语性较强的作品进行考察,可以看出这几种形式在此期的大体面貌。在本文中我们主要以比较的方法对各形式的数量、述语的音节情况、述语的性质、结动词出现的次数以及宾语的情况进行详细的考察。  相似文献   

14.
自进入新世纪以来,“动物叙事”这一特殊叙述方式与表达形式成功地介入到“底层文学”当中,无疑给“底层写作”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陈应松的努力与尝试就是一个很好的表征,他的《太平狗》很具有说服力,也提供了一个相对较为完备的写作范式。当然,还有诸多优秀的作家参与到该题材类型的创作当中,并呈现出了底层“动物叙事”所可能达到的向度。作为新世纪“底层文学”的一个重要考查维度,“底层写作”中的“动物叙事”显示出了其特有的题材优势与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15.
"日"是《周易》哲学中的重要概念。《周易》卦象中乾、离、震、艮为日。"日"、"实"同义,乾、坤、艮为实。"实"、"是"同义,"是"象征"帝"与"王命"。  相似文献   

16.
研究《墨经》的学者大都把“效”理解为“说”的一种具体论式或者理解为“说”的原理。本文通过分析前辈学者对“效”的研究成果 ,认为“效”不是对某种具体推论形式的论述 ,也不是对“说”的原理的概括 ,而是一个与《墨经》逻辑研究的方法论直接相关的重要范畴 ,“效”决定了《墨经》逻辑研究的对象、性质和目的 ,在《墨经》逻辑学中有很高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中庸之“中”字的涵义是全面的,也是自成系统的,与其相关的“执中”、“中和”、“时中”等概念均由“中”字衍生而来。在“中”与道德的关系上,中国儒家所言“中庸”是“至德”,而古希腊中庸思想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则认为中庸是区别于自然界的人事界之“中”,是最高的善。中庸以适度为原则,但它不容易达到。人的行为必须以理性为指导,才能达到中庸。  相似文献   

18.
黑格尔《小逻辑》"导言"不是对其随后展开的逻辑学范畴、内容及阐述顺序的事先交代和理论规定,而是全面阐述其本人的哲学观。这既是真切理解黑格尔逻辑学的理论前提,也是准确把握其整个哲学体系的关键和要害。概括而言,黑格尔主要是将哲学理解为:哲学是"对于事物的思维着的考察";哲学的最终目的是"达到理性和现实的和解";以及哲学是"一个自己返回自己的圆圈"。  相似文献   

19.
<墨子>引<诗>论<诗>数次,考察其对<诗>、<书>以及对<诗>不同部分的选择,可管窥<墨子>的<诗>学观.将其与其它诸子进行横向比较,可发现<墨子>的<诗>学观的独特性.将其纵向研究,亦可丰富完善先秦的<诗>学系统,尤其是<墨子>在<诗>经典化过程中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老子》哲学以“道”为核心,而“有”“无”则是“道”的核心问题。对《老子》“有”“无”的考察,大体可分为“道”为“无”和“道”统“有”“无”两种见解。作为一种合理的诠释方式,从断句、词性、义理等方面来考察“有”“无”,可以看出“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最核心的概念,也是万物的本原、本体,从本质上来说,“道”是“无”“有”的统一。“无”是指天地形成之初的无形状态,“有”为实有,是万物之母,万物同出于它,“有”与“无”同出而异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