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曹璐 《决策》2012,(5):12-13
说到品牌与时尚,你一定想到法国。那么,是谁开创了“时尚产业”,是谁让法国在过去的300年一直引领世界时尚潮流?他就是被称为“太阳王”的路易十四。这位法国国王对时尚文化的影响至今无人能及,正如哲学家伏尔泰所说“路易十四对法国的贡献,二十倍于他的先人。”  相似文献   

2.
选择生活     
有三个人要被关进监狱三年,监狱长给他们一人一个要求。美国人爱抽雪茄,要了三箱雪茄。法国人最浪漫,要一个美丽的女子相伴。而犹太人说,他要一部与外界沟通的电话。三年过后,第一个冲出来的是美国人,嘴里鼻孔里塞满了雪茄,大喊道:“给我火,给我火!”原来他忘了要火了;接着出来的是法国人,只  相似文献   

3.
田梦 《领导文萃》2007,(12):145-145
问题165:有这样一个经典的小寓言故事,说的是:有一个美国人、一个法国人和一个犹太人要被关进监狱3年。监狱长让他们每人提一个要求。美国人爱抽雪茄,要了三箱雪茄;法国人提出要有个美女相伴;而犹太人则要一部与外界沟通的电话。3年过后,第一个冲出来的是美国人,嘴里塞满了雪茄。大喊要火,原来他当初忘了要打火机。接着出来的是法国人,一手抱着一个孩子。另一手牵着一个孩子。最后出来的是犹太人,他感谢监狱长。  相似文献   

4.
<正>当萨科齐的总统任期过半的时候,法国民调机构BVA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64%的法国人不喜欢萨科齐。英国政治观察家雨果·里夫金德在《泰晤士报》发表专栏文章认为,萨科齐的主要问题在于他不像一个法国人,并且列出10种表现:1、他喜欢慢跑这个问题比较严重。法国著名哲学家亚伦·芬凯尔克劳特最近  相似文献   

5.
佚名 《领导文萃》2014,(2):101-102
正1725年,法国哲学家伏尔泰流亡到英国。一天,当他正在河边散步欣赏风景时,一群愤怒的英国人抓住了他。当时英法之间关系紧张,很多英国人仇恨法国人,他们抓住伏尔泰后,把他捆了个结结实实,高喊着:"绞死他,把这个法国佬绞死!"伏尔泰就这样被送上了绞刑架。正在这时,他的英国朋友赶到现场,见此情景,急忙替伏尔泰求情:"先生们,他是我的朋友,是一个大学者,他不参与政治的,你们放了他吧!"  相似文献   

6.
小古     
晓峰 《决策探索》2009,(19):87-87
小古是我的法国同事,他可比一般的法国人帅得多,一米八几的大个子,宽阔的肩膀,修长的身材,无论是英俊的面容,还是标准的形体,绝对是和阿汤哥一样级别。他的老家在法国西部靠海的一个城市,他跟我说了很多次名字,我记不住。他不愿意在小城市默默无闻地生活,于是选择了到巴黎上大学,上MBA,再进入世界500强的大公司,先派驻到亚洲小国锻炼一下,回到法国当了两年经理,又派驻到中国当上了一个部门总监。  相似文献   

7.
正2012年5月6日,弗朗索瓦奥·朗德击败萨科齐当选为法国总统。对很多人来说,奥朗德最大的特点应该就是单身了。奥朗德是法国历史上第一个单身的总统,而且他此前也曾经公开称,即使在大选中胜出,他也不会结婚,不打算为迎合传统而改变自己的原则。此外,据报道,法国许多主流政治家都离过婚,风情万种的前总统夫人卡拉·布吕尼也不是萨科齐的原配,还有一  相似文献   

8.
小古     
小古是我的法国同事,他可比一般的法国人帅得多,一米八几的大个子,宽阔的肩膀,修长的身材,无论是英俊的面容,还是标准的形体,绝对是和阿汤哥一样级别。他的老家在法国西部靠海的一个城市,他跟我说了很多次名字,我记不住。他不愿意在小城市默默无闻地生活,  相似文献   

9.
在南大这个“精神家园”里,熟悉蒋树声的人都知道,50年来他从来不是一个畏惧挑战的人.在他的履历上.处处显示着他跨越挑战的勇气。法国著名科学杂志《研究》曾因其改革开拓和平民本色,称赞他为“享誉世界的南京大学的校长”。“代表了新一代大学领导的风范。”  相似文献   

