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27年中国全面抗战开始时爆发的沿海工业内迁运动,是中国近代经济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事件。它的结果是将中国东南沿海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工业经济移入当时的战略后方中国西部(主要是西南)广大经济极不发达的内地,从而在这块很深蒂固的封建土壤上极迅速地建立起了现代工业的基础,开辟了战时后方工业建设的新天地,使得中国民族工业在抗战的艰苦环境中得以延续发展。随沿海工业大迁徙而迁渝复工的数百家工矿企业是内迁工矿企业的大宗。它们在渝历尽千辛万苦,数年如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沿海地区和一些抗战前沿省份的部分厂矿进行了大规模内迁,人们称之为“中国实业界的敦克尔刻”.湖北工业内迁是这次工业内迁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过去史学界却关注甚少.本文试图根据所掌握的材料,对战时湖北工业内迁的情况,作一初步论述.抗战时期湖北工业的内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湖北原有工业的内迁,另一部分是抗战爆发时从上海等沿海地区迁到武汉的工业再次内迁,本文所论,仅限于前者.  相似文献   

3.
晚清武汉曾经是与上海实力相当的工商业重镇,钢铁与军事工业堪称国内翘楚。进入民国后,武汉工业尽管在全国的位次略微后移,但总体趋势是在晚清开创的基础上继续发展,是中国为数不多的重要工业基地之一。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工业被迫向抗战大后方搬迁,武汉工厂作为内迁的重点,与先期内迁的江浙工厂一道,共同演绎了中国抗战进程中的悲壮一幕。武汉工厂内迁不仅避免了武汉工业被日军利用的严重后果,有效保存了中国工业实力,而且促进了抗战大后方工业与当地经济的发展,为争取抗战胜利作出了杰出贡献。但从另一方面讲,武汉的工厂大搬家以及长达7年的沦陷,中断了武汉经济的正常发展进程,给武汉工业造成了深痛巨创,到新中国成立时,武汉工业仍未能恢复到抗战前水平。  相似文献   

4.
中国高等教育从产生之初就显现了它在地域分布上的不均衡性。抗战时期出现的高校内迁,是中国在高校分布上的一次重大调整,它改变了战前高校东多西少的局面,对战后中国高校地域分布的均衡性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这次高校内迁对当前中国推进西部高等教育发展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初、中期沿海一些工厂企业陆续内迁西南、西北,其中湖南是内迁企业较多的省份之一。关于这一情况至今尚无系统详尽的文字介绍,笔者愿就接触到的部分资料作一初步叙述,以求教于学术界同仁先辈。一、企业迁湘概况抗战企业内迁始于1937年7月抗战全面爆发,大体上可分为四个时期。抗战爆发至次年1月为第一时期,即发轫时期。这一时期虽政府指定川、陕、滇、贵、鄂、湘等省为内迁目的地,但各厂几乎全部云集武汉,不少厂还在武汉开工生产。自1938年1月各厂开始陆续离汉再迁,是为整理转运时期。9月以后内迁速度加快,各厂散向西南、西北各省,到12月内迁厂矿数已达预计搬迁总数的四分之三,是为继续内迁时期。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时期工厂内迁及其对大后方工业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抗日战争爆发后 ,国民政府被迫组织了沿江沿海国营和部分民营工厂迁往我国西南等内地。工厂内迁促进了大后方工业的发展 ,为大后方迅速建立起新的工业基础 ,改变了过去不合理的工业局面。虽然这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的战时政治经济的产物 ,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战争的进展和时局的转换 ,但它却使西部地区的工业在战时短短的数年便走完了平时需要数十年乃至百余年才能走完的历程 ,并为嗣后西部地区工业的发展创设了一些条件和留下了一定的基础。抗日战争时期 ,国民政府主动或被动所采取的有关政策而形成的发展西部地区工业经济的模式 ,至今仍有鉴借意义  相似文献   

7.
抗战时期兵工内迁重庆,造就了中国抗战大后方重庆经济中心的历史地位,推动了重庆城市现代化进程的转型;促进了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人文开发,可谓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次具有国家战略性质的“西部大开发”;奠定了重庆现代工业与经济发展基础,也初步改变了中国现代工业的整体布局。  相似文献   

8.
“八·一三”以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沪宁苏杭遭到日本侵略军的全面进攻。为了支持抗战,防止该地区的民族工业落入侵略者之手,国民党政府曾将部分工厂企业迁往我国西南等内地。工厂内迁是抗战史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中国抗战时期的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抗战初期,资源委员会组织并推动东部沿海地区工矿企业内迁,此举既保存了中国抗战的经济力量,又在较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东西部工业发展不平衡的格局。同时,对于改变地方经济分割局面,形成国家资本占主导地位的经济体制,在中国建立具有独立性的工业体系,支持抗日战争,都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出于抗战和生存的需要 ,国民政府进行了大规模的工业内迁 ,从而对西南地区的工业化进程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次规模最大、内容最典型的工业化空间传动运动。这种非经济性动力引发的工业化空间传动也存在一定的弊端。  相似文献   

