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甲骨文字的意义生成以"取象"为基础,是一种介于文字符号和艺术符号之间的混合物,既具有文字符号的全部功能,又具有艺术符号的审美属性。作为卜辞文学的载体,甲骨文字以其诗性的"取象"内涵促进了卜辞文学意蕴的生成,甲骨文字之美是卜辞文学之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从卜辞之间相互关系看,阜辟是宫殿南门的附属礼制建筑。先秦时期宫殿南门的附属礼制建筑——门阙、象魏、观,一物而三名。五帝时期,曾以画象形式宣传法令、刑罚,故先秦时期,象是法、法令的代名词。西周以来的文献中,辟乃法、法令。象、辟均指法、法令。象魏之魏源于巍。巍、嵬、隗音义相同。从《说文》看,阢与崔嵬本义相同,阢字从阜从兀,阜、兀含义相同,若把阢字之兀替换成阜,其隶书形体乃、两字,《康熙字典》解释为"两阜间"。象魏、门阙,本为一物,是南门处东、西两个带台阶的上圆下方楼阁,此楼阁的典型特征是两侧之台阶,与甲骨文阜之本义相同,甲骨文阜辟即后世之象魏。它对中国早期法制及中华礼制文明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工程图是现代工程设计、施工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把三维物体平面化、符号化的方式,这和甲骨文取象目的不谋而合。因为甲骨文的“象”绝对不是简单地依样画葫芦,其间已经包容了大量抽象化、理性化的非写实符码,已经汇入了使用者的认识模式和认知手段,也就是说,古人在自觉与不自觉中运用了现代工程图学原理。  相似文献   

4.
本文尝试从古文字入手探讨字象与诗意的关系,提出诗意不仅存在于文学中,也体现在文字形象上,即诗意存在于文字笔画的空间中.本文通过古代论题"诗言志"和"诗以达意"中的"言"与"达"分别偏重时间和空间的区分.对孔子关于"观诗"论述中"观"字字形进行训诂考察,并对王维诗<辛夷乌>中字的象形特点对整首诗的诗意影响等现象做分析,揭示诗意与字象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相似文献   

5.
元范畴"象"受佛学的影响,在唐宋时期深入发展。殷璠提出"兴象"说,要求诗人在起兴的触发下产生的审美意象具有含蓄委婉、自然天成的特征。此后,受佛学影响,王昌龄、刘禹锡、皎然、司空图、严羽等文学批评家相继以"境"论诗,"以禅喻诗","象"范畴最终涵盖创作、文本和接受等不同维度。"诗境"、"象外之象"、"妙悟"、"兴趣"说的提出,极大地促进"象"范畴的深入发展,而唐宋文学实践活动亦为"象"的拓展与弥漫、渗透与跨越提供了创作基础。  相似文献   

6.
从西周金文"华"字的字形来看,甲骨文中的"华"字,象束苇之苣的光华。"华"在甲骨卜辞中主要是指一种祭祀名称,其异体或加意符食、酉、皀,或加注声符"往",可以读为"饷",是一种对祖先的馈食之祭。在甲骨文和金文中,束苇形这一字形还可用来表示"束",甲骨文和金文中的"莤",即以此为意符。  相似文献   

7.
追溯到文字的源头有可能接近语言的原始面貌。世界各民族的文字,最初大都是从图画发展而来的。三大古典文字——楔形文字、埃及圣书字和甲骨文字表面看起来差别迥异,但它们的源头都是象形字,其共同的认知动因就是象似性。象似性存在于语言发展的始终。语言的象似性特征在其发展进程中逐步“磨损”了。象似性是个动态的概念,需要在当前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人们的认知框架中得以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个诗学范畴,"象"是中国传统诗学中的核心范畴,也是基干范畴.由于古代朝鲜与中国在历史、文化上的亲缘性关联,朝鲜诗家在诗学批评中,对源自于中国传统的诸多诗学范畴甚至不加任何诠释地加以使用.从表面上看,朝鲜古代诗学范畴在内涵等方面与中国传统几无二致,甚至成为了朝鲜半岛古代文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是站在今天的立场上看,我们可以把朝鲜半岛诗学与中国传统的关系理解为,朝鲜古代诗家对中国诗学的现象学阐释,特别是对于具体诗学范畴而言.朝鲜古代诗学中"象"的范畴,就是朝鲜古代诗家对中国诗学进行现象学阐释的一个典型.  相似文献   

9.
甲骨文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甲骨文研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意义重大。然而,甲骨文的识读需要具备古文字学、考古学、历史学和文献学等多学科知识背景,普通大众参与难度极大。利用人工智能和模式识别技术进行甲骨文字的检测和识别,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这一问题。本文综述了人工智能和模式识别技术在甲骨文字检测和识别领域中的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甲骨文字检测和识别的研究背景。其次,从传统方法的应用到深度学习技术的尝试等角度,分别详细介绍了甲骨文字识别和甲骨文字检测的研究进展,阐述了相关方法的技术细节、使用的数据集信息、以及基本性能。然后,从数据特性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当前甲骨文字检测和识别技术存在的不足,并阐述了常用数据集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甲骨文字检测和识别领域仍需要解决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元范畴"象"自魏晋之后衍生出系列子范畴,并在相互交织与融合中走向扩展与弥漫,彼此渗透,进而形成梯级式的范畴群落,实现了世界、创作、文本和接受不同层面的跨越,最终成为涵盖整个文艺领域的核心母范畴,与"气""、味"共同建构起中国古代文论的潜在体系。  相似文献   

