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萍 《经营管理者》2003,(10):21-21
<正> 早在1993年,美国《财富》杂志“EVA—创造财富的关键”一文,就将EVA称为当今最热门的财务观念,并且会越来越热,是“现代公司管理的一场革命”。到了2002年,《财富》仍对之赞不绝口,认为它是“当今最为炙手可热的财务理念”。的确,EVA为西方许多国家带来了一场业绩评价的风暴。许多著名公司推崇EVA制度而取得了成功,包括可口可乐、蒙桑托等大型跨国公司。甚至在中国,也掀起了EVA热,东风、青啤等公司  相似文献   

2.
翻阅中国古代诗词,会发现一种很有趣的现象。有些作品之所以能够流传下来,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诗词中争得一席之地,倒不是因为它在构思、谋篇、意境、写作技法等方面有什么高超、独到之处,而是因为其中有几句甚至一句写得非常传神的佳句,使整个作品大为增色,作者本人也因此获得了别致的雅号。例如,北宋的张先因《行香子》词中有“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的句子,被称为“张三中”;贺铸因《青玉案》中有“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被誉为“黄梅子”;宋祁(曾官王尚书》因《玉楼春》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被誉为“红杏枝…  相似文献   

3.
<正> 春潮带雨晚来急 正当各种“热”,风靡90年代的神州大地之际,升着蓝白格子的拍卖旗的拍卖现场,台上的主拍师高举定音锤,俯身朝台下的竞拍者不停地喊着:“还有叫的吗?还有叫的吗?现在开始读秒:5、4、3、2、1——好,最后成交!” ……随着一记记清脆的击槌声响起,拍卖,这一在中国土地上沉寂了40多年的古老的行业正以急速的步伐和全新的面目重返当今经济舞台,进入人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4.
中国奢侈品消费正在进入黄金时期。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中国已经出现了一批有消费能力的富人阶层,他们追求品位和个性化消费;二是在首先富裕起来的阶层中,奢侈品形成一种示范效应,也让白领、小老板开始追逐,变成“排浪式”的消费浪潮;三是现在许多独生子女踏入社会,他们的消费观念已经改变,而且家庭也有实力支撑他们的这一消费观念。  相似文献   

5.
私营老板阶层的崛起,已成为当今中国千千万万老百姓的热门话题。老板们的发家史、奋斗史、拼搏史、生活方式、心理状态是怎样的?张宇光所著《刀币上的中国——中国当代老板大写真》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将商场中的某些阴暗面予以发掘与展现,读来既令人震惊,又发人深思。  相似文献   

6.
20%的诱惑     
曾立平 《经理人》2005,(2):32-39
经理人阶层已经相当理性,薪酬是导致其跳槽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最重要的原因看来,在“职业生涯规划”几近成为流行语的今天,经理人阶层已经相当理性,他们对自己将来的职业发展,譬如今后到底要什么,做什么;什么时候跳槽,在什么情况下会选择跳槽;单从薪水角度考虑,诱惑到了多大程度才会选择跳槽等等,都有很清晰的考虑。否则,如何解释当我向他们抛出“如果薪水增加20%,你跳槽吗?”这个问题时,他们那似乎丝毫不用费时费心进行思考,就能立即做出的斩钉截铁的回答?  相似文献   

7.
《经理人》2003,(5):87-89
中国女性有了余钱最愿往哪花?华坤女性调查中心完成的一项专门针对女性的调查显示,选择“旅游”的比例最高,占28.23%,其次为“保健”,占27.54%,选择“文化教育”的占20.83%,居第三位。作为高收入阶层的女性管理人员,她们的选择会有所不同吗?  相似文献   

8.
凡人皆愿五官端正。做为带领群众,负责一方的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五官”端正则尤为重要。否则不仅难以与“公仆”之美称匹配,严重的还会贻害一方。笔者认为,当今某些干部确实存在人们深恶痛绝的“五官”不正现象,值得侃侃。  相似文献   

9.
在陈嘉庚以前,在中国社会的价值天穹中,商人总是一抹晦暗的浮云,只能做其他阶层的理想人格与事业成就的灰色陪衬。吕不韦权倾天下也好,石崇富可敌国也罢,都得在“为富不仁”的舆论中低人一头。细读史书,其实历代商人精英的动人事迹并不少见,却从来没有感动过整个民族的情愫。 “陈嘉庚现象”改写了这一切。在谁都知晓他是一介商人的情形下,依然坦坦荡荡、堂堂正正地辉煌上升,可以说是君临天下。如果人们试着评选20世纪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的话,陈嘉庚绝对名列前茅。中国人第一次毫无争议地被一位商人感动了、折服了。冲着这空前的“陈嘉庚现象”,“闽商”概念的份量之重、内涵之深,恐怕可以说远远超越了“徽商”、“晋商”与”浙商”……  相似文献   

10.
传统与新社会空间的生成──一个中国流动人口聚居区的历史项飚当今中国农民大规模的跨区域流动所以如此引人注目,其直观的原因大概有两点:一、它已成为现今中国社会生活中的一项“结构性”事实,即稳定的、涉及社会多方面的重要现象。二、流动态势超出了人们最初的预料...  相似文献   

