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有企业如何建成现代企业制度一直是学术界努力探讨的问题。国有企业改革必须构建“股权———法人财产所有权”的产权结构模式 ;政企分开应存在于特定企业类型中 ;应区分两种不同经营目标的国有企业。建立产权的约束与激励机制是公司制改革的核心 ,是政企分开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构建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现实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 ,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改革的重点从放权、让利 ,到政企分开、两权分离 ,积极推行承包租赁经营责任制 ,再到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把企业推向市场 ,无一不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中的有益探索。直到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这表明我国企业改革已经进入了以企业制度创新为特征的新阶段。企业制度创新包括了企业的管理制度、组织制度、经营制度和…  相似文献   

3.
自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以来,理论界就把目光盯在了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上,把政企分开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环节之一,并把它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基本特征和基本条件。但是,我们看到,国有企业改革10多年来,尽管理论界一再强调政企分开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从中央到地方也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政策来解决政企不分的问题,但这一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解决。这说明,我们有必要对“政企分开”问题再作一番深入的思考。“政企分开”这一概念通常是指:政企职能分开,企业管生产经营,政府管宏观管理,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经营管理事务,使企业成…  相似文献   

4.
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过程中,有两个需要解决好的根本问题:一个是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问题;一个是政府职能的转换问题。这两者既紧密联系,又互相制约,特别是政府职能的转换,从一定意义上讲是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的前提条件,具体地说政府如果不简政放权、实行政企分开,国有企业就不可能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可以说,转换政府职能,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相似文献   

5.
“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国有”和“非国有”性质决定了政府在这两类企业面前的身份是有区别的。对于“非国有企业”,政府只能从外部依法对其进行管理与监督;但是对于“国有企业”,政府决不能只从外部对其进行管理,政府其实完全可以(也应该)介入国有企业内部,间接地(在特殊情况下则必须直接地)干预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这样,深化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只能从国民经济整体出发,从我国的所有制结构调整入手。所有制改革或者说政府将国有资本从部分竞争性行业中退出来,是我国“国有企业真正实现政企分开”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童丽丽 《兰州学刊》1998,(2):26-26,21
国有企业改革在经历了放权让利的初步阶段以后,八十年代中期又提出了政企分开的著名论断.此后,如何实现政企分开便成了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思路.直到1994年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至今,实现政企分开一直是理论界和企业界关心的热门话题.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对政企分开这一论断的理解也应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国有企业内部及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部门之间劳动力流动机制的考察,阐述了我国城市就业体制转换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障碍。文章认为,在中国经济转轨时期,企业和政府采取各种“买断”方式结清与职工之间尚残存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权利义务关系,是实现二元劳动力市场条件下就业体制转换的关键。政府反失业和再就业政策的基本立足点应建立在设计与上述目标相一致的制度安排上,而不是急于追求劳动力市场形式上的统一。在劳动力存在制度性差异的现实约束下,政府在宏观调控上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无疑会降低就业体制转换过程的交易成本,这同时也是中国渐进式改革模式中所蕴涵的一个基本逻辑  相似文献   

8.
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这种现代企业制度必须是“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制度.而国有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以下简称“承包制”),做为当前企业改革的基本形式之一,并不能满足现代企业制度的这种要求.  相似文献   

9.
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但是,如何转换?选择哪一种经营形式更适应我国的具体国情?下面谈一点看法。一、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目标与难点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难点,主要表现为微观经营机制的转换与宏观管理的改革还未配套,两者之间的关键,在于企业行为与资产产权缺乏应有的法律约束。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从微观经济机制到宏观管理体制进行全面综合的配套改革,焦点在于理顺产权关系,实行政企分开,落实企业自主权,使企业  相似文献   

10.
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经过前些年的努力,特别是《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的贯彻,国有企业的改革取得了明显进展。但从总体上看,要实现“两权”分离、政企分开,使企业的经营机制转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轨道上来,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距离还相当大。当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触及理顺产权关系这个根本问题,尤其需要立足现实,研究探讨企业国有资产所有权的实现形式,找出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突破口和实际操作措施。对此,我们有以下几点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四次代表大会提出了建立社会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同时指出“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增强企业活力,提高它们的素质,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中心环节。”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建立有一个过程,这一过程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实质上是企业挣脱政府怀抱、走向市场,从政府的附属物转化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济实体的过程;是企业从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束缚中走向  相似文献   

12.
如果说前些年国有企业改革多聚集于放权让利、转换经营机制、政企分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具体问题上,那么,经过十几年改革实践,人们“摹然回首”发现一个前提性的问题尚未解决:在国有企业改革的蓝图中,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活动的边界不明确。所以,国有企业改革的当务之急是明确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分工,调整和收缩国有企业的分布领域,有所不为而有所为,然后才是根据企业性质的不同而作出不同的制度安排。从现代产权经济学的角度看,当前国有企业的改革实际上就是要实现两个方向上的产权制度变迁: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  相似文献   

13.
论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郭克莎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如何通过体制变革使国有企业成为新的市场主体,是一个重点和难点;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迫切要求,使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引起人们的热切关注。因此,对这一问题进行更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  相似文献   

14.
当前,对于如何搞好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变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举步维艰的状况,实业界、理论界的同志们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提出了不少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这无疑对推动国有企业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的改革中,也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直接影响着改革的深化。误区之一,政企分开就是不要政府干预,政企绝对分离长期以来,政企不分,以政代企,窒息了企业的活力。因此,从80年代初开始,我们就把减少政府干预,放权让利作为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搞活大中型企业的重点。改革开放以来,政府机构虽几次…  相似文献   

15.
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我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焦点,10多年来人们围绕着如何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了大胆而有效地探索;并提出了实行政企分开以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推向市场以强化企业的自我约束、开放劳动力市场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等一系列改革建议。实践表明.这些改革建议对于推动国有企业经营机制转换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但是我们同时也看到,这些改革措施的进一步实施将可能会遇到许多现实的困难。本文拟对此作一探讨,以期与学术界同行讨论。一、实行政企分开必须先培育企业的负亏机制人们在讨论我国的国有企业为什么普遍地缺乏…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现代  相似文献   

17.
政府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处于双重“主体”地位的我国国有企业是政府行为的微观“着力点”,因而国有企业的运转状况(包括目前的亏损)与政府经济决策有很大关系。要理顺政府与企业关系,解放生产力,必须实行政企分开  相似文献   

18.
吕波 《理论界》2004,(6):362-362
改革的途径就是对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化改组,建立产权明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的现代化企业制度,确立“三全一层”的领导机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现就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如何发挥财务会计工作的作用,浅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在我国的经济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十六大报告将建设全面小康的社会确立为我国今后的奋斗目标,全面小康社会是一个人民安居乐业的社会,而国有企业改革的成败与否将直接关系到这一伟大目标的实现。无疑,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的企业制度,即按照公司制的形式来实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的企业改革目标,而现代公司制的核心是法人治理结构。由于国内现有的公司大部分是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改制形成的,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公司化改造,建立行之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不仅可以建立高效率的运作系统,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有效分离,还可以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经济主体。  相似文献   

20.
建立现代立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问,是社究主义币场经济体制的是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国有企业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标准,实行规范公司制改造,使企业成为适巨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党的十五大之后,国有企业改革转到以产权制度为重点的深层次上来。本文就建立现代主业制度中企业面临的几个难点问题和应采取什么样的实质性措施加以解决,谈几点认识。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彻底解决政企职责不分问题政企不完,国有企业成为政府机构的附属物,这是旧体制的弊端。十九年来的经济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