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力资源管理》2010,(2):74-75
推开董来超律师办公室的房门,仿佛立刻置身于艺术家的厅堂:郁郁葱葱的竹子,散发着笔墨清香的字画,惟妙惟肖的盆景…来客端坐榻上,和着潺潺的流水声,一品香茗,这一切似乎已绝缘于尘世的喧嚣。感受这份安逸,似与董来超律师严谨、雷厉之从业风格迥异,却在潜移默化地将情与法融合存这一室之中。“法务”正如此情此景,与人,与法,与情,与理和谐交融。  相似文献   

2.
摆正后勤服务商品性与公共产品属性两者关系,对于民办高校而言是一艰难选择。受制于办学历史短与基础条件差、投入少与管理弱,导致后勤服务的被动、随意与不规范。因此,应借鉴国外高校先进的后勤运营模式,突出公益性与规范性,提升服务水平与质量;通过智慧后勤平台建设,改进服务理念与手段,强化标准与规范,突出主动性与人文性,以彰显人性化和标准化。  相似文献   

3.
summer 《女人世界》2006,(10):52-52
内衣秀的核心是——内衣模特。她们的条件与素质将直接影响到内衣秀的水平与效果。一名内衣模特,除了要具有与其他时装模特(高级时装模特和成衣模特)共有的:生理条件,文化基础,教养学识,专业技术与技巧,以及必需的人格素养之外,在有些方面,要求是独特的,是与一般时装模特不同的。出于专业角度考虑,内衣模特与其他时装模特必须分家,这是服饰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4.
体育教学具有多层次、多因素、多环节、多关系的特点,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着若干需要正确处理的关系,这些关系主要是:教与学,讲解与示范,精讲与多练,开放与控制,统一性与灵活性,课内与课外,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教学进度与顺序,体育教育与德育、美育、智育,结果与效果。要想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效果,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必须重视和处理好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十大关系。  相似文献   

5.
夏丏尊语文教育形式美学的形成与发展,深化与成熟,既受惠于中西形式美学思想的滋养,也得力于民国时期语文教育问题的激荡,教育同道者的彼此启悟与颉颃,还有他本人对语文教育理想境界的不懈憧憬与追求。可是,伴随而来的漠视与冷落,误解与质疑也从未间断过。个中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还是体现在对相关概念,如形式与形式主义,形式与语文教育形式,形式论与形式美学等的浅读、误读上。因此,认真辨析这些概念的内涵,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对准确、深入地理解夏丏尊语文教育形式美学的意义和价值,重塑其在现代语文教育史上的经典地位,便显得十分迫切。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高校校报普遍存在的可读性较差的现象,探讨了增强校报可读性的若干原则;权威性与服务性原则,贴近性原则与开放性原则,时效性原则与深刻性原则,信息量原则与含金量原则,知识性原则与思辨性原则,整体性原则与局部性原则,稳定性原则与新颖性原则,并提出了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7.
新书推荐     
枪杆与笔杆,暗杀与炸弹,革命与保皇,立宪与新政……本书全景勾勒晚清民国大班底,追踪这场中国内部的革命,呈现革命的创世记与诸神谱,讲种重要真相。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带动与帮助,是共同富裕构想的重要内容,部分先富与共同富裕之间,通过先进对落后的带动与帮助作用达到辩证的统一。在政策导向上,着重提出带动与帮助的问题,要掌握适当的时机和力度,采取适当的方式。社会主义制度应该而且能够在承认致富有先后的前提下,通过提倡带动与帮助避免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诗词的特点:主观与客观一体,理想与现实交织,笔调具有浪漫美;含蓄与鲜明携手,有限与无限统一,构思具有哲理美;美丑与善恶映衬,生活与艺术融合,作品具有和谐美。  相似文献   

10.
关于翻译中的洋化与归化问题,洋化派与归化派各执己见,针锋相对,各有道理,却又都失之偏颇。实际上,洋化与归化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方面翻译引进和再现源语文化;另一方面,翻译又是本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单纯的洋化与归化均有极端化之嫌。洋化与归化应是互为交流,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洋化与归化是一种对立统一关系,二者服务于同一目的——获得最佳译文效果。  相似文献   

11.
肛门与生殖器毗邻而居,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论是神经支配还是血液供应,都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在会阴部的肌群中有一块十分重要的肌肉,医学上称为耻骨尾骨肌,它参与生殖道、肛门的收缩与舒张功能。当两性交合时,这块肌肉与盆腔其他肌肉共同工作,增强双方对性刺激的感受。肛周疾病,特别是一些慢性疾患,可直接或间接影响肌肉与神经的功能,严重影响人们的性趣与性能力。  相似文献   

