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睿 《家庭科技》2008,(3):48-48
那是一个周六的下午,儿子去学校出板报。我在家中接到一个陌生女人的电话:“我也不知怎么说好.我女儿是你儿子的同学。”一种不安的感觉在我心头涌起。凭着做母亲的直觉,我觉得儿子强强大概是惹事了,而且很可能是感情上的事。果然,这位母亲告诉我。  相似文献   

2.
正母亲一个人在老家生活,我平时用电话跟她联系。每天晚上给母亲打个电话,已经成为我的习惯。母亲最怕给我添麻烦,她最大的心愿是我能安心工作和学习。我每次跟母亲通电话都感觉得出她很开心,所以我尽可能地多跟母亲聊几句。母亲跟所有的父母一样,只报喜不报忧,每天都说过得很好,不用我担心。母亲他们这代人不善于表达感情,  相似文献   

3.
我家是一个单亲家庭.听隔壁的多莉太太说,我的母亲生下我不久便去世了.而父亲对于我母亲的事总是只字不提.在我的印象中,父亲是一个很冷漠的人,他从不跟我多说话,在生活与学习上却对我要求很严格.  相似文献   

4.
好友小华来我家,一脸愁容地说:"早知这样,当初何必要结婚……"小华"五一"结的婚,小日子没过上几天,话语中怎么透露出对婚姻的失望?原来,小华婚后另立门户,他母亲感觉一下子空落落起来.再看看小两口亲亲热热、难舍难分的样子,母亲更沉不住气了,表现出对儿媳的冷淡,甚至担心日后儿子不孝.小华的父亲也敲打小华说:"你妈是最疼爱你的.""我对老爸说,我没忘养育之恩呀."小华有些苦恼,"有时老婆问我,婚后我妈怎么变得陌生起来了.我真怕这样下去婆媳关系会紧张."  相似文献   

5.
张文:老李同志,最近在理论学习和讨论中,围绕着“异化”是不是矛盾规律的问题,我有三个问题搞不清楚,请你作些解释好吗?李武:好,我们一起讨论。你有哪三个问题搞不清楚呢?张:我搞不清楚的第一个问题是究竟什么叫“异化”?能不能先给“异化”概念下一个定义?然后大家根据同一个定义来讨论它是不是矛盾规律,免得各说各的,莫衷一是。李:让我先听听你对“异化”的定义有些什么看法好吗?张:我对什么叫“异化”还搞不大清楚。不过,看到有人在文章中这样说:“究竟什么叫异化?打个比方说,一个母亲生了个儿子,她很心疼,很爱,辛辛苦苦地把他培养大,教育大。可是这个儿子慢慢长大后,成了一个逆子,不仅不受母亲管,倒过来管他的母亲,欺侮或者虐待母亲。儿子不认他的妈.把母亲当外人甚至敌人。母亲也觉得儿子不象她的儿子,成了家庭里面的异己分子。这个过程用哲学的  相似文献   

6.
ONE 我是无公害女生 "郎力达,你要是敢再说我是UFO,我就跟你拼了!"鲁小溪抓住郎力达就抛了出去.一骨碌从梦里爬起来,感觉脖子很不舒服--枕头,是把枕头扔了出去! 昨天他居然说每个女孩都会变成UFO,就是ugly+fat+old,又丑又胖又老.他说男人是越老越成精品.  相似文献   

7.
很多时候,很多事情,与自己没有关联体会是不会深的,譬如父母亲常常对我出差表现出的那份牵挂与担忧,还有他们常对我说:好好的,心就安. 听说我乘车外出,父母亲就忧心忡忡.有次出差,凌晨4点刚上路,母亲的电话就到了:"外面雾大,坐到驾驶员旁边看着点啊.半个小时打次电话,不然你爸一天不得安神!"我感觉他们真的有些杞人忧天般不可理喻.  相似文献   

8.
那天正上班,接到母亲的电话.母亲问我最近工作、生活得怎么样,还提醒我,天气转凉了,早晚要注意保暖.正说着,来了位客户,我跟母亲说,待会儿再打过去.母亲却说:"算了,别打,浪费钱,我就是想听听你的声音,也没什么特别的事."  相似文献   

9.
晚上,我躺在床上.妈妈点亮床头灯,走过来坐在我身旁,拉着我的手说:"快睡觉,妈妈陪你!"爸爸也走过来,拉起我的另一只手,说:"嘻嘻,老爸也陪!"我闭上眼睛,感觉很幸福,很温暖. 左边,妈妈的手,细细软软的,就像妈妈平时的细心照顾.每天早上,都是她起得最早,为我做好早餐,做好上学的准备.只要妈妈在家,家里就会很舒服.每次生病,妈妈都仔细向医生询问我的病情和注意事项.跟她在一起,我感到温暖和安全.  相似文献   

10.
一项调查显示,孩子认为母亲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修养的占75.8%;希望母亲改变教育方式,和他们多交朋友的占80.2%;要求母亲尊重个人爱好,给予独立成长空间的占67.3%。仅有3.7%的学生能接受母亲现行的教育方式,认为母亲能令自己产生敬佩、仰慕之情的仅占接受调查者总数的7%—— 母与子成了两本读不懂的书 一名中学生在日记里这样写道:在我遭遇挫折、情绪低落之际,我渴望你的关怀和鼓励,而你却给我冰冷的目光;在我满怀憧憬、把握成功之时,我需要你的赞赏和肯定,而你却扔下一句“不要骄傲”,吝啬地不给我一点信心……你要我努力读书,用智慧和勤奋谱写生命最绚丽的篇章,妈妈,我真遗憾,你却不是我最好的读者。 一名憔悴的母亲这样哭诉:我辛辛苦苦、费尽心  相似文献   

