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认为南京应定位于享誉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副中心。为此,应通过文化与经济互为依托、协调发展的内在联系提升南京文化品位,优化南京产业结构,营造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方阵。以此为契机,积极稳妥地推进大南京区域经济、社会的顺利发展。南京理所当然应跨行政区划与南京都市圈内城市组成中心城市与卫星城市协调发展的崭新格局,创建长江三角洲副中心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优势。  相似文献   

2.
南京由其所处的地缘经济条件决定了它应当、而且也可能成为名副其实的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亚火车头。与此同时 ,南京又理所当然地应当发展成为与上海相辅相成、互为支撑的长三角国际化都市群中名副其实的第一副中心。为了顺利实现上述战略定位所应当达到的战略目标 ,应当牢牢把握南京是驰名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这一基本事实 ,围绕南京颇具特色的优秀历史文化传统 ,以特色历史文化发展战略统领南京的城市化、都市化、现代化和国际化。始终坚持以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充实、改进、改造、完善南京系列品牌战略。因此 ,发扬光大南京优秀历史文化传统 ,维护与改善南京别具一格的城市山林、湖河生态环境 ,打造绿色南京 ,乃是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  相似文献   

3.
优势·落差·跨世纪──“南京跨世纪发展战略”我见陈辽讨论、研究南京的跨世纪发展战略,必须首先弄清楚南京经济、文化的优势何在?与国内外先进城市相比,落差有哪些?才能制订出符合南京经济、文化实际情况的跨世纪发展战略来。因此,本文着重谈谈南京经济文化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提升文化品位、实施大南京区域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南京应定位于享誉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副中心。为此 ,应通过文化与经济互为依托、协调发展的内在联系提升南京文化品位 ,优化南京产业结构 ,营造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方阵。以此为契机 ,积极稳妥地推进大南京区域经济、社会的顺利发展。南京理所当然应跨行政区划与南京都市圈内城市组成中心城市与卫星城市协调发展的崭新格局 ,创建长江三角洲副中心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优势。  相似文献   

5.
论“文化自觉”的当代蕴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艳东 《兰州学刊》2008,(8):156-158
全球化带来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它首先表现在经济领域,即经济全球化,同时文化全球化也必然成为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是是一把“双刃剑”,对我国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首先必须用与时俱进的文化意识统领文化建设,即应有强烈的“文化自觉”。在文化全球化语境下,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文化自觉”内含丰富的意蕴:文化共生意识、文化创新意识、文化竞争意识、文化自主意识、文化安全意识、文化化人意识等。  相似文献   

6.
个体经济作为民营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创业者也是作为重要而又特殊的人群存在的。 在南京这片厚重的地域文化土地上,这个体创业者的创业精神究竟是如何培育出来的;他们又受到多少地域 文化的影响?本文将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从动态和静态两个角度,具体透过个体创业者的职业观、创业观以 及他们对南京地域文化的认知,分析与研究地域文化对个体创业精神的现实影响。旨在充分考虑地域文化的 前提下,发展好个体经济,活跃与繁荣地方经济。  相似文献   

7.
《上海文化年鉴》从诞生至今已有17年,伴随着上海大都市文化事业日新月异地发展,文化年鉴起到了展示上海文化事业成就、总结上海文化发展经验、探索上海文化发展规律的作用。但文化年鉴有没有创新的必要?理性地思考文化年鉴走过的路,答案应是明确的,文化年鉴一定要创新。其原因:一是上海正在构筑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文化的发展日益显现出  相似文献   

8.
文化产业与南京区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长江流域四大中心城市之一,南京"以江为轴,跨江发展,呼应上海,辐射周边"战略的实施,改善了城市竞争力,人才集聚度、科技竞争力、经济现代化有明显提高,GDP增长迅速.然而,在长三角整体区域分工与协作中,南京的发展特色并不明显,经济结构优化不足.因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推动南京区域经济高速、高效增长的重要选择.南京文化产业亟待确立本土身份.文化产业本土化策略,能凸现区域优势,改变南京区域经济的产业模式,起到"替代"作用,使南京在更高的台阶上参与全球经济发展博弈;也能以特殊方式提升南京城市地位和形象,拉动新兴行业增长;还能塑造南京区域特色经济,在差别化竞争中,确立南京对社会文化产品消费的控制力、对长三角以及中国经济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南京市民精神是“开明开放、诚朴诚信、博爱博雅、创业创新”,城市精神是“厚德载物、同进文 明”,也是新时代的南京地域文化的高度凝练,更是南京经济发展的灵魂和新人文环境的体现。南京的综合竞 争能力及其经济地位已近增长瓶颈,其表面的征兆是南京的企业在日渐全球化的国内市场之中,无论在整体 上还是个体上都缺乏竞争优势,更不能发挥南京得天独厚的科技文化比较优势。如何发挥南京的比较优势, 使之成为增强南京综合竞争能力的动力,也就是如何寻求南京经济发展的新路径。则决定于两方面,一是必须 清醒地认识自己,重新选择发展战略;二是消除束缚南京比较优势发挥、制约南京经济发展的制度桎梏,营造 最有利于南京本土企业家成长、有利于所有驻地企业发展的新人文环境及其政策、法律服务的制度保障,在推 进经济市场化的进程中充分吸纳现代文明,逐渐将作为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基地的南京改造成为制造技术的 研发基地,把南京打造成为具有浓郁古代文明特质的东方信息大港--硅市。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兴盛地,呈现出东京、临安--金陵、苏州、杭州--上海的变迁轨迹,而这几地都是当朝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兴盛地的转移情况清晰地显示出,白话短篇小说的发展所受到的地域经济、文化因素的影响.经济的发达,为其兴盛提供了读者保证、印刷支持,并不断丰富其创作题材;文化的发达,为其兴盛提供了作者保证,并创造了作者之间交流的便利和创作技巧提高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经过最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南京民营经济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平台,南京民营经济有其自身的特 点,南京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当然,南京民营经济与其它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距离,必须选择准 确的发展战略,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努力,推进南京民营经济升级发展到更高平台,提升南京经济发展的整体 水平。  相似文献   

