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球化因为是由资本主义直接引发的,所以西方学者常常将其等同为“资本主义全球化”,仿佛全球化马上就要拆除社会主义阵营的栅栏。其实,全球化恰恰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它不仅不能消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反而把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了。熨平资本主义各种矛盾,只能是社会变革,而变革的出路,只能是社会主义。因此,从长远的历史观点看,全球化必然导致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当然,社会主义要在21世纪实现复兴,必须在全球化的浪潮中,牢牢把握历史提供的机遇,加快社会主义制度创新,顺应潮流,因势利导,创造特色,才能后来居上,走上繁荣而自由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马克思主义者坚持的必然的发展规律,但是事实上为什么世界上还有那么多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呢?我们总是说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为什么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了呢?我们总说社会主义好,为什么苏联东欧人民放弃了社会主义,重新回到资本主义的怀抱啊?本文主要阐述这些问题并得出相应的结论。从而更加认清世界的总趋势,更加坚信我们的社会主义,相信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作为一个历史范畴,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大机器工业的出现而逐步形成的,是资本主义主导下的历史过程.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信息革命、冷战结束以及原计划经济国家的市场化改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全球化已发展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正在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任何国家、民族均无法独立于这股强大的全球化浪潮之外,社会主义国家也不能例外.由于全球化源于资本主义并由资本主义所主导,因此有人断言:全球化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化,将全球化看成是社会主义的陷阱,甚至认为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将意味着资本主义即将在全球范围内彻底胜利,社会主义很快就会终结.  相似文献   

4.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1.市场经济是高度社会化和市场化的商品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本身并不具有社会制度的属性。市场经济作为人类长期经济活动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一种经济关系,它是人们在生产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是一种什么关系,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为什么要改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呢?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作为商品经济,它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商品经济,是以个体所有制为基础的小商品经济,其特点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社会经济中占统治地位,商品生产者生  相似文献   

6.
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这一基本理论观点,是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经验总结。当前在国际范围内,还存在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根本对立的社会制度,以及与之相关的两种对峙的思想体系。在国内,也还在一定范围存在着阶级斗争,特别是帝国主义推行的所谓“和平演变”战略,煽动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妄图从内部颠覆社会主义制度。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一切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都面临严  相似文献   

7.
20世纪是一个不平凡的世纪。在本世纪初叶,社会主义由人们梦寐以求的理想变成了现实的社会制度,标志着人类历史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逐步过渡的伟大历程的开始。1917年的十月革命,使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实体破土而出,从理想变为现实;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亚一系列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从东欧到东亚、东南亚广大地区连成一片的社会主义阵营,打破了社会主义被资本主义包围的局面,社会主义获得新的历史性胜利。在此形势的推动下,战后亚非拉100个左右国家先后获得独立,其中有四五十个国家宣布以社会主义为目标,帝国主义…  相似文献   

8.
德国哲学家马尔库塞在批评资本主义制度的负面效应时,提出过“单面人”概念。“单面人”,是资本主义制度不可避免的产物,是人类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难以避免的现象,这是一种“异化人”。他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人在其自身发展中的片面性和残缺性。许多西方学者对这一历史现象,作出了许多深刻而具体的揭露和批判。今天,我们为了抵御和防止西方反动势力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西化”、“分化”和瓦解,需要提出另一个新概念——“两面人”。  相似文献   

