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与作文》2013,(12):F0002-F0002,1-3
2013年3月24日。猫王埃尔维斯·普雪斯利唯一的女儿丽莎玛丽约见了父亲生前的好友、《猫王——埃尔维斯·普雪斯利传》一书的作者邓普威.向他批露了一桩警方30年未破的悬案内幕,她说:“我父亲是清白的,他死后并没有杀人,我们不能让他在去世后灵魂还得不到安宁……”  相似文献   

2.
丁大卫是个美国人。我认识他是在电视上。这个美国人带给了我深深的感动。我受到深深感动的这天是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组请到了丁大卫。我打开电视,就听到丁大卫在与崔永元唠嗑。崔永元老笑,而丁大卫很诚恳的样子。  相似文献   

3.
《你是我的玫瑰花》/庞龙满山的鲜花只有你是我的珍爱你是我的玫瑰你是我的花你是我的爱人是我的牵挂亲爱的,当你听到一朵花在你耳边低吟,你一定要被他清澈的声音吸引,因为,那是天使的歌喝。我们了解了,一朵低吟的玫瑰也能如此的美丽。  相似文献   

4.
一《Also Sprach Zarathustra》第六十九章《影子》写 Zarathustra 的影子对Zarathustra 的追随,以及 Zarathustra 摆脱它的追随而“独自前行”。《影子》开头,写影子的追随:……苏鲁支还没有归于寂寞,他已听到自己后面一种新的声音了,喊着说:停住呀!苏鲁支!请等一等!这是我呀,呵哟,苏鲁支,是我,你的影子!”但是 Zarathustra 不要它的追随。起先,他以为这自称为他的影子者,不过是他所厌恶的“苏鲁支猴子”一类的虚伪的摹仿者、厌世者。于是他忿忿于他的“孤寂”被“拥护和嘈杂”所破坏,要离开那自称为他的影子者,如离开嘈杂的拥护者,重归于他的超人的孤独:  相似文献   

5.
或许你听过伍佰那首《挪威的森林》,或许你看过春上村树那部《挪威的森林》。当我们听到这首《Norwegian Wood》他缓缓唱出一段似有似无的爱情故事。“我曾经拥有一个姑娘,或者说她也拥有我……她带我来到她的房间……第二天一早,姑娘不见了……”爱和欲都在这优美的旋律中散去了,留给我们更多的是迷惑——没有人知道爱的真相,没有人知道生命的真相。我们已经迷失在这片森林里。  相似文献   

6.
《广告狂人》的编剧是《黑道家族》的编剧及制片人。早在七年前,他就把《广告狂人》第一集的剧本写好了,七年后,这部耗尽众人心血的美剧终于拍成了,且初战告捷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被许多人认为是当之无愧的"黄金时代",旧的规则正在试图被打破,凯鲁亚科和金斯堡开始了他们"在路上"的旅程,年轻人的叛逆以前所未有的能量集结爆发,他们学着猫王的样子扭屁股,使出吃奶的劲儿跟传统死磕,种族歧视的铜墙铁壁已经开始露出软化的端倪……  相似文献   

7.
正10月21日,听到杨焕章先生逝世的噩耗,我简直难以置信。这位一直仁爱、谦和微笑着的兄长一样的人,怎么就突然永远离去了呢?杨焕章先生原籍山西长治,幼年时随家人定居河南安阳。他见了河南的同志总是亲切地认老乡,他说:河南是我的故乡,我这人比较重乡情。杨焕章先生是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哲学家,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主编,是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的创始人和杰出的组织领导者,被选为研究会第一、二届理事长。我对杨焕章先生的最  相似文献   

8.
在本文中,我试图对卞之琳的三首“难解的诗”作一番解析,以就教于读者和方家。《尺八》——自鉴于历史风尘的镜子有人说《尺八》是卞之琳诗歌创作成熟期的“最佳作”。我觉得评价似乎有点儿过分,但若说是卞诗中一首很有特色的作品,的确是恰当不过的。卞之琳写有散文《尺八夜》,记叙了他1935年到日本时,旅途中听到从古代中国流传到日本的古笛尺八的吹奏,由此,“开启了一个忘却的乡梦”。这个“忘却的乡梦”的神思遐想,就凝聚成了诗作《尺八》。时间、空间的重叠交错,超越时间、空间的意象联结,是卞诗含蓄、简练的一种现代艺  相似文献   

9.
“九·一三”事件1971年9月12日晚,”我从北京军区赶到人民大会堂,参加周总理主持的一个小型会议,讨论四届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会议进行到晚上10点多钟,突然,工作人员把周总理请出去了。讨论停了下来,直到午夜12点过后,周总理把我叫到电话间。他对我说,林彪要乘飞机跑了,要我立即赶到空军指挥室,代替他坐镇指挥。我听到这一消息,深为震惊,立即快步离开大会堂,乘车向空军大院驶去。  相似文献   

