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虽然理论并非总是恰当地被整合进社会工作实践,但大多数社会工作者在履行其专业职责时总是被某一种思想观点所引导。例如,许多社会工作者在对待他们的案主时仰仗于心理学的理论,象心理分析理论或行为主义理论。除此之外,在有关社会工作在社会中的适当角色的问题上,他们持不同的观点。有些人相信社会工作的治疗功能,有些人则强调它的社会正义角色。 尽管对何种理论方法最为有用这个问题并没有一致的看法,但理论为社会工作实务提供了从临床到社区组织的各种方法。它们也为如何看待社会工作在社会中的角色提供了有效的途径。虽然缺乏标准化,但社会工作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增进社会福利在今天更加清晰。 然而,理论的建构过程并非是静态的。除了那些在历史上已为我们熟知的及已经确立的方法之外,新的概念框架在不断地出现。其中包括女权主义和反种族主义的方法,它们近来在社会工作者当中已经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与之相  相似文献   

2.
四、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整理归类从第二节的简要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现代西方社会工作理论在种类上是十分丰富和复杂多样的。由此产生的一个问题便是:这些互不相同的社会工作理论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各个理论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到底如何?能不能对它们做进一步的整理归类,从而使我们能更好地把握住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这个问题,也有不少的西方学者进行了探索。在对社会工作理论进行整理归类的过程中,许多学者都发规范式是一个很有用的概念。范式是科学哲学家库恩提出来的一个概念,它意指一群科学家共同享有的一组世界观、价值…  相似文献   

3.
《中国社会导刊》2014,(10):11-13
社会转型对社区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传统的社区工作者对于行政类和自治类以外的公共服务事项往往心有余力不足。与此同时,带着专业技能和职业理想进入社区的社会工作者却不得不面对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专业的用武之地在哪里?面对在许多社区出现的社会工作行政化趋向以及社会工作者被视为辅助性人员的困惑,我们有必要思考,在这背后,究竟有哪些角色厘定与观念认知上的错位?社区工作者与社会工作者有着共同的服务对象、服务平台和服务目标,他们之间应该有理想的协作模式,究竟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4.
李巧颖 《现代妇女》2014,(7):244-244
社会工作者在实务操作过程中经常会面临伦理选择的困境,甚至与受助者发生纠纷,但是我们认为其进行伦理决定时,不是个人的选择.社会工作者所依靠的整个服务支持系统内的不同的组织都应该对社会工作者做出正确的伦理决定发挥作用。本文通过对社会工作者密切相关的服务支持系统的组织机构,包括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社会工作伦理委员会、同事及独立调查员等进行分析,试图建立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工作专业伦理问责机制,从而推进社会工作职业化的步伐。  相似文献   

5.
如何应对社会工作职业化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工为社会工作者的简称,是指经过专业培训,用专业技术为有需要的个人、家庭,机构、社区服务的人。说白了,社工是向大众,特别是弱势群体输送福利的人。但在中国这样一个福利比较单位化或者说垄断化的国家,社工怎样去输送福利?从社会福利和社会建设的角度看,现在在中国推行和从事社会工作有哪些机遇和挑战,有哪些需要注意和及时跟进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优势视角下的社区矫正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明伟 《职业时空》2008,4(9):227-227
优势视角的发展是随着社会工作实践与理论的发展逐渐发展起来的。作为一种发轫于帮助有需要的人的专业,长期以来社会工作关注的更多的是人的问题。它是以问题为核心,社会工作者在利用自己所学专业知识对案主进行帮助时,强调将关注点聚焦在案主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上。社会工作者曾经花费了太多的精力去寻找存在于他们身上的障碍、缺陷及所受到的伤害,忽略了人类面对这些问题所具有的本能的补偿和转换性反应即人的抗逆力。而优势视角则提供了“社会工作实践方法的新模式”,那就是社会工作者不应该常常用病理学的知识去分析每一位案主,应该帮助他们去挖掘和发挥存在于身上的潜力和优势,帮助他们找到成就感,转移他们对问题的过度注意力,他们所遇到的问题会在做事情的过程中逐渐消失,这样才会以更人性化的手段达到助人目的。  相似文献   

7.
在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过程中,在讨论社会工作本土化和本土社会工作问题时,自然会遇到社会工作与群众工作的关系问题。笔者曾经说过,在我国对社会工作有三种理解:除了专业社会工作外,还有本职工作之外不取报酬、只做服务的普通社会工作,和在工作岗位上从事为社会成员或单位成员服务的行政性、非专业社会工作。后两种社会工作都与群众工作有着某些关系。怎样看待社会工作与群众工作之间的关系呢?  相似文献   

8.
有人说,广州社工这次入川服务最大的特点,是把高校和实际社会工作者组织了起来,让理论指导实践,同时非常有效地运用了民间资源,这对探索和总结我们并不成熟的本土社会工作非常重要。但这种让理论和实践碰撞出来的有效的东西能不能最终影响政府的决策?  相似文献   

9.
社会工作实务是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必考科目之一,因其考试形式灵活,涉及内容丰富,考试问题复杂,让许多考生有畏难情绪。那么该如何复习做好应考准备?考试过程中又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社会工作是助人的专业,这个专业如何助人?其哲学背景如何?其演化出来的技巧有那些?如何藉此些理论与技巧在社会工作中扮演其助人的专业?本人试图从哲学对人的解释中,叙述其与社会工作助人专业的关系,再分析社会工作各种处遇与派别的哲学渊源,并分析各种理论如何在社会工作产生联系。二、从亚里期多德的四律谈起:助人是“泰业”,泰业人员刘太的行为自青真赛业的冒法。为何要助人?他有什么问题?该问题知何解决?这些闲题的答案—一部牵涉到我们切问解释人,切间分析人的污沟。两手当年到希腊哲学家亚查斯当稳的“四律”或…  相似文献   

