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个人征信广泛用于信贷、租赁等经济交易场景,关乎征信主体重大经济利益。从国内外征信业发展看,大数据征信已经成为传统征信的重要补充,并呈现出征信主体多元化、个人信用信息泛化、征信过程智能化和自动化等特征。大数据征信一方面有利于解决缺少信用记录主体获得金融支持的困境,另一方面又可能带来信用歧视和不公,而现有征信监管未能有效回应。基于大数据征信数据驱动的本质,可借鉴数据治理的现有立法实践,在征信监管中一方面坚持和完善大数据征信下数据处理的透明度要求,另一方面夯实大数据征信机构在个人信息准确性和合法性方面的保障义务,并赋予信用主体挑战不公平征信结果的权利,以实现大数据下个人公平信用权益的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2.
孙若思  何春中 《社区》2009,(23):52-52
英国的征信系统可以说历史悠久。早在1830年,世界上第一家征信公司就在英国伦敦成立。今天,英国的个人征信信息已经覆盖了包括个人账户信息、个人不诚实信息、信贷诈骗以及逃废债务信息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我国个人征信制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但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不仅与欧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明显差距,自身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我国个人征信主体权利的实现,应当以权利的规范与保护为核心,建立在个人信息控制权的基础上。GDPR规则下的欧盟个人征信监管模式以及FCRA规则下的美国征信监管体系,对我国个人征信监管模式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完善我国的个人征信制度,应当提升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层级,平衡个人信用信息使用与个人信息保护之间的冲突,健全个人征信主体的权利保护与救济体系,发展个人征信行业协会,促进行业自律,推动个人征信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个人征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个人信用征信是指依法设立的个人信用征信机构对个人信息进行的采集、加工,并根据用户要求提供个人信息查询和评估服务的活动。建立和发展个人征信体系有利于促进个人消费贷款业务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改善经济增长结构;促进我国加快法制、法规建设,引导人们懂法、学法、守法;有利于金融机构加强信贷风险控制,防止不良资产发生。本文试从我国个人征信体系发展过程,浅析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发展存在的问题,探讨发展个人征信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我国目前存在着严重的信用危机 ,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都或多或少存在失信现象。征信作为解决信用危机的手段之一 ,在我国已经初步发展起来。本文主要介绍我国征信业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征信制度作为金融部门发展的基本要素之一,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和绝大部分发展中国家都建立了征信制度。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从制度的主体和客体、制度的载体和相应的规制3个方面比较了美国和欧洲国家不同征信模式,并结合我国征信实践,提出了我国个人征信制度应选择公私并存,并最终市场化的征信制度。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个人征信体系建设过程中,对个人信用信息进行采集、转让披露、出售三个环节中可能会侵害个人的隐私权。鉴于我国征信体系建设起步较晚的现实,有必要借鉴国外个人征信发展模式中隐私权保护的立法经验。我国应从规范个人信息的采集范围和采集方式、完善披露制度、建立充分的权利救济保障体系等方面加强对个人隐私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邓万祥 《社区》2011,(21):39-39
当下信用卡消费方便快捷,已成为一种时尚和潮流。而且信用卡消费还可以增加信用额度,对于个人贷款十分有好处。不过也正因如此,近几年刷爆卡沦为“卡奴”的人也在激增,其中消费无度、以卡养卡是主要原因。在金融系统越来越看重“征信记录”的今天,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征信立法框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促进征信体系建设,立法必须先行。研究征信立法,首先需要研究征信立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等基本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既充分借鉴和吸收先进国家的征信法律制度,又切实考虑我国征信业发展现状和法律文化传统,以科学架构我国征信法律规范体系。我国征信立法的基本框架既应当包括征信法律,也应当包括征信法规、规章;既要有征信基本法,也要有征信专门法。  相似文献   

10.
促进征信体系建设,立法必须先行。研究征信立法,首先需要研究征信立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等基本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既充分借鉴和吸收先进国家的征信法律制度,又切实考虑我国征信业发展现状和法律文化传统,以科学架构我国征信法律规范体系。我国征信立法的基本框架既应当包括征信法律,也应当包括征信法规、规章;既要有征信基本法,也要有征信专门法。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但同时存在问题,例如信息泄露、 流动性不足、 违约频发、P2 P大量跑路或提现困难等.与传统金融相比,互联网金融既具有传统金融的特点,又具备新时代互联网的特性.运用信息空间理论研究互联网金融,由演化生产函数和信息空间三个维度分析其发展框架,提出互联网金融的信息空间,研究发现互联网金融具有阶段性、 融合发展性以及互联网金融数据与信息在信息空间的流动性特点,由此针对性地提出对互联网金融监管建议:需要进行综合监管和阶段性监管;现阶段主要加强大数据和信息化建设、 征信建设和网络实名的阶段性监管建议.  相似文献   

