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姚云 《理论界》2013,(1):96-99
边沁以功利原理作为社会政治制度和立法体系的道德基础。功利主义在他这里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个人道德和社会道德。功利原理应用在社会政策方面产生了正义问题。功利主义由后果论、福利论、加总、最大化和普遍化这几个方面构成,它们与正义有着密切的联系。边沁作为古典功利主义学说的开创者,他的功利论符合这五个方面的内容,与正义内涵同样具有相合性。边沁的功利论正义观的实质:功利即正义,正义的实质并不是什么公平或权利等抽象物,而是实在的功利或苦乐感。  相似文献   

2.
功利主义伦理学的历史进路与理论困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功利主义是伦理学的重要理论,其特征是追求"最大幸福".以边沁和密尔为代表的古典功利主义面临何谓"幸福"以及如何测量"幸福"等理论困难,现代新功利主义放弃快乐、幸福等功利价值观念,代之以福利主义的功利价值观念.但是新功利主义依然面临一系列困难,如,如何将功利原则贯彻实施,如何论证"最大化"原则的正义性,如何实现功利价值即在人们之间实施正义分配等等.功利主义的困难其实也是伦理学的核心问题,即如何从"是"推出"应该"的问题,这首先要求对何谓价值作出实质性回答.  相似文献   

3.
邵风 《天府新论》2021,(1):72-82
在当代政治哲学研究中,功利主义通常被认为在正义这一领域内遭遇了困境。随着关于约翰·密尔修正解释的兴起,密尔的正义理论被认为可以走出这一困境。在密尔那里,功利原理并不是一种狭隘的道德原理,而是作为整体生活技艺的第一原理。与生活技艺相对应,密尔提出了生活技艺得以实现之基础的性格学。性格学主要关心如何培育人的自主性,自主性成为密尔规定功利这一概念的核心要义。同时,密尔将权利视为正义区别于其他道德技艺的关键要素。权利被密尔重新定义为对人而言最为重要的功利,而自主性就是作为人之为人的本质性功利。结合密尔对功利原理和正义的讨论,自主性成了搭建功利与权利之间的概念桥梁,一种功利主义的正义理论得以可能。  相似文献   

4.
边沁和密尔的功利主义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俊丽 《兰州学刊》2008,(3):158-160
文章概述了古典功利主义的形成过程,在此基础上对边沁和密尔的功利主义思想进行比较,主要从密尔对边沁功利主义的修正,即快乐主义向幸福主义的转换、功利原则和“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道德制裁”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同时,简述了密尔在自由和正义两方面对于边沁功利主义的补充,试图通过整个分析比较的方法,更深入了解功利主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通过论述密尔的正义观与自由观,阐明了其功利主义理论中权利,特别是道德权利的重要性;其次,通过对密尔功利主义理论的重新阐释,说明其道德理论本身是容纳和保护权利的。密尔既是一位功利论者,又是一位权利论者。  相似文献   

6.
当代西方对正义的研究从不同角度可以分为不同流派.当代西方正义观实现了从实证主义和相对主义向规范理论的复归,从功利主义向"社会契约"论的回归.社群主义正义论对自由主义传统进行了反思和超越.当代西方正义理论是为西方民主社会发展提供道德判断根据,主要研究分配的正义问题,是想超越传统的功利主义正义观.为分配的正义提供更加广泛和合理的基础.当代西方正义理论日益呈现出政治哲学和具体社会科学相融合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面对道德冲突:功利与道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晓平 《学术研究》2004,3(4):45-50
功利主义和道义论是道德哲学中互相对立的最重要的两个理论派别。现代功利主义吸收了道义论的合理成分 ,区分行为功利和准则功利 ,从而将道义论容纳在准则功利之中 ,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功利和道义的统一。笔者赞赏新功利主义的发展趋势 ,并从行为功利和准则功利相统一的立场出发 ,解释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道德冲突现象 ,其中包括人体实验问题、胚胎权利问题和生态伦理问题 ,等等。  相似文献   

