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实存在这么个问题:领导干部热衷于身体保健,精神却是“亚健康”,这是思想“保健”缺失留下的“后遗症”.作为“高危职业”的领导干部,思想“保健”,既是“防病”之策,也是政治韬略. 古人讲“饱暖思淫欲”.近年来,面对多元的利益、多样的观念、多变的思想,沐浴庸俗、低俗、媚俗之风,少数领导干部面对诱惑就“气短”;见到金钱就“手软”;遇见美色就有“贼胆”.思想“保健”跟不上,难免会蜕化变质,原形毕现.  相似文献   

2.
领导干部由于权力在手,地位特殊,往往被人们“捧”着。而领导干部一旦热衷于被“捧”,陶醉于受“捧”,思想的防线就会洞开,就容易被各种心术不正的人拉下水。特别是当吹捧与金钱、物质、美色结合起来时,造成的危害往往就更直接、更严重。因此,领导干部如何对待别人的“捧”,怎样抵御“捧”的诱惑.值得引起人们的深思。“捧”的表现形态不外乎三种:  相似文献   

3.
“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各级领导干部的这一新要求,是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一系列重要论断的最新凝炼和提升。遵循“三严三实”,是每一位领导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实现“为民、务实、清廉”的思想路径、工作方法、做人之则,更是一条要始终坚守的为政之要。企业政工干部要严以修身,真实转变作风,就--以“三严三实”为镜子,时常反省自己的思想境界、素质能力、作风形象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始终不渝保持政工干部是职工群众服务者的本色。  相似文献   

4.
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做真人、干真事、吐真言应是立身之本、谋事之基、为官之德。然而,据《望东方周刊》报道,自2003年6月中央决定开展针对省部级领导干部的巡视工作以来,到2004年年底,全国已在三分之二的省、市(区)完成巡视,中纪委、中组部巡视组组长任克礼指出,一些干部对巡视组不讲真话的现象比较普遍。面对不少干部,甚至是省部级领导干部也不向党讲真话的现状,人们震惊:“讲真话真的就那么难?”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指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首先要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统一思想、团结奋进上下功夫”。这是面对新的时代和形势,着眼于新的实践和发展,向全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对于我们在新的思想解放中实现新的思想统一,进而凝聚力量,不断推进各项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颖辑 《秘书之友》2014,(4):47-48
周建红在《领导科等铹2014年第4期《领导干部如何防范职权遭亲情“绑架”》一文中指出,正确处理公与私的问题,是领导干部不得不面对的永恒课题。所谓亲情“绑架”,就是以亲情的名义,对亲人无度索求。职权遭亲情“绑架”,就是领导干部行使公职和权力被亲情所左右、受亲情所支配。甚至受亲情所裹挟而违规违纪、违法犯罪,最终被亲情所葬送。有效防止职权遭亲情“绑架”,应坚决贯彻习总书记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努力建筑三道“防火墙”。一是思想“防火墙”。不少事实证明,“千腐败、万腐败,都是思想先腐败”。因此,应从思想防范人手,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大力纠治“四风”,实现思想上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  相似文献   

7.
以德治国是江泽民同志从秉承历史文明与时代发展要求的高度提出的战略决策。深入贯彻和落实德政思想,各级领导干部不仅要做第一推动者和第一责任人,更重要的是要勇于做第一实践者,即要在自己长期坚持不懈的实践活动中,认识德之本,把握德之义,锤炼德之品,弘扬德之风。领导干部要做“以德治国”的第一实践者,基于以下原因: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纪检委等部门日前组织党员干部观看警示教育片《贪欲之害》,多名曾在重要岗位任职的涉案人员面对镜头痛哭流涕,表示后悔自己“交错了朋友”、“丧失了底线”。这些昔日威风八面的犯罪嫌疑人现身说法,再次给领导干部敲响了警钟:一定要慎重从事社会交往,净化自己的社交圈。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党员领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觉经受住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长期执政的考验。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党员领导干部要提高执政能力,就必须着力增强三个意识,才能筑牢抵御腐败侵袭的思想防线,从而始终保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治本色。  相似文献   

