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上,经过18世纪产业革命后,英国曾一度作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称霸于世。但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英国作为“世界工厂”的霸主时代也随之告终。此后,以美国为中心的连接欧洲的大西洋经济开始繁荣起来。战后的美国经济实力盛极一时,正如美元取得与黄金等同至尊地位一样,美国成为这一时期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无奈好景不长,进入70年代后,美元狂跌直至与黄金脱钩,布雷顿森林体制趋于瓦解,随着美国这种经济地位的衰退,美国作为支配世界经济的霸主的时代也逐步消失。现在,取大西洋经济而代之的是,亚洲、太平洋经济开始上升,特别是西太平洋经济已开始走向世界经济增长的前列。  相似文献   

2.
世界经济的发展充满了变化与机会。今天的世界经济格局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相比,甚至与十年前相比,已有很大变化。变化之一是一些国家的经济地位与实力有了明显的升降,变化之二是世界经济的重心开始东移。一些大国经济地位与实力的明显升降主要表现为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逐步下降,以及日本与德国的经济地位逐步上升。其中,日本与美国的经济差距已愈来愈小,日本在许多经济领域已走在美国的前头。现在,日本是美国的(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美国是日本的(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国际上许多经济学家认为,日本有可能于下一世纪二三十年代在经济上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  相似文献   

3.
1992年10月7日,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贸易部长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圣安东尼奥草签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该协定尚待三国议会批准,预定1994年1月起生效实施。北美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经济集团,它势必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重大影响,是国际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因而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一二战后,以雅尔塔体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美、苏两霸的世界经济格局,随着苏联解体、华约组织解散、东欧剧变、西欧尤其是德国经济的复兴、日本经济的崛起,已完全崩溃。现在,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经济的绝对优势地位基本丧失,美国、日本、西欧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美国国务院公布的战后初期外交档案,概述了二战后初期美国政府对战后初期中东局势的研判——美国中东经济政策出台的背景;分析了美国的中东经济政策在整个美国对中东政策中的地位、对美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最后解读了美国中东经济政策目标和具体措施,认为经济和军事双轮驱动下的美国对中东政策在战后初期是以经济方式而不是军事方式介入中东的。  相似文献   

5.
美国目前的国际贸易地位,无论是相对于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鼎盛时期,还是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贸易地位的上升而言,都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导致美国国际贸易地位下降的内部因素是:1.生产体系的转变缺乏灵活性;2.新技术的商品化过程相对迟缓;3.企业界急功近利的倾向;4.产品质量相对低劣;5.经济政策上的偏差.  相似文献   

6.
在全面考察战后美国经济发展过程的基础上,本文试对当今世界经济多极化条件下美国的国际经济地位作出较为客观的评价。作者提出,应动态地分析有关统计数据的深层涵义,而不能将美国外部经济问题简单地理解成美国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衰落;美国依靠其经济和科技比较优势以及政治和军事上的霸权地位来增强自己的国际融合能力,并力图在多极化世界经济格局中发挥国际经济主导作用。关于这一点,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并作为妥善处理对美经济关系的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从“日不落帝国”到“英国病”英国是最早走上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的国家,到十九世纪进入全盛时期,号称“日不落帝国”和“世界工厂”。但是,英国从十九世纪中叶起,国际经济地位就不断下降。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起开始衰落,它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已逐步为美国所取代。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英国拥有殖民地和附属国面积一千四百多万平方公里,遍及全球,包括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人口五亿左右,分别为英国本土和人口的近六十倍  相似文献   

8.
一、今日世界经济格局战后,美国凭借其在战争中膨胀的经济实力,占据了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地位。但是,由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加之美国的扶植,仅仅十年时间,西欧、日本的经济发展就超过了战前水平。60年代后,又成为美国的强劲对手。70年代,西欧和日本经济继续快速发展,尤其是欧共体,随着成员国的增多,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从而成为与美国分庭抗礼的新一极。进入80年代,日本迅速崛起,进  相似文献   

9.
从21世纪的最初10年来看,美国仍将是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同时将继续拥有世界最强大的军事实力和最雄厚的科技实力,美国的“一超”地位还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但从较长的发展趋势来看,美国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是在下降。欧盟国家的经济最近10年来一直以2%左右的年率增长,这一趋势在21世纪的最初10年将继续保持,甚至可能进一步加快增长。日本经济尽管在21世纪最初一、二年可能还会有波动,但在此后就可能恢复较快增长,从而使日本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俄罗斯经济已基本到达谷底,在21世纪最初…  相似文献   

10.
从杜鲁门主义到艾森豪威尔主义战后四五十年代美国中东政策浅析崔广彬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成为世界军事、经济实力头号强国,争当世界霸主、推行霸权主义便是美国在战后奉行的主要对外政策。由于中东的战略地位和石油资源,美国便把攫取和控制中东作为其全球战略的重...  相似文献   

11.
战后尤其是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初期,世界经济获得了迅速发展。七十年代以来,西方经济陷入了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和失业剧增、经济停滞交织并进的滞胀局面。八十年代初,又爆发了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殃及整个世界经济。1983年以来,西方经济开始复苏回升,但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仍然十分困难。因此,世界经济的中期  相似文献   

