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弹劾,指对官吏违法失职行为的检举、处分或追究法律责任。据史书记载,在我国历史上,弹劾制始于秦汉。“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不师古……,又置御史大夫,为纠察之任。”(《通典·职官一》)御史大夫为御史之长,位上卿,银印青绶,掌副宰相,其职责既具有中央政府秘书长的性质,又具有独立于行政长官系统以外的监察长的性质,与丞相、太尉合称“三公”,可见其地位之高。在御史大夫之下有御史中丞、侍御史,中丞“在殿中兰台,掌图籍秘书,外督都刺史,内领侍御史员十五人,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汉书·百官公卿表》)秦朝的地方官制中,还专设监御史,以监视郡守。汉成帝绥和元  相似文献   

2.
沈伟 《理论界》2012,(10):105-106
西汉王朝建立初期,继承了秦代建立的三公九卿制度,以丞相、太尉为代表的臣权相对较大,掌握相当程度的中枢权力,不时与君权发生冲突,因而丞相与太尉经常受到皇帝的猜疑与限制。汉武帝即位后,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君主集权,削弱相权,并设置大司马大将军与丞相分权,但这一举措适得其反,在汉武帝之后逐渐发展形成大司马大将军大权独揽、皇权旁落的局面。  相似文献   

3.
万昌华 《文史哲》2005,(4):116-122
钱穆认为中国秦代以来的古代社会在政治上实行的是虚君制或者是君主立宪制,丞相是副皇帝,御史大夫代表丞相管理和监察着皇帝。钱穆从推理及皇家片面记述文字来否认秦代以来的古代社会是君主专制社会、秦代以来的政治是专制政治。他的观点值得商榷。事实上,不论从政治权力的实际运行和制度的设计来看,还是从社会观念来看,钱穆的观点都与秦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实际不相符合。黄宗羲、顾炎武、梁启超、谭嗣同、鲁迅,以及陈独秀等前代史学家、思想家所作出的中国中古社会是专制社会的历史定论,没有理由进行翻案。  相似文献   

4.
题 ;于是一种与“正直敢言”、“执法公正”相对立的现象出现了 ,这就是阿谀奉承 ,一切都看着帝王与上司的脸色行事 ,最甚者可至于天良丧尽 ,出卖灵魂。这种人在《史记》中的突出代表是秦朝的丞相李斯 ,其次是汉武帝时的丞相公孙弘与御史大夫张汤等。李斯是一个严重的个人主义、自私自利者 ,他为了保官保命 ,在关键时刻不惜出卖原则 ,卖身投靠阴谋集团 ;上了贼船后 ,为了保官保命 ,又不惜昧着良心地倒行逆施。孔子在《论语·阳货》中说过 :“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 ?其未得之也 ,患得之 ;既得之 ,患失之。苟患失之 ,无所不至矣。”李斯的历史教…  相似文献   

5.
宋元时期的监察制度,虽多因袭前代的制度,但在前朝的基础上,经过益损,更趋于完善,组织更加严细,权力更为扩大,在维护封建专制主义集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个时期由于监察官兼职过多,监察官吏不重视政治品德,因此,监察组织不能发挥根本性的作用。 一、宋代的监察制度。 宋代的监察组织虽沿袭唐制,但在许多方面与唐不完全相同。宋在中央设御史台,御史台长官是中丞而不是御史大夫。御史大夫多为兼职,无正员,无实任。如《宋史职官志》记载:御史大夫,“宋初,不除正员,止为加官,检校官带宪衔有至检校御史大夫者,元丰官制行,亦并  相似文献   

6.
“中外朝”的形成是西汉中后期政治历史上一大变局,并给予后代历史以深远影响。这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史上一个突出现象,值得作一番探讨。一般论著大多认为这一制度形成于武帝时期,其作用在于削弱丞相权力,进一步加强专制统治。但按之历史实际,这种说法不过摭拾一些表面现象和职官沿革,并未触及问题的实质,故其论断正适得其反。试抒管见,以供商讨。  相似文献   

7.
自《汉书·百官公卿表》“相国、丞相皆秦官”的观点出现后,引出了古往今来关于春秋战国“相国”“丞相”官称的许多不同看法:如《汉官仪》说“相国、丞相皆六国时官”;《通典》说“始皇始置相国”;《历代职官表》说“相国在丞相之上”,等等。安作璋、熊铁基先生新著《秦汉官制史稿》(齐鲁书社1984年1月版),一反上述传统说法,认为:“所有记载中的‘相国’二字,都可以作这样  相似文献   

