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关于加大广西扶贫攻坚力度的思考李甫春党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认真落实国家扶贫攻坚计划和政策措施,加大扶贫工作力度,到2000年基本解决目前仍处于贫困状态的7000万人口的温饱问题。广西区党委结合广...  相似文献   

2.
人文生态的优化与中国的反贫困战略高长江20世纪即将落下帷幕,中国的反贫困斗争已经到了最后的攻坚阶段。能否如期实现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和“九五”计划提出的在本世纪消除贫困的目标,现在不仅需要加大扶贫攻坚的力度,更重要的还在于重新审视当代中国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3.
贵州省是一个多民族省,也是一个内陆山区农业省,经济基础薄弱,农民居住分散,文化生活贫乏。“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施时,贵州有1000多万贫困人口。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还有274万人口没有解决温饱。贵州省委、省政府在贯彻落实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带领全省人民开展扶贫攻坚时,将文化扶贫作为扶贫攻坚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提出,扶贫工作必须把重点 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坚持扶贫与扶智并举,治穷与育人同步,下大力帮助农民群众提高思想道德和科技文化素质,提高致富能力。经过全省上下各级…  相似文献   

4.
扶贫开发是党和政府的一项战略任务,也是中共贵州省委七届四次会议通过的“九五”计划建议的重要内容,是事关贵州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进入90年代,我国以解决温饱为目标的扶贫开发工作进入了攻坚和最后的冲刺阶段.1994年,国务院颁发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明确地指出:“从1994年到2000年.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力争用7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目前全国农村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根据中央的精神结合贵州的实际情况,省人民政府制定的《贵州省扶贫攻坚计划》提出:“力争用7年左右时间基本解决全省农村1000万贫困人口的绝对贫困问题”.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再次强调到本世纪末“基本消除贫困.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中共贵州省委七届四次全会审议并通过的《中共贵州省委关于制定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也再次强调:“到本世纪末,基本解决我省贫困地区群众的绝对贫困问题,如期实现扶贫攻坚计划提出的目标.”现在距2000年只有5年的时间了,贵州的扶贫开发任务极为艰巨,需要全省各族人民齐心协力才能完成.  相似文献   

5.
云南扶贫攻坚的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扶贫攻坚的新思路赵俊臣云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山区、边疆省份,贫困现象十分严重。自1986年以来,在中央的帮助下,全省开展了大规模的扶贫,先后投入扶贫资金计60多亿元,建成各类项目3825个,至1995年已有680万贫困人口摆脱了贫困。至今仍有73...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全国人民经过20年的艰苦奋斗,我国的扶贫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使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减少到1998年的4200万,不少贫困县(市)提前完成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基本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但今后的扶贫任务还很艰巨,要深入持久地打好扶贫持久战。一、实现“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基本解决贫困人D的温饱问题是整个扶贫工程走完了第一步,还有第二步,第三步……耍走,任重而道远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完成了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提出的任务,也只是解决绝对…  相似文献   

7.
扶贫攻坚战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郑宝华伴随着"九五"的到来,扶贫工作进入了攻坚阶段,这不仅是历史赋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一场硬仗,也是社会经济总体协调发展的要求。高严书记在云南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打好扶贫攻坚战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的...  相似文献   

8.
一、四川省扶贫投资的差要问题是目析问题中国著名的“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和“四川省七—一八扶贫攻坚计划”都明确地提出“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力争用7年时间,基本解决目前全国农村8000万(四川省118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很显然,解决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是扶贫攻坚的根本任务和目标。这是没有什么异议的。问题出在两个地方,一是对贫困人口的认定;二是对贫困人口的瞄准。先看第一个]句题。对贫困人口的认定近十年来经历了两次变更。第一次认定贫困人口是在1987年,标准就是众所周知的“二六标…  相似文献   

9.
扶贫工作要抓到村落实到户──从百户调查看平凉地区扶贫攻坚的基本出路丁泽生最近,我就如何结合平凉实际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四七”扶贫攻坚计划,从七月十五日开始,抽出一月时间,先后到南部沿关山一带的高寒阴湿山区和西北部两片干旱山原区,在条件最差、群...  相似文献   

10.
旅游扶贫的乘数效应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的贫困地区发展旅游业,具有许多优势,能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增强对外开放,收到“开发一方景区,繁荣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百姓”的良好效果,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走开发开放式扶贫的一条行之有效的捷径。建议将“旅游扶贫”作为一项重要举措,列入《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  相似文献   

