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载是北宋重要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提出的"民胞物与"的思想,备受唯心主义哲学大师程颢、程颐兄弟和朱熹的推崇,在中国思想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们论及这一问题时,往往只是注意到了二程特别是朱熹对"民胞物与"思想的称赞,忽略了朱  相似文献   

2.
湖北哲学学会中国哲学史组最近对朱熹哲学的性质问题,进行了讨论。这一讨论是围绕着武汉大学哲学系李德永的《朱熹哲学性质及其产生根源》一文进行的。  相似文献   

3.
对儒学造诣颇深的好友蔡方鹿研究员惠赠其新著《朱熹与中国文化》 (贵州人民出版社 2 0 0 0年 1 0月出版 )。忙里偷闲 ,细心拜读 ,掩卷沉思 ,深感她是一部集朱熹研究之大成的佳作。博采众说 多有创新在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史上 ,朱熹是继孔子之后最杰出的思想家和儒家哲学的代表人物 ,对宋代以降的中国社会乃至韩国、日本等东亚国家都具有相当影响。为了深化学术研究 ,弘扬中国文化精华 ,作者在精读朱熹原著的基础上 ,博采众家研究朱熹之说 ,与文化传承和现当代社会发展有机结合 ,依山铸铜 ,煮海为盐 ,多有创新。譬如“心性论”是朱熹哲学的…  相似文献   

4.
《东岳论丛》2016,(8):106-111
与冯友兰的朱熹哲学研究不同,唐君毅、牟宗三、钱穆较为重视朱熹仁学。他们围绕着朱熹所谓"天地以生物为心"、"仁者,心之德、爱之理"以及朱熹仁学与二程、杨时、谢良佐仁学之间关系展开深入的讨论,提出了各自不同观点。尤其是,他们对于朱熹仁学的研究,与对朱熹理气心性论的研究联系在一起,把朱熹仁学当作朱熹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丰富了朱熹哲学的内涵,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的起点和基础。  相似文献   

5.
新儒家研究的时代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哲学除了孔、孟、老庄,就是新儒家,尤其朱熹,他影响我国很广、很深,在日、南朝鲜也一样.最近美国有些名大学如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开始讲授儒家的课程.其变化的情况是:一、对中国的思想,从宗教的角度到哲学的角度.以往都是以宗教的眼光来看,如儒家、孔孟、朱熹、老庄是由宗教系来研究,都是由教会的神父来教.他们把孔孟、朱子当成宗教看,其目的是想把中国人变成基督徒.过去外国人看儒家、道家都以为是宗教,近来则当成哲学来看.两年前还在檀香山开了一次朱熹的讨论会.  相似文献   

6.
"朱熹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6月6日-7日在西昌市召开.会议主办单位为四川省朱熹研究会、四川省中国哲学史研究会;协办单位为西昌市政协文史委员会、西昌学院、西昌市朱熹文化研究会.与会的嘉宾40余人.在开幕式上,西昌市副市长朱明、四川省朱熹研究会会长蔡方鹿教授等分别致辞.  相似文献   

7.
蔡方鹿教授从事中国哲学史的研究至今二十余年,从一开始他就一直专注于宋代,而于朱熹用力甚多。积多年的研究心得,厚积薄发,近年来连续出版了数部有关宋代哲学文化的专著,其中对朱熹的创获犹多。继2000年推出《朱熹与中国文化》一书后,最近又出版了《朱熹经学与中国经学》(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版)一书,对长期以来朱熹研究中最为薄弱的环节——朱熹经学首次进行了系统而精深的研究,取得了值得称道的成果,不仅为朱熹经学的研究,而且为整个中国经学史的研究都作出了重要的学术贡献。这确实是一部值得向学术界推荐的学术力作,故将初步感受略述于…  相似文献   

8.
论朱熹理学体系的“源头活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熹的理学体系集北宋理学之大成,而又高于北宋理学.因为这个理学体系融儒释道三家为一体,亦即以儒学为主体,又兼采道家的"道"和佛学的"一多相容"思想.这也就是本文所讲的朱熹理学体系的"源头活水".朱熹将这些"源头活水"融合于他的理学体系之中,因而提高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提高了中国哲学的思辩水平.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8月8日,由西南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主办,西南民族大学政治学院承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儒学与我国少数民族哲学关系的历史发展研究"课题组、四川省朱熹研究会协办的"儒学与少数民族哲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2015年年会在成都召开。会议由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赵智奎教授主持,  相似文献   

10.
目前几种主要的关于中国哲学和朱熹哲学研究的著作,大致都认为朱熹“理一分殊”如同佛教华严宗的“一多相摄”和禅宗的“月印万川”,把整体与部分、一与多等同起来,是相对主义诡辩论,或指责说“理一”既可“分殊”又岂能“理一”,所以是自相矛盾的“怪论”。那些作者又都把“理一分殊”作为朱熹哲学体系中的一般命题对待。我认为,这些都是不恰当的。  相似文献   