10.
谢应轩  谢泽洪 《社区》2003,(21):53-53
编辑同志:我哥两年前离开家乡去广东打工,但是,至今一直没有任何音信,家里人刊登了寻人启事,还是没有听到他的下落。最近,我哥哥的妻儿以他失踪为由,准备分割他的财产,遭到我父母的反对。请问:失踪人的财产能继承吗?刘国伟刘国伟同志:失踪人的财产是不能继承的。我国《继承法》第2条明确规定:“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而失踪人只是下落不明,不能确认其死亡,所以,他的财产不能继承,但应设立代管。我国《民法通则》第21条规定:“失踪人的财产由他的配偶、父母、成年子女或者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代管……”所以,公民失踪后,上述亲属…  相似文献   

11.
朱蔓蔓 《可乐》2010,(9):M0003-M0003
这是我第二次给《可乐》杂志编辑部写信了。 那天,我正在宿舍埋头看书,突然听到楼下有人叫我,说有我的信。我心中一阵激动,感觉就是可乐编辑部的回信。  相似文献   

12.
试论西门庆     
西门庆是《金瓶梅》中最主要的人物。在《金瓶梅》中,到处都留下了他活动的痕迹,到处都会听到他的声音。他的狞笑声,他的叱骂声,他的悲哭声,他的淫声媟语,他临死前“若牛吼一般”的喘息声,甚至他头戴忠靖冠,眼蒙眼纱,骑着高头大马,随身带着淫器包,他那醉眼朦胧的丑态,一一都在我们面前浮动。在《金瓶梅》中,他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13.
一位老朋友给了我写这稿子的任务,原想标题《鲁迅关于形象思维的论述》;不说“对于形象思维”,因为在《鲁迅全集》,包括《鲁迅日记》等上面,我没有见到“形象思维”字样;在谈话中也没有听到过。可是鲁迅先生的作品,无论诗歌和小说,散文诗当然在内,无疑都饱含着高度的形象思维的痕迹;而且,许多有关形象思维的论述,零零碎碎地散布在他的书信、杂文和序言之类上,拼凑起来是足以说明他在怎样运用形象思维,把作品写得生动深刻,强有力地感动读者的。觉得“论述”两字不能概括,这才改作这个标题。  相似文献   

14.
我的新家是一幢临街的单元房,它位居最高一层的7楼。我的邻居家庭成员也不复杂,好像只有一对夫妻,男的可能50多岁了,经常听到他的妻子称他老何,看上去像个知识分子。我常常听到那个女人  相似文献   

15.
要了解中国文化,不能不读《史记》;要读《史记》,又不能不知道司马迁其人。记得某位西方作家曾说,他是在不自意之中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忽然成了名人。司马迁可没有谈过这样的轻松的话。他留给我们了解他身世的《太史公自序》和《报任少卿书》不仅是血泪满纸,而且还可以从纸上听到他在人生的道路上艰难跋涉的沉重的足音。司马迁的故乡在汉代左冯翊夏阳(今陕西省韩城市)。孕育了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黄河  相似文献   

16.
十多年前,我从王焕镳师习治墨学,读《墨子》书,每每听到老师对孙诒让《墨子间诂》的赞美之辞,誉之为墨学研究中的旷代之作.1988年10月,我随杭大代表团参加了在瑞安举行的孙诒让诞生140周年、逝世80周年暨学术讨论会,参观了玉海楼藏书和纪念馆,瞻仰了孙诒让的故居和墓地,访问了他当年在浙南创办的学校,目睹这位近代教育家兴学育才的流风遗译,比较具体地认识到:孙诒让所以在晚清学术史上有如此崇高的地位,不仅跟他博览群籍、淹通各种学术而不依傍门户有关,也跟他具有经世致用、维新爱国的思想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7.
建明 《北京纪事》2014,(3):59-61
提起许镜清,估计在街上问十个人,有十个人都不知道他是谁,但是,如果听到别人的电话响或者在KTV里,他的作品却是无处不在的。 他,就是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的作曲!那些耳熟能详的《敢问路在何方》《天竺少女》《女儿情》《猪八戒之歌》……这些已经被传唱了二十多年的歌,均出自许老师之手! 许老师之所以能有这样的成就,跟他小时候就具备的性格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8.
对于小说创作,鲁迅有自己的独创性.在题材选取上,他说过:“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说到《故  相似文献   

19.
周学君 《新少年》2013,(Z2):52-53
放学回家,我硬着头皮把月考成绩单交给爸爸,我没考好。爸爸看了一会儿,冷冷地说了一句:"怎么,后退了两名?按老规矩办!"我什么也没说,乖乖地趴在桌沿上。爸爸用他当锻工的大手,在我的屁股上狠狠地抽了五下。我不知道《射雕英雄传》中的铁砂掌是何等厉害,反正随后我坐下来时,就感觉到屁股上火辣辣的滋味,马上又跳起来了。妈妈在厨房听到房间里的动静,知道我  相似文献   

20.
卖弹弓     
小老鼠有一把弹弓,是他花了五块钱从猴子那儿买来的,小老鼠用这把弹弓弹下过树上的野梨吃,弹断过追杀他的老猫王的一条腿,还弹碎过刺猬家的一块窗玻璃(那是因为小刺猬不相信小老鼠的弹弓有这么厉害)。可是今天早晨起来,小老鼠发现这把弹弓坏了,没办法弹了。“我要去把它卖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