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名誉教授山田辰雄先生是研究中国问题的知名专家。不久前,他就自己从事中国研究的契机、国际交流、对华观点等问题,接受了日本城西国际大学专职讲师盐出浩和先生的专访。本刊特此刊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金融学会邀请了部分教学、科研和经济综合部门的专家、学者、实际工作者,座谈了金融体制改革的问题。现将座谈会上的观点综述如下: 一、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问题 大家认为,金融体制是经济体制的独立组成部分,它是为整个经济体制服务的。有什么样的经济体制模式,也就要  相似文献   

3.
中国式金融分权是中国式分权的重要内容,与财政分权共同促成中国经济增长奇迹.随着中国金融自由化的推进、地方金融的发展以及区域金融风险的增强,金融分权问题日益凸显.然而既有文献对于金融分权研究的深度和系统性不足.鉴于此,本文结合中国的经济实践系统地梳理了中国式金融分权的研究脉络和成果,以期推动该领域研究的深入和系统化,并为...  相似文献   

4.
关于投资基金的若干问题──投资基金与中国金融深化李健作者简介:李健,1969年生,现在南京大学国际商学院工作,投资基金是金融深化的产物,投资基金以其规模适当、投资方式相对比较直接、业务灵活宽等特点,大大便于专家理财,充分发挥规模经济、降低管理成本,提高融...  相似文献   

5.
滨下武志先生是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教授,是日本著名的中国经济史专家.应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和广东经济史学会的邀请,滨下教授于1992年6月28日在广州作了一次关于中国经济史研究的报告.报告所讨论到的问题,不仅是中国经济史研究中的一些最新课题,而且对认识当代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低碳经济是一种能达到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格局的社会发展形态,它正演变为规制全球社会经济发展格局的新规则.中国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是一个市场化问题和金融创新问题,其中金融创新是技术创新的保障.在对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对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需求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提出了中国商业银行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人的问题,说到底是文化问题。人的文化素质、人的创新精神对经济行为的制约和影响,往往比经济本身因素更重要。 叶显恩先生为原广东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著名徽学专家,同时还是本刊学术顾问。本文是他在“2006年中国国际旅游徽商大会(香港·徽商论坛”)上的主题讲演稿,特此刊出,以餮读者。  相似文献   

8.
黄河中下游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核心地带。历史上,黄河虽然孕育了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但也常常带来河患,面对黄河泛滥、河道淤塞,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曾致力于黄河水患的整治。清代水利专家、河东河道总督栗毓美,就是治黄的著名人物。  相似文献   

9.
金融科技的发展已成为时代潮流,中国在金融科技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科技发展的根本目标,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以金融科技创新为手段,改善传统金融业务,发展新的金融服务,以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同时,金融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和风险。发展金融科技要提升监管的科技含量,管控金融风险的传播,加强金融科技研发,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华学人     
萧灼基,1933年生于广东汕头。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他积极探索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问题,在企业的产权改革、物价改革、金融理论与中国证券市场的研究等方面均颇有造诣。  相似文献   

11.
理论研究和经验表明,金融抑制会阻碍经济增长,这与中国在长期处于金融抑制条件下的高速经济增长颇为相悖,中国金融抑制下的金融漏损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经济增长。处于转轨经济中的中国金融改革,必须加快金融深化的步伐。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中国经济一直持续高速发展,但同时伴随着银行和金融系统的发展不平衡.从中长期来看,这种发展不平衡造成了中国金融系统的脆弱性.反之,中国金融系统的脆弱性也会影响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本文的第一部分,笔者对中国金融改革的特点及其限制作了探讨;第二部分主要研究了中国金融系统目前最大的问题:银行的不良贷款;第三部分则讨论了国家发行国债的条件及其与中国外汇储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东盟区域金融合作:背景、进程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东盟区域金融合作是区域经济集团发展的必然趋势 ,已取得一定进展 ,对东盟与中日韩的区域金融合作并最终实现东亚金融合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中国东盟的金融合作与其他区域金融合作相比 ,仍处于初步合作阶段。文章主要阐述中国东盟区域金融合作的背景、进程、存在的问题、遇到的困难以及发展趋势等  相似文献   

