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势不可挡的数字化浪潮正推动并促逼人类社会加速迈向数字社会这一全新社会形态。在日益被数字技术和智能算法所催生的数字化发展环境中,青年的生活图景与实践催生出“圈地自萌”与“无序抗争”的样态转向。“内卷”而“焦虑”“躺平”而“倦怠”“精神内耗”而“星座占卜”等一系列青年文化样态的生成与热议,恰恰凸显着在这全新的数字发展环境、加速的社会生活和物质精神双重压力境遇下,青年所作出的行为选择与思想层面的变相投射,隐喻并折射出青年的情感依托、内在需求与价值理念。数字时代所建立的虚拟世界一定程度上对于青年生活世界和意义世界的文化意识产生了侵蚀,在生活世界与意义世界的混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失衡、时间异化与空间异化的共振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呈现出意义创造的“缺位”、数字技术的“越位”与自我认知的“错位”等现实困境。对于数字社会转型中青年意义世界的退隐,应尝试从文化建构的深化、价值追求的提升与心态秩序的形塑之维度予以再造。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技术将人类的社会交往从现实世界拓宽和延伸到网络虚拟空间,互联网络日益成为青年大学生精神生活的栖息地和新空间。同时,互联网也催生了大学生在生活场域、信息交换、网络社交等层面的困境。新媒体时代,提升大学生精神生活的质量,需关照大学生精神生活的新需求,运用新思维从“阵地引导”、“价值引导”、“思想引导”、“行为引导”和“内容引导”五个维度引领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3.
目前流行的网络快餐文化和青年大学生成长的文化环境成为关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切入点。快餐文化有其流行的合理性和存在的必要性,对丰富大学生的文化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也在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给青年大学生带来了消极影响。以分析快餐文化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为出发点,以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化性为落脚点来阐述快餐文化与当代大学生的文化生存状态,并以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为基本背景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如何应对高校校园文化网络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形态,正日益改变着我们的物质生活。在大学里,网络作为一种不可抗拒的新事物走进了同学们生活,网络生活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带给大学生的不仅有“阳光”、“鲜花”,也有“垃圾”和“病毒”。这就要求大学德育工作者和学生工作干部,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过程中,要积极关注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使校园网络成为宣传思想道德的新途径和新窗口。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实践活动是青年学生了解国情、求知工农、服务社会的有效途径,是青年成长成才、市场经济发展、学生自我教育、高教发展的共同需求。开拓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新思路,要从五个层面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培养合格人才的高度、从解决特困学生生活入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吸引专业教师参与、注重实践基地建设,实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两课教育”和“自我”教育、勤工助学活动、科技服务、教师科研项目和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6.
在文化多元化产生诸多社会问题的当代中国,中共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是对青年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成为重中之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高校思想政治课之一,重视社会实践与道德实践。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核心即道德践履。将传统文化引入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践教学中,通过研读经典、文化考察和专题讲座等方式丰富、深化大学生的道德实践活动,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讲话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社会化实质上是大学生按照社会的期待,通过学习社会文化知识,接受教化,掌握生活和生产技能,形成规范行为和确立明确的生活目标,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成熟的社会人的过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大学生社会化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该文论述了在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所表现出的教化、导向;先进文化的引导;人文素质培育;纠偏和控制、动力和情感激发等功能。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户籍制度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青年农民工户籍由农村转为城市,在他们转户之后生活质量、组织公平感及社会支持是否发生了变化,是社会应该关注的问题。文章通过对400 名转户和未转户青年农民工的问卷调查发现:转户后青年农民工的生活质量居于中等水平,但其生活质量、组织公平感及社会支持都比未转户的青年农民工差。男性转户青年农民工的心理领域生活质量比女性高,“30~44岁”组心理领域生活质量比“16~29岁”组高,“无子女”组社会领域生活质量比“有子女”组高;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月收入对转户青年农民工的生活质量没有影响。转户青年农民工的社会支持越好,生活质量越高;组织公平感越好,生活质量越高;组织公平感在社会支持对转户青年农民工生活质量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社会支持通过影响他们的组织公平感进而影响生活质量。要提高转户青年农民工的生活质量,就要呼吁社会和相关单位给他们更多的社会支持,增加他们的组织公平感。  相似文献   

9.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当代青年的文化生活逐渐丰富多采起来。他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愈来愈旺,格调与品味也愈来愈高。笔者最近对山西省不同行业,不同层次青年的文化生活状况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特点: (一)青年文化生活的内容日益丰富多采 现代化的文化形式,开放的社会环境,为青年文化生活标上了强劲的时代音符。近几年来,山西省青年的文化生活正以日新月异的面目迈入时代的新天地。调查表明,从全省范围讲,厂矿、企业、乡村、学校等基层单位,图书馆、阅览室、文化室、青年之家等大众化的文化场所已经普及。新兴的卡拉OK歌厅、交谊舞厅、健身房、台球室、电子游戏室等在全省大小城市星罗棋布。风靡社会的“校园歌曲”也开始走出围墙,成为流行歌坛的  相似文献   

10.
当代大学生政治文化的结构差异及构建趋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 ,社会经济的多元化特征日益在大学生政治文化的总体结构上得到反应。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多元化结构导致大学生对政治现实的判断呈现多向差异。高校作为影响政治稳定的重要力量之一 ,应大力强化对政治文化的传习功能 ,有效引导多元趋向 ,以社会主义主旋率构建大学生政治理想 ,以“三个有利于”标准构建大学生政治信仰 ,以“四有”人才规格构建大学生政治价值 ,从而面向二十一世纪全面构建理性参与型的大学生政治文化 ,以对社会政治稳定产生良性促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