11.
抗战时期企业迁陕概况及对陕西经济发展的作用曹敏抗战初期的工业内迁运动是抗战史上的重要内容之一。迁陕的几十家企业不仅为支援抗战作出了贡献,而且对陕西近代工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一、企业迁陕概况现代战争,无论装备和给养,都离不开工业提供。战争不...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为了更好地进行抗战,大批东部人口向内地迁移.这些内迁移民具有非常浓厚的战时特点,从他们的籍贯构成、年龄构成、性别构成以及职业构成四个方面反映出抗日战争这个非常时期内迁移民的人口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先后举办了战时运输兵险和陆地兵险.战时兵险的举办,对沿海厂矿企业的内迁及内地工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因为它办法简易,条款明晰,费率合理等,从而赢得了社会各界好评,扩大了中国保险事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抗战时期难民数量之大、涉及范围之广、难民的生存境遇之惨,胜过了历史上任何时期的难民现象,“紊乱、惊惶、骚乱”可谓是抗战时期逃难民众的基本写照。即使在如此悲惨的境状下,广大的难民尤其是其中的内迁文化人士仍以坚强的毅力从事着文化建设,传播着先进的思想与观念,推动着后方文化事业的发展,由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内迁文化”。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对中国的教育文化大肆破坏,东南沿海沿江一带的学校被迫内迁,广大师生纷纷转移后方。随着战区的扩大,流亡人数的增多,国民政府于1939年12月成立了"战地失学失业青年招致训练委员会",作为国民政府的战时教育救济组织,以安置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的失学失业青年。据统计,从1940年到1945年,共招训38,2271名青年。从而对保存中华教育的火种,维持中国战时教育的继续发展及中华民族的抗战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2008年以来,我国东南沿海制造业企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开始纷纷选择内迁。本文总结了企业内迁的背景和现状,对企业内迁的动因进行了研究,发现劳动力及土地成本的上升是企业内迁的重要动因,最终研究了企业内迁存在的阻力。  相似文献   

17.
1930年10月,卢作孚在重庆北碚创建了中国西部第一个综合性科研机构--中国西部科学院,并对川康为重点的西部地区开展了一系列生物、理化、农林、地质的调查研究,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果.抗战爆发后,由于卢作孚和中国西部科学院的影响和鼎力帮助,一大批东部地区的科研学术机构和科学工作者内迁北碚,中国科学文化的国脉和精华得以保存和延续,北碚也因此成为大后方科技文化中心,中国西部科学院成为大后方科技事业的"诺亚方舟"而永载史册.  相似文献   

18.
重庆,是当今我国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城市,也是西南地区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和商品贸易基地。在重庆经济中心形成的历史过程中,抗战八年是极为重要的一环。抗战时期,由于战争的爆发和影响,重庆不仅在政治地位、文化事业诸方面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而且在经济方面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战争期间,大批工矿企业的内迁与新建工厂的频兴,使得重庆工业在战时短短的七、八年间便走完了平时需要数十年乃至百余年才能走完的历史进程,重庆城本身也由偏处西陲的一座工商小埠而发展成为我国战时的“工业之家”,从而成为支持长久抗战的主要物资供应地,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不仅如此,战时重庆工业的发展,也牢牢地奠定了今天重庆工业基地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全面抗战爆发后,知识分子被迫内迁与长期流亡后方的苦痛经历,使他们的心态在抗战中发生了衍变。内迁知识分子在迁徙前就已面临是否内迁的抉择困境,再到迁徙过程中的心理煎熬,以及后方长期面临的生存焦虑,知识分子心理始终处于一种不安的状态中。这种心态在后方的长期流亡中逐渐呈现出一种苦闷,以及对个人命运的绝望感。而后方国民党腐败的现实则将这种心态进一步延伸到对国民党政权认同感的疏离,并最终导致了战时知识分子群体趋于一种“失序”状态,即个人对社会依附感的断裂。这种心态的衍变间接影响了战后我国政治格局的走向,同时这也是战争对内迁知识分子心理所造成的隐性伤害。  相似文献   

20.
刘仓 《中华魂》2010,(8):24-28
1924年至1927年,在中国的大地上爆发了一场席卷全国的革命运动。这场革命运动规模之宏大,动员群众之广泛,社会内涵之丰富,历史影响之深远,超过中国近代以来历次革命运动。人们通常称之为"大革命”。这场大革命的宗旨是“打倒列强,除军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