8.
在对正义的各种论证路径中,目的论是不可接受的,因为关于目的的分歧是形而上的,人们难以就目的是什么达成一致;功利主义是肤浅的,因为其隐含的关于幸福、快乐、痛苦或者功利的可比可加的假设从一开始就是悬而未决的伪命题;契约论是不彻底的,因为缔约方的全体一致同意几乎没有达成的现实可能;而罗尔斯的“反思平衡”是反经验的,缺乏与现实的勾连.人们认识正义的路径只能是从“理性指导下的实践平衡”出发,通过寻找正义的规则,再将规则在实践中应用,并根据实践中的效果检验和矫正关于正义及其规则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柏拉图是讨论正义问题最多的古希腊哲学家,他的《国家篇》是西方古代正义论的典范之作.柏拉图在对话中概括了当时流行的功利主义正义观,并指出,这种观点把正义的本质规定为利益,把正义的起源归于人们为趋利避害所订立的契约.他对这种正义观进行了一系列的批判,指出它使人为了利益而追求不正义,错置作为美德和智慧的正义,随之而来的就是分裂、仇恨和争斗,最终将破坏不正义者的幸福.他认为,只有通过探寻正义的真正本质,才能最终驳倒功利主义.本文最后联系了麦金太尔、卡西尔、列奥·施特劳斯对柏拉图正义论的评价,将柏拉图的正义论概括为“本质主义的正义论”或“整体主义的正义论”.  相似文献   

10.
功利与正义:公共健康的伦理选择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军 《学术论坛》2006,(7):82-85
公共健康的目标是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它强调的是作为整体的人口的健康而非特殊个体的健康,因此公共健康需要在整体与个体之间进行取舍和权衡,于是便产生了整体功利与个体正义之间的伦理冲突。功利是对整体最大效益的追求,而正义是对个体,尤其是弱者的特殊关照。在功利与正义之间,公共健康所作伦理选择是“追求功利,兼顾正义”。  相似文献   

11.
任丑 《理论与现代化》2007,3(4):100-105
中国传统功利思想历来是个聚讼纷纭的话题。如果以西方经典功利主义为参照,我们就会看到,中国传统功利思想追求“我们”的而非“我”的功利,它是自然的而非自由的功利思想,是“同”的而非“和”的功利思想。在功利主义已成为一种强大思潮的今天,我们要以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和谐自我为目标,以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为指导,大胆吸取西方功利主义的合理要素,彻底改造传统功利思想,构建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自我否定因素的新功利思想。  相似文献   

12.
功利主义的张扬与批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功利主义是资本主义的主要意识形态之一 ,是欧洲思想发展史的重要环节 ,特别是英国走向现代化的精神支柱 ,代表了道德哲学的一个基本方向 ,至今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资本主义社会 ,特别是英美 ,功利主义在道德、经济和政治领域得以全面张扬。今天 ,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 ,人们追求功利和利益的意识日益增强 ,功利主义在诸多方面得到张扬 ,如何科学认识和批判这一现实 ,是伦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一  功利主义常被人们庸俗地理解为追求个人功利和幸福的个人主义 ,这是功利主义在生产生活中的最初萌芽。但功利主…  相似文献   

13.
要了解西方伦理学,特别是十九世纪以来英美伦理学的争论,首先要了解义务论与功利论的对立。这一对立在今天的西方伦理讨论中仍占据着中心位置。在富特选编的《伦理学理论》中,包含了对支持或反对功利主义的广泛的分析。其中包括罗尔斯早年的文章《关于规则的两个概念》。在这篇文章中罗尔斯宣称支持功利主义。以后,在《正义论》中,罗尔斯又反对功利主义的理论,而采取了一种非常接近于康德义务理论的立场。但在最近出版的论文集《政治自由主义》中,罗尔斯不再强调发展一种广泛的、普遍适用的伦理方法,而更强调政治本质的问题。从罗尔斯身上我们看到,义务论与功利论之间不断的  相似文献   

