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反映消费资料生产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我们可以采用一些公式来表现。但是,“公式本身什么也不能证明;它只能在过程的各个要素从理论上解释清楚以后对过程绘图说明。”①所以,这里不是企图通过公式来证明什么新的原理,而是为了把消费资料的生产在内含的和外延的扩大再生产中的不同作用,用简单的符号和公式表示出来。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消费资料生产全部用于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围绕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考察了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相联结的流通过程,创立了科学的再生产理论。马克思关于再生产的原理是从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得出来的,那么,这一原理对社会主义经济是否适用呢?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中论及到这个问题。列宁、斯大林对此也作过明确的论述。列宁指出,马克思对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分析,“甚至在纯粹的共产主义社会里,不也有Ⅰ(V十m)和ⅡC的关系吗?还有积累呢?”(《对布哈林<过渡时期的经济>一书的评论》,人民出版社1976年12月版第3页)斯大林说:“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的这一切基本原理,不仅对  相似文献   

3.
罗莎·卢森堡、列宁和希法亭在围绕资本主义是否崩溃以及扩大再生产是否实现问题进行争论时分别侧重商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和货币资本循环,都没有从三者统一的角度把握社会资本再生产问题。马克思在破解“斯密教条”的基础上,以价值的纯粹流动性为中介,揭示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差异,描述了社会总产品实现过程中作为资本的价值在两大部类之间的运动,指出这一运动以资本价值的流通为基础。“资本再生产图式”之所以能够透视现代社会的结构,是因为这一“科学抽象”将经验上升为知识论本身,范畴的运动蕴含了资本运动的现实。在《资本论》第二卷第VIII稿结尾,马克思坚持了对“货币资本循环”的重视,这一判断是基于MEGA2《资本论》第二卷第VIII稿结尾部分和对《资本论》第二卷理论体系的理解得出的。建立在“资本循环”是“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和“商品资本循环”相统一的结论基础上,马克思的资本再生产理论能在更广阔的解释视域中观照资本再生产与当代国际资本循环的现实。  相似文献   

4.
《资本论》第二卷第三篇《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是十分重要的篇章。马克思在该篇中,通过对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过程的考察,全面地论述了社会总资本再生产赖以实现的条件和形式,科学地分析了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之间、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和内含的扩大再生产之间的关系;深刻地阐明了社会再生产中积累和消费等问题,从而创立了根本区别于资产阶级的、崭新的、科学的社会再生产理论。马克思的这一理论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特点,具有资本主义商品价值关系的形式;但它同时揭示了一切社会化大生产的共同规律,它的许多基本原理对社会主义再生产也是适用的。因而认真学习马克思关于社会再生产的理论,特别是正确掌握和运用两大部类平衡发展规律,对于我们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社会主义?这是具有重大意义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马克思在回答什么是资本主义所有权时说过,“给资产阶级的所有权下定义不外是把资产阶级生产的全部社会关系描述一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第180页)在《资本论》里,马克思就是从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全过程来论述生产资料的占有、使用和支配的状况,来说明什么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同样,要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也只有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作一番全面的具体分析才能说清楚。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准确地阐明了马克思的这个方法论。他说:“马克思没有经院式地臆造和‘虚构’种种定义,没有从事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二卷第三篇考察了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关于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中心是说明社会产品的各个部分在价值上如何补偿和实物上如何替换的问题,归根到底,就是社会生产的按比例发展问题。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理论,揭示了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及其运动规律,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的深刻的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7.
《资本论》第二卷研究了资本的流通过程,阐述了再生产的理论。它既是马克思的《资本论》这部伟大著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又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节录本基本上保持了这种特点,为广大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读本。现就这本书的基本结构、主要原理和现实意义,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 《资本论》第二卷的结构,是运用唯物辩证法,对资本的流通过程进行详尽地科学分析而建立起来的。 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着重考察了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而对资本的流通过程,除购买劳动力这一流通行为之外,都是作为假定的前提而没有展开分析。但是,资本的运动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生产决定流通,流通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决定生产。剩余  相似文献   

8.
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规律是列宁在《论所谓市场问题》中首先提出来的。是列宁根据马克思的再生产一般原理,对技术进步有机构成不断提高条件下的扩大再生产作了完整分析所得出来的科学结论。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核心是两大部类及各属类之间的比例平衡,马克思对整个社会再生产的分析,都是围绕这个问题展开并以此为结论的。  相似文献   

9.
生产资料优先增长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工业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指导。 这一原理首先是由列宁提出来的。1893年,列宁在《论所谓市场问题》一文中,把技术进步和有机构成的提高纳入马克思的再生产图式,论证了在社会总产品中“增长最快的是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其次是制造消费资料的生产资料的生产,最慢的是消费资料生产。”  相似文献   