11.
要让爸妈享受生活 那个周末,我如往常一样去父母家接女儿. 一进门,女儿就告诉我:“妈妈,外婆受伤了.”原来下午母亲去接妞妞放学回家坐公交车时,因为车子拥挤,她被公交车门夹了一下.我慌了,赶紧问:“有没有夹伤?你怎么不上医院去看看呢?”母亲说:“真的没啥.幸好我人瘦,要是个胖子呀,早被夹掉二两肉了.”我知道母亲在宽慰我,但我却一点也笑不出来.我在母亲身上检查了好几遍,确定她身上没有青肿、淤血后才稍微安心.  相似文献   

12.
孙道荣 《家庭科技》2013,(11):10-10
每次给父母打电话,总是很匆忙:我还有事,挂了啊。每次道别后,便毫不犹豫地将电话挂掉。回家探望父母,男友的电话打来,说了几句情话,他说再见,我说好。还想说一句什么,那边电话已经挂掉了。于是叹息一声,每次都不等人把话说完就挂。母亲笑笑说,或许这个男孩还是不够爱你吧。母亲认真地说,爱你的人,总是最后一个挂电话的。我不信。可是最终,我与男友分手了。  相似文献   

13.
事件一:年轻儿媳上网发帖批评婆婆 2009年4月3日,有网民在某论坛"情感"版块贴出一篇<一个80后媳妇写给婆婆的信>,她用犀利的言辞炮轰婆婆种种不是. 婆婆:你只不过是我丈夫的母亲.在我结婚前,你在我的生命中毫无意义.  相似文献   

14.
女儿放假回家第一天就扬言:这个假期你们谁也别劝我吃东西,我要减肥! 女儿在家少吃或不吃,这对母亲来说有点痛苦——当你精心做好饭菜叫她过来吃,她却躲在房里不出来,昨办?想起她的宣言。好吧,不吃就不吃,少吃点也不会饿死人。 等我自己吃过了,笑着走过去跟女儿说话:“女儿啊,你很幸运!我要祝贺你。”女儿一愣:“怎么说?”我呵呵地笑:“你碰上了一个不强迫你吃东西的妈妈。要知道世界上这种宽容的妈妈可不多啊!”女儿先是点头认同,很快却抬起头,也对我抛来一脸坏笑:“妈妈,我也祝贺你,你也很幸运!”轮到我一愣,“为啥?”“你碰到  相似文献   

15.
门外的母亲     
再过两个月,妻子就要生产了。当我和妻子在母亲 面前谈及带宝宝一事时,母亲面露难色:你父亲身体时 好时坏,不能干重活,家中的7亩地还得靠我,你弟弟还 没有成家……母亲一席话,说得我面红耳赤。是的,家 中的农活基本上都落在母亲肩上。再说,带宝宝可不比 干农活轻松多少,有时白天黑夜连轴转,要是把母亲累 坏了,岂不是……然而,妻一时想不通,和我闹起情绪:  相似文献   

16.
母亲在世的时候.父母常为开门争执.门铃一响,二老像赛跑一样过来开门,母亲的脚步是细碎急促的,父亲的则像重鼓敲在地板上.母亲总落后父亲一步,"叫你做事磨洋工,给女儿开门比干啥都积极."母亲委屈地站在父亲身后嗔怪着,父亲则满怀胜利的喜悦为我接包、递鞋、倒茶.  相似文献   

17.
正有人问我:"你信仰的是什么主义?"我答道:"我信仰的是趣味主义。"有人问我:"你的人生观拿什么做根底?"我答道:"拿趣味做根底。"我生平对于自己所做的事,总是做得津津有味。什么"悲观厌世"这种字眼,在我的字典里头,可以说完全没有。我所做的事,常常失败,严格地说没有一件不失败。然而我总是一面失败一面做。因为我不但在成功里感觉趣味,也在失败里感觉趣味。我每天除了睡觉外,没有一分钟一秒钟不是在积极地活动。然而我从不觉得疲倦,而且很少生病。因为我每天的活动都有趣得很。  相似文献   

18.
正"慢点,没人跟你抢呢。"母亲慈祥地看着我,疼爱写在脸上,一个劲儿地劝我慢点吃。我却只顾狼吞虎咽,待到杯盘皆空便飞出家门,留下母亲收拾残局。小时候,这样的场面几乎天天都在上演。母亲总是不厌其烦地劝我慢点,再慢点。我呢,没工夫理会母亲的"慢"。  相似文献   

19.
我寄了张卡片,地址是感觉,收件人叫永远. 你收到了没有?你现在在做什么?是开心还是伤心,有没有人陪你流泪?希望有一天,我们能见面,道一声好久不见.  相似文献   

20.
《快乐青春》2007,(7):45-49
主牌大阿卡娜是塔罗牌的核心.主牌很特殊,因为它们描绘出复杂的、深层的内心反应,它们代表了你最基本的、最关心的事--你的主要感觉和动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