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未定稿     
《领导文萃》2010,(5):9-10
最高法院应出面“拯救道德” 杨亮庆的文章认为,有人说,发生在杭州的八旬老人街头摔倒、众人送衣报警却不敢扶的事件,以及最近发生的郑州大学生扶老人被判赔钱的案例,都是南京“彭宇案”的“遗毒”。还有人说,一个“彭宇案”判决,令中国的道德水准倒退了30年。文章认为,法律是最低标准的道德,道德是最高标准的法律。  相似文献   

2.
《美国政府伦理法》是一部比较特别的法律,因为伦理就是道德,是存在社会风气,人民心中的;法就是法律,具有强制性、权威性。两者结合在一起,最后落脚点还是在“法”上,简而言之,就是一部道德的法律,将道德伦理法律化。本文试图从理论基础,法律效力、未来展望以及对我国的启发四个方面来阐述该部法律所引发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3.
王航 《科学咨询》2010,(13):37-37
苏亦工先生认为中国法律要实现其现代化,“雅量”就必须从遭德层面升华为法律。但苏先生的文章顶多论证了这种从雅量到法治的必要性,对前者如何上升到后者并没有过多涉及。本文就接着苏先生的观点谈谈从雅量上升到法治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到“道”和“德”的不同,“道”固然很容易上升为法律意志,但“德”作为一个人内心世界的反应,似乎应该不在法律规范的视野之内。“德”的问题,还是应该回归到纯粹的道德范畴来看待。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我国的治国方略。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过程中,道德参与社会关系的调整越来越频繁。突出表现在道德法律化现象日益明显。道德法律化是现代法治进程的必然要求,在实现社会调控系统本身功能、结构优化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但同时,道德法律化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中,必须理顺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克服道德法律化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李凡 《管理科学文摘》2009,(31):276-277
潘序伦是我国“现代会计之父”,他不但有丰富的会计思想,也有丰富的审计思想。潘序伦的审计思想主要有:一是审计定义思想;二是认为审计学不是会计学的一部分,审计学是一门独立科学;三是把审计目的分为主要目的和次要目的,并认为主要目的和次要目的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四是认为会计师职业道德比学识更重要,会计师职业道德分为积极道德和消极道德,积极职业道德包括公正、诚信、廉洁和勤奋,消极道德为法律规定的道德,它是道德的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6.
拥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恪守信用、诚信为本”作为为人之道、立业之本一直倍受推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公报中明确指出:要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安陆市政府把“诚信是安陆发展的命脉,环境是安陆最大的品牌”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实施“诚信立市”、“诚信兴市”战略。  相似文献   

7.
易丽 《决策与信息》2010,(11):44-45
“准五服以治罪”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个重要的法律制度,它是在礼与法相结合的封建统治秩序下产生和发展的,并对封建法律制度具有重大意义并影响深远。本文阐述了“准五服以治罪”与现代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有着的本质区别,从而进一步认识封建社会的“准五服以治罪”制度。  相似文献   

8.
李祥伦 《科学咨询》2009,(19):62-62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告诉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相似文献   

9.
“拼爹”     
《领导文萃》2014,(4):52-52
“由于没有足够的法律问责制度,加上机器人不应该拥有决定人类生死的权利。因此部署此类武器系统可能令人无法接受。”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去年5月29日在日内瓦讨论“无人机”问题。特别报告员海恩斯称,美国、英国和以色列在没有对相关道德和法律问题进行辩论的情况下,就开始测试或使用具有不同程度自主权和致命性的无人驾驶机器人武器系统。  相似文献   

10.
刘英  陈雄才 《科学咨询》2009,(23):75-76
界定了“企业”、“营销”和“网站”,分别阐述了建立营销性网站的方法与意义,最后谈到了其涉及到的法律、道德及其它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一个必须正视的事实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以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道德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面临现实和理论上的“双重困境”:一是遭遇“道德无序”或“道德缺位”的实利主义时代;二是在道德准则上呈现超高标准化的“圣贤道德”的特征,一下子难以进入实践层面。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呢?  相似文献   

12.
在职场上,“做人”永远比“做事”更重要。做人与做事的最高水准是“德才兼备”,而“德”永远都是第一位的,素养、品质、道德比专业知识、技能更重要。做人的素养、品质和道德提升了,自然就会内化为做事的素养、品质和道德,而后者就是职业道德或称工作伦理。  相似文献   

