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欧亚草原考古中,塞伊玛—图尔宾诺遗存(Seima-Turbino)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与史前丝绸之路》的出版为进一步研究这类遗存提供了重要参考,本文从该书出发,对"跨文化现象"还是"考古学文化"、新疆地区是否存在典型的"塞伊玛—图尔宾诺遗存"、塞伊玛—图尔宾诺遗存与安德罗诺沃文化区的关系、塞伊玛—图尔宾诺遗存与中国早期铜器的起源等四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希望在这个学术讨论中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2.
菜园遗存的多维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菜园遗存的分析与综合经过3年系统的田野工作,在宁夏海原县菜园村附近已正式发掘了寨子梁、二林子湾、切刀把、瓦罐嘴墓地和林子梁遗址,试掘了沟儿洼和石沟遗址。共清理墓葬117座、房屋基址8座、窑穴5个、灰坑19座,陶窖1座。出土各类遗物1 500余件。其中正式发掘的4个完整的墓地和林子梁遗址的一、二期遗存文化内涵单纯而统一,集中而独特,因目前未能确定其时空界域,组成考古学文化的要素尚不完备,为叙述和论证之便,暂将这一系列单位合成的整体称为“菜园遗存”。菜园遗存囊括了新石器时代遗存的全部组成元素。本文拟从时间、地域、典型器物群、  相似文献   

3.
小河墓地是新疆塔里木盆地东部地区最为重要的青铜时期文化遗存之一,对解读新疆青铜时期文化起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新疆小河墓地出土的古代人类遗骸进行了线粒体DNA分析,以期从分子遗传学角度来探讨新疆小河墓地人群的母系起源。线粒体DNA分析结果表明小河人群的母系遗传构成非常复杂,既包括欧洲和西伯利亚遗传成分,也带有少量的东亚及南亚遗传成分。结合考古学文化,我们探讨了新疆塔里木盆地青铜时期人群迁移及交流情况。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考古学方法,将新疆东部地区的考古遗存划分为A、B、C三组进行研究,结合碳十四、金属器物比较等将这几组遗存又分为三个时期,论证了其演变关系。最后对主要考古学文化属性进行简单探讨,认为A、B两组考古学文化代表的应是土著文化,而C组则代表着外来文化。  相似文献   

5.
下坂地墓地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可分为早、晚两期。早期文化是下坂地墓地的主体文化,我们将其命名为“下坂地类型”。下坂地类型与同地区的香宝宝类型在考古学文化内涵上具有一定的相同性,应属同一考古学文化范畴。在时间上看下坂地类型早于香宝宝类型。下坂地类型与安德罗诺沃文化谢米列契类型存在紧密联系,有可能是在安德罗诺沃文化影响之下产生的一种地方文化。晚期文化在时间、文化内涵等方面与香宝宝类型相同,可以归人香宝宝类型。同类型遗存在新疆乃至中亚地区分布较广。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太多的文章宣称,孔雀河近年发现、发掘的青铜时代古墓沟、小河遗存,与俄罗斯南西伯利亚境内的阿凡纳羡沃考古文化存在关联,受其影响、得其传承。阿凡纳羡沃考古文化遗存,是俄罗斯学者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工作成果,是公元前3000年后期至公元前2000年间的考古遗存。主要分布在叶尼塞河中游米努辛斯克盆地内,前后共发掘4~5处墓地80座墓葬。主要特征是土葬、仰身屈肢,随葬物主要为手制蛋形尖底陶器,器表饰杉叶纹。这些基本特点,与古墓沟、小河墓地并无共同点。本文检视了相关考古资料,认为它们是"同一类型考古文化"的结论,难以成立。奠基在这一基础之上,有关小河、古墓沟干尸的民族身份的"假说",自然也难以凭信。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夏鼐、王仲殊作<考古学>一文检讨考古学的性质、定义、研究对象、目标和任务、理论与方法、内外部关系等.认为考古学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学科,其研究对象是发掘出土的人类"文化遗存"及其他相关出土物而非"物质的遗存",其目标、任务是复原历史或为"历史科学"提供科学资料.由于考古学理论、方法存在重要缺失,尤其是缺乏探讨"...  相似文献   

8.
正温泉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尔塔拉河上游河谷地带。呼斯塔遗址位于温泉县城东北约40公里的阿拉套山脚下(见图一),呼斯塔是蒙古语音译,意为"有桦树的地方",遗址由北至南分别为黑山头军事瞭望与防御遗存、阿拉套山前冲积扇遗址中心区、小呼斯塔山顶军事瞭望与防御遗存、哈如鲁山顶墓地与居址(见彩版七,图1)。遗址范围约12平方公里,是目前已知西天山北麓青铜时代面积最大、结构最为复杂的考古学文化遗址。黑山头是一座120米高  相似文献   

9.
通过古代遗存研究历史是考古学研究的宗旨。历史是已经逝去的往事,这往事的内容是无限广阔的,过去的一切都可以成为考古学研究的对象。考古发现的遗存小到一粒种子,大到古代都城。根据发现的遗存所进行的研究,其范围也是极其丰富的,有遗存年代和文化属性的分析、遗存功能的确定、古代遗址布局的复原,古代生态环境的考察和遗存所反映的社  相似文献   

