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过年回家,牵动着千家万户;回家过年,激励着千百万的归家人……将近年关,过年回家,便形成了每年一次的中国式大规模人口移动板块。过年回家是一种信仰,点点照亮离家人思乡的每一夜。有多少游子在风雨中啜泣?有多少亲娘在家门口顾盼?于是,无论是飞机、火车和轮  相似文献   

2.
丘峰 《社会科学》2004,(12):109-115
台湾文学中的乡愁诗,是台湾特定历史中产生的特殊的社会现象,它既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也是诗人的生命体验。由于台湾与母体大陆的长期分离,使台湾诗人产生一种离愁别绪、愁肠百结的心灵伤痛。这些诗人大都是从大陆赴台人员,他们思乡望乡、怅望大陆,探寻中华文化的血脉,血浓于水。游子呼唤母亲,渴望不再与母体分离。乡愁是没有年轮的树,是游子永远的情结。这是乡愁诗的重要主题。值得注意的是,在台湾本土生长的新生代诗人中,新乡愁诗描绘出母亲对儿子的呼唤和儿子对母亲的爱恋,给乡愁诗赋予了新的內容。  相似文献   

3.
月是故乡明,思是长流水.半个多世纪以来,由于历史的原因,海峡两岸长期处于隔离的状态,大批原籍大陆的人迁往台湾,成为游子.对故土的羁念、对家园的渴望,使台湾作家的作品产生一种浓重的归思情绪.思乡就成了台湾人一种普遍的心理情节,也成为几十年来台湾文学的重要主题之一.  相似文献   

4.
正春节"十大劫"让大家成了"恐归族"有人说,春节就像住在我们隔壁,我们看见它被簇拥而来,却再难跟它撞个满怀……你有没有这种感受?春节临近,不少人少了些期待,多了些害怕;少了些欣喜,多了些烦恼,这是因为有了春节"十大劫"吗?一怕不发年终奖,无钱回家愁断肠;二怕工资太凄凉,不敢回家见爹娘;三怕春运难买票,还怕车站人挤人;四怕回家路上堵,除夕过节在高速;五怕催婚火太猛,姑婶姨婆齐围攻;  相似文献   

5.
乐府诗二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乐府诗二题曹道衡(一)试论《长歌行》古辞"仙人骑白鹿"的下半首和建安曹氏父子的《诗经》学说《乐府诗集》卷三十载有《长歌行》二首,其二"仙人骑白鹿"一首,凡二十二句,其中第一至十句写的是游仙,而第十一句"山上亭"至末句共十二句写的却是游子思乡的内容。从...  相似文献   

6.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但近年来春节"年味"变淡逐渐成为社会各界以及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从文化社会学的视角出发,通过传统春节节俗与现代春节节俗的比较分析发现,春节"年味"变淡有其深刻的背后根源。如何正视这一问题,并据此提出缓解"年味"变淡的建议和措施,对于弘扬与发展传统节日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每年春节过后,不少家长带小孩来门诊就诊,症状多为睡眠不好、食欲下降、容易烦闹、大便不正常等。这些症状与春节的"热闹"有直接关系: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会使小孩受到惊吓;妈妈忙于接待客人忽略了孩子;走亲访友使孩子不适应陌生环境……总之,孩子的生活环境、睡眠习惯等被打扰,就可能出现身体不适,导致"春节病"。"春节病"症状睡眠紊乱、情绪异常春节期间,小孩吃不好、烦闹不安、不按时睡觉。究其原因,一是春节期  相似文献   

8.
叶翔羚 《理论界》2014,(2):136-139
"思乡盼归"是苏词的重大主题之一,其中因"乡"之内涵、"归"之指向的不同而寄寓的情志不尽相同:"乡"之内涵由故土向精神家园转向,"归"之指向则由外在的具体行动转向了内在的精神栖居。这一过程向我们展示了苏轼丰富复杂的精神世界与洒脱超迈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9.
思乡是唐代诗歌表现出来的主题之一,不同诗人的思乡诗所流露出来的思乡情结也有所不同。本文着眼于李白的思乡诗,力求从诗人的人生经历、价值追求、思想影响几方面探讨出其乡愁的特点,揭示出乡愁对李白人生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民俗主义"的概念不够严谨,"二手民俗"的提法也欠科学。民俗的"真"与"伪"应从它在现实生活中发生、发展的状态去分析,春节习俗也是那样。春节是农耕文明的产物,是老百姓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本意不是做给别人看的,而是实际生活的需要。这就是所谓的"原生态",它不是僵死的、一成不变的。切忌为了商业或政治的目的去"打造"某一民俗。  相似文献   

11.
现代文学中的故乡情结是一种文化现代性焦虑的产物,寻找故乡则是现代人精神家园迷失于皈依的集中体现.归乡模式在一个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学中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叙事模式,鲁迅的"归乡"系列小说与苏童的<米>,在动态叙事中的发掘游子的生存心态和生命际遇,从而揭示人类孤立无援、无可逃遁的生存困境,探索人性本真的奥秘.  相似文献   