12.
学生贷款适应了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全面转型的要求,成为我国力度最大、覆盖范围最广的高校学生资助方式.然而,目前的学生贷款与个人征信体系还远未形成个人信息的"无缝对接",致使学生贷款市场的发展空间严重受阻.为了促进学生贷款的可持续发展,培育具有巨大潜力的个人消费信贷业务,我国很有必要构建学生贷款与个人征信体系的良性互动机制.因此,我国要在科学地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于基本国情,进行相应的政策改进,为学生贷款与个人征信体系的互动机制建立起良好的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3.
分析美国2012年大规模居民征信信息泄露案例发现,不法黑客外部入侵、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缺失、公民信息保护意识不强是造成征信信息泄露的原因。征信信息泄露会侵犯个人隐私、影响个人财产安全、破坏生活安宁并使公民丧失对征信市场的信心。信息保护法律制度体系不完善、监管体系不健全以及信息主体的保护意识不强和能力不足是目前中国征信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此,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公民信息安全监管、提高公民个人的征信信息保护和维权意识。  相似文献   

14.
利益驱动下的征信机构商业使用行为与公民个人信息保护需求之间所产生的冲突,使二者之间形成了“鸿沟”。传统的非黑即白“二极管思维”显然不可取,如何在冲突中寻找突围的路径是征信法律体系中所面临的一个难题。个人征信信息的商业合理使用正当性基础是其内在自身具有社会公共性的因子,而外在征信服务市场的极具发展与扩张,个人征信信息的商业合理使用判断应当遵守共同的基本原则。未公开信息是传统民法下的“通知+同意”的判断标准,对于依法公开的个人征信信息是“允许+例外”的判断标准,但需要一般可访问原则作为合规性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15.
随着数字科技与金融服务的深度融合,个人金融数据跨境流动已成为不可逆趋势。域外数据立法试图以规制的方式寻求个人金融数据跨境自由流动同个人金融数据保护两者之间的平衡。我国个人金融数据经历了从绝对本地化要求到有条件跨境流动的过程。个人金融数据跨境流动规制面临多重困境:个人金融数据跨境流动规范不清晰和不统一;个人金融数据跨境流动安全审查未引入针对金融行业的考量因素;个人金融数据跨境流动国际规则制定中难以形成我国影响力。在未来完善个人金融数据跨境流动规制的进程中,“进”应树立动态的个人金融数据价值观,细化个人金融数据跨境流动具体规制措施,为个人金融数据跨境流动的不同场景构建区别化的规制模式;“退”则通过识别个人金融数据跨境流动过程中的不同法益,在现行法律体系框架下积极寻求和探索综合且多元的个人金融数据保护路径。  相似文献   

16.
欧美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政策)与大学生个人征信体系呈现的良性互动关系,是助学贷款良性循环发展的关键所在。学习和借鉴那些发达国家利用大学生个人征信体系促进助学贷款的经验,将给我国大学生助学贷款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提供有益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7.
个人征信的市场化与法治化发展是市场所需,大势所趋,二者相互驱动,相辅相成.长期以来,我国个人征信业市场化进程缓慢,存在波动的政策风险、事实上的行政垄断嫌疑、政府过度干预市场等问题,尚未实现行业的稳健发展,有悖于优化营商环境与构建法治政府的内在要求.政府与市场关系是贯穿个人征信市场化、法治化改革的主线,也是寻求路径优化的关键突破.具体而言,政府明确顶层设计,重塑监管思路;放松准入管制,激发市场活力;加强协商互动,树立科学标准;在事中事后阶段,采取包容审慎的态度,分类监管与功能监管的理念,从政府单向管制走向多元主体合作治理,用法治保障个人征信行业的市场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学科新书架     
《中国金融发展与对外贸易的互动关系:多维视角的实证分析》简介宁波大学商学院汪浩瀚教授等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年11月出版。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整个世界的贸易和金融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贸易自由化与金融自由化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贸易开放和金融开放则成为这种行为下的必然结果。该著从中国金融发展与贸易开放的现实背景出发,遵循理论研  相似文献   

19.
健全的法律制度是征信业和谐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而征信立法滞后已成为制约我国征信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围绕构建我国征信法律框架这一主题,在对征信法律制度予以抽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征信法律的基本框架,进而分析了我国征信法律框架的效力层次结构,并对征信立法与现行相关法律规定的冲突与协调做出了积极的回应.  相似文献   

20.
伴随互联网环境的发展,大数据、云储存等技术逐步与金融行业相融合,进一步丰富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路径,突破传统金融模式的发展弊端,为农村地区发展金融业务注入了新的活力。利用互联网技术能够有效降低金融机构传统金融服务门槛,弥补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物理网点不足的缺陷,进一步扩大农村地区金融服务覆盖范围。“互联网+”背景下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中存在农村征信体系不完善,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不完善,涉农贷款风险高、审批额度低,农民互联网金融知识普及率较低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相关部门及单位应着手对“互联网+”农村普惠金融相关工作进行优化:以互联网为基础建立新型农村征信体系;进一步完善互联网金融基础设施;建立互联网金融监督及管理制度;多方位强化互联网金融教育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