8.
《史记·三王世家》:“丞相臣青翟太仆臣贺行御史大夫事太常臣充……”。中华书局点校本将其点作:“丞相臣青翟、太仆臣贺、行御史大夫事太常臣充……”。我认为此种点法可商,“行御史大夫事”应上属,理由如下。按《汉书·百官公卿表》,当时张汤为御史大夫,故上引语中“行御史大夫事”似为虚职,以示尊宠。“太常臣充”,《索隐》认为指赵充。遍查《史》、《汉》,未见载其有关事迹。是知赵充仅任太常,且非宠臣,恐难“行御史大夫事”。“太仆臣贺”指公孙贺。《汉书·公孙贺  相似文献   

9.
<正> 汉高祖刘邦在铲除异姓王的过程中,一方面“汉承秦制”,实行郡县制度;另一方面大封刘氏诸王,实行封国制。这种在一个中央政权之下推行的两种政治体制,就是后来被人们称道的“郡国并行”制度。刘邦是“郡国并行”制的最早推行者,却不是最早的倡导者。最早倡导“郡国并行”制的是秦时的王绾。王绾,秦始皇时丞相,其生平事迹史书记载甚少。长期以来,史学界较一致的看法认为,王绾是反对郡县制,主张殷周分封制的儒家孔孟正统学派的代表,或者保守派的代表。对此笔者不敢苟同,愿以管见,求教诸仁。  相似文献   

10.
监察官吏的选拔制度古已有之。在封建监察制度建立初始的秦汉时期,封建王朝是制定了监察官吏的选拔、任用、奖惩等办法。魏晋南北朝时期,增设了一批如校事刺奸、丞相左丞等新的监察职官。唐代对以卑察尊的体制作了重大改革,泛监察官吏分为高、中、低三类。对于高级监察官员,提高他们的官等。如御史大夫,其官等起初为从三品,提高到正三品。宋朝建立以后,在吏部之外另设一个考课院(后改为审宫院)“以分中书之权”,与此同时,废除了唐代宰相推任御史的制度,改由皇帝亲自选任。明朝的官吏铨选机构大都是都察院和吏部共同管理,台官的任用则主要由都察院掌握。清承明制,制定了《钦定台规》,对严格选拔监察官吏有了很大发展。由此观之,历代监察官吏的领导体制虽  相似文献   

11.
问题的提出公元前81年,大司马大将军霍光以汉昭帝的名义召开了历史上有名的盐铁会议。会上,以贤良、文学六十余人为一方;以御史大夫桑弘羊和御史、丞相等为另一方,就西汉武帝一朝的内外政策之得失,特别是就“事四夷”战争和盐铁官营、均输、平准等官营经济这两大问题,展开了一场大辩论。后来,桓宽把会议纪要整理成了《盐铁论》一书。后世,许多学者把这场辩论归之为“义利之争”,说它是“儒法之争”的也不乏其人。  相似文献   

12.
我国宰相制度的源起究竟始于何时,是一个值得重新探讨的问题。《史记·秦本纪》说秦武王二年(公元前三○九年)“初置丞相”,被史学界普遍认为是我国历史上正式设官为相之始。我们认为,这种理解是错误的。一、司马迁说秦武王二年“初置丞相”,当说的是秦国,而不包括其他国家在内。  相似文献   

13.
拓跋鲜卑建立的北魏王朝摹仿汉晋制度,根据政治形势偶设的相国和丞相,多选皇帝的同族宗室成员担任。宗室就任相国或丞相的背景大相径庭,授予相国可视为立储的先兆和准备,旨在提升皇太子的声威和权势,削减游牧行国时代兄终弟及制的影响。丞相的选任则根据政局需要进行。北魏多以宗室担任相国和丞相,与拓跋的传统习俗和特殊统治结构有关,透射出北魏皇族政治之特质。  相似文献   

