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大巴山南麓、大宁河小三峡源头的重庆市巫溪县,有一个海拔2000多米居住着大批弱智、痴呆的万林村。这里峰峦叠嶂,沟壑纵横,野兽成群。人年均收入仅有200多元,在村落中至今还有很多人没有到过集镇,没有见过汽车、电灯。山民们终年吃洋芋、玉米和红苕,有的甚至很难吃到盐。万林村因偏僻而落后,因“傻子”而闻名,故人们叫它傻子村。就在这个全国罕见的傻子村,有一  相似文献   

2.
<正>改革就是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在这个过程当中,"算账"是不可避免的事。所谓"算账",无非是权衡利弊得失,这很考验一个人的眼光。有的人就看着鼻子底下这点实利,算盘珠子拨得很精,看起来很聪明,实际上常常因小失大。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会"算大账"的人出来指点迷津,如此这般,豁然开朗,众人皆服。很多改革故事中,这样的桥段  相似文献   

3.
我们常说某个讲话稿写得像,某个讲话稿写得不像,用“像与不像”去评价一篇讲话稿的行与不行,那么,到底什么叫“像”,什么叫“不像”,有个什么标准呢?笔者以为,这不是米尺,不是量角器,而应该是一个模糊概念,是指撰写讲话稿的一种状态,你能进入这种“状态”,讲话稿就能写得像;你不能进入这种“状态”,讲话稿就写不像。从实践看,这种“状态”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4.
筱陈 《领导文萃》2009,(12):143-144
书,精神食粮也。既是食粮,当常“食”之,以防饥饿。物质食粮匮乏,影响身体健康,精神食粮匮乏,则影响身心健康。书常读,以弥补知识之不足、心智之缺陷。随着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人们更加注重精神生活,“书”是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既是食粮,就要讲究食物结构之平衡。书有不同类别,其功能也有所不同。有的“食”之以长“智”。有的“食”之以养“气”,有的“食”之以明“理”,有的“食”之以长“技”,读书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5.
德意志寓言说,小鹰向老鹫请教:“听说有一种叫美罗普斯的鸟,在空中飞的时候,尾巴冲上,而头朝下,是真的吗?”“哎,没有的事!”鹫回答说,“这是联想丰富的人类根据自己的需要所作的杜撰。人类渴望事业飞黄腾达,而一旦他们‘奋翮高飞’,则每个人的想法就不同了,有的人眼睛依然不忘‘大地’。而有的人则只会嘲笑:既已腾飞干吗还要依恋过去?”企业的“美罗普斯”呢?  相似文献   

6.
当我们提到“办公室病毒”时,一般指科技带来的病毒,实际上,办公室一直存在着另一种“病毒”,它们像一个个的隐形杀手,一点一滴、一分一寸地侵蚀你的工作生命……  相似文献   

7.
冯梦龙是我国明朝时期通俗文学的第一人。他一生编纂30多部书,除世人知道的三言外,还有《智囊全集》。《智囊全集》中的《上智部通简卷三·龚遂》中记载:人有智,犹地有水。地无水为焦土,人无智为行尸。智用于人,犹水行于地,地势坳则水满之,人事坳则智满之。周览古今得失成败之林,蔑不由此。意思是说,一个人要有智慧,就好比大地要有水的滋润一样。大地如果没有水,就像一片焦土;而一个人如果没有智  相似文献   

8.
聪明三题     
陈美彬 《领导文萃》2011,(14):68-69
人之聪明大约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小聪明、中聪明、大聪明。凡人皆有“聪明”的潜质,不然人类就称不上“高等动物”。只是有人早熟.有人大器晚成,而有人因为始终找不准方向丧失了成功的可能。人生走向如何,最终要看你属于哪一种“聪明”。  相似文献   

9.
岑嵘 《领导文萃》2014,(8):95-96
正小熊维尼说:"有人聪明,有人傻。"那个憨头憨脑的维尼用这七个字,把世上所有的人差不多都涵盖了。这个世界上人人都愿意做聪明人,谁也不愿当傻子。于是,人们都往聪明人堆里挤。傻人就像《阿甘正传》中的阿甘所说:傻人干傻事。但是这句话也许有另一种解释:傻人有傻福。处处吃亏,从不和人计较的阿甘,不是也取得了事业的成功吗?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例子:同学中最聪明  相似文献   

