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成绩考核应该既合理准确,又能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既能考核学生在课堂内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内容的学习与提高,又能考核学生在课堂外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的形成与实践。采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核模型后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考核成绩,能够准确反映出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的水平。此考核模型对其它文科类考查课及考试课的平时考察部分的成绩评定也有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2.
地方文化富含思想道德和法律教育资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借鉴利用地方文化教育资源,有利于拓展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地方文化的继承、创新和发展也具有积极意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整合利用地方文化教育资源要转变观念,采取生动活泼的形式,回归地方文化生活的实际,发挥网络的作用,建立健全有效的德育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将原有的"思想道德修养"课与"法律基础"课进行整合,是一门崭新的课程。本文对该课程的核心概念——思想道德和法律、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进行界定,并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一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习这门课要求大学生把知与行结合、把学习与践履结合、把知识转化为内在素质。采用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团结互助精神与合作协调能力、增强大学生道德体验的主动性与道德认知的主体性,还有利于提高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与人际交往技巧以及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思维、增强法治观念。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知行统一特点的分析,提出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加强这一课程建设。要求教师要从“知”和“行”两方面为学生做表率,学生要求知与修养相结合,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考试与法要改革。以更好的发挥《思想道德修养》课在人才培养中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既是一门德育基础课,又是一门法律知识课,二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对大学生传授道德知识和法律知识,共同发挥其独特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7.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主要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学生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法律素质是课程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基础》课的法律基础知识教学中,笔者认为案例教学法是帮助学生培养兴趣,掌握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法律素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通过探讨随堂反馈考核方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实际效果,提出完善随堂反馈考核方法的途径应包括让学生参与反馈资料的整理、教师准确地解答学生疑惑、采用多元化考试模式等,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真正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经典体验项目“七巧板”进行体验式教学,让学生执行一系列复杂的任务,完成团队协作、资源共享、角色定位、领导决策、利益关系、价值观念等主体体验。根据“七巧板”的这些特征,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中设计“七巧板”式体验教学,并以某班级教学的具体操作为例展示了实施步骤,并从项目选择与设计、高峰体验、适时引导、理论提升四个方面进行了教学反思,旨在在“基础”课的教学中引入体验教育理念,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活动体验中培养道德情感,提升思想道德的认知水平,从而提高“基础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之一,对于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具有独特作用。在课程改革中,必须坚持“以生为本”、“为人服务”的课程定位,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凸显课程的真实性和针对性,构建与课堂教学相配套的课外实践体系,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交流,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实践中要认真钻研教材,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和考试方式,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运用“对话互动”方式改革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通过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氛围,使师生就某一主题进行平等、自由、广泛而深入的对话交流,在充分体验、自主选择基础上达到“教学相长”之目的。这是知识性德育课程和实践性德育课程的最佳结合方式之一,对于增强德育实效性、针对性和吸引性、感染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自古以来,道德与法律不仅是治国的两种手段,也是提升人性的两大支撑。当前,德法相济具有强烈的时代意义,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的开设正是顺应了这种时代的要求。因此,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就要把道德和法律有机结合起来,真实地展现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各自不同的道德要求与法律要求,并根据不同情况引导、教育学生。  相似文献   

14.
课前课后两次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认可度有了明显提高。这一结果带来有益启示:改善目前德育教学效果不佳状况,提升德育的实效。关键在教师。事实证明。提升德育效果不仅必要、紧迫,而且完全可能。  相似文献   

15.
“思想道德修养”课教材建设之我见马桂新“思想道德修养”是大学思想品德课程中一门重要的必修课,得到了国家教委、地方教委以及各高等学校的重视。近些年来德育教学人员从各个不同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教改尝试,并形成了版本繁多、特色纷呈的教材群。其中国家教委组织编写...  相似文献   

16.
截至2010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有1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和28门省级精品课程。当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数量少,分布不均、学生认知程度低、示范性作用发挥不好、重申报轻建设、课程建设理论研讨严重不足等。要通过合理规划与布局、加强监管、完善年检制度以及教师培训和课程建设理论研究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建设质量,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性作用和辐射作用,促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效果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我国青年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呈现出了多元性、矛盾性和不稳定性等特点,这对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构建带来一定影响。以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目标,不断探索出行之有效的课程教学模式,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18.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教材内容与教学内容要有机转化,思想、道德与法律部分内容亟待整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应充分结合等问题.在教学中必须强化实践教学,更新教育理念、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才能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恰当地运用音乐功能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融合,对于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校新生入校以后所接触的第一门政治理论课.它对学生高校的学习生活以及今后的工作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如何使学生更好地接受这门课程,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师生互动.文章从师生互动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师生互动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意义,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