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姚泽源 《源流》2023,(9):56-57
<正>七月夏日,我们到山西吕梁参加一个全国性的会议。期间,安排参观临县的碛口古镇。古镇依卧虎山脚而筑,旧屋有序,店铺林立。自明清至民国年间,碛口凭借黄河水运成为北方商贸重镇,富甲一方,并成了晋商的发祥地之一,被誉为“九曲黄河第一镇”。沧海桑田,碛口曾沉寂多年,几乎被人遗忘。新千年之后,随着当地政府对古镇的重视,旅游业的开发,碛口重又焕发生机。一批又一批的外来游客,在这里探访、游览,欢声笑语溢满古镇。  相似文献   

2.
田林茂 《山西老年》2009,(11):23-24
王洪廷是临县碛口人。小时候,碛口车水马龙的情景给他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但是半个世纪后,碛口却变得悄然无声。1997年,王洪廷从县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以后,游览了不少名山大川、古  相似文献   

3.
从历史地理看碛口的兴衰和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梁古渡碛口,是晋商出入的西大门,自明末清初到建国初期,一直都是中国北方著名的商业重镇,直至今日,它的声名依然显赫。碛口的发展以及自身所带的价值是在其特有的历史地理条件下进行和完成的。  相似文献   

4.
伍依丽 《源流》2023,(9):20-21
<正>皓月当空,星光璀璨。望黄河奔涌、品碛口民俗、忆晋商传奇、颂红色精神——7月18日晚,吕梁临县碛口镇举行了一场露天“大戏”——实景演艺《如梦碛口》。整个演出以麒麟山庄独具特色的建筑为舞台背景,以两个大型旋转台为观众席,运用高科技舞台技术和灯光投影矩阵,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美妙绝伦的视听盛宴。这台戏是近年来吕梁市创作的红色经典文艺作品之一,是吕梁红色文化建设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5.
碛口镇地处山西临县的南部。清至民国初年,"口外"得到开发,碛口凭借黄河水运而成为北方著名的商贸重镇、水旱转运码头,被称为九曲黄河第一镇,是晋商的西大门。近年来,关于碛口的研究颇引人注目,清华大学陈志华教授编著的《古镇碛口》堪称标志性成果。其编撰特点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史学价值和社会价值不容小视。  相似文献   

6.
提高习作教学有效性的三个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文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反映,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可是就这一标准为什么竟让我们的大部分学生头痛,宁愿操练多它几倍的语文基础知识题.也不想习作呢?反思我们老师走过的习作教学之路,作文指导要么以教师为主,从内容到语言一一喂给学生。束缚太多。学生作文千篇一律,没有灵性,没有个性,没有真实性;要么放任自流,无任何指导,学生无从下手,以至口咬笔头,冥思苦想,挤牙膏一样挤出来那么可怜的一小块,这怎么会语句通顺。  相似文献   

7.
雪窦山位于溪口西北8.5里处,海拔6000多米,山形地貌也没有太多特别之处,但是,它同蒋介石、宋美龄、蒋经国等国民党要人紧密联系起来,同国民党在大陆政权垮台,无奈退守孤岛台湾紧密联系起来,是中国近代史翻开崭新一页的重要见证,因而名传遐迩。  相似文献   

8.
黄河碛口     
曹力民 《山西老年》2008,(10):38-39
碛口位于山西吕梁市的临县,背靠卧虎山,与陕西吴堡县隔黄河而望。"碛"是指水中由沙石堆积而形成的浅滩。当黄河逶迤穿行于晋陕峡谷之间,流经卧虎山前时,  相似文献   

9.
以马蜂窝旅游网的游客游记数据为样本,通过文本分析法对碛口古镇游客感知形象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碛口古镇游客感知形象高频词以名词为主,主要反映旅游吸引物、地方、特产及当地特征等,可归纳为旅游吸引物、旅游环境氛围、旅游服务与设施及旅游体验与评价4个维度,其中旅游吸引物高频词频次数占比最高,旅游环境氛围高频词频次数占比次之,游客对旅游服务与设施的感知主要体现在住宿上,对古镇的历史文化价值进行了深度了解和正面评价。高频词语义网络中,“碛口”和“碛口古镇”形成核心聚集区域,“李家山村”和“黄河”形成次核心聚集,外围词汇主要涉及旅游吸引物、游客评价及地方等。情感分析中,游客积极情绪占比最大,消极情绪占比次之,且主要来自旅游服务与设施、旅游吸引物及旅游环境氛围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冯小刚 《可乐》2010,(6):18-19
一位导演对我说过这样一番话,让我出了一身冷汗。 他说:“电影应该是酒,哪怕只有一口,但它也得是酒。你拍的东西是葡萄,很新鲜的葡萄,甚至还挂着霜。你没有把它酿成酒,开始时是葡萄,到最后还是葡萄。另外一些导演明白这个道理,他们知道电影应该是酒,但没有酿造的过程,上来就是一口酒.结束时还是一口酒。  相似文献   

