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晓峰 《家庭科技》2008,(10):42-42
中医临床上对咳嗽的类型常有外感和内伤之别,外感咳嗽有风寒、风热咳嗽;内伤咳嗽又分痰热、痰湿、气虚、阴虚咳嗽等。小儿咳嗽在治疗上比较棘手,但如果配合适当的药膳食疗,则可促进早日痊愈。  相似文献   

2.
苏云 《家庭科技》2011,(12):33-33
头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尤其多见于神经系统疾病,其病因十分复杂,发病率高,人群中几乎90%的人都有头痛发作史。有人称头痛是仅次子感冒的常见病。其实,头痛是一种症状,而不是一种疾病。头痛的病因较多,但不外乎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其病机多因风寒湿热等邪外侵,风阻火毒上扰,痰浊淤血阻滞,  相似文献   

3.
正近日,有一位老人因头痛来门诊就诊,细问后了解到,他是因为一些琐事和摊贩拌了嘴,气得头痛。老人说以往头痛时,睡一觉消消气,疼痛便消失了,可这一次疼痛非常顽固,间歇性发作,缠绵不止。对此,我采用传统鼻疗法对其进行治疗。鼻窍给药,药效好鼻疗法就是通过鼻腔用药来激发经气、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头部在人体之巅,风性上行,所以头部最易受"风邪"侵扰。风邪除了外界的自然风,还包括体内的  相似文献   

4.
正痛风,中医将它归纳在"痹证"范畴。《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痹""历节"的记载。中医认为该病是过食膏粱厚味而湿热内蕴,或外感风邪侵袭经络,气血不畅而导致瘀血凝滞、经络阻塞、关节畸形,故称"痛风似风非风,责诸浊毒瘀滞"。痛风患者应遵循把血尿酸降下来的食疗原则,同时还需根据临床症状辨证用膳。  相似文献   

5.
咳嗽是人体祛邪外达的病理表现,这次的"百日咳"你经历了哪些阶段呢?你是否了解咳嗽的时间、规律、性质、声音、伴随症状以及加重的有关因素呢?咳而急剧、声重或咽痒而咳这种咳嗽时有发作,白天多于夜间,多为外感风寒或风热引起。风寒咳嗽,痰白而稀薄,还常伴有鼻塞、流清涕、头痛、四肢酸楚、恶寒发热、无汗等表现,可服通宣理肺丸加感冒冲剂。风热咳嗽,痰黄而稠,常伴有鼻流黄涕,口渴  相似文献   

6.
苏木 《家庭科技》2011,(7):31-31
薄荷,味辛性凉,归肺、肝经。《本草纲目》云:"薄荷辛能发散,凉能清利,专于消风散热。"薄荷的功效即疏散风热、清头目、利咽喉、疏肝解郁。临床上主要应用于以下方面。外感风热及温病初起。症见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汗出不畅、头痛、口渴、咽痛、脉浮数等。薄荷辛凉,能透散表邪,清热解表,故应用于风热表证。本品虽为辛凉之品,然其透散之力较强,  相似文献   

7.
咳嗽食疗方     
正中医将咳嗽分为两大类,继发于感冒之后的称为"外感咳嗽",没有明显感冒症状的称为"内伤咳嗽"。咳嗽除了要遵医嘱服药外,饮食要清淡、易消化,忌食腥荤辛辣的食物。此外,可用下述药膳辅助治疗。外感咳嗽外感咳嗽发病可急可缓,大多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也可忽然出现频繁而较深的干咳,后渐有支气管分泌物,婴幼儿不会略痰,多经咽部吞下。症状轻者无明显病容,重者发热38~39℃,偶达40℃,一般2~3日即退。感觉疲劳,影响睡眠和食欲,甚至发生  相似文献   

8.
正内伤咳嗽指长期反复发作的慢性咳嗽。或是因感冒发烧引起的咳嗽,虽然感冒发烧的症状已消失,但咳嗽却一直不好。咳声重浊,痰多而黏腻,呈灰白色,伴有胸闷、食少、体倦、大便稀等症状,一般以体弱老人居多。反复咳嗽者使用消炎药和止咳药较多,因此要注意调理脾胃。中医认为,内伤咳嗽主要分为  相似文献   

9.
酒不仅能载情,也能治病.《中国古代医典》云:"酒通血脉,御寒气,行药势.治风寒痹痛,筋脉挛急,胸痹,心腹冷痛."自制药酒,在我国已盛行了数千年.菊花酒、屠苏酒、人参酒、蛇酒等,无不借助酒力,萃取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并以酒的通行经络之势,更大地发挥药效.  相似文献   

10.
妊娠呕吐为脾胃虚弱,胃气失于和降、反随冲气上逆,或肝胃不和引起胃失和降、冲脉之气上逆所致.治疗多以健脾和胃、降逆止呕为原则.患者恶心、呕吐时,口服药物显然不现实,采用中药敷脐配合耳穴按压的方法,照样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1.
正面色萎黄指面部呈现枯萎晦黄的病色,多因脾胃虚弱,气血不能上荣所致,常见于慢性消耗性疾患,如失血、久痢、胃脘痛、贫血等。调理方法:黑木耳红枣瘦肉汤适用于气虚血瘀诸症,症见面部色斑,面色萎黄、暗黑,或阴虚燥结之大便不通;或阴户津枯之口渴欲饮。用料:黑木耳30克,红枣20个,瘦猪肉300克。制法:将黑木耳、红枣(去核)浸开、洗净,文火炖开后调入瘦肉。煲至肉熟即可服食。  相似文献   