14.
《东岳论丛》2017,(6):92-100
自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提出以来,发展绿色金融已逐步成为各国经济关注的主题,也是推动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经之路。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大国,推行绿色金融管理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深刻把握其内涵,将绿色金融积极纳入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转型战略中,在开放中不断优化和探寻其发展路径。中国绿色金融的理论内涵就是以金融支持为杠杆手段,以推进中国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为目的,以促进绿色贸易、有效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助于加快经济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为特点。本文结合制约中国绿色金融发展中的产品创新不足、市场机制不健全等瓶颈问题,从八个方面探索性地提出了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绿色金融实现路径:一是积极推行绿色融资管理,优化发展绿色金融的顶层设计;二是尽快完善绿色金融的法制法规建设;三是加快绿色金融市场机制建设;四是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及业务模式;五是鼓励绿色发展项目的投资组合;六是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引导作用;七是培育好中介服务体系;八是完善信息共享,强化部门合作。  相似文献   

15.
《江西社会科学》2016,(2):28-37
中国经济转型与改革的大趋势是纳入国际通行的市场经济体系,而针对"中国特色"经济现象的理论研究成果也逐步纳入国际学术界,这需要国内学者对中国经济现象进行研究时,尽量能够运用国际学术界常用的研究范式分析和论证各种经济问题。国内外学者已经对主流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以及优缺点进行了归纳和论述,本文试图把这些作者的思想和看法进一步引申和细化到金融学领域,提出并论证主流经济学方法与演化经济理论方法的有机结合,是能够对中国金融问题进行解释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的结论主要针对中国金融现实情况提出了理论界需要深入探讨和研究的有关课题之建议。  相似文献   

16.
金融全球化极大地促进了各国经济和金融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给各国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风险。中国监管面临的问题是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现行监管法律体系不健全等。应当进一步完善现行法律法规,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培育中国特色的金融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17.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为了加强宏观调控,解决经济领域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中央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把整顿金融秩序做为实现宏观调控的突破口。这是由于引发当前经济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金融秩序混乱、金融纪律松驰。具体表现在有意延长汇兑资金在途时间,违章拆借,  相似文献   

18.
内外经济失衡下流动性过剩的政策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中国经济总体运行良好,但是内外经济失衡问题仍然突出,特别是流动性过剩问题已经引发了实体经济投资增长过快和资产市场价格加速上涨的情形。流动性过剩已成为国内市场的痼疾和当前经济金融领域的突出矛盾,将成为导致中国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的重要内在因素。流动性过剩表面看是资金问题,实际上却是经济运行中诸多矛盾和问题的综合反映,是内外经济失衡下对内对外多种政策调整滞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流动性过剩问题,必须采取加快改革外汇储备管理制度,积极修正涉外经济金融政策,努力调整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政策,加快提高存贷款利率并缩小存贷差等综合性举措,多管齐下形成政策合力才能逐步加以化解。  相似文献   

19.
云南经济和金融的发展均较为滞后,究竟是金融发展阻碍经济增长,还是经济增长制约金融发展,一直是云南省政府及社会关注的问题。以国内外关于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关系的理论和1978~2009年云南的经验为基础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显示:一方面,云南金融发展没有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因,金融发展尚未形成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传导机制;另一方面,云南经济对金融发展虽然存在较强的正向促进作用,但较为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还不足以支撑金融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任兆璋  郁方 《学术研究》2008,44(1):85-90
20多年的金融改革与发展,在广大农村地区的一个客观特征是形成了金融资源供给强垄断的基本格局.我国农村金融垄断带有典型的制度和行政垄断特点.行政性金融垄断主要缘于我们的金融制度设计与监管的因素.农村金融垄断格局给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带来的后果是严峻的,一方面它带来金融资源供给不足下的农村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和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另一方面它还导致一个被人们普遍忽视的问题:农村金融资源配给不平等所产生的农民资源享有的公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