11.
曾静平 《社区》2010,(29):25-25
它是那种最普通的草本花。纤细的茎上是小小的蓝色花朵。淡淡的蓝,小小的瓣,圆圆的形状,很平常的野花。春天的花太多了,这种静静开放的野花少人问津和注意。那天我遇见了它。它生根在一条小溪边沿的两块石头之间,四周没有它的同伴。溪水从一座小山的顶端发源,清溪岩石相与激荡,  相似文献   

12.
正许多人可能在很多学校都会看到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培根所讲的标语——"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大概已经流传了400年之久,流传了很久的东西,没有人对它提出任何怀疑,它是不是就没有改变的可能,它是不是一种恰当的表达呢?一直到21世纪之前,我从来没有怀疑培根的这句话。但是进入21世纪之后,我多少有一点怀疑了。我认为这是一句正确的空话,我们类似于这样的空话太多太多,我们没有去怀疑它,其实它什么也没告诉我们,"知识就  相似文献   

13.
荆垚 《成才与就业》2013,(15):40-41
青春,每个人都不忍翻过的一页,因为它太美好、太绚烂了。记得听谁说过,中国人真正的青春就是大学这四年。大学前寒窗苦读,大学后急着找工作,大学是诠释青春的最好时光。可这四年过得太快太快,就像沙子一样从我指缝间溜走,等蓦然回首时才发现,我的青春乐章里留下了太多的遗憾。我想重来、弥补,却已经来不及了。  相似文献   

14.
一位教育思想者心灵的燃烧!向阿常致敬!——李镇西集才气、骨气、正气于一身,以天下人的教育为己任!在网上,他打动了太多的人,感染了太多的人,唤醒了太多的人,而他自己,却非常谦逊,没有半点文人的酸腐气。——费晓东  相似文献   

15.
一、释从(亦作)得声之、诸字。从得声诸字均见于《古玺汇编》姓名私玺。《古玺汇编》九六页。释文作“长口”。《古玺汇编》一九○页。释文作“和口”《古玺汇编》一九八页。释文作“郾口”。  相似文献   

16.
喜欢一种东西就要学会欣赏它。珍惜它,从而使他更加美丽。 喜欢一个人就要让他快乐,让他幸福,使那份感情更加真挚。 世间有太多的美好事物,对没有拥有的美好,我们一直在苦苦地向往与追求,为了获得而忙忙碌碌,其实自己真正所需要的,往往要经历许多年后才会明白。甚至穷尽一生也不知所终。  相似文献   

17.
李沅  牛维祥 《金陵瞭望》2008,(23):51-52
没有桃叶渡美丽浪漫的千古佳话,也没有长千里“郎骑竹马来”的纯真图景,表面上看,下关许多老街巷地名成因简单,称呼直白.似乎没有太多的文化典故可挖。其实,早在东晋时期,已是江南地区的漕运、贡运、军运中心的下关.独特的水陆交通枢纽地位令它的历史风貌别具特色。  相似文献   

18.
从《道士塔》的漫漫黄沙开篇,和着异乡漂泊者的脚步声结束,从两千多年前李冰的都江堰直读到两千年后非常时代的吴江船,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苫旅,它涵盖了太多,它承受了太多,它让一颗不堪负重的心灵,只能用沉默的眼泪来回答历史上那些太多的委屈,痛苫与太多的无可奈何。  相似文献   

19.
黄磊 《成才与就业》2011,(23):61-61
说到气球,我们每个人都不会觉得陌生,可要说起魔法气球,或许知道的人就不多了。以往我们见到的气球都是圆圆的,造型单一,没有太多新意。魔法气球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气球制作工艺,它把气球变成一个个憨态可掬、惟妙惟肖的卡通人物,深受青年人喜爱。  相似文献   

20.
李钰欣 《新少年》2014,(9):18-19
2012年12月31日,沉寂了两年的俞灏明,重新站在了舞台之上。如今涅榘重生的他,已经褪去了以往的青涩。他在舞台之上没有太多的语言,仅仅一首《其实我还好》足以让我们读懂他。他依然深爱这个舞台,把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但他身上的压力无时无刻不提醒着我们他所经历的那场毁灭性的灾难。然而他没有给我们太多的时间去悲伤,他用歌声告诉我们他真的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