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是优秀科学家聚集和培训的摇篮,同时还是国家科技创新的示范窗口。如何在对内工作中推动实验室运转,在对外工作中展示实验室建设层次,对实验室秘书是很大的考验。本文拟结合笔者工作实践,从"稳、严、快、新、活"五字诀谈谈对此岗位的工作体会。  相似文献   

2.
《领导决策信息》2009,(30):28-29
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推动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指出,要“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不断提高其运行和管理的整体水平”。截至2008年,我国共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20个,试点国家实验室6个,现将这些实验室分类汇总如下。  相似文献   

3.
卞松保  柳卸林 《管理学报》2011,8(4):567-576
对美、德等发达国家创新体系中基于原始创新的国家实验室和中国国家创新体系中从事原始创新研究工作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了比较研究,对比了基于原始创新的国家实验室的欧美模式和中国模式,阐释了国家实验室在原始创新中的作用及内在机制,说明了国家实验室的分类和在当代背景下的功能,最后提出了推动国家实验室发展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近几年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创新的相关文献,总结研究趋势。定义重点实验室自主创新内涵,并从自主创新的五个方面--管理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绩效创新及实证研究对目前研究的进展进行回顾,旨在为进一步研究指明方向和难点。  相似文献   

5.
国家新旧科技创新体系更替与科研院所的根本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原国家、部门 (行业) 和地方所属科研院所为核心承载主体的科研体系,是国家科技创新的旧有体系;目前正在构建的以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为核心承载乇体的科研体系,是国家科技创新的新建体系.新旧体系正在更替.复斯管理咨询公司研究表明,在此更替背景下,作为旧体系下产物的科研院所,惟有进行战略发展实现向新型科研主体的"蜕变"或产业化公司的转型,才是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6.
大学科技工作已经在国家科技工作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成为国家科技工作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应用研究的重要方面军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生力军,对我国科技事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本文将通过对大学科研的发展状况和总体实力情况分析,进一步阐明大学能够成为我国基础性研究的最重要力量,成为推动我国高新技术创新和发展的主力军,成为我国区域科技创新系统的核心力量。  相似文献   

7.
220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布京沪鄂位居前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领导决策信息》2008,(19):30-31
温家宝总理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0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要"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国家实验室"。2008年3月3日,科技部、财政部宣布设立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经费。2008年3月,中央财政将先期下达开放运行和自主选题研究经费14亿元,科研仪器设备更新工作随后布置。  相似文献   

8.
利用科技查新促进自主创新工作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文  赵伟 《决策》2011,(2):I0010-I0011
科技查新是指查新机构根据查新委托人提供的有关科研资料查证其研究的结果是否具有新颖性,并做出结论。随着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逐步建立,科技查新已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着重要的信息支撑,在有效配置公共资源,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加速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实验教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诸多方面的内容.加强实验室建设,是保证实验教学内容和完善实验教学体系的基础,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必要条件,是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支撑和基础平台.本文从不同角度对会计综合实验室建设工作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0.
重点实验室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公共研究平台,推行实验室的全面开放运行,不仅实现了技术资源共享,而且为实验室本身获取新思路、新技术、扩大交流面创造了机会,更有助于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和学术水平。  相似文献   

11.
路玲 《决策探索》2009,(14):48-48
高校实验室是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实验技术档案规范化管理是实验室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其管理水平体现了实验室的队伍水平、实验室效益及实验室工作的整体水平。高校实验室技术档案是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的历史纪录,为实验室教学质量评估和实验室评估提供可靠而准确的文字、数据和图表等记录,也为新实验员或青年教师开展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同时对今后的实验教学和实验现代化管理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在新形势下,加强实验室技术档案的科学管理,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张健  谢焕瑛 《管理学报》2008,5(2):279-281,304
提出了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方法中现场评估分组、专家调整和现场评估与复评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系统地分析了这些问题的成因及其对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的影响,研究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科技创新作保障,科学技术与创新研究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科技管理体制问题是关系到科技工作全局、关系到现代化建设中科技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科技管理工作已经取得明显成效。近年来,国家科技管理部门一直在探索科技计划的改革与创新之路,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文件,如《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暂行规定》、《科技评估、科技项目招投标工作资格认定暂行办法》《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承担人员管理的暂行办法》、《科技评估暂行办法》、《科学技术评价办法》(试行)、《关于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若干意见》等。二、我国现行科技管理工作还有一些不足之处首先,科学研  相似文献   

14.
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正如江泽民主席1995年5月在全国科学大会上的报告中讲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高等学校不仅是知识创新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是技术创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一个重要方面军。加强科技创新是时代赋予高等学校的神圣使命,在构筑国家创新体系和增强创新能力中责无旁贷。 一、高校科技创新的基本条件 1、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是搞好高校科技创新的前提。 高等教育要积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研究解决经…  相似文献   

15.
赵辉 《管理科学文摘》2009,(29):237-238
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加强环境保护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抓手。高校实验室是教学实践环节和创新活动的基地,也是培养学生技能、提高创新能力和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实验室安全与环保管理是高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础保障建设的重要内容,实践科学发展观,切实抓好安全与环保工作对高校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日,国务院印发《"十二五"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规划》主要涉及创新基础设施、创新主体、创新人才队伍等方面。其中,财政科技投入和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超过20%;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野外观测台站(网)分别  相似文献   

17.
高校实验室管理的观念创新是指实验室管理人员在现代教育管理理念的指导下,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并且在突破原有的理念束缚和思维方式的前提下,形成对实验室管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新观念。在实验室管理理念上进行创新,对实验室的管理具有持久和指导作用。其中观念创新主要是指管理观、服务观、主体观等方面的创新。转变高校实验员对实验室管理的理念创新对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分析高校实验员对实验室管理的观念创新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专业实验室是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和社会服务工作的重要基地和支撑条件,承担着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任务。针对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办学的现状,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验室群的建设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创新的背景下,以“二室二中心”立体交互式实验室群的构思指导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以及实施创新型国家培养人才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申阳 《决策与信息》2011,(10):250-252
通过与再校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对比研究,阐述了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文化定义、内涵、特性,论述了加强文化建设对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提出了建设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文化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浅谈高校科技创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是我国科技创新体系中最主要的建设力量,在国家科技创新工作中起着重要地位。我国高校学科齐全,拥有一大批高水平的科技专家及优良的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获得的丰硕成果已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目前高校还存在着创新意识缺乏,经费投入不足,管理体制落后,成果转化低等许多困难和问题,因此需要创新观念,解放思想,调整科技创新的管理体制,以人为本,创建高水平高素质的科技创新队伍,开展产学研一体,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