12.
背对故乡──鲁迅的思乡心理与其小说创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传统文人的心目中,故乡是感情的依托,也是失意时的退身之地。但对鲁迅来说,故乡已失掉了这一功能。他同所有游子一样,眷恋自己的故乡,可是那些灰暗的童年记忆和不幸的婚姻,使他思念故乡时,心中常常充满怨愤和痛苦,由此产生了无家可归的漂泊感。这种漂泊感逼使鲁迅用想象来美化和装点自己的家乡,作为心灵的停泊地,但现实又将幻想无情地打碎。毫无疑问,这一复杂的思乡心理,对他的小说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从题材方面来说,大量取材于故乡的作品,成为他解剖国民性的切入口;先驱者与故乡之间的隔膜与对立,成为主要的故事模式。从情感层面来说,他笔下的许多先驱者形象,常常处在无家可归的惶惑之中。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越来越浓的年味,春节一步步向我们走来了。游子们早早做好准备,不管路有多远,乘车有多难,也会毫不犹豫地背起行囊,踏上千里迢迢的归程。老的,少的,阳光的,苍凉的,一张张脸上,挂着喜悦、微笑、满足、顺畅、欢快。每个人都在呼吸着同一种味道:年的味道。那味道,厚实而温暖,急促而沁入心脾。过年团圆,因为家里有父母的召唤。  相似文献   

14.
在诗经学史上,对于"兴"这一概念,两千多年来的主流阐释是作为一种"诗的表现手法"来看待的。但这种解释并不符合《诗经》中"兴"的文本实际。正确的解读为:"兴"在《诗经》中是一种独特的抒情诗歌体裁。这种体裁的诗歌在现存《诗经》中共有46首之多。在题材类型上,兴体诗分别抒发了喜乐愉悦之情、忧愁感伤之情和思乡怀人之情;在艺术特点上,兴体诗惯于用第一人称直抒忧乐思念之情怀,重点使用借代、借喻、象征以及反复、应和的修辞手法,并在内部章节和语言运用上呈"连珠"型结构特征,从而使它与《诗经》中另外五种体裁的诗歌形成了鲜明的区别和对照。  相似文献   

15.
任剑涛 《天府新论》2020,(5):112-120
在中国传统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结构面中,阆中以其春节文化的创制、传承和再造,成为文化中国的一个地方范本。阆中的文化发展具有国家层次的意义,不仅因为春节,还因为它体现了科举考试、文人墨客的古代主流文化精神;在古今中国的多元文化结构中呈现出古典与现代两种结构形式;在中国现代转型的进程中,阆中以自己的文化自觉,承接历史传统,创新现代文化,开创了一个新的文化局面。阆中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独特地位,以三城的比较呈现出来;阆中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共性与特性,也在中外文化的比较中逐渐展示出来。这对人们理解"何以中国"具有明显的助益。  相似文献   

16.
顾友泽 《船山学刊》2010,(2):157-160
靖康之难后,中原士大夫集体南迁并辗转流离,流亡主题诗歌应运而生。诗人们用诗歌记载了流亡生活的种种情状,并藉以抒发国家兴亡感慨。在流亡背景下,一些常见的题材如亲情、友情、思乡等也被赋予了特别的意义。诗歌技法常采用"由此及彼"及"今昔对比"法。  相似文献   

17.
我国学术界,对孔子的思想,尤其是对他的辩证法思想,应再作认真、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不少中国哲学史专著,论述孔子思想很少涉及或根本不提他的辩证法.在所谓"批林批孔"运动中及其以后的一段时间内,有的同志以孔子辩证法中的局限性或缺点为论据,肯定孔子不但是唯心主义,而且还是形而上学.不重视孔子思想中的辩证法,这是一种损失;抓住他辩证法中的缺点,从根本上否认他的辩证法,笼统地宣布他是形而上学,这是误解、不公正,是冤枉.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原则要求我们,评价人,不论是以往历史上的人物,还是当代的人物;不论是政治界的,还是学术界的,都应该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作出符合实际的公正评价.  相似文献   

18.
古今乡愁主题诗歌在持久、大量的写作过程中,形成了一些沿续使用的表现模式,本文将其归纳为登高思乡思亲等六种,并对这六种模式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这三部作品,在人物形象塑造上都呈现出"主弱"模式.不论是作为蜀汉集团领袖的刘备、水浒英雄组织者的宋江,还是作为取经集团领袖的唐僧,均表现出这一特征.本文要探讨的问题是既然刘备、宋江和唐僧平庸无能,那么三著的作者为什么让他们居于集团领袖地位?既然这三个人物分别为所属集团领袖,作者又为何把他们塑造得平庸无能?从上述问题入手,本文主要从文化传统中"尚德"精神的作用(着重回答这三个人物既然平庸无能,为什么位居集团领袖)和宋明理学"醇儒"人格理想的作用(着重回答这三个人物既为所属集团领袖,作者又为何把他们塑造得平庸无能)这两个方面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概说春节民俗的兴起 ,这一传统民俗的基本特色 ;春节民俗在世代传承的过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发生变化 ,它不断吸收体现时代色彩的现代文化 ;春节民俗从一个侧面体现出优秀的传统“民俗”对社会生活和文化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