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主要的贸易大国,已成为世界各国反倾销的主要目标和最大的受害国。近年来国外对华反倾销的指控案件愈演愈烈,对我国出口商品投拆反倾销的国家越来越多,提起反倾销诉讼的次数更加频繁.被诉倾销产品的范围不断扩大.还动轭采用“特保条款”,这些无节制的反倾销案件给我国的出口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为此,我国企业必须积极应对。本文着重分析了当前我国出口企业频遭反倾销调查的特点、原因及政府和企业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已成为国外反倾销最大的受害国。如何应对国外反倾销诉讼,是我国出口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从财会角度出发,对我国应对国外反倾销诉讼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入世后我国企业屡遭反倾销指控 ,其深层原因主要是国际贸易保护、替代价格的风险、出口秩序混乱、涉案企业不积极应诉以及我国反倾销立法和机构不健全。为此我国必须提高反倾销意识 ,出口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从全球竞争角度来制定和实施产品战略 ,理顺外贸秩序 ,强化行业协会、进出口商会的作用 ,健全我国的反倾销立法 ,建立健全反倾销机构 ,积极应对国外对我国的反倾销指控  相似文献   

4.
中国已连续11年成为全球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对此,如何有效应对国际反倾销及有效应诉反倾销调查,已成为影响我国出口贸易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中国企业要学会应对国际反倾销涉及的财务问题,特别是中国出口企业不仅要建立应对国际反倾销的财务信息支持系统及财务决策和监控系统,还要在应诉反倾销调查中做好会计举证和抗辩陈述工作,并加强相应的机构和人才建设,才能真正发挥财务在应对国际反倾销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应对反倾销的会计支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是反倾销应诉的一个关键。由于缺乏充足的专业会计人员或中介机构难以提供应对反倾销的相应服务,以致于我国企业在遭遇反倾销时胜诉率低或不敢应诉。因此,必须强化出口企业会计人员应对国际反倾销的会计技能,发挥会计在应对国际反倾销中的作用,提高我国企业应对国际反倾销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前 ,我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屡受反倾销调查 ,出口贸易受阻 ,经济损失惨重。为了维护我国出口贸易持续发展 ,保护出口企业的正当利益 ,对国外反倾销的原因及政府和出口企业的应对之策进行研究 ,提高对反倾销的认识 ,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7.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外国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案件不断增加,成为近年中国对外贸易摩擦的热点。如何应对外国的反倾销,中国现有的基本法律制度、以及相关的法规仅作了原则性规定,而应对反倾销的主体、有关主体的权利义务,以及应对外国反倾销程序基本属于空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活动基本处于无序状态,影响了我国对外贸易活动的正常进行。因此,我国关于应对外国反倾销的法律制度应该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8.
中国企业遭遇国外反倾销制裁的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对华采取的反倾销措施,严重阻碍了我国出口贸易的进一步扩大。我国屡次遭受外国的反倾销调查,有着国内外多方面的原因,找出这些原因,有利于出口企业能够正确应对国际反倾销,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反倾销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9.
中国应对反倾销策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在加入WTO以后,国外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诉讼案件急剧增加,我国已成为遭受反倾销最多的国家.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国外的贸易保护主义和歧视性政策的外部原因,又有我国企业自身规则意识不强,出口结构不合理,恶性竞争的内部原因.对此,我们既要从政府外交、企业管理、出口结构、出口秩序方面做好反倾销的预防工作;又要鼓励、帮助企业积极应诉,做好反倾销的应诉工作;同时还要利用行政复审,重新获得进入市场的机会,做好事后弥补工作.  相似文献   