12.
略论地理环境对南京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略论地理环境对南京文化的影响邵建光南京是我国著名的七大古都之一,在它2460余年的历史中,曾经有十个王朝在此建都,并长期作为我国东南部最大的城市而倍受关注,从而形成了它独具特色的、丰富的地域文化。然而追本溯源,我们可以发现,南京之所以从一个荒蛮之地而...  相似文献   

13.
文章解释了科学的工业发展观的内涵,结合南京工业发展的现状及与上海、无锡、杭州、苏州、宁波几大城市的比较,分析了南京工业与科学发展的差距.最后,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南京发展工业第一方略的举措.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来,南京民营经济发展迅猛,已成为南京经济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而,研究和优化其社会 环境成为南京市政府的一项迫切任务。本文首先界定了民营企业及其社会环境的内涵,然后从政治环境、经 济环境、政策环境、科技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五个方面具体分析了南京民营企业发展的社会环境状况,最后, 本文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徽州社会科学》2006,(10):59-59
本刊顾问张脉贤教授,近三年为宣传徽州文化,不停奔走。集中表现在应邀讲学上。如高等院校有清华大学上海班、上海交大、南京大学研究生班,有上海新华旅游学院、南京金陵旅游干部管理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专修班、中国美术学院艺术设计系、北京语言学院的外国留学生班及北师大附中黄山夏令营等,都请他讲徽州文化。  相似文献   

16.
由南京市社科联、南京经济学会、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南京分会、南京港口协会、港口经济学会联合举办的南京港口建设和城市经济发展战略研讨会,于1990年1月16日、17日召开,与会专家学者50多人。现将讨论内容综述如下: 一、认清南京港在四维空间中的地位,加强港口意识。 南京地处长江下游,有一年货物吞吐量达4200万吨的港口,但由于内陆意识的长期影响,港口的重要地位尚未被人们普遍认识。与会学者针对此点讨论了南京港的四维空域问题。专家们指出:从一维时间来说,南京港虽已历时2320年,但真正发展还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它已经迈了三个台阶:1961年成为长江煤炭中转港;1978年发展成原油中转港,1985年新生圩外贸港第一期工程完工,它迈入了外贸口岸港的行列。从三维空间来说,背靠长江中上游广阔复地,面向世界各地广阔市  相似文献   

17.
现代传媒与南京国际化大都市文化品位的确立周安华在我国经济活力最强的华东长江沿岸经济带,南京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南京经济文化的全面突进,必然会辐射皖、浙、闽、赣各省区,带动周边地区经济腾飞、社会进步、文化繁荣。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近年南京虽然提出了建设...  相似文献   

18.
东天山风景区居民对生态旅游的认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探讨了发展新疆哈密农牧业旅游对构建哈密乡村生态的影响,指出每个家庭都能较深入地参与到生态农牧业旅游发展的过程当中将有助于当地居民具备较高的生态意识.这也正是确保生态农牧业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文化要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论传统诉讼意识的特征以及对当代中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传统诉讼意识的特征以及对当代中国的影响李培玉(南京师范大学经法院南京210097)所谓传统诉讼意识,是指一个民族或国家传统社会的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等因素的作用下孕育和生成的人们关于诉讼的心理、知识和思想的总称。中国古代社会由于特有的经济形态、政...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化,民营企业国际化已开始全面推进,民营开放型经济 得到了迅速发展。近年来,南京民营经济呈现出超常规的发展态势,但与杭州、温州等城市相比差距较大,特 别是民营开放型经济起步晚、基础差,影响了地区经济竞争力的提升。本文通过对南京民营开放型经济发展 及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促进南京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建议,包括加大南京整体开放型经济发展力度、借鉴温州 模式、主动参与国际分工,发展民营产业集群等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