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本文的研究表明,在古代阿勒泰地区存在着两类青铜文化遗存:克尔木齐早期遗存和库希遗存。克尔木齐早期遗存主体年代范围很可能在公元前2千纪初至公元前2千纪中叶之间;而库希遗存的年代与境外的卡拉苏克文化的年代相当。从这两类遗存的总体特征来看,都与境外的相关文化存在着很大的相似性,它们的形成与境外的同时期青铜文化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新疆史前考古文化遗址,特别是对公元前一千年至公元前2世纪新疆发现的典型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文化遗址的分析、研究,从而揭示这一时期新疆古代居民的经济生活,以及其对新疆地区最早开发的历史。  相似文献   

3.
新疆温泉县阿敦乔鲁遗址是西天山地区发现年代较早的一处青铜时代遗存,出土青铜器数量也为该地区同时期发现中最多的,对于研究公元前2千纪上半叶西天山地区早期铜器的传播和冶金技术的区域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阿敦乔鲁遗址出土的铜器进行了49件无损检测,并对其中6件做有损检测,显示其材质均为锡青铜,成型方式有铸造、锻造,无论器型或材质都与中天山的萨恩萨伊墓地M56出土铜器相同,皆符合已知安德罗诺沃文化铜器的特征,应是安德罗诺沃文化直接影响的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4.
甲骨文稻字及其有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我国是水稻原产地之一 我国地处北温带,气候温和,适宜于多种农作物生长,是稻类原产地之一。随着考古工作的发展,在许多古代文化遗存中均发现了水稻遗迹。从地域分布看,全国各地都有种植,最南端可达云南,北到河北省北部;从时间上看,可上推到公元前5000——6000年的河  相似文献   

5.
匈奴族是生活在我国北方草原地带的古老部族之一,公元前三世纪(战国时期)兴起,公元一世纪(东汉时期)衰落。河套地区和阴山一带是其诞生的摇篮与发展的舞台。公元前209年,冒顿单于凭其才干,征服四周邻族,实现了鄂尔多斯诸部落的统一。并形成我国古代北方民族历史上第一个幅员辽阔的奴隶制强国。  相似文献   

6.
脏卜是古代东地中海地区一种特殊的占卜方式,它起源于古代两河流域地区,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3千纪。在20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脏卜活动日益制度化、体系化。本文以今伊拉克北部尼尼微遗址发现的亚述帝国晚期354篇脏卜报告为研究对象,梳理分析其中有关脏卜卜师的记录,总结脏卜卜师集团的基本状况、工作职责和政治化、官员化特征。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分析石人子沟遗址古人类全基因组序列信息,结合欧亚草原古代人群遗传学研究成果,揭示出早期铁器时代东天山地区与萨彦—阿尔泰地区成为人群融合、文化互动的活跃区域,为公元前2世纪丝绸之路的开拓奠定了重要的物质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8.
通过古代遗存研究历史是考古学研究的宗旨。历史是已经逝去的往事,这往事的内容是无限广阔的,过去的一切都可以成为考古学研究的对象。考古发现的遗存小到一粒种子,大到古代都城。根据发现的遗存所进行的研究,其范围也是极其丰富的,有遗存年代和文化属性的分析、遗存功能的确定、古代遗址布局的复原,古代生态环境的考察和遗存所反映的社  相似文献   

9.
西汉时鲜卑与草原丝路已有接触,东汉魏晋以后,鲜卑尽据匈奴故地,占有草原丝路亚洲部分的大部,建都平城后,拓跋鲜卑逐步扩张,长期拥塞的绿洲丝路重开,西域、海东诸国与北魏的使节、僧人频繁往来,相关遗存也在平城一带出现,如金银器、鎏金铜器、玻璃器、银币、漆器、石窟寺及石雕、胡俑、壁画以及装饰纹样和植物遗存等,真实地反映了公元五世纪平城文化的多元与繁荣。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充分发展的北魏平城美术,以及长江流域的建康建业美术,构成了中国隋唐以前美术的主流意识,也成为唐代艺术文化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包括新疆巴里坤东黑沟遗址在内的欧亚草原地区发现的钩喙有角蹄足动物母题牌饰,认为在草原游牧文化中,这一题材常见且有重要地位,至少战国时代已出现于我国北方草原地带,汉代大为流行,这种题材的牌饰部分出自中原工匠之手,亦为汉代上层贵族所喜爱.此母题中的虚幻动物宜用"有角神兽"命名.  相似文献   