13.
赵越胜  叶原 《咨询与决策》2011,(7):99-99,101
所谓文化“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以及其他人类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种种能力、习性在内的一种复合整体”。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在于发展内涵,增强素质,营造氛围,提高品位,展示形象,培育精神。法院,作为法律帝国首都,其文化建设——法院文化建设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法律帝国首都的兴衰。虽然全国各地法院兴起了法院文化建设热潮,  相似文献   

14.
热点一:高层严控篇 ▲2005年1月,中共中央颁布实施《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全文分为8个部分21项。提出“用发展的思路和改革的办法防治腐败”;“反腐倡廉教育要面向全党全社会”,“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加快廉政立法进程,研究制定反腐败方面的专门法律”;“探索制定公务员从政道德方面的法律法规”;“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情况反映、重大决策征求意见等制度,逐步推进党务公开”;“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进程,扩大党员和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和监督权。”;“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  相似文献   

15.
在本文作者看来,《法律的道德性》一书仿佛是对H.L.A.哈特回应,而富勒与哈特论战的导火索是1957年公布的《委员会关于同性恋罪错和卖淫问题的报告(Report of Cornmitteeon Homosexual Offences and Prostitution)》,也即沃尔芬登委员会报告,在沃氏报告中以及在哈特所著的《法律,自由与道德》一书对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都有论述,但是富勒在《法律的道德性》一书中向我们展示了不同于沃氏报告及哈特的,关于法律与道德关系的论述。  相似文献   

16.
刘勃 《决策与信息》2011,(12):63-64
要批判一种理论首先是要了解这个理论在讨论什么,现如今对于法律概念这个问题,无论是拉兹的排他性分析法学理论,科尔曼的包容性分析法学派,还是自然法学派,亦或是现实主义法学派他们定义法律的概念时都逃不过对哈特规则体系法律概念回应。本文沿着德沃金“原则理论”批判哈特法律规则体系之逻辑顺序展开自己对此次法律概念之争的看法,在论证过程中还对拉兹的排他性分析法学理论——该理论试图化解“原则理论”对规则体系冲击,维护实证主义体系,使法律与道德泾渭分明——作出回应。最后得出结论:德沃金的法律观念之评价性法律观念要胜于哈特之描述性法律观念,德沃金成功架起了一座道德与法律的桥梁,对实证主义法律体系造成了实质冲击。  相似文献   

17.
胡锦祷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精辟地告知人们该以什么为荣,该以什么为耻,言简易赅,寓意深刻,为全社会树起了一个新的道德标尺。它就像一面镜子,映照着每个公民的一举一动:它还像一位法官,考问着每一个公民的道德良知;它更象一股清风,净化着整个社会的道德风气。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在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全国党员先进性教育积累了丰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精神文明建设目标;是在当前我国所面临的国际经济、政治格局的大环境下进行的凝聚力动员;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高质高效完成“十一五”规划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8.
刘凤翰 《领导文萃》2008,(11):63-66
蒋介石有一次和蒋纬国争论选择干部的标准,究竟是道德重于学术,还是学术胜于道德。两人争论了两个星期,最后,蒋介石还是接受了蒋纬国的意见。蒋纬国说:“我认为在方法学上一定是学术第一,不讲道德。因为我们不能把标准寄托在道德上,我们说某人是个了不起的君子,这是从结果上显示,而我们选择干部时,事前无法知道他的道德是否崇高,所以事前选择干部的依据只能是学术。学是理论,术是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世界上的环境污染问题都是伴随着工业化而出现的,环境污染可以说是工业化过程中的付产品。如何治理环境污染。世界各国都积累了一些经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世界上一些国家治理环境污染的一些做法、经验,我们可以借鉴。这些经验主要的是针对环境污染的现状采取的一些法律的经济上和管理上的措施。主要有,立法建制,节能减排。经济处罚措施。如有“雾都”之称的英国伦敦,采取经济手段限制机动车的数量、鼓励人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鼓励使用节能汽车。持之以恒,收到了不错的成效。由“雾都”变成了“绿城”。再如德国,40多年前鲁尔工业区的莱茵河污染严重,两岸森林酸雨频仍。德国启动100个“空气清洁与行动计划”、车辆限行限速、工业设备限制运转等减少释放颗粒物的行为,经过不懈的治理,也收到了成效,再现了青山绿水。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历史和现实的实践证明,培育现代诚信观念是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重要伦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