10.
2005年2月,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指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利益观、地位观,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觉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消极腐败思想文化的侵蚀.以自己的优良作风和良好形象带动群众做好各项工作”。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加强各级领导干部以思想、道德、素质、作风为主要内容的人格魅力建设,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领导科学》2003,(6):1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于2002年12月17日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讲话时指出,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奋斗目标和各项任务,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关键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努力,率先垂范。第一,牢记使命,勤奋工作。各级领导干部是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领导干部自身做得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能否顺利进行。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面对国内改革发展稳定的艰巨任务,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挑战,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忧患意…  相似文献   

12.
当前,创先争优活动正在全国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广泛开展,领导干部如果存在浮躁心理,就可能将创先争优的目的“演绎”成各种出风头、吸眼球的“走过场”。所以,必须远离浮躁之心,脚踏实地、平心静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使创先争优活动取得实效。本文从领导干部个体出发,探求领导干部远离浮躁的平和之径。  相似文献   

13.
廖双河 《决策探索》2013,(19):78-78
自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领导干部在查摆问题时有一个现象:反思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问题多,剖析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问题少。是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在现实中不突出吗?恰恰相反。从大量的读者来信、网友邮件来看,群众对后“两风”尤为痛恨,大力惩治的呼声强烈。特别是不少享乐奢靡之举,常常打着“工作需要”的幌子,往往借口“没进自己腰包就不是腐败”,听起来冠冕堂皇,实际上是自欺欺人。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领导干部犯错误,往往是从思想上的蜕变开始的。思想上蜕变,有个渐进的过程。因此,从一开始就必须警觉并预防那些“貌似正确、实则谬误”、“不愿直白、却在奉行”的东西,这里称为“盲点”。  相似文献   

15.
《决策探索》2009,(9):8-8
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水平,决定其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能力水平。领导干部带头实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加强法治建设的重要环节。当前,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复杂局面,领导干部更要有“法治头脑”,决策拍板时首先了解法律,面对矛盾时想到群众权益,遇到困难时严格依法办事。  相似文献   

16.
领导干部“逃逸式”离职具有严重的违纪违法性、明确的预谋性、极强的隐蔽性等特征,其现实危害主要体现为危害国家政治安全、造成巨额经济损失、损害党和政府形象。领导干部“逃逸式”离职,主观原因是领导干部的贪婪侥幸心理作祟,客观原因是重要岗位领导干部的监管制度体系不完善,现实因素则是贪腐领导干部逃逸成本低而收益高。防治领导干部“逃逸式”离职,须以思想引导、制度设计、强化执行为着力点,构筑不想逃的思想堤坝,扎紧逃不了的制度笼子,强化不敢逃的执行震慑,坚持不懈地把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斗争向纵深推进。  相似文献   

17.
“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必须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习近平总书记“8·19”讲话中的精辟论断,既为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也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提出了明确要求,这就是在舆论阵地争夺激烈的形势下。面对错误言论要敢于“发声”。看一个领导干部是否成熟、能否担当重任,一个重要方面就看他重不重视、善不善于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掌握“话语权”。  相似文献   

18.
胡锦涛同志在今年的“七一”讲话中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去。”作为县级领导,如何努力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去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领导干部的执政观?胡锦涛同志指出:领导干部要牢牢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要求.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这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是领导干部的执政观。对我们来说,只有树立正确的执政观.才能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对党的性质、宗旨和奋斗目标的全面概括,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三个代表”体现了坚持干部德才兼备标准的工作方针,对新时期各级领导干部在“德”的方面提出了更新、更高、更明确、更具体的要求,为加强领导干部“德治”建设指明了方向。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切实加强领导干部“德治”建设,应着力在五个“正确把握”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