10.
肇源白金宝遗址的第三次发掘,以其揭露面积大,遗存资料丰富,使松嫩平原汉代以前考古取得了新进展。位于遗址最早文化层面上的第一期遗存,是一种新发现的考古文化。它的发现填补了松嫩平原汉代以前考古学文化发展序列的空白。大约从距今6000年到距今2000年,松嫩平原经历了新石器、青铜和早期铁器时代。据对已识别古文化遗存的认识,可划分为六个考古学年代期。这一考古学年代分期标尺的确立,将深化松嫩平原汉代以前考古学文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据《魏书&#183;西域传》记载,高昌国“俗事天神,兼信佛法”。高昌民间信仰的“天神”属于火袄教。据敦煌吐鲁番文书,高昌城及附近乡镇分布有火袄教寺庙,其中一座名叫“丁谷寺”。丁谷寺供奉的是高昌火袄教神袄——丁谷天。吐鲁番著名佛教石窟——吐峪沟千佛洞所在地,也即《西州图经》所谓“丁谷窟”。1981年吐鲁番文管所在吐峪沟发现一个火袄教徒的墓地,长60、宽20米,在吐峪沟乡之南2公里处。今称“吐峪沟玛扎墓地”。  相似文献   

12.
在对文献中的靺鞨、勿吉有所辨析与归纳的基础上,根据分布在第二松花江流域、黑龙江中游、牡丹江下游和干流松花江上游等地区北朝至唐时期相关遗存的分析,证明这类遗存的文化属性具有一定的共性,通过与渤海早期遗存的对比,确认这类遗存所代表的族群应当属于靺鞨。进而对于相同空间而时代早于靺鞨的遗存进行梳理与分析,发现除黑龙江中游地区外,各地汉魏至北朝的考古学文化均未反映出与靺鞨文化的直接渊源关系,而目前所掌握的只有蜿蜒河类型遗存与靺鞨考古学文化联系最为密切,因此挹娄究竟应当对应于何种考古学文化,目前尚难于定论。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1月,王炳华先生编著的《古墓沟》一书,作为《新疆通史》研究丛书之一种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古墓沟墓地位于新疆孔雀河下游北岸台地上,是罗布淖尔荒原上一处保存完好的原始社会遗存,墓葬的年代距今约3800年,是新疆青铜时代考古文化的典型代表。《古墓沟》是这一墓地的考古发掘报告。书中首先记述了墓地位置和所处的地理环境及当年墓地调查情况,然后逐一介绍了全墓地42座墓葬的发掘情况及出土文物,在此  相似文献   

14.
我国目前以考古学为目的的计算机应用主要有三大类,即对考古学信息进行管理、对信息进行智能化处理和对考古学遗存进行不同层次的研究,其中以第三类应用尤为重要。其前提是在类型学研究中使用数学方法,包括对遗存形态的分类研究,以及对考古学单位间的相关关系即分期和排序的研究。不过使用数学方法以及利用计算机技术,并不意味着对原有研究方法的摈弃,它只是为考古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工具。计算机并不能对数学方法得出的结果进行判断,更不能提供考古学的研究结论,最终对于运算结果的解释还需考古学研究者自己来完成。  相似文献   

15.
考古学是通过研究人类物质文化遗存来体现事物发展与联系、探索社会发展规律的实证学科 ,19世纪形成的一些哲学思想对考古学的形成起到了直接的促生与催化作用。孔德的实证主义学说首先是考古学诞生的理论前提 ,其后 ,赉伊尔的均变论刺激了考古学地层学的形成 ,达尔文的进化论导致了考古学类型学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喇嘛洞墓地是我国北方地区迄今所见最大的一处以三燕文化墓葬为主的大型墓地。关于喇嘛洞三燕文化墓地的族属问题,目前在学术界尚存争议,主要有两种意见:"鲜卑说"和"夫余说"。根据喇嘛洞墓地出土人骨的体质人类学、分子考古学以及稳定同位素食谱分析,从生物考古学的视角对喇嘛洞三燕时期居民的族属问题进行综合性考察,结果表明,喇嘛洞三燕文化居民的族属很难与鲜卑人直接联系起来。喇嘛洞三燕文化居民的主体或许确实是来自第二松花江流域的夫余人,此外还混杂了一部分辽西地区早期土著居民的后裔以及个别的鲜卑人。  相似文献   

17.
一、考古学的特点和考古学在中国古代史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我们知道,历史科学是研究整个社会现象的总和及整个社会发展过程的。历史研究根据的资料大体上分为文字史料和实物资料。考古学是历史科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是历史科学的一个部门。它的特点是,主要凭籍实物资料来研究人类历史。古代居民的住地、村落、城镇、作坊、矿坑、各种工程、建筑、劳动工具、日用器皿、武器、艺术品和墓葬等,都是主要的实物资料。这些实物资料又叫“文化遗存”或“历史文物”。  相似文献   

18.
2021年6-7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对丹巴县境内先秦时期遗存及相关重点区域进行了一次全面考古调查。新发现了卡卡村石棺墓地、邛山二村遗址、大坪村遗址等。采集了一批陶器、骨器、石器标本,对研究大渡河流域先秦遗存及石棺葬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齐家文化前期墓地 近年来的研究,摆脱了齐家文化渊源于半山——马厂文化的观点,认为它虽也脱胎于庙底沟文化,但已形成和半山——马厂文化相区别的另一谱系的考古学遗存。柳湾齐家文化的某些器物,例如敛口瓮M961:2(图一三六之10)、M1103:36(图一三六之9)、鹗面陶罐M1017:5(图一三九之6)和粗陶瓮M547:2(图版一九九之一),分别同于同地马厂同类器  相似文献   

20.
白族梵文火葬墓碑、幢考述李东红,杨利美白族地区诸多的火葬墓遗存,早在本世纪四十年代就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此后,发表过一批论文,基本弄清了其大致的分布范畴,时限之起始及族属等问题。①近年来笔者因工作关系曾对洱海区域各处火葬墓地进行调查,搜集到一些有关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