10.
国外对华反倾销的泛滥已使我国成为国际反倾销最大的受害国 ,严峻的现实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反倾销本质。本文试从理论层面对反倾销动因作深入的分析 ,并就我国政府和企业具体的应对措施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际竞争的不断加剧,传统的贸易保护手段已不再适应时代要求,各国纷纷采用WT0允许下的新的贸易保护手段———反倾销手段。本文通过分析国外对华反倾销的发展趋势,结合我国出口企业应对能力不足的现状,提出了积极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国外利用反倾销这一贸易救济措施对我国出口产品进行抵制.面对如此形势,中国出口企业积极应对反倾销势在必行.福耀玻璃集团成功应诉美国、加拿大的策略,给我们很大启发,给相关企业提供了一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3.
试析我国成为反倾销最大受害国的深层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会平 《理论界》2005,(9):207-208
近年来,我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遭遇反倾销的情形越来越多。案件数量增多,涉及的行业与产品种类急剧增大,提起反倾销指控的国家数量也在增加,中国成了遭受反倾销调查数量最多的国家和最大的受害国。本文试从反倾销法本身的局限及国内外因素等方面,对该现象进行深层剖析,希望能对有效应对国外对华反倾销做出一些理论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我国屡遭反倾销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1978年外国首交对我国提起反倾销起诉以来,针对我国的反倾销案件呈递增趋势,特别是“入世”以后,涉及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的反倾销案件此起彼伏,明显增多,已成为当前制约我国扩大对外出口的重要障碍。本文在对近年来国外对我国反倾销状况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要本着变消极为积极、变被动为主动、变事后应诉为事前预警、变弧军作战为协同对外的原则,由政府、协会、企业多方共同努力,采取相应对策,尽快扭转不利局面。  相似文献   

15.
我国应对因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被反倾销的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已被外国发起反倾销调查500多起 ,成为世界上出口产品受到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虽然我国已成为WTO成员 ,但由于我国“入世”在反倾销问题上的承诺 ,我国在“入世”15年内应对外国反倾销时仍将受到“非市场经济地位”的制约。如何应对外国因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对我国反倾销 ,是我国出口产品应对外国反倾销调查的关键。本文以“入世”后外国对我国反倾销中非市场经济问题为研究对象 ,深入分析外国对我国反倾销中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的主要协议性依据 ,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外国对我国反倾销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倾销的定义及其在国际贸易中的危害。我国成为当前国际滥用反倾销的最大受害者及原因。我国企业应诉情况分析。入世后的今天,政府、商会、企业应积极主动,依法共建反倾销应对机制。  相似文献   

17.
印度反倾销申诉贸易效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整理印度1995-2008年对外反倾销案件的基础上收集相关数据,发现印度反倾销针对的主要是化工、贱金属及其制品、塑料橡胶、机电产品和纺织品等行业.从国别上看,中国、欧盟、韩国和中国台湾成为印度反倾销的主要目标国.印度反倾销打击的主要是出口增长快、市场份额高、在印度市场上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通过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利用1998-2008年印度反倾销案件作为样本,从被诉国家以及涉案行业角度使用系统GMM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得到稳健性估计结果.结果表明,从国家角度考察,印度反倾销措施对中国、欧盟、韩国和中国台湾等主要被诉国家和地区的出口都存在显著的贸易破坏效应和转移效应,反倾销措施的贸易破坏效应远大于关税的影响,说明反倾销税成为印度约束被诉国出口的主要工具.从被诉行业上看,在主要涉案行业反倾销措施均存在显著的贸易破坏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并且和关税相比,反倾销措施更能减少被诉国的市场份额,即贸易转移效应更大.为此,各国应该联合起来,争取在非关税壁垒有关条约中达成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规则,对国际反倾销活动能形成有力的约束:要重视对华反倾销,特别是在对华反倾销重点行业要建立出口预警系统,严格控制出口的市场份额,要避免掠夺性的占领市场,坚决控制“短、平、快”式的占领国际市场方式的出现,同时策划好出口市场转移策略,防止被反倾销;中方企业要积极应诉,争取无税结案.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与世界贸易往来的增加,中国所遭受的反倾销调查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反倾销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而企业的应诉不力则会进一步加剧对国内及国际市场的损害.为保障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顺利发展,我们必须要建立和健全我国的反倾销应诉体系.  相似文献   

19.
反倾销的经济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 ,反倾销已经演变成为许多国家进行贸易保护的重要手段 ,它也是我国入世后所面临的一种最主要的贸易障碍。反倾销对出口国和进口国经济均有负面影响 ,它造成的是一个“双输”的结局。我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反倾销的最大受害者 ,必须采取有效的策略积极应对反倾销 ,以保证对外贸易的持续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入世以来,成果辉煌。然而,也成为世贸成员中遭受反倾销投诉最多的国家。企业屡遭反倾销指控,其深层原因主要是国际贸易保护、出口秩序混乱、涉案企业不积极应诉等。我国必须提高反倾销意识,通过政府、企业齐努力,维护本国和本企业的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