14.
隋代的吏制改革,开创了唐宋至明清千余年间的官僚体制,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有着巨大的影响和重要的地位。 一 秦汉以来的官僚制度到隋初已不适应隋代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的发展趋势。一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在秦汉时期的官僚机构中,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地位显隆,权力重大,许多篡位的权臣,都是丞相,如三国时的曹操、司马师,南北朝的齐高帝、陈武帝,就连隋文帝也是通过“大丞  相似文献   

15.
御史是中国古代社会监察制度的主体,也是中央集权兴衰的一个缩影。一个绕有兴趣的现象是,唐代御史在官僚制与社会舆论中表现出两种不同的形象。在官僚制中,御史始终处于“清官”和清望官”序列,而且后期御史大夫与中丞的官阶较之前期还有所提高。但是从社会舆论的角度来看,前期称之为“法官”的御史,后期则被称为“法吏”;前期“御史出都,若不动摇山岳,震慑州县,诚旷职耳”,而后期出使在外的御史却常常受到来自各方的漫骂乃至殴打。文献中关于御史的这两种不同的记载并无抵牾之处。一方面反映出唐代中央力图从官僚制上提高御史的地位,强化中央集权的统治;另一方面又无力改变中晚唐时期出现的“轻法学,贱法吏”现状。在这种政治气候的影响下,唐后期的御史构成、秉公执法观念以及社会地位等各方面都呈现出明显弱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唐朝是在隋末农民大起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立国之初,由于隋末的暴政和多年战争破坏,“黄河之北,则千里无烟;江淮之间,则鞠为茂草。”面对这种局势,唐朝实行均田制、租庸调制等有利于恢复农业生产的政策,并在官制上实行一套与当时的小农社会相适应的制度。唐初的官制是武德七年(624年)确定的,大抵沿袭隋旧,分为京职事官和外职事官。京职事官包括三师(太师、太傅、太保)、三公(太尉、司徒、司空)、六省(尚书、门下、中书、秘书、殿中、内诗)、六部(吏、户、礼、兵、刑、工)、九寺(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  相似文献   

17.
秦汉的御史官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官制史上,御史是司监察的官职.它之成为系统,时在秦汉.秦汉是中国御史官制的形成时代.秦汉的御史官制,有一个演变过程,约略可分三期.秦至汉初,御史系统即监察系统,此为第一期.汉武帝改革官制,增设丞相司直与司隶校尉,均司纠察.于是监察官制发生结构性变化,御史官职仅为监察官制的构成之一.自武帝终西汉末为第二期.光武中兴后,御史制度又一变,直至建安,为第三期.前二期,御史首席均为御史大夫(成帝哀帝时曾二度更名大司空),可合视为"大夫制".第三期,首席长官易为御史中丞,可以说是"中丞制".然纵有变易,御史官职终不失其监察职能.本文拟就秦汉御史一官之官署、职任地位及主要特性,作一大略的考述.  相似文献   

18.
简论三万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设卫时间关于三万卫设置的时间,尽管中外学者持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但是我认为它是经历了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即拟设和置卫两个阶段。洪武元年(1368)八月,明军攻占大都(今北京),推翻了元朝的统治。但是以太尉纳哈出、平章高家奴、知院哈刺张、丞相也先不花等一批故元残余势力,仍拥兵辽东,“彼此相  相似文献   

19.
谈“近亲通婚”对两汉政权的影响汪春泓中国古代有“同姓相亲,其殖不繁”(《左传》)的说法,已对近亲通婚后果有膘陇的认识。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认为“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三曰同姓不婚之制。”“……而同姓不婚之制...  相似文献   

20.
把战国的廉颇与西汉的周勃放在一起,不是要讲“关公战秦琼”之类的笑话,而是谈谈他们怎样对待贤能,拿今天的话说,是如何使用人才。周勃从太尉晋升为丞相,很是自得,但他在其位不知谋其政。有天汉文帝上朝,问他政法审理的事,他不懂,只好回答“不知道”。汉文帝又问他财政收支的事,他也不懂,还是三个字:“不知道”,他羞急交加,汗出沾背。汉文帝问陈平,陈对答如流,倍受称赞。周勃出朝后责问陈平:“你为什么平时不教我怎样应付皇帝?”陈平笑着说:“您既在其位,何不知自己的责任?”周勃自知才能比陈平差,就托病辞去丞相之职,由陈平接任。“少文”是周勃的弱点,而“重厚”则是他的优点。他感到自己才能不如他人,就老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