11.
西畴县是集“老、少、边、穷、战”为一体的国家级农业特困县。早在四十年代,云南地下党和边区武装纵队就在该县境内建立组织配合人民解放军解放云南作出贡献。全县人口24万人,主要居住着壮族、苗族、彝族等多种少数民族;地处中越边境,大部分地区与越南接壤;全县地处典型的喀斯特山区,1986年列为国家省级重点扶贫特困县,1994年列为《国家九七扶贫攻坚计划》贫困县;自70年代到80年代,西畴县处于对越自卫还击战区,支前任务繁重,先后组织了19个民兵连和民马连,共有3659人,1170匹骡马,调运100多万公斤…  相似文献   

12.
对山西开发扶贫实践的认识与建议刘光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山西的扶贫工作经历了两次重大战略转移。第一次是由救济扶贫转向开发扶贫,工作重点由给钱给物的输血式扶贫,转向以开发为重点的造血式扶贫;第二次是“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之后,由扶县转为扶民,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3.
“九五”期间外经贸体制改革的几点建议聂高民中共中央“九五”计划建议,对我国九五期间的外经贸体制改革提出了若干十分重要的指导原则,包括出口的质量效益原则,规模经营原则,对外贸经营实行登记制的改革方向,以及进一步改革进口管理体制等方面。根据这些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14.
关于扶贫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刘井明从80年代中期至今,国家进行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工作已经十多年了。总结这些年的成功经验,寻找问题,探讨下一步工作的方向、方式与方法,是加快扶贫工作步伐,完成“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重要前提。扶贫要多管齐下按期完成《国家八七...  相似文献   

15.
目前国内对旅游扶贫的研究,大多是从旅游扶贫的模式、效应、战略思路等宏观方面的研究,文章立足于微观层面,分析福建省苏区老区红色乡村旅游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挑战,研究福建省苏区老区红色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模式及其长效机制,其实现路径包括:充分挖掘保护利用好RGB资源,助力苏区老区精准扶贫;彰显“红色”凝聚力和带动力,助推苏区老区红色旅游建设;打造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助力苏区老区脱贫攻坚;全面提升红色旅游扶贫的自身造血功能,助推苏区老区乡村振兴;引入“扶贫+区块链”技术及人才培养,助推苏区老区精准扶贫加力提效。  相似文献   

16.
吴琼  王跃 《学术探索》2023,(5):51-57
中国式的脱贫攻坚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十年“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变革问题,开启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奋斗新征程,实现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摆脱绝对贫困的美好夙愿,为世界减贫事业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囿于“动态化考量”“断崖式扶贫”“参与式互动”的发展困境,共同富裕视阈下为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要以系统思维提升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科学性,以战略思维推进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以创新思维向世界讲好脱贫攻坚中国故事,提升其学理性、导向性和感染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实现人的解放。  相似文献   

17.
周惠仙 《学术探索》2003,(11):99-10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云南这样一个底子薄弱的省份,困难还比较多。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加快小城镇建设、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目前最主要、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是黑龙江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国家级贫困县。近年来,在落实国家扶贫攻坚计划过程中,我县依托资源优势,全力打造“黑、白、绿”三色经济,增强了发展活力,收到了较好效果,城市贫困人口逐年递减。特别是自去年实施城市“一帮一”扶贫解困工程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召开全县“一帮一”扶贫解困工作会议,将帮扶工作纳入县域经济发展的大局之中,作为实践“三个代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增加职工收入的重大举措,使帮扶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已与242户结成了帮扶对子,其中全县副科级以上干部帮…  相似文献   

19.
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的时代背景下,必须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在理论逻辑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统一于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促进农民增收是二者衔接的基点。在实践逻辑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可分成“巩固”和“拓展”两个阶段,应构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衔接的“五位一体”机制:在乡村产业发展维度,做好产业扶贫政策同“产业兴旺”目标衔接;在乡村生态文明维度,做好易地搬迁生态修复、生态扶贫政策同“生态宜居”目标衔接;在乡村精神文明维度,做好扶智扶志政策同“乡风文明”目标衔接;在乡村社会治理维度,做好驻村帮扶政策同“治理有效”目标衔接;在乡村民生保障维度,做好“两不愁三保障”政策同“生活富裕”目标衔接。  相似文献   

20.
一、转变无为观念,理清扶贫攻坚思路,培值扶贫支柱产业长期以来,由于受小农经济意识,以及自然条件的限制和历史的原因,我县的农民群众往往思想保守,安于现状,缺乏开拓创新精神,突出表现在思想上的“五个本本”,即以田为本,不求它业;以县为本,闭关自守;以小为本,缺乏气魄;以安为本,怕冒风险;以守为本,不思进取。这是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侄梏。要改变全县贫穷落后面貌,关键还在于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理清扶贫攻坚的发展思路。当前,在教育和引导农民转变观念上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方面要教育农民在思想上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