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决策探索》2008,(21):54-55
2008年10月15日,一个由美国新泽西州传出的消息震惊台湾,台塑集团创办人、"经营之神"王永庆因心肺衰竭辞世. 王永庆由于担忧美国金融风暴的冲击,11日由台湾奔赴美国视察企业生产线,不料就在女儿王瑞华在美国的住宅里走完了传奇的一生.  相似文献   

2.
占领华尔街引发围观美国推荐度指数★★★★★★9月17日,以抗议华尔街的贪婪、美国的高失业率及社会分配不均为主要内容的占领华尔街活动在纽约爆发。据搜狐网专题文章报道,10月5-6日,参加抗议的人数突破万人,抗议还波及了其他美国城市。截至10月7日早上,美国全国共有847个城市爆发了占领华尔街运动,而且还在持续中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在美国政府的公开表述中,"战后美日和解""美国民主成功改造日本""美日贡献世界和平"等话语屡见不鲜。对美国而言,日本有着无可替代的战略价值。要回答为何奥巴马容许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为何美国从不太担心日本军国主义复辟,日本突破战后体制对美国外交究竟意味着什么,笔者认为,须先厘清战后美国的两个主义:尼克松主义和威尔逊主义。无论是福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需要安倍这样的反面教员问:说到军队的战斗力,大家自然而然会想到一个问题:中日是不是必有一战?金一南:海洋争端存在于中日之间,但战与不战则在中美。日本目前没有能力单独抗衡中国。美日关系中,美国是主子,日本是仆人。仆人能当家吗?美国在符合自身利益时,才允许日本打美国牌,一旦闹过头,美国就会出面压日本。现在美国想打仗吗?它不想,当然我们也不想。所以总体来看,中日海上争端,只  相似文献   

5.
漫画     
正矛盾4月20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开启访问沙特之旅,并出席于21日举行的美国—海合会峰会。在近年来两国矛盾不断尖锐的情况下,沙特对奥巴马来访是礼貌的冷淡态度。近来,允许在美国遭到恐怖袭击的案件中剥夺涉案外国政府的主权豁免权、伊朗核协议等让美国和沙特的关系受到影响,不过分析人士认为,两国的盟友关系尚不至于断裂  相似文献   

6.
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伊利诺伊州国会参议员贝拉克·奥巴马在11月4日美国总统选举中获胜,当选美国第56届总统,并将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非洲裔总统。  相似文献   

7.
美国印象     
2003年11月8日至12月6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华金融保险学院副院长宋清华教授对美国进行了学术访问。访美过程中,宋清华教授重点考察了美国的金融体系特别是美国的金融监管体系及其运作情况,拜访了包括著名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在内的多名教授,并就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新巴塞尔协议(BaselⅡ)、人民币汇率等问题与美国的官员、专家及教授进行了探讨和交流。[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1962年10月22日1962年10月14日,美国U-2侦察机发现了苏联在古巴设立的导弹基地。至此,赫鲁晓夫在古巴秘密部署核武器以期直接威胁美国、弥补其军事劣势的计谋终于暴露于世。美苏之间的对抗到了最严重的关头。肯尼迪审时度势,当机立断,  相似文献   

9.
2001年1月21日,在华盛顿市中央的白宫南草坪上,共和党的小布什宣誓就任美国总统。1月26日,小布什便下令开始实施前年冬天被克林顿宣布暂缓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是美国确定在新世纪要开发的保卫  相似文献   

10.
日前,美国总统竞选已经尘埃落定,共和党候选人布什以微弱优势击败民主党候选人克里,在2004年11月2日的总统选举投票中获胜,得以连任美国总统。 美国大选本不关中国人的事,但由于美国大选影响到美国未来对华政策及中美关系,因此受到中国的关注也在情理之中。自1972年以来,美国大选是中美关系周期性波动的一个重要因  相似文献   

11.
视野     
《科学咨询》2010,(7):87-87
美国 2009年1月7日,IBM等组织向奥巴马政府提出通过信息通信技术(ICT)投资可在短期内创造就业机会。1月28日,在奥巴马就任总统后的首次美国工商业领袖圆桌会上,IBM首席执行官建议政府投资新一代的智能型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2.
视野     
美国2009年1月7日,IBM等组织向奥巴马政府提出通过信息通信技术(ICT)投资可在短期内创造就业机会。1月28日,在奥巴马就任总统后的首次美国工商业领袖圆桌会上,IBM首席执行官建议政府投资新一代的智能型基础设施,提出了智慧地球  相似文献   

13.
<正>对中日两国而言,钓鱼岛成了两个国家改善关系的最大障碍。同时,美国因素在中日关系中再次突出。日本为牵制中国而在军事和安全方面进一步向美国靠拢,中国则认为美国为了防止中国崛起而挑动中日矛盾。于是一个奇怪的局面形成了:中国最重要的两个经济合作伙伴——美国和日本,恰恰成为中国最大的地缘政治挑战。如果跳出当前博弈看历史,中日关系本不应是今天的样子。  相似文献   

14.
人才兼奴才     
一九三九年九月一日,希特勒在欧洲发动二战,九月三日,英法对德宣战。美国也因战争威胁而开始扩军备战,借此机会,美国驻菲律宾的总统军事事顾问麦克阿瑟手下一名胸怀奇才的军事助理艾森豪威尔坚决要求回国,麦克阿瑟舍不得放他走。  相似文献   

15.
《领导广角》2001,(5):40-40
5N2日,美国总统布什在华盛顿美国国防大学发表演讲。布什称,美国将致力于建立对付弹道导弹袭击的防御系统(即NMD),为了建立这一系统,美国必须突破1972年美苏签署的《反弹道导弹条约》。  相似文献   

16.
徐吉军 《领导文萃》2012,(9):119-120
2011年11月13日CBS新闻显示,前美国驻华大使现美国总统候选人洪博培(Jon Huntsman)在CBS访谈节目中畅谈对华政策时不慎泄露天机:美国要利用在中国的同盟、网民和年轻人搞垮中国,才能赢回制造业,重新崛起!洪博培的演讲原文是: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金融危机强烈冲击的国际背景下,"G2"(中美集团)的影响日渐凸显,美国驻华大使的职位也因此而格外令人关注。美国东部时间2009年5月16日上午,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正式提名现任犹他州州长、共和党人乔恩·亨茨曼(中文名为洪博培)出任美国新任驻  相似文献   

18.
去年11月4日,一向枯燥乏味的美国中期大选传出惊人的消息: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的两个儿子分别当选为美国人口最多的两大州的州长,并且问鼎白宫的雄心锋芒毕露,这在美国历史上史无前例!华盛顿的许多政治观察家纷纷惊呼:“布什家族将取代一个世纪来在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政治家族——肯尼迪家族,从而成为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家族!”  相似文献   

19.
<正>日美安保的道义旗帜是"和平",中日两国在不触动日美"伤痂"的和平前提下争取自主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才能创造有平等尊严的东亚地区政治。日本"从属"于美国1945年9月2日,盟军最高司令官麦克阿瑟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主持接受日本投降仪式。9月22日,美国发表了《对投降后初期日本的政策》,规定:"日本天皇和  相似文献   

20.
3月21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白宫,美国总统奥巴马就国会众议院投票通过医疗改革法案发表讲话。美国国会众议院当日以220票对211票的结果通过预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