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除曾记载"大学"之外,关于商代教育史的材料,在甲骨文中实际很有限;但一些学者通过对甲骨文的阐释,建立了丰富的商代教育史内涵。本文就相关论断进行辨析,包括:《合集》16406"乍(作)学于入"和"商代小学";《合集》20101等材料与"商代右学";《合集》13705等与"商王亲自教学";《花东》181"己卜,子其疫,弜往学。庚卜,子心疾,亡延"和"商代学校请假";《合集》3250"学■"与"商代学籍";《合集》27649"飨多子"等与"商代教授贵族食礼",就上述进行探讨,以明确相关内涵。  相似文献   

2.
"反本归宗"是商代宗教和礼制的基本原则之一.卜辞中的"报",是指祭祀.卜辞中有"即宗"的术语,"宗"指甲与辛日.  相似文献   

3.
在传统的古史叙事结构中,傅说是仅次于伊尹的商代名相。然而傅说传说中存在着诸多矛盾和不合理的成分,例如傅说出身低微,在"以亲以贵"的商代职官体系中根本不可能登坛拜相;与傅说同时代或前后的商代著名政治人物,如巫咸、伊尹、甘盘等均见于甲骨文祀谱,而最为著名的傅说本人却在商代祀谱中不见踪迹;周初周公论史于武丁朝仅提到甘盘,不及傅说。这些传世及出土文献之间的矛盾并非流传已久而渐歧出那么简单。从战国时代有关傅说传说资料的基础上可以看出,以布衣为相的傅说故事是战国时代士人阶层的建构,目的是为士人阶层进入官僚体制创造舆论。  相似文献   

4.
如《尚书》中所言"侯甸男卫邦伯",卫与商代畿辅制问题有极大的关系。探究甲骨文中的卫,可以再认识卫在商代畿辅制中的地位。本文旨在考据甲骨文与传世文献中的卫,区分文献中对内外服与五等爵制的记载,沿用学界以动态视角考察商代疆域的方法,推测卫亦经历了由商王派驻在外的军事组织,逐渐演变为商附属国族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5.
商代的巫人有男有女 ,且男巫占居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6.
甲骨文中有为数不少的高地貌专名,表明其时人们对山地丘陵地貌的熟悉。与山、阜、麓、丘、京相关的地名有近200个,启示我们文明时代早期不仅都城选址位于“大山之下”,一般聚落亦或大量分布于山麓或丘陵地区。商代早晚期都城分别位于豫西山地向黄淮平原的过渡地带及太行山东麓山前地带,周围王畿区都有着数量众多的中小邑聚。根据考古资料考察冀南与鲁西北两个区域不同地形的聚落数量,更可揭示商代聚落有缘山分布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7.
从“牝鸡之晨”现象看商代妇女的社会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武王以"牝鸡之晨"作为商王帝辛的罪状之一,其实牝鸡之晨现象是整个商代社会的突出特点。殷商时期政治上大量使用妇女,妇女在社会政治生活还占有一席之地。这一情况是与商代尚处在早期国家阶段,社会上还存在母权制残余和女性尚未完全依附于男性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8.
先秦文献中常见"耆老"、"国老"二词,"耆老"出现较早,大约起源于商代,意为"城邦长老"。随着西周建国,"国老"一词产生并逐渐取代"耆老",代指"国中德高年耆的卿大夫致仕者",而"耆老"却转化为"普遍意义上的老者"之意。此外,"耆老"在周代又可特指"死政者之老",即"为国事而死之人的孤老"。  相似文献   

9.
殷卜辞中有大量关于"刍""牧"材料的记载。辞中之"刍"具有不同的含义:可指吃草的牲畜、饲养牲畜的草料、放牧或牲畜饲养者,亦有割草或拔草之意。商王朝在一些特定区域设置牧场,并将其称之为"牧"。"牧"于卜辞亦为主管畜牧之官,"刍正"也是王室畜牧业的主管者。卜辞有许多关于牲畜饲养与放养的场所或地名,此正反映了商代的畜牧业比较发达。通过对刍、牧及相关材料的分类系联整理,可以从中看出殷商晚期畜牧业具有一定的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特征。  相似文献   

10.
韩国学者朴大先生的《■陶》一书中对陶罐上文字的考释是不可信的。陶罐是今人作品,其上文字为装饰性"文字",乃当世之作,文字书体风格不一,所谓的"星占"于商代不存。  相似文献   

11.
《甲骨文合集》6057中有这样两条卜辞:"土方侵我田十人";"(工口)方出侵我(臸米)田七十人五"。过去多被认为是敌方十人、七十五人侵犯我的田或敌方侵犯我的田,同时俘走十人、七十五人。但从卜辞内容和相关的历史背景来看,这两种解释都是不合理的。其实这两条卜辞应当理解为敌方侵犯我十人、七十五人的田;这里的田是这些人的份地,他们对其有使用权。这可以从甲骨文语法、商代的农业状况以及相关的历史背景方面找到证据。此条卜辞的释读必将为研究商代农业提供宝贵的材料。  相似文献   

