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没有钱的文化人瞧着没有文化的有钱人很是不屑,以为他们“穷得只剩下钱了”,然后昂起沉积着厚重文化气息的眉毛笑对清贫(当然也免不了为生计做与文化不一定搭界的事情)。  相似文献   

2.
王凯 《经营管理者》2008,(1):110-110
<正>最近有一本英国人写的书,针对中国的有钱人指出,中国的有钱人缺乏绅士风度,换句话说,中国当今的很多有钱人,都够不上英国绅士的标准。把中国的有钱人描绘得比较糟糕,与英国绅士一比,似乎立即就会找个地缝钻进去似的。如果从通行的文明准则,比如不随地吐痰这条来看,说中国当今很多人都缺乏绅士风度,我认为是对的,我们的社会文明程度的确还有待提高。然而,作者在书中提到,这些绅士是以工作为耻的人,作者还特地把抨击、嘲笑的对象,瞄准了中国的所谓"中产阶层",这就有点无的放矢。中国的所谓"中产阶层"还远没有达到不需要工作的地步。退一万步说,即便达到了,以这种绅士的生活态度和形式作为社会的榜样,又有什么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些有钱人天性很好奇,他们不习惯待在一个地方。所以有成千上万的聪明人为了让这些有钱人玩得尽兴就绞尽脑汁大出赚钱之招。  相似文献   

4.
每个人都期盼发财致富。富人何以能在一生中积累巨大的财富,他们到底拥有怎样 的致富技能?有专家经过多年的观察和研究,得出一个结论:1/3的有钱人是靠继承;1/3的有钱人是靠创业致富;1/3的有钱人是靠理财致富。诞生在富裕之家的毕竟是少数,创业成功的比率只有7%,因此,理财不仅是普通老百姓省钱的渠道,而是最佳的致富途径。 ——早点迈步。巴菲特从11岁就开始投资股市,今天他之所以能靠投资理财创造出巨大财富来,完全是靠近60年的岁月慢慢地在复利的作用下创造出来的。投资理财开始得越早,利上滚利的时间就越长,而…  相似文献   

5.
人富心穷     
时下有这样一句话颇为流行:"穷得光剩下钱了!"这不完全是有钱人的显摆,还表达了很普遍的一种心理现象:有钱的和没钱的都有一种穷感.所以有钱的人逐年增加,社会慈善意识却淡泊,工资在增加,贪污腐败却难以禁止……贪婪者不是因为没有钱,也是因为心穷.  相似文献   

6.
且庵 《领导文萃》2010,(17):136-136
<正>老乞丐的话也不妨听听的:"穷人,有钱人,这是一件可怕的事情。这就是无数灾祸的来源。穷人想变成有钱人,有钱人不愿变成穷人。我相信这就是问题的关键。"老乞丐是《九三年》里的人物,雨果介绍给我们的。不管是18世纪的  相似文献   

7.
采英拾贝     
《领导文萃》2010,(18):60-60
<正>比尔·盖茨和梅琳达·盖茨,还有我,正在呼吁数百名美国的有钱人宣誓,至少将他们50%的财产捐给慈善事业。——巴菲特发表声明。这一誓言被称为"日落条款",规定捐赠人应设  相似文献   

8.
社会     
《领导文萃》2013,(16):135-136
内地富人热衷去香港买保险中国内地的有钱人非常喜欢去香港购物,热衷于购买奶粉、黄金、奢侈品牌鞋和手袋。但是他们还喜欢购买不那么引人注目的东西,包括保险。为什么内地人要把保险列入自己的购物清单?一个原因是他们希望把资金转移到国外,其他原因包括使资产配置多样化,避免拟议中的遗产税,还有就是香港与内地相比  相似文献   

9.
采英拾贝     
《领导文萃》2013,(18):38-38
中国人富得太快了,现在的体制给了很多人一夜暴富机会,很多人还来不及知道怎么做富人。所以有很多富人表面上很风光,骨子里依旧是穷人本性。当今社会不乏有权人、有钱人,但缺乏有修养、有道德、行为高尚、举止优雅的贵族。其实,物质的富有与精神道德的富有基本上是零相关。  相似文献   