11.
甲骨文"妻"字的构形理据,古文字学界争议颇多。透过金文"妻"的异构,结合婚姻形态的演进,从形声字声符示源、古籍记载、中外婚俗、语言民俗学等多方面可探讨甲骨文"妻"字的构形理据。事实上,甲骨文"妻"字的构形根植的文化背景是在从对偶婚制向一夫一妻制过渡过程中盛行一时的抢婚习俗。由于最初的娶妻方式是在日落西山后去抢夺,因此,甲骨文"妻"字在字形上写作"(?)",像有人用手去抓一女子的头发以表抢夺,而字音上则和西同音,以表示"日落西山后抢来的女人"就是妻。  相似文献   

12.
韩江苏 《殷都学刊》2012,33(4):9-13
殷墟甲骨文中的象形字具有表义功能,分别表现在两种字形上:一种是异字异形异义字;一种是同字异形异义(本文主要指在原来意义上又添加新义)字.这些象形字代表的词就是所象之物的名称.从甲骨文字形与字义看,甲骨文字形、字义与汉字字形、字义有时是一对两个以上的字组成的词之关系.  相似文献   

13.
甲骨文词汇研究与甲骨文字的释读水平息息相关。甲骨文字考释的最新研究成果已经充分体现在《新甲骨文编》里,编纂新的甲骨文词汇工具书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新学术》2007,(3)
"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一语道出了语言的局限性,但同时也提出了超越局限性的办法:"立象"。这一西方现代人仍没有解决的难题,在古代中国早已提出,并给出了精辟的解决办法。"言象意"是对国人思维方式的概括。这种东方式的具有诗意的象思维源于中国汉字,古人在对言象意的关系的论述中,不经意间向我们展示了象思维的特点:整体性、超越性,中国式的思维更容易进行审美超越,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这与美学的审美体验过程是相通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尝试从古文字入手探讨字象与诗意的关系,提出诗意不仅存在于文学中,也体现在文字形象上,即诗意存在于文字笔画的空间中。本文通过古代论题“诗言志”和“诗以达意”中的“言”与“达”分别偏重时间和空间的区分,对孔子关于“观诗”论述中“观”字字形进行训诂考察,并对王维诗《辛夷乌》中字的象形特点对整首诗的诗意影响等现象做分析,揭示诗意与字象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相似文献   

16.
甲骨文"方"字的造字取象于抢夺他族、他国人口之史实,以"用绳索将其脖子捆起来的人"表示外族人或者外国人。"方"在文献中意义非常丰富,这些意义都是本义"外族人或者外国人"的引申义。  相似文献   

17.
象数易学史以《周易)象数为研究对象,以象数易学范畴发展、学派形成、人物思想演 变等为主要内容,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揭示象数易学发展的特点和规律,阐明象数易学概念、思想的含义,评判易学家象数思想的得失。青年学者林忠军的《象数易学发展史》(第一卷)(以下简称《象数史》),以历史发展为线索,以当时的易学家与易学文献资料为主要研究对象,较全面地展现了春秋至两汉时期象数易学产生、发展与演变的过程,初步揭示象数易学在其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及对易学史乃至整个文化史所产生的影  相似文献   

18.
“象”是《老子》、《易传》中一个重要的范畴。两书都把自然现象理解为现象之“象”,认为现象的基本特点是显现、可感、变动不居;两书都涉及了现象与本质的关系,体现了中国哲学“天人合一”、“体用不二”的基本精神。而卦象的理论则是《易传》所特有的。作为哲学范畴,《老子》的象不及《易传》的象抽象程度高。两书虽都看到了语言文字在表达思想、认识事物本质方面的局限性,但弥补这一局限的方法却不同。两书的象论作为中国哲学象论的滥觞,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加强对“象”范畴的研究,是中国哲学范畴研究的深化。  相似文献   

19.
金岳霖以《易》之"象"为基础,并按照西方现代知识论的方式将之裂变为等级有别的两个序列:"象"与"相"。在降低了象(像)的本质性的同时,金岳霖试图以"相"来填补"象"之堕落所带来的普遍性的缺失。不过,在金氏哲学中,"相"与"象"一样是具有实质性的存在。金岳霖所赋予"相"的崭新含义实际上已经使其"象化"了。在此意义上,金岳霖既回应了西方哲学的挑战,也因应之使《易》"象"获得了新的境界形态。  相似文献   

20.
甲骨文中的"■"(■)字,罗振玉释为"騂"之本字,指出有赤色义,此后学术界一直未提出异议。罗氏考释"■"字有赤色义,其说可取,但关于"■"字的形义关系,未做出解说。我们考察甲骨、金文"■"的字形、辞例,发现"■"字在甲骨文中是"羊牛"二字合文,后演变成一个字"■";且《说文》等书,对"觲"字的解释也有值得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