9.
20年前,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执政的苏共垮台,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解体,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对世界历史进程、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体制,以及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而这一重大事件及其影响是否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和终结?世界是否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科学预见发展?20年过去,人们从对苏联解体的分析中初步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世纪,而且极可能是世界资本主义下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世纪。由于冷战结束后,西方资本主义强国“新威慑”表现出一系列的新特点,也由于全球经济暴露出许多新的矛盾,自然牵动了人们对21世纪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前途命运的关注;自然牵动了人们对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种种剖析的关注。这个栏目发表的几篇短文,目的在引起更多的人来关注并讨论这个问题,所以此中的观点是讨论性的,只要是能使我们的思考在阅读后产生一种新的深入,这些短文的作者,将会感到欣慰。与此同时,我们也在这里提出一个思考的框架:1、核威慑战略地位有哪些变化;2、资本主义强国政府可供选择的政策手段增多了,但对军事手段的选择会继续增多吗?3、西方列强通过民——军一体化只会降低军备成本,社会主义国家应选择怎样的军备战略与策略;4、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安全问题,已经开始突出了,这种安全在全球经济中能摆脱大国的危机转嫁而获得一种保障?5、对资本主义的认识,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中,有哪些至今仍具有十分活跃的生命力,有哪些确是需要予以重新分析;6、劳动价值论过时了吗?它应有怎样的当代形态;7、科技发展是支持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是加速了它的衰落?8、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的极限是什么?9、第三条道路走得通吗?它仅仅是资本主义政党政治的一种产物吗?10、西方民主的症结在哪里?西方民主的虚伪性为什么会在国际事务中显得如此赤裸裸?11、‘人权高于国权”为什么会在西方媒体和知识界中获得如此高的支持率?人权战场的对峙会对21世纪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起怎么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始于2008年下半年的国际金融危机成为考验各类政治制度、发展模式的试金石。这次金融危机的广泛性、深刻性和冲击性,引发出人们在历史与现实层面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以及在两种制度主导下不同发展模式所遭遇的几次危机与变革方向的思考。深层次研究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反危机导向及其经验教训,对于我们深刻把握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调整、变革与发展规律,进而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与发展的认识,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生态社会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后在西方发达国家生态运动中崛起社会的一种将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相结合的政治思潮.是传统社会主义不能有效应对资本主义工业化、全球化带来的全球生态危机新挑战的产物:生态社会主义的生态观是其理论基石和核心。生态社会主义将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相结合,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重大发现:这一思潮在苏东剧变、传统社会主义遭受严重挫折之际,不仅取得蓬勃发展,而且走上西方国家的政治舞台,这不仅有力地反击了西方右翼势力“社会主义终结论”的错误认识,与传统社会主义相比,它也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新视角,对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是由重点研究资本主义,揭露资本主义,论证社会主义产生的必然性,转向重点研究社会主义,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尤其是在不发达的国情下,如何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问题。二是由集中于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自身特定社会属性、阶级关系的说明,转向对社会经济发展一般规律,主要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共同性的认识,以提高后者对前者所创造的各种进步、文明成果的借鉴能力。三是由对计划经济形式、计划经济体制及其经济政策、管理方法的解释和说明,转向对商品生产的必然性、市场经济客观规律以及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春南巡谈话中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下引此书,只注员数)这一理论的提出,有着巨大的历史功绩。一马克思、恩格斯当年在理论上的工作,主要是探求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规律,指出资本主义由于私人占有的生产关系同社会比大生产的矛盾,必然会被另一种崭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从这个发展趋势出发,他们对未来社会在经济方面进行了某种预测式的“概述”和描绘。对于领导建立了世界_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把社会…  相似文献   

15.
作为马克思主义之核心的科学社会主义,经过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和7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一种强大的政治力量和社会制度;同时,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物,也不断经历着阶级斗争的考验和磨炼。当前,又处于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一方面,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第三世界作为和平民主  相似文献   

16.
也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程明长期以来,人们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视为类似于短和长、小和大那样的一组反义词,二者之间是对立的、一方吃掉一方的关系,而不是可亲和的,互补的关系。这种传统观念近年开始动摇了。理论家们碰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如果说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是...  相似文献   

17.
关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问题,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有不同认识和争议,并从不同侧面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本文拟从哲学角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矛盾分析法这一税利的思想武器对二者的关系作进一步的探讨,以期为我们正确看待和解决社会主义国家同资本主义国家在国际交往中遇到的问题,吸收、借鉴和利用资本主义,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法则,万事万物,概莫能外。当今世界,一球两制,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说到底也是对立统一关系。矛盾双方既对立又同一,既斗争又贯通,形成改变世界格局的…  相似文献   

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必要探讨和谐社会的三个主要理论基础的起源。这三个基础我们认为:一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和漫长的封建社会以儒家和道家学说为基础的治国稳定思想:二是270年前,从古典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的著作《道德情感论》、《国富论》直至今天福利经济学为基础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施的治国思想;三是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我们必须把不同时期的不同阶级和在此之上的不同理论基础进行辩证统一的分析,充分认识为什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本质的差别,以及存在的历史延续性。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曾经预言,所有的国家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程中都将经过资本主义阶段,因此他预计社会主义将首先在英国或法国这样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中出现,并在此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进行了推测与设想。他认为“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消灭私有制以后,取而代之的将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但人类历史的实践却超出了马克思的设想,社会主义首先在苏联等一些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取得了胜利。在这种情况下,是照搬马克思的消灭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还是根据本国的实际情…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预见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是基于效率这一根本原则而做出的科学判断,即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能否使生产力获得最有效的发展来说明资本主义终将灭亡。从而也说明.只有基于一定的生产力水平,才能出现能适应这种生产力发展效率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才能真正实现我们所追求的社会主义的公正和正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