10.
<正>道德资本需要投资,也需要管理;善用道德资本,才能称得上伟大的企业家。近年来,企业慈善家之类的排行榜不断见诸报端。与此同时,企业的爱心与道德,也渐渐被视为一种无形的资产和品牌形象,甚至被人称为“道德资本”。“道德资本”对于许多企业管理者来说看似一个新鲜词汇,事实上,钢铁大王卡内基在多年以前就有这样一句名言: “有钱人应该要感谢社会大众,是他们给你带来财富、地位。”而这种观念的延伸,就是今日提及的企业“道德资本”。  相似文献   

11.
富翁特质     
这是一个现实的社会,也是个金钱的社会。不是每个人拼死拼活地赚.就一定可以成为富翁、富婆,想成为有钱人,一定要具备某种特质。  相似文献   

12.
语丝语录     
《决策探索》2011,(1):9-9
深圳是特区,我们就特事特办,先干起来。——朱清时在深圳创办南方科大,没等教育部批复就开始招生有钱人、没钱人都会说现在生活很不安全,整个社会存在一种普遍的浮躁心态。——深圳市委书记王荣在近日的社会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  相似文献   

13.
谢国忠 《决策探索》2010,(11):53-53
股市的P/B约为2.5倍,已处历史低位,为什么仍在往下走?有钱人已经不在股市玩了,他们转去了楼市;只有楼市崩盘,股市才会好一些。  相似文献   

14.
苗向东 《领导文萃》2012,(14):101-103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和投资大师罗杰斯在年轻的时候也是个穷光蛋,但他们心中满怀发财的梦想,但他们又总感觉到从小生意做起,一分钱一分钱地赚太漫长,他们想走捷径。一次他们听说安纳科达铜矿公司的老板马库斯·戴利准备出售企业。两人感觉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如果有了这家铜矿,就成了大老板,以后赚钱就很自然了。问题是,他们没有资本,没有积蓄,怎么办?于是,他们两个就关起门来想办法。朋友看到这两人怎么不  相似文献   

15.
凭什么成功     
有一年,一群意气风发的天之骄子从美国哈佛大学毕业了,他们即将开始走向 社会。他们的智力、学历、环境条件都相差无几。在临出校门前,哈佛对他们进行了一 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结果是这样的: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 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3%的人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知道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的人要比知道乔家大院的人多。《大红灯笼高高挂》与乔家大院,既可以说有联系,又可以说完全没有联系。说有联系,是指《大红灯笼高高挂》这个电影,选用了乔家大院做场景。据说剧组选了好几个地方都不满意,最后看了乔家大院才算找到了感觉。说根本没联系,是说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讲的故事,与乔家大院没有一点关系。《大红灯笼高高挂》讲的是有钱人陈佐千与四姨太太颂莲的故事。而乔家的家规是不准纳妾。原来,我并不知道乔家大院。听朋友介绍,乔家大院就是排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的那个地方。显然,我…  相似文献   

17.
许多身居要职的“大人物”都有一副高不可攀的模样,他们有富丽堂皇的办公室,身边总是围着一堆秘书或随从,使人敬而远之。其实他们与普通人没有什么两样,他们也有自己的恐惧、担心和弱点;特别是他们单独与家人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8.
<正>人再怎么规避风险,再怎么幸运,也不可能一辈子一次失败都没有。太好强的人失败得少,一旦遇到一次规模较大的输,对他们来说就是一次浩劫,会击垮他们之前所有的自信和心智。主动练习输是一种心理素质的锻炼,同时  相似文献   

19.
世界上有这样一些人:他们身份显赫,却默默无闻;他们没有占据要职,却调控着国家的方向。一位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曾经说过:那些为总统撰写演讲稿的人,是事实上的国家管理者。  相似文献   

20.
每次听说我在上海已经生活了10多年,上海人一定会问我一个问题:"为什么你没买房子?"出相车司机也经常说:"十几年前上海普通房子的价格也就是4000元一平方米,如果当时买一套的话,你现在就是有钱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