10.
<正>"林深鸟杂,人多嘴杂"。在职场环境中,人有智愚之分,话有忠谗之别。领导者作为职场中的公众人物,因为职责需要,必须广听博闻,认真品尝组织成员烹调的"话语大餐"。社会实践告诉人们:忠言如药,养德利行;谗言似箭,误事伤人。古往今来,有多少纵横政坛的当权者为谗言所误,跌入小人设计的政治陷阱;有多少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为谗言所伤,倒在小人的冷箭之下。这方面的教训殷鉴不远,记忆犹新。应该清醒地看到,当代  相似文献   

11.
媒体公布的教育部 一 份 咨 询 研 究 报告,披露了中国名牌大学清华、北大两校在 世 界 大 学 排 名 位置 ,是 在 200至 300 之间,一下叫人没了 精神,大伤了人们深 挚的爱国之心。 这个无情的数字 意味着,如果把世界 上美、英、德、法、俄、 中等 10个 大国平 分 类比,中国只是他们的二十五分之一。数字还显示:美国哈佛大学为 100分,而清华只有 17.7分,北大为 15.6分;美国一流私立大学平均得分为 69.分,而中国国内 7所名牌大学平均得分才 11.2分。如此差距,使在“敌人一天天烂下去,我们 一天天好起来”教导 下成长的 我…  相似文献   

12.
“智 库 ”之 中有天地 “智库”(T hinkT ank) , 又 称思 想库,顾名思义就是储 备 和 提 供 思 想的“仓库”,主要指那 些以 政 策 性 研究 为核 心 直 接 或间 接服 务 于 政 府非 赢利 的 独 立 研究机构。 “智 库 ”的 兴起 和繁 荣 大 约 是1970年代。在当代美国,“思想库”可谓五花八门、数量惊人。仅在华盛顿特区就有大大小小 100多个综合性的或专业性的思想库。它们虽然人数不多,一般就是十几个人,即使大者如兰德公司也不过几百人,但却位高权重,就像植入美国大脑中的芯片,左右着美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一系列重大决策,成为…  相似文献   

13.
很多人担心,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会吃亏,因为一旦“入世”就减免了关税,开放了市场,实力强大的外国大企业大财团会纷纷抢滩占领中国市场,使得处境艰难的中国产业界雪上加霜。而我们不少企业在技术、资金、管理上都不是人家的对手,无法与之较量,民族工业的前景堪忧。这就提出一个问题: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有好处还是有坏处?如果没有好处,我们又不是傻子,何苦花费13年的时间进行艰苦谈判?而且直到最近,中美两国首脑在新西兰的奥克兰还就此再次磋商。症结在于:是好处多还是坏处多?仔细分析不难发现,是利大于弊,而不是相反。也得…  相似文献   

14.
研究打假问题,想到古人谈到的“蜀贾效应”。“蜀贾效应”一说见之于明人刘荃所著《郁离子》。这一典故对于帮助我们切实探讨打假中涉及的种种深层次矛盾并予以解决或有裨益。据说,当年蜀地有三个商贾贩药,其一专卖好药,其一专卖劣药,其一好劣兼卖。后来卖劣药旨发了大财,优劣兼卖者也混得不错,唯有那位专卖好药者却穷困不堪。于是,郁离子叹道:如今的为官之道也是这样啊!他列举:从前楚国之鄙地有三个县,一个县官为政清廉,离职时连船也没有,人们说他是个傻子;一个县官隔三差五接一家伙,日子过得挺火;还一个县官则大贪特贪,…  相似文献   

15.
陈国华 《决策》2011,(7):86-86
“中梗阻”现象是常见病、多发病,绝大多数人有看法、没办法。有趣的是,有的人大呼“中梗阻”如何如何可恶,然而用镜子一照,他自己也许就是“中梗阻”中的一员。我们抓执行力抓了这么多年,却始终抓不出令人满意的成效。为什么?因为执行认真的人或许没市场,执行不认真的人反而有市场。李源潮同志讲:“不让老实人吃亏”,但实际上吃亏的恐怕还是老实人。  相似文献   