12.
董勇 《人力资源管理》2014,(11):125-126
大学是一个民族、社会与国家的希望所在。大学校庆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关注大学校庆,其实质上也就是对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的重新审视与深入探讨。彰显出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的好校庆,不仅关系到大学的改革与发展,更关系到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借校庆之契机,以“正确定位”为出发点,践行价值取向的良好氛围,在回顾与反思中前行,对大学精神进一步阐扬与继承延续,对大学之道进一步厘清与明确回归,这才是校庆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3.
佛与茶     
包光潜 《社区》2013,(26):30-30
生在茶区,喜欢喝茶,理所当然。把喝茶上升为品茶,确需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可能漫长。在此过程中,品者学会了等待,学会了与茶的交谈,性情由躁而温而静,有如茶由浓而淡。茶与禅的结合是生活与理想的交融。如果非生莲花佛国,可能不会关注茶与佛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数字时代,数据成为重要的社会资源。数字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数据向资本的转化,资本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耦合推动着数据资本权力的形成与扩张,对数据资本与数字技术的占有成为掌控社会权力的重要途径。而进行数据生产实践的个体在资本之下,陷入了更加隐匿的剥削机制之中,人的主体性与主体间性呈现出新型异化方式。因此,马克思的资本批判理论与存在论思想,与当代依旧关系密切。由此出发,正确认识数字时代的时代特质与社会问题,积极扬弃数据资本权力,明确数字资本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从而更好地实现数字社会的进步与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个性与共性、个别与一般的关系,是辩证法的精髓。探讨个别与一般的关系,贯穿于全部人类认识史。个别与一般关系的争论,说到底,是两条截然不同的思想路线的争执。个别与一般的关系问题,曾长期困扰着中国共产党人,并使我党付出了代价。今天,正确地理解个别与一般的关系,对于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十分重要。坚持从个别到一般的唯物主义思想路线,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就是对个别的科学把握  相似文献   

16.
改革是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进一步提高课程效益和教学质量,还需认真解决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深层问题,科学处理教改的“质”与“量”,教改理论研究与教改实践,单项技能训练与综合能力培养,“教”与“学”,教学与教学管理,教学软实力与硬实力、外延式发展与内涵发展之间的关系,坚持适应性、多样性、规律性、综合性等原则。  相似文献   

17.
临卦的卦辞虽然简单,但是表达相当清晰,“元亨利贞”表达君王每年的例行祭祀,显示祭祀仍是国家大事,在君权神授的观念下,君王率领众臣与百姓来祭拜神灵,是延续古老信仰而来的宗教行为。后半段的“至于八月有凶”则指出祭祀已非万能有效的方法,君王或人民要能与神灵感应相通,绝不能只仰赖祭祀,祭祀当然还是需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君王与人民的忧患意识,恐惧天命的消逝将可能带来的灾祸,要有事先的预防与对应的行动,必须先从自身的道德与行为进行调整与提升,以慎德与敬德的自觉来作为生活与政事实践的指导原则。临卦爻辞的六临,是六种神人交感的模式,与天命的忧患意识更为紧密相关。初九是最佳的模式,六三是较差的模式。天人之间贵在无心而感与自然而化,肯定天命而又不被天命所束缚,感无不应,应无不化,一切顺乎心志就能合乎天性。最坏的状况是感而不应,神人之间天命不通,此时君王与人民会产生忧虑,不能不主动去面对以及思索解决之道,此种忧患意识也是回到自我心性的调整与转化上。  相似文献   

18.
迄今为止人类经历了三大文化模式。首先,神性文化模式,它以农业文明为背景,表现为科学的幼稚与蒙昧,人对自然、社会的依赖,及理智、价值、情感的混融合一;其次,机械文化模式,以工业文明为背景,表现为科学的进步与扩张,人与自然、社会的对立与分裂,及事实存在与价值存在、理智与情感的对立与分裂,体现了文明进步的必然性,同时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第三,人类的必然选择是生态文化模式,以系统、生态存在论为基本思维范式,确认人类肉身存在的脆弱与局限,正确定位人类在自然中的位置,表现为科学的反思与成熟,人与自然、社会的相异相依,理智、价值、情感达到更高层次的融合,使自然与文化达到更高层次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9.
言与意是对立统一的。言与意的统一是指言可以表达意,言与意具有一致性和关联性;言与意的对立是指言与意具有不一致性和矛盾性。但是言与意的统一与对立两方面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密不可分的,是一种客观必然,利用言与意对立统一的关系,对经学发展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其一,通过“言”理解“意”,是经学家注释经典的基本原则和重要手段,任...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与朝鲜半岛不仅山水相连,而且人民心系彼此,关系始终最好,密不可分。中国与朝鲜半岛具有相近的历史传统、相似的文化传承,铸成了数千年的友好交往历史。尤其在新中国成立前,中国与朝鲜半岛人民曾经共同进行了4次英勇的抗日战争,双方同生死,共患难,铸就了牢不可破的友谊。回顾新中国成立前中国与朝鲜半岛友好交往的历史,必然给中国与朝鲜半岛人民以深刻的历史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