14.
功利主义是以一定利益标准来评判人们行为正当与否的伦理学说.它把道德生活与社会经济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试图从二者的矛盾关系中找到调节人们道德生活的杠杆.功刊主义在历史上曾是一种资产阶级的伦理观,它在反对封建思想,反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方面有重要作用.但它把功利主义仅仅只归结为追求个人利益的个人主义,这是由资产阶级地位决定的,也反映出剥削阶级在功利观上的局限.正因为如此,多年来,人们对历史上出现的功利主义思潮,往往持否定态度,因而在一定程上阻碍了对功利主义的科学分析.在邓小不理论的研究中,也存在这种倾向,以至于对邓小平思想的其它方面的研究取得丰硕成果时,却很少论及邓小平的功利思想.本义就邓小平的功利思想作一初略探析.  相似文献   

15.
糜海波 《学术论坛》2006,2(10):32-35
文章认为中西传统功利主义思想的理论共性是主张以利来规定义,德行为功利服务,把增进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视为道德的最高理想,肯定了个体追求功利的合理性;它们的学术分歧是前者主张人我两利、社会功利本位,强调志功合一、义利并重以及节约论的功利主义思想;后者主张合理利己主义、个人功利本位,强调效果论、重利轻义以及幸福主义的功利主义思想。它给我们的启迪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以马克思主义的功利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的义利观为价值导向,确立人本理念,弘扬人本精神。  相似文献   

16.
一、合理功利意识与功利主义1.功利主义的基本内容功利主义思想的主要代表人是英国的边沁和约翰·穆勒。边沁在1768年对牛津大学的访问中首次提出功利原则,即“每个人的行为所遵循的道德规则应该为每一个有关者带来最大的好处或幸福。”后来又在其著作《道德与立法原理绪论》一书中提出“当我们对于一个行为予以赞成或不赞成的时候,我们看该行为增多还是减少当事者幸福。”而所谓幸福就是获得利益和快乐,这条功利原则也被称为最大幸福原则或最大福利原则。简单地说,边沁的功利主义是“从人性出发,凡是能减轻痛苦,增加快乐的,在道德上就是善,…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以来,以边沁、密尔为代表的古典功利主义的正义观在英美国家占支配性地位,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功利主义正义观的主旨是满足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尽管功利主义得到了休谟、亚当·斯密、边沁、密尔、西季维克等著名学者的支持,但其存在的缺陷是深刻的。其缺陷主要表现在:功利主义幸福人生目的的不确定性;功利主义社会道德原则对个人权利存在侵犯;功利主义的个人原则向社会原则扩展具有任意性。  相似文献   

18.
论西方古代主流正义论的理论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柏拉图、西塞罗和奥古斯丁是西方古代哲学的主要代表.在正义问题上,柏拉图批判功利主义,坚持本质主义的正义论.西塞罗和奥古斯丁在不同文化场景中发展了本质主义的正义观.西塞罗吸取了斯多亚学派有关自然的解释,对正义做出了较为圆满的解释.奥古斯丁用基督教的上帝取代了柏拉图和西塞罗的"正义之神",把正义解释为上帝安排的事物的秩序与和谐状态,在此基础上构筑了一个完全正义的"上帝之城".  相似文献   

19.
边沁与李觏的功利主义思想都以自然主义人性论为基础,具有一定的相近性.但他们在对功利原则、功利目标及其实现途径的分析方面,在对行为动机与效果的侧重方面却又有其各自不同的特点,表现出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想特质.对他们功利主义思想进行比较,剔除其糟粕,吸收其精华,发挥其积极因素,更好地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思想研究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20.
当代西方对正义的研究从不同角度可以分为不同流派。当代西方正义观实现了从实证主义和相对主义向规范理论的复归.从功利主义向“社会契约”论的回归。社群主义正义论对自由主义传统进行了反思和超越。当代西方正义理论是为西方民主社会发展提供道德判断根据.主要研究分配的正义问题.是想超越传统的功利主义正义观,为分配的正义提供更加广泛和合理的基础。当代西方正义理论日益呈现出政治哲学和具体社会科学相融合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