12.
90年代以来,美国对外贸易连年出现巨额逆差,但并不能由此认为美国的国际经济地位有所下降.相反,伴随着贸易逆差的扩大,美国的经济实力在不断上升,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力也日益增强.从一定意义上讲,贸易逆差是美国谋取世界经济霸权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在整个战后时期,国际投资的巨额增长和空前活跃(而且有越来越迅速增长和活跃的趋势),是战后世界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战后国际投资的增长速度不但比世界生产的增长速度要快,而且比国际贸易增长的速度也要快,到目前为止,单单私人海外直接投资,美国已达2,000多亿美元,各国总共累计约达5,000亿美元以上;另外证券、债券等间接投资和短期投资以及国家资本输出、政府投资等等数额更多,如仅“欧洲美元”这一项国际流动资金据估计目前已达15,000亿美元以上。战后国际投资的流向和形式也异常多样化了,出现互相投资、多边投资等等(如发达国家之间互相投资、发达国家个别或集体向发展中国家投资,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投资,发展中国家个别或集体向发  相似文献   

14.
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引人瞩目的变化。战后形成的美苏两霸的世界经济格局,随着美国经济的相对削弱,苏联、东欧的剧变,西欧、尤其是德国经济的复兴,日本经济的崛起,日前美、欧、日三足鼎立的世界经济格局已经形成,在三足鼎立的经济格局中美国仍然是最强者。直到21世纪初,三者的经济实力会有些变化,但三足鼎立的世界经济格局不会改变。  相似文献   

15.
美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超级大国,也是典型的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二战以后美国的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整个50至6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迅速增长的势头,工业生产以4.6%的速度增长。70年代以来,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有所下降,1955年美国在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为36.3%,到1975年下降为26.6%。80年代以来,共和党人里根执政后,摒弃了实行四十多年的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奉行供应学派和货币主义为理论指导的经济政策,出现了一定的效应,经济增长速度又有很大回升,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有较大下降。到1990年海湾战争后美国经济陷入衰退,至今恢复乏力。但是总体看来,美国仍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1991年国民生产总值已达56826亿美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255万美元。目前,国民生产总值接近6万亿美元。在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经验方面美国无论从市场体系及市场机制,还是从法制化建设及宏观调控看,都为世界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和应当汲取的教训。研究美国市场经济的特点和经验,对正在建立市场经济的我国来说,更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战后的45年里,日本已从一个经济大幅度跌落、生产瘫痪、市场萧条的战败国,一跃发展成世界第二位高度发达的工业国。随着世界格局的重新组合,多极势力的呈现。日本经济实力的膨胀,国际地位的提高,日本政界势必要产生凭借其经济力量来发挥相应的“政治大国”作用的设想,这是一个历史新阶段的一种逻辑发展。  相似文献   

17.
欧亚大陆是美国世界战略的核心地区。冷战期间 ,美国的头号对手苏联便是欧亚大陆最重要的世界强国。冷战结束之后 ,欧亚大陆仍是世界政治和经济的枢纽地区 ,其在美国世界战略中的地位丝毫未减 ,相反 ,由于冷战之后欧亚大陆所出现的一系列新的事变使得美国对该地区的战略的性质、范围、施行手法和目的都有所改变和强化。一、冷战后美国的国际战略目标(一 )巩固既得地位从 1 946年温斯顿·丘吉尔的富尔敦“铁幕”演说开始 ,美苏两国不惜血本地展开了为期近半个世纪的军备竞赛。这场军备竞赛以核武器为核心 ,以争夺世界的头号强国地位为目标 ,…  相似文献   

18.
由褚葆—教授主编的《当代美国经济》一书,侧重研究美国经济中的“滞胀”现象。根据大量统计资料,详尽地叙述了“滞胀”在美国经济各个领域中的现象。对如何评价凯恩斯的赤字财政政策、美国第三产业的地位;如何看待美国战后资本输出的后果;美国经济八十年代的发展趋势展望等学术  相似文献   

19.
第二次大战后的一段较长时间里,日本的工业发展,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里是最快的.1951——1970年的20年,日本工业生产增长了15倍,每年平均增长14.1%,超过西德1倍,为法国的2.4倍,美国的3.7倍和英国的5.7倍。正因为这样,日本在世界中的经济地位不断上升,成为仅次于美苏的世界第三经济大国。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日本战后五十年发展轨迹的基本特征是政治的“低姿态”和经济的“高姿态”。这是日本根据其战败国地位所确定的一种发展战略。天皇晋见麦克阿瑟是政治的“低姿态”的开始,之后,各项民主改革是其继续。日本政府的政治低姿态是服务于先把经济搞上去的经济的高姿态的。其结果,日本经济在战后第一个十年得以复兴。在之后的两个十年间,日本政府有意识地贯彻这一战略使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最近这两个十年间,尽管其间或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要求,但纵观全局,日本历届政府仍基本遵循这一战略。避免同美国正面冲突,在同中国和东盟国家交往中表现低姿态。总之,这一战略促成了日本今天的大国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