16.
有这样一件事情。我有两位双胞胎的弟弟。大弟弟自小聪明、机敏,从小不吃亏,因其狡猾,人送绰号“猴心眼儿”;小弟弟看上去有些木响,但处事随和,不善争论,邻居叫他“无心眼儿”。长大以后,“猴心眼儿”上了大学,毕业当了工程师;“无心眼儿”读了中等专业技术学校,毕业后在一家电器商场工作。十年前,俩人各自开始经商。“猴心眼儿’起初生意红火,但没几年便走向衰败。有人嫌他过于精明算计,做生意总是提防他。“无心眼儿”开始经营的很平淡,但慢慢的却兴旺起来。有人看他太憨厚,都愿意与他交往。如今,“无心眼儿”已是资产雄…  相似文献   

17.
诸强新 《经理人》2005,(9):39-39
企业内部生 长出“对手”,这在中 外企业部不鲜见。但问题是,中国的 企业内部似乎更容易产生对手,而且无 论企业大小,类似事件均屡见不鲜。原 因何在? 华人的个性特点 中国人有两个非常好的优点:一是 聪明,二为勤奋。但中国人又有两个很 不好的缺点:一是不团结,二为不守规 矩。中国人的不团结使得一个中国人被 称为“龙”,三个中国人被称为“虫”,于 是在企业内斗争事件层出不穷。于是, 在同甘苦阶段一起打拼的伙伴,到后来  相似文献   

18.
经香港到泰国,便结识了这个人物。身材中等偏下,漆黑精瘦,窄脸尖腮,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个烟鬼,或者说象个“管儿痨’。惟两眼有神,嘴唇飞薄,脖颈上戴着一条粗重的金项链,项链下方挂着三尊镶嵌在三角形佛龛里的金佛。左右两个无名指上各戴着一环硕大的浅蓝色宝石戒指。请听他跟我们刚见面时的开场白:“欢迎大家来到泰国,我是李应财,今年48岁,有三个老婆。现在先教大家几句泰语,大哥、大姐叫‘屁’,小弟、小妹叫‘龙’。所以年纪比我大的叫我李龙,年纪比我小的叫我李屁,姓马的大哥叫‘马屁’,司机叫‘路屁’。问价格.这件东西…  相似文献   

19.
吴迪 《秘书之友》2023,(5):28-29
<正>有这样两句话,一句叫“隔行如隔山”,一句叫“熟能生巧”,这两句话背后折射的都是同样一个问题——“逻辑”。比如起草机关综合文稿,围绕一个主题,功力浅的人300字都写不出来,功力深的人有血有肉写3万字都没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写作逻辑的掌握程度不同。下面,试以一个开汽车的人与一个骑电动车的人撞到一起,双方吵架评理为例,来揭开写作逻辑的神秘面纱。“吵架”之初级水平:双方直接就事论事,互相责怪对方没素质。汽车司机责怪电动车骑手没品德,骑车时不看红绿灯、不看路上车辆通行情况,只顾埋头往前冲,而置交通信号灯于不顾,拿个人生命开玩笑。电动车骑手责怪汽车司机没眼色,不知道礼让行人,尤其是在上下班高峰期这个特殊时段、在人员如此密集的路段,还把汽车开得如此之快,以汽车欺负电动车,简直是一种倚强凌弱的施暴行为。  相似文献   

20.
蒋平 《领导科学》2020,(7):122-122
这是一个六人的部室,一个正主任,一个副主任,其他四人为科员。正主任是一把手,但副主任业务能力非常强、威信非常高,一点也不像是二把手。人们常常在背后说,两人早晚会翻脸,还给他俩起了绰号,正的叫"大王",副的叫"小王"。全部室人员都在一个微信群里,有时说工作,有时聊天开玩笑,整体看起来还算团结。有一次,因为一件事,"大王"和"小王"意见不同,在微信群里争论起来。大家紧张地看着他俩发言,既期待又害怕。突然,"大王"和"小王"都不说话了,群里也平静如初,波澜不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