12.
由商代的“帝”看所谓“黄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20世纪20年代,顾颉刚、胡适就指出秦以前的"帝"是指天神"上帝","黄帝"是西北秦民族的天神,而不是指人帝。在商代甲骨文和金文中有许多"帝"字,总结这些"帝"字的用法可分为三种:一是作祭祀动词是指禘祭;二是作名词是指天神上帝;三是作庙号表明商王不称"帝"。由此看来,既然三千年前的商王朝,"帝"仍是指天神上帝,商王都不称帝,那么,传说生活在四五千年前的所谓黄帝,就不会是指人帝。  相似文献   

13.
殷墟甲骨文 字,从户从倒立的窠臼两个偏旁;根据已释字字形、字义及商代城址建筑遗迹及房屋建筑有门通道这一实物,用偏旁部首分析法进行研究户、门及臼字的形体和字义,得出结论: 释读为枢字。 即户枢形象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4.
儒家称夏商周为"家天下",卜辞中有"王家"、"旧新家",是研究商代社会的重要史料。卜辞中有"家卢子"即礼书中的"别子";家长称"丁人"。商代有长幼之分,卜辞中有"长子"。公卿称为"大左"、"大右"。卜辞中有"作庸","庸"指附庸。商代的"鄙"位于边陲,良田称"畴",施行井田制。居民定居区域称"奠",相当于后世的"亭"。商王曾考虑迁居"唐土","唐"是夏代旧地。  相似文献   

15.
随着对商代历史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田野考古发掘成果的陆续公布,武丁时期国力强盛、政治开明、经济高速发展、文化灿烂繁荣等皆被证实。"武丁中兴"绝非偶然,与武丁父辈的经营及其对武丁的培养有直接关系,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武丁的个人经略。  相似文献   

16.
在先秦史研究中,夏商两代的历史资料古文献记载很少。近五十年来,虽然夏文化的考古取得了很大成绩,为研究夏代历史提供了许多可靠的物证,但是,至今还没有发现夏王朝的文字。应当肯定地说,夏是有文字的王朝,发现夏王朝的文字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有关夏的许多传说,也一定会用它的文字来证明是历史事实。商代在九十年前有许多问题也是列为传说的,但是,自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发现了殷墟甲骨文,次年(1899)被认出是商代的遗文以后,随着殷墟甲骨文字不断的出土和对甲骨文研究的深入,商代历史的概貌也就清楚的展现出来。今天虽还不敢说把商代历史讲得头头是道,至少能说具有约六百年历史的商王朝,不少的历史问题不再用“传说”二字来描述了。  相似文献   

17.
殷墟卜辞中有"市日",是集市贸易之日。这是研究商代商业的重要史料。殷墟卜辞中有"次",是国家设立的馆舍。商代已有传驿,穿行于交通线上。  相似文献   

18.
系统释字法是以汉字构形的系统性为基础,将具有某种关系的若干组文字放置在静态的构形系统和动态的演变过程中系统考察、全面释字的方法。汉字中70多个与"厂"、"石"相关的字形可以通过系统释字法得以全面考释和系统的阐释。商代与西周"石"字写法不同。自西周开始,"石"在上下结构的构形中就简化为"厂",经秦文字沿袭一直留存至今,致使古、今文字中从"石"构形的文字经常与从"厂"构形的文字混讹,隶定与阐释意见纷纭。楚文字"石"的写法大部分不是直接继承西周,而是商代"石"的变形,这给分辨"厂"与"石"提供了直接的证据。"石"与"广"、"疒"的混讹个例也能通过系统释字法得以阐明。  相似文献   

19.
《涉江》"邸余车兮方林."王逸《章句》云:"方林,地名."历代楚辞研究者均承王说,唯明人王夫之提出异议,谓方林是"方丘树林"(《通释》).不过释"方"为"方丘"似无明证.按:《广雅·释诂》:"方,大也."《国语·晋语》:"今晋国之方".注:"方,大也."又,"方"有"长"义,当为楚地方言.例如楚人称"长城"为"方城",郦道元《水经注·沅水注》  相似文献   

20.
“殷”名号起源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骨文中用作地名或国名的"衣"字,本为东夷族称的转化字,商代末年周人称商为"衣",实际是指商人为夷人.入周以后,周人仍多称商为"衣",又或称为"殷","衣"、"殷"名异而实同."殷"名号的通行大约始于周康王时.旧说商又称殷起于"盘庚迁殷"是没有根据的,以商都为"殷"亦出于周人的习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