12.
正饮食的调养在预防过敏性鼻炎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在人们的日常饮食中,可多食清淡之品,少食鱼、肉滋腻之品,避免辛辣烟酒刺激之物,以防止痰热内生而诱发外感引起过敏性鼻炎。同时,有针对性地制作一些食药服用,对预防和改善过敏性鼻炎症状也会起到积极作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缓解过敏性鼻炎症状的食疗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辛苏饮辛夷10克,苏叶15克,生姜5克,葱  相似文献   

13.
妙用拍背     
拍背能助痰排出,但知道正确拍背的人并不多。而拍背对肺气肿有辅助治疗作用,更鲜为人知。 拍背,能通过对胸廓的振动,松动粘附在肺支气管、气管的痰液,使痰容易咳出,防止痰聚积引起肺部继发感染。正确的拍背方法是:让患者侧卧,将肩臂部位垫高15度,头部略低或去枕。操作者的五指并拢,稍  相似文献   

14.
张瑞 《家庭科技》2009,(11):18-18
鹅掌风以手掌粗裂、脱皮、瘙痒为特点,俗称‘手癣”,多因外感湿热之毒,蕴积皮肤,或由脚气感染而来。本病初期皮肤起小水疱,散在或簇集,不久疱破脱皮,中心已愈,而四周续起疱疹,致手掌粗糙裂纹如鹅掌,若反复发作或治疗不彻底,则可使病情延长,甚至终年不愈。可选用以下外治方法:  相似文献   

15.
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多发生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1月,这三个月的发病率占全年的50%。 中医将“慢支”归于慢性咳喘,认为此病虽为宿痰,但诱因有风寒、燥、湿等。冬季寒冷,外寒内伤肺脏,故生咳喘。现代医学认为:冷空气使呼吸道局部温度降低,毛细血管收缩,局部血液减少;寒冷又导致粘膜上皮的纤毛  相似文献   

16.
正湿邪的定义与来源具有重浊、黏滞、趋下特性的外邪,称为湿邪。湿邪可分为外湿与内湿。外湿多因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处潮湿所致;内湿是疾病病理变化的产物,多由嗜酒成癖或过食生冷,以致脾阳失运,湿自内生。每年七八月份长夏,此时湿气当令,人体中的脾与之相应,如果长夏湿气过盛,就容易损伤脾脏。同时,脾主运化水液,湿邪侵犯人体后最易伤害脾阳,而脾阳的虚弱也进一步助  相似文献   

17.
多贺城碑又称“壶碑”或“靺鞨碑”多贸城碑是因发现于日本仙台平原上的多贺市多贸城遗址而得名.因为碑文内容刻记有“去靺鞨国三千里”的字样,故中国学者往往称之为“靺鞨碑”.  相似文献   

18.
元杂剧中因剧情之需要较充分地展现了元人的酒文化习俗,诸如提到瓮头清、羊羔酒、泥头酒、梨花酿、鹅黄酒等名贵的酒,也述及素酒、浑酒、茅紫酒等普通之酒,更具民族特色的是马奶酒和葡萄酒了,这体现了蒙汉结合、中外交融的饮食特征。元剧中还表现了酒文化的诸多功能:结婚团圆喜庆筵宴、或借酒销愁,亦不乏酒鬼酗酒误事而推动戏剧冲突的升华等。还可观照到元人酒肆的分布经营状况。  相似文献   

19.
由于感冒(包括流感)目前尚无特效药,故一般采用对症治疗,所用药物大多是复方制剂,其主要成分有解热镇痛药、黏膜血管收缩药、镇咳药以及抗组胺药等。 1.解热镇痛药 能降低发烧病人的体温,但对正常人体温几乎不影响。对轻、中度慢性钝痛有显著疗效,常用于治疗头痛、关节痛、月经痛等疾病。解热镇痛药无耐受性和成瘾性,副作用又小,当感冒有头痛、发烧时,可以做适当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姜是一种人们熟悉的菜肴和调味品,也是大多数人所知的一味常用中药,无论是生姜还是干姜,都有一定的防病治病作用.但两种姜在性能与药理作用方面是有差异的,不能随意混用. 生姜 有辛温解表,温中止呕,温肺化饮,解鱼蟹毒等作用,在解热、止呕和解毒方面具有独特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所致伤风感冒、头痛鼻塞、发热咳嗽,医治胃寒呕吐、解鱼蟹毒等.生姜可以直接食用.例如,用鲜姜30克切片与红糖煮水,趁热喝可治风寒感冒、头痛鼻塞;而将鲜姜榨汁饮用可治胃寒呕吐、咳嗽痰多等;吃鱼蟹时加些姜末与醋,可防鱼蟹之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