11.
“国际社会工作者联会与国际社会工作教育学院联合世界会议”和“第27届国际社会福利联会国际会议”分别于1996年7月24日一27日和7月29日一8月3日在香港召开,通过参加这两次会议的讨论、会前会后的专业交流以及参加会议组织的各项参观访问活动,我对于社会福利和社会工作的专业特点和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领域里的国际组织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第一,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不属于同一领域,在方法论上有所差异。首先,两者关注的重点不同。社会工作者群体关注社会工作实施过程中的问题,特别是个案工作的方法,如:在医疗保健方面的伦理课题…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社会工作人才?社会工作岗位又在哪里?这是各地在开展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中遇到的困惑之一。 有人认为,我国社会工作人才是从事社会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一般称社会工作者,是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之一,特指在事业单位专职社会工作岗位上工作的人员,是一个“小”概念、“窄”概念;  相似文献   

13.
社会工作实务主要是社会工作者依靠自己的助人价值观去设计和实施助人活动的过程,特别需要社会工作者掌握不同的服务领域、不同服务对象的特点和需要以及社会工作在不同服务领域面对不同服务对象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社会工作实务(初级)考试内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继去年中央18部委印发《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以后,今年3月份中央19部委又联合印发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清楚地指出了社会工作的专业化方向,同时指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要面向基层。我国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正呈现出稳步推进的良好势头。专业社会工作人才主要指高等学校社会工作专业培养的大学生、研究生,以及通过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获得社会工作师、助理社会工作师资格的人员。要实现上述目标,不但在数量上要有较快的发展,而且要在实际服务中发挥出专业社会工作者的作用。这里需要做很多工作,其中包括要处理好专业社会工作者与在岗的本土社会工作实践人员之间的关系。这里所说的本土社会工作实践人员,主要指的是在社区居委会等机构从事半专业或非专业社会工作的人员。处理好两者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在数量结构上,要促进在岗的非专业人员通过培训尽快向专业化转化;在现实中,要实现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同本土社会工作实践人员的合作。前者说的是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的规模问题,后者则涉及怎样建设一支确实有效的专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5.
提升专业社会工作者自身素养,是建构专业社会工作制度、推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前提与基础。从国际通行经验与我国实际需要看,专业社会工作者应具备五方面素养,做“五有”人才。  相似文献   

16.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许多从事社会工作教育的院校、社会工作组织与社会工作者出于职业使命与伦理良知纷纷奔赴灾区参与抗震救灾,但事与愿违.不少社会工作者被拒之门外,不少社会工作组织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许多找到“位置”的社会工作组织与个人在提供专业服务方面也出现了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一般的意义上,研究者们往往通过社会工作者的功能定位来明确其角色,把社会工作者定位于使能者、管理者、教育者等诸多角色.经过5· 12地震后社会工作介入社会重建的实践,研究者们对灾后社会重建中社会工作者的角色进行了众多研究.其中,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工作系教授韦克难综合海内外众多研究者的观点,提出社会工作者主要的灾变服务角色非常多元,包括:(1)支持受灾个人及其家属;(2)协助个人与资源的链接,增加资源的可及性;(3)防止受灾者出现更严重的身心健康问题;(4)预防个人、家庭、团体、组织和社区的瓦解;(5)社区组织者;(6)改变微观、中观和宏观系统,增进受灾者的福祉.这些研究都非常有意义.但我们必须明确的是:在灾难发生后,社会工作者在介入的不同阶段、不同场域,其功能和角色是有差异的.我们可以在一般的意义上讨论社会工作者的角色,但更需要深入到灾后服务的不同时段、不同场所讨论社会工作者的功能和角色.  相似文献   

18.
2006年7月20日,人事部、民政部正式印发了《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和《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这标志着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建设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但是,目前我国社会工作者队伍远未形成,我们只能看到星星点点的社会工作者的身影。一支真正意义上的社工队伍依然只是人们心中的企盼。  相似文献   

19.
精神残疾社会工作是为精神残疾人提供社会工作。与残疾人服务不同,精神残疾社会工作是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应用社会方法帮助残疾人,使其弥补自身的缺憾,克服生活上的障碍,提高生活质量。由于我国精神残疾社会工作发展时间短、缺少有效的方法,所以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下文主要从精神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现状和个案管理在精神残疾人社会工作中的应用策略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0.
《中国社会导刊》2014,(25):13-14
社会工作者的根在基层,基层也是上面千条线落地的地方。行政工作占据了基层工作者大量的时间,而社会工作的行政化问题也随着社会工作者在基层的大量引入浮出水面。与简单的社区工作行政化有所不同,社会工作的行政化既包含社会工作者因行政工作事务缠身而行政化,即社会工作者被行政化;也包括社会工作者在开展专业服务的过程中承担大量的行政性事务而行政化,即社会工作服务被行政化。无论哪种被行政化,都使社会工作者无法全身心投入到专业服务中。让我们听听来自各方的声音,以期寻找出一条更好的途径,让社会工作回归其职业本位、专业本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