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2.
本文利用1989~2008年的数据,对技术进步、外商直接投资和劳动生产率建立协整方程,研究三者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实证结果表明:1989~2008年技术进步、外商直接投资和劳动生产率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在长期中,R&D投入每增加1%会带来劳动生产率增长0.4778%,外商直接投资每增加1%会带来劳动生产率增长0.371%. 相似文献
3.
利用存量调整模型(哈奇模型)对中国货币需求的实证分析,在长期中,货币需求量、国民总收入、实际利率之间存在协整关系,通过最小二乘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估计,并进行计量经济学检验,结果较好。对货币需求函数模型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居民最终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居民最终消费和GDP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运用单位根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等经济计量方法对我国1978-2006年最终消费和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居民最终消费和GDP两个变量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居民消费是国内生产总值的格兰杰原因,我国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并且居民最终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比较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5.
利用存量调整模型(哈奇模型)对中国货币需求的实证分析,在长期中,货币需求量、国民总收入、实际利率之间存在协整关系,通过最小二乘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估计,并进行计量经济学检验,结果较好。对货币需求函数模型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7.
本文采取VAR(向量自回归模型) 检验分析法,对中国1998年1季度~2009年4季度们季度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中国货币供应量与宏观经济变量GDP和以及上证指数的因果关系,分析过程将采取Evlews5.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检验, 实证分析及研究。 相似文献
8.
近两年来由于我国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带来了通货膨胀压力,引发了资产价格快速上涨。本文从货币供给,房地产价格和CPI入手,建立VAR模型研究货币供给、通货膨胀、资产价格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我国的通货膨胀的原因更多来自于货币供给之外,资产价格的上涨会对CPI产生正向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短期和长期货币需求函数稳定性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短期和长期货币需求函数之间的差异不仅能够揭示经济中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影响关系,而且能够显示出经济运行的短期和长期调整机制.利用协整关系检验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中国1990年1月~2004年6月期间的货币需求行为进行了定量研究,在由实际货币需求、通货膨胀率、货币化指数、实际GDP和资产收益率等变量构成的向量VAR模型中,存在惟一的围绕长期均衡进行短期动态调整的稳定均衡关系,这种均衡关系对应着实际需求与名义需求之间的制约和调整.因此稳态均衡关系表明中国货币需求函数具有一定程度的动态稳定性,中国货币政策的工具选取和实际操作不仅具有价格稳定和产出稳定的双重目标,而且也发挥了对价格水平和产出水平的双重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协整检验及误差修正模型,对1978年至2009年间安徽省第三产业增加值和人均GDP之间的统计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第三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非常大,并具有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1.
货币供给效用与最优货币供应规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考察在过去的几十年里, 中国的货币供给、物价上涨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因果关系.分析的目的有两个: 第一, 试图理清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 不同的货币供应量层次(信贷总量、M 0、M 1、M 2 等) 和主要宏观经济变量: 物价与经济增长(或国民收入) 之间的内在因果联系; 第二, 根据货币变量与物价、经济增长变量的动态因果关系, 利用动态规划的方法分析计算我国货币供应量最优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12.
13.
通胀预期问题已成为当前和下一阶段我国经济发展中必须关注的问题。本文对我国不同期限国债的名义和实际收益建立了含有宏观因子和潜在因子的仿射无套利模型,从通胀补偿中分解出了通胀预期。研究认为:分解出的短期和中期通胀预期与通胀率的动态关联性较强,而长期通胀预期和通胀率的动态关联性较弱;各期限通胀预期都不是理性预期,但中期和长期预期是适应性预期;发现CPI是影响通胀预期的最重要因素,其影响效果随着期限增加而增大;存款利率对通胀预期的影响效果次之,对短期和中期预期有正向影响,且随期限增加而减小,对长期预期有负向影响,且随期限增加而增大;但M2对通胀预期的影响并不显著;短期和中期通胀预期的事前和事后预测能力都优于央行调查预期。 相似文献
14.
研究具有单一供应商和单一销售商的供应链系统回购契约协调机制。分析了报童模型下两级供应链双边际化效应,建立了基于报童模型的分散式系统、集中式系统的供应商、销售商利润模型,讨论了如何通过回购契约来消除"双边际化效应"。结果表明:回购契约的采用使批发价格比不采用契约时的批发价格低,且使订货量增加,从而使供应链的总利润增加,并且减少了缺货带来的损失,同时更好的满足了顾客需要。最终实现了独立个体最优决策与系统最优决策一致化的供应链协调。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供应链中的供需双方进行考虑,在传统的需方确定订货批量的前提下,通过价格折扣作为激励措施以保证不增加需方的成本,来影响需方改变订货批量,从而做到供方成本的最小化。并根据建立的模型,利用数值实验来进行验证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17.
18.
金融创新对货币需求影响的模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将金融创新作为投资项目,假设了一个包含金融创新过程的初始成本。并将其导入Lucas现金预付款模型,然后利用这一拓展型模型分析了技术创新、利率变化、经济增长以及金融创新等因素对货币需求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供应链管理强调企业间的协同与合作,并通过协作使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都获得一定的收益.本文研究了供应商无折扣情况下订货商进行合作的供应链联合优化决策模型,及供应商有折扣情况下的供应链联合优化决策模型,通过实例验证了模型的实用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两层供应链的JIT策略和VMI策略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JIT策略和VMI策略是基于供应链的两种先进库存管理方法。本文以两层供应链的JIT策略和VMI策略为例,通过数学模型和具体算例,比较分析了两种策略下买方和卖方运作方式的不同之处。本文研究发现,在外部需求变化时,相对于JIT策略而言,在VMI策略下卖方送货批量将变大、买方的成本将变小、卖方的成本将变大、供应链整体的成本将变小。而在卖方生产启动成本变化时,相对于JIT策略而言,在VMI策略下如果卖方生产启动成本相对较小时,卖方送货批量将变大、如果卖方生产启动成本相对较大时,卖方送货批量将变小、买方的成本将变小、卖方的成本将变大、供应链整体的成本将变小。本文研究分析表明,从供应链整体的角度来看,VMI策略是优于JIT策略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