10.
金雁 《领导文萃》2013,(2):89-92
高尔基原本是草根作家,在1905年之前,他基本上属于文学圈内的人。1906年初,他去了法国和美国。在美国,作家的地位不如白手起家的富人、实话实说的政论家和名记者。在资本主义社会受到的“冷遇”,使他的思想迅速“左倾化”。  相似文献   

11.
1979年邓小平访美期间,接受布热津斯基的邀请参加他的家庭晚宴。宴会开始后,觥筹交错,笑语声声。酣畅之间,布热津斯基当众发表自己的高见说,中国人和法国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  相似文献   

12.
很早以前就听过一个故事,是用来形容法, 英、德、中四国人的办事风格的:一个人丢了一根针,如果这是一个法国人,他会聚众到街上游行示威,高呼口号:“我们要找到这根针!”如果这是个英国人,他会不露声色地跑  相似文献   

13.
《秘书之友》2012,(5):2
让-弗朗索瓦·米勒(Jean-Fran·oiSMillet.1814年10月4日~1875年1月20日),法国巴比松派画家,以写实彻底描绘农村生活而闻名.是法国最伟大的田园画家。他创作的作品以描绘农民的劳动和生活为主,具有浓郁的农村生活气息。他用新鲜的眼光去观察自然,反对当时学院派一些人认为高贵的绘画必须表现高贵人物的错误观念。  相似文献   

14.
独眼达扬     
张沛  屈怡 《领导文萃》2012,(12):37-40
戴黑眼罩的指挥官熟悉达扬的人都对这位独眼将军随时随地戴着的黑眼罩印象深刻,以至于很多人忽略了达扬以前的模样。达扬并不是天生就戴眼罩。二战中,达扬参加了反法西斯战争。1941年,他所在的犹太人准军事组织帕尔马契参与了进攻法国伪政权的作  相似文献   

15.
沧浪 《决策》2013,(11):68-69
翻开1972年5月那一期以武元甲为封面的《时代》周刊,介绍武元甲的内容成为该期杂志的当然核心。当时武元甲已60岁,《时代》文章特别引述了法国人对他的评价,称武元甲是“被白雪覆盖的火山”,形容他外表平静但内心炽热。  相似文献   

16.
<正>法国一位年轻人很穷,很苦。后来,他以推销装饰肖像画起家,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迅速跃身于法国50大富翁之列,成为一位年轻的媒体大亨。不幸,他因患上前列腺癌,1998年在医院去世。他去世后,法国的一份报纸刊登了他的一份遗嘱。在这份遗嘱里,他说:我曾经是一位穷人,在以一个富人的身份跨入天堂的门槛之前,我把自己成为富人的秘诀留下,谁若能通过回答“穷人最缺少的是  相似文献   

17.
高峰 《领导之友》2013,(1):57-57
法同前总统希拉克年事已高,因身患“不可逆转”性疾病,已开始出现痴呆现象,但他仍是受法国人爱戴的“好总统”。  相似文献   

18.
漫画     
《领导工作研究》2000,(12):25-25
一位外国游客在法国参观了一个美丽的花园。这个花园里的一砖一石都摆放得很到位。有人说,这都得归功于一位花匠。游客十分欣赏花匠的工作,决定高薪聘请他,请他到国外去发展。可是,这位老人却说,我在自己的国家生活得很好,我很爱我的工作,我不想离开。参观者有些失望。但是他从心里佩服这个老花匠。这个人竟然是法国前总统密特朗。  相似文献   

19.
<正>尽管法国总统向来不乏个性鲜明之辈,但萨科齐仍然是其中最受争议的一位。萨科齐不在政坛,政坛却依然流传着"他的传说"。在离开法国政坛的28个月之间,他的确保持了难得一见的低调。这两年,萨科齐去哪儿了?萨科齐高调复出,真如他所说  相似文献   

20.
<正>2015年11月13日,法国巴黎遭遇恐怖袭击,造成至少130人死亡、350多人受伤;时隔8个月,2016年7月14日法国国庆日当天,其南部旅游胜地尼斯再次蒙难,造成至少73人死亡、100人受伤,法国总统奥朗德称这一事件具有"恐怖性质"。此外,在2016年上半年,比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