11.
技工短缺     
<正> 当今的国际竞争实质上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任何一个经济强大的国家都把劳动者技能开发提高放在社会生活的重要地位。但是,我国当前面临的却是技工短缺、职教滑坡、职工厌学等严峻局面,不少企业出现了“技术断层”现象,导致企业每况愈下,陷入困境……许多有识之士忧心忡忡,纷纷提问:谁来制造“中国制造”?谁来支撑中国的民族工业?! 现实是严峻的。技工短缺现象已危及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危及民族工业的生存与发展。一流的企业需要一流的产品,一流的产品更需要一流的技工。在企业里,能工巧匠与管理人员、科技人员和产业工人同样重要,一样都不能少!只有切实搞好技工队伍建设,企业乃至国家经济才会出现良性循环,国民经济才会健康高速发展!唯其如此,我们才能更好地迎接入世和知识经济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正在后工业化的拉动之下,未来中产阶层尤其是新中产阶层的数量和占比仍会持续增长,农民阶层还会继续降低,工人阶层将稳定在一定规模。因此,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就从改革开放前的"两阶级加一阶层"(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知识分子阶层),转变为多个社会阶层。与此同时,互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使  相似文献   

13.
现代"民谣"     
顺口溜,一不留神竟“溜”成了一种巨大的社会景观!你说吧,现在的中国人谁没有听过、传过顺口溜?一提这三个字,人们的脑子里立刻就会蹦出几个精彩的段子:“讲真话领导不高兴,说假话群众不爱听,痞子腔人人都接受,顺口溜加倍受欢迎。”现在还有什么现象、什么领域、什么人……是顺口溜不能编排的?只要是老百姓讨厌的东西,准有顺口溜编出来加以嘲讽。如今没有什么能像顺口溜这样深入人心,深得人心,飞速传播,广为传播。它无处不在,无孔不入,切中时弊,一针见血,出其不意,令人称快。顺口溜业已流行为一种现代文化现象,甚至能够对政治和权力构成监督…  相似文献   

14.
我们已习惯于把传统体制下存在着的平均主义称之为“大锅饭”现象,并以此为改革的对象。那么,外国存在着“大锅饭”现象吗?类似这样的比较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一.“三农”中国的重点在哪里? 现在全国都关注“三农”问题,讨论“三农”问题,谋划“三农”问题。对于求解“三农”,专家学者官员众口一词的说,“三农”的出路在农外,在城市、在工业。但是很少有人问中国“三农”问题的重点在哪里?集中体现在哪里?或者说哪里的“三农”才是真正有问题、值得认真对待的“三农”?笔者认为,中国的“三农”问题的重点在中部粮食主产区,真正够成问题、能够威胁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就是中部粮食主产区的“三农”。只要把中部粮食主产区的“三农”问题解决了,中国“三农”就会迎刃而解。从农业相关经济指标在全国的位置看,中部九省占全国半壁江山。中部九省乡村人口、劳动力数量、耕地面积、粮食总产量分别占全国的44.57%、45.01%、45.66%和52.06%。可以说,中国“三农”问题就是中部粮食主产区的“三农”问题,粮食主产区问题就是中国的“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6.
《领导决策信息》2009,(8):23-23
2008年底.被称为中国首位“农民工人大代表”的张全收.从深圳赶回家乡——河南上蔡县朱里镇村拐子杨村.成功当选村委会主任兼支书。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返乡农民工陆续进入中国乡村基层执政阶层的现象.引起广泛的关注。据上蔡县宣传部透露.该县有近20名提前返乡的农民工参加了村委会换届选举。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煮成了“夹生饭”:患者不满意,医院不满意,政府不满意;富裕阶层不满意,中等收入阶层不满意,低收入阶层更不满意。“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已不再是新闻,老百姓甚至将“医疗、教育、养老”三大支出喻为“新三座大山”。近期一些调查披露了医疗改革以来各类差强人意的数据,证实了人们对医疗改革“并不成功”的直观感觉。  相似文献   

18.
<正> 办公室主任在各级各单位中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这一“非常重要的角色”不仅因为其职位重要,更因为其“思想”重要。试想,一个没有“思想”的办公室主任如何做好其本职工作?实践证明,办公室主任要有“思想积累”,否则,难以适应这一职位。 一、“思”出有因 办公室主任为什么要进行思想积累?除了其职能决定这一因素外,还与当今形势发展的需要有关。概  相似文献   

19.
文萃     
中产阶层的“官本位”取向近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推出的《中国中产阶层调查》一书,使得舆论界对于中产阶级的讨论再度升温。其中有一个观点值得注意:“中国的中间阶层有些‘官本位’取向”。本来,社会日益多元化,权力应该不再是社会的惟一中心,公民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也不再只有当官一途。但是,中间阶层出现了反常的“官本位”取向,这表明权力在资源分配中依然占据了绝对优势,这既是权力退出不彻底、市场发育与公民自治不充分的体现,也意味着中产者可能失去了推动社会转型的理性力量。名牌战略应消除“政绩欲念”山东省有关负责人表示,200…  相似文献   

20.
为什么要当汉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瑛  范春华 《领导文萃》2006,(2):110-113
在谈到汉奸现象时,孟子的话时常被人援引:“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然后人毁之,国必自伐,然后人伐之。”汉奸孳生的土壤一位在国外讲学的中国学者曾有过这样一次令他心中五味杂陈的经历。两名博士论文主题为“关于中国电影与国民性”的日本人,专程就《地道战》、《地雷战》中的一些情节向他请教。《地雷战》中的伪军官和中野队长一起搜捕“土八路”;《地道战》里民兵队长高传宝传达情报时说,来犯的有“一百多鬼子,二百多伪军”。两名日本人提出的问题让这位中国学者有些尴尬:中国为什么有这么多汉奸?这和中国的民族性有关吗?南京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