11.
朱熹经典诠释学之我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蔡方鹿 《文史哲》2003,(2):42-47
朱熹以其毕生的精力诠释儒家经典 ,通过释经进行哲学理论的创造 ,同时也建立了独具特色的经典诠释学。朱熹的经典诠释学融合经学诠释和哲学诠释 ,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本体论诠释学体系。他认为经典诠释应以经典原文和原义作为经典诠释的依据 ,以义理为经典诠释的标准 ,并且提出了系统的经典诠释方法论原则。朱熹为中国诠释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作出了创发性的贡献 ,达到了中国诠释思想发展的高峰 ,也为当代中国诠释学的建构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范式"、"深度视点"与中国哲学"研究典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学者自黑格尔直至今天的德里达,都认为“中国没有哲学,只有思想”。于是“中国哲学是不是哲学”,“中国有没有哲学”便成了问题,中国哲学学科便存在着合法性危机。如何走出中国哲学的危机,如何超越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中国哲学是否可能?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深究精察,作出合理的、具有说服力的回答。为此,本刊推出本组笔谈,以期对推动中国哲学学科的研究和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朱熹,南宋时期人,他是缝孔子之后,在中国封建社会影响最深远的唯心主义哲学家。他所建立的客观唯心主义理学,较之先秦以来的各种唯心主义学说,都更为严密、精致和完整,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占统治地位的官方正统思想,在历史上曾起过极为反动的作用。列宁说过,哲学史是研究人类认识的历史,而唯心主义则是人类认识之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我们如果把朱熹哲学放在人类认识中来考察,把它作为人类认识之树上的一朵花来看待,就会发现在它中间也包含有不少合理的成分,而辩证法思想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是我们研究朱熹哲学时所不应忽视的问题,本文主要就朱熹的矛盾观谈一点粗浅的看法,就教于理论界的同行。  相似文献   

14.
朱熹(1130—1200)是中国朱子学一代宗师。他以博大而精细的哲学体系在中国哲学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中,“理”范畴是其哲学思想的重要范畴和价值体现。三百年后,在朝鲜李朝时代,出现了一位硕儒李退溪(1501—1570)。他以谨严精详的态度,继承和发展了朱熹思想,成为朝鲜朱子学大家。同样,“理”范畴仍然是退溪哲学思想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范畴。不过,由于时间的流迁,地域的转移,朝鲜朱子学(退溪哲学)之“理”已不是中国朱子学(朱熹哲学)之“理”了。因此,通过中朝朱子学“理”范畴的比较,可以透视中朝  相似文献   

15.
王新莹 《中州学刊》2005,(3):163-166
陆九渊哲学在与朱熹哲学争鸣中成形、发展.作为心学体系开创者的陆九渊的哲学体现出不同于程朱理学的鲜明特征.正是朱熹哲学所确立的伦理主体、格物穷理的支离、泛观博览的空疏凸显出陆九渊哲学挺立道德主体、易简以及切己重实的特征.陆学以本心为核心,且以本心为形上依据,流露出浓郁的自由精神.  相似文献   

16.
文章梳理了朱熹哲学中的几个重要概念,旨在阐明朱子形上学体系下的理欲观有其合理的逻辑理脉和深刻的哲学思辨,并通过简析戴震对朱熹的批评,说明“道德原则”与“政治原则”的不同。  相似文献   

17.
朱熹生态伦理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熹哲学"既是生命哲学,也是深层的生态哲学"。本文从生态伦理学的角度出发,探讨朱熹对生态伦理产生的原因、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在自然中的功用和行为实施等方面的观点,挖掘其哲学体系中蕴含的生态伦理思想精华,以期为当前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伦理依据和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8.
鉴于朱熹及其理学美学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美学中地位和影响的重要,鉴于历史上对朱熹文学和美学观的误解以及对朱熹理学美学研究的空白,本文认为有必要系统地考察与研究朱子理学美学。这对于填补中国古典美学发展史上应有之环节,揭示中国传统文论中相对见弱而理学美学中相对见长的理性思辨,消除断言中国传统美学不具备思辨品格的偏见,宏扬中国传统审美哲学的理论精华,在辩证地分析理学美学二重性影响中,吸取有利于建设中国有民族特色现代美学体系的积极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朱熹哲学担当了重建价值理想,整合儒、释、道三教文化以及理论形态转型的历史责任。朱熹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它体现了求理精神、主体精神、忧患精神、力行精神、求实精神、道德精神和开放精神。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哲学、传统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朱熹、李赞和严复是很有代表性的人物.朱熹以儒家思想为主,兼采佛、道思想,集理学之大成;李贽提倡个性解放,宣扬众生平等,批判理学籍制思想,反理学;严复接受西方的民主、科学思想,引进西方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政治学说,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进行彻底的"价值重估".这一发展过程,显示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