11.
(一)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是缓慢发展时期(公元前21世纪—前5世纪)。与西方※同期相比,中国古代科学技术起步晚、速度慢、成果少。古埃及和巴比伦大约在公元前三千年就进入奴隶社会,中国进入奴隶社会的时间比它们晚一千年左右。据15项重要科研成果统计,西方的发明、发现时间比中国平均早一千五百年左右。第二个是蓬勃发展时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14世纪)。公元前5世纪,中国提前进入了封建社会,这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腾飞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发展速度怏、成果多是这个时期的显著特点。据二十项重要科研成果统计,中国的发明发现时间平均比西方早一千年左右。从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西藏阿里改则县岩画为田野调查对象,对境内的三个岩画点进行了系统调查。改则岩画集中分布在先遣乡那日松巴村热加索康山一带,图像包括动物、人物、植物、日、月、雍仲符号等类型,制作方法为敲凿和线刻,遗存形式均为地表大石。改则岩画风格虽受到北方草原文化的影响,但大部分还是以反映本土族群狩猎生活为主。根据岩画的制作方法、遗存形式、题材内容、动物特征和典型图像,试将改则县岩画考古年代推测为公元前1200年前后到公元700年前后。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对吐鲁番加依墓地12例人类个体的牙釉质进行了锶、氧、碳同位素分析,讨论了加依墓地的人类迁徙和饮食结构。综合地质背景、人类同位素分布状态和本地动物的锶同位素比值几方面证据,确定12例个体中有10例为本地出生,2例来自外地,显示加依墓地以本地人为主,符合公元前一千纪苏贝希文化繁荣稳定发展的情况。牙釉质的碳同位素分析显示本地人群幼年的食物结构以麦类作物和牛羊肉、奶为主,粟黍是重要补充性食物;2例外来个体幼年C_4类食物比例更低,这为追踪他们的来源地提供了重要线索。以上结果对于深入认识公元前一千纪新疆吐鲁番盆地史前人类迁徙、文化交流及生业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青藏高原草原文化是古代青藏高原上的游牧民族创造的多元游牧文化,青藏高原草原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民族文化形态,多民族在历史的发展融合中不断地创造、积淀、充实着青藏高原草原文化的内涵,使青藏高原草原文化具有了民族的融合性、文化的多元性和创造主体的多元性、文化遗存的多样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中国北方与南方古代文明发展轨迹之异同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公元前第三千纪后半期,是中国北方最终形成文明和国家的关键时期。本文运用考古学、历史学、文化人类学、生态学等资料对这一时期北方的龙山文化和南方的良渚文化、石家河文化从地理环境、农作物品种、与相邻人群集团的关系、水利工程的需要、基层社会组织、宗教信仰和政治思想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探讨了南北古代文明发展的不同特点及其原因。作者还就老子小国寡民的保守的政治思想和古代南方分散的家庭经济的联系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中国幅员辽阔,新石器时代文化丰富而复杂。就甘肃省而论,这个时代的文化遗存,现在已知的有一千余处,而且分布范围十分广阔,基本上遍布甘肃全境。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近年来发现的秦安县大地湾遗址。 大地湾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位于渭河上游的秦安县五营乡邵店村东侧,座落在  相似文献   

17.
坐落在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江湾乡西北的大山种羊场遗址,出土了许多文物,从遗址暴露出来的文化层堆积和出土采集的各类文物标本观察,文化遗存可分为辽金时代、青铜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文化遗存晚于白金宝文化、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晚于腾家岗遗址。  相似文献   

18.
商代的方国遗存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商人的,如黄陂盘龙成遗址,另一类是外族的,如江南的马桥文化。在北及幽燕、南达赣鄱、东至滨海、西到关中的广大区域内都有商人的遗址。现在的遗址是古代的聚落。为了研究商人聚落的分布我查阅了已发表的商代遗址的发掘与调查报告,发现商人的聚落存在着成片密集分布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  相似文献   

19.
小拉哈遗址位于肇源县义顺乡小拉哈屯北部沙丘上。从省、地、县文物考查部门多次实地考查,在6000平方米遗址内,发掘出新石器时期和青铜器时期的诸多文化遗存,如陶片、石器、蚌壳、兽骨、鱼骨、人骨等。遗址年代之久远,规模范围之大,遗物品类之繁多,遗存文化之价值都较为突出。在多次考查中,提出了几点存异:一是小拉哈遗址石器来源?二是小拉哈与狼坨子两处遗址是否是一体?三是小拉哈遗址与白金宝遗址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克尔木齐文化的典型陶器、相关器物组合及墓地主要特征——石人等三方面并结合邻近地区的比较资料论述了克尔木齐文化的时代,认为该文化约当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一千纪中叶左右,是新疆的一支重要青铜时代考古文化,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本文还简要讨论了克尔木齐墓地的年代下限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