10.
<正> 马克思在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提出了两张反映社会资本再生产全过程的图表,并在1863年7月6日恩格斯的信中指出,要用其中第二张表“来代替魁奈的表”。以后这两张图表就被称为“马克思的经济表”。现在马克思的经济表已广为人知,但对于它和魁奈的经济表之间的关系以及它在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创立过程中的作用这两个问题,却很少有人问津。本文试图对此拾遗补阙。一、要分析这两个问题,必须先对马克思的经济表加以解释。马克思在致恩格斯的那封信中对第二张图表作了比较详细的说明,而且马克思的两张经济表所反映的理论内容并无多大差异,所以本文取第二表作为分析对象。  相似文献   

11.
一九一三年,列宁在读罗莎·卢森堡的《资本积累论》一书时,鉴于该书的理论错误以及对马克思和列宁本人观点的歪曲,曾打算著文进行批评,并拟就了写作计划,编制了《说明各种社会经济形态的社会总产品结构变化的表式》(以下简称表式)。列宁的表式不仅正确地批评了罗莎·卢森堡的错误观点,简明扼要地分析了奴隶制和农奴制以及资本主义的再生产问题,而且在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中第一次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速度、比例、效果等重大问题,作出了伟大的科学预见。这是继《论所谓市场问题》、《评经济浪漫主义》、《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等光辉著作之后,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的又一个重大发展.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已经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在进行新长征的时刻,学习列宁的这个光辉文献,无论对于我们研究社会主义再生产理论,总结我国经济建设的经验,预测今后发展变化的趋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但它首先是一部开创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伟大经典著作。《资本论》内容浩繁,理论精深,方法辩证,令人体味无穷。就其主要研究对象来说,《资本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本论》作为马克思用以毕生精力而论著的代表著作,在深刻揭示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规律的同时,也顺理成章地叙述了他的“社会主义观点的基础”。所以,列宁曾经也把《资本论》称之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可见,马克思的《资本论》,对于我们今天研究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它不仅在立场、观点和方法上,给我们启迪和教诲,而且在许多基本理论方面,给我们以明确的指导。正如斯大林所说,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不仅对于资本主义社会形态是有效的,而且任何一个社会主义社会在计划国民经济时,不运用这些原理也是不行的。  相似文献   

13.
一1.马克思关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理论,虽具有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形式。但它却包含有一切社会再生产的一般原理,社会主义社会在计划国民经济时,不运用这些原理也是不行的。而关于社会再生产实现的原理,又是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一定意义上,甚至可以说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就是“实现”的理论。正确地  相似文献   

14.
《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学术界的认识不统一。多数同志认为《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有的同志认为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这里谈谈我的一点粗浅看法。关于《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我认为全书三卷的标题就已经表述得很清楚。马克思在第三卷的开头曾经指出:“在第一卷中,我们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作为直接生产过程考察时呈现的各种现象”。接着他又说: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还要由流通过程来补充,而流通过程则是第二卷研究的对象。”关于第三卷,马克思说:“这一卷要揭示和说明资本  相似文献   

15.
<正> 魁奈在1758年所提出的《经济表》,是对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所作的尝试。对于这种尝试,马克思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它是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至今所提出的一切思想中最有天才的思想。”马克思在批判古典政治经济学过程中,着力于对魁奈《经济表》所表达的思想进行科学的总结,从而提出了完整的、科学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马克思和魁奈在这个问题的探讨上有着许多共同之处。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与凯恩斯国民收入理论的比较和思考李羽中一、引言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是在1893年出版的《资本论》第2卷中提出来的。众所周知,《资本论》第2卷、3卷是在马克思逝世后由恩格斯整理出版的。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揭示了要保证社会再生...  相似文献   

17.
《学术月刊》今年第五期发表了薛志贤同志的《生产资料的优先增长不是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一文。作者说:“从马克思再生产的理论得不出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结论。”生产资料优先增长不是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这种提法值得商榷。生产资料优先增长是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原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通过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对比关系的分析,论证了整个社会要顺利地实现扩大再生产,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速度要快于消费资料生产的增长速度这一重要原理。列宁在《论所谓市场问题》一文中,丰富了这一原理。在整个社会技术进步、有机构成提高的前提下,列宁指出要顺利实现扩大再生产,增长最快的应该是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Ic],其次是制造消费资料的生产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那么,对立统一规律本身有没有个“实质”的问题呢?如果有,又是什么呢?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点看法。 把对立统一规律确定为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一个重大贡献,也是列宁对国际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经验的一个深刻总结。列宁在作出这一论断的同时又指出:“可是,这需要解释和发挥。” 毛泽东十分重视列宁的这个思想,他在《矛盾论》中科学地解释了这个思想,并作了重要“发挥”。比如,他第一次提出了“矛盾问题的精髓”理论和“矛盾双方必分主次及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原理,这就把研究重点深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不是在资本主义社会范围内研究,而只是在产业资本范围内进行研究的。马克思在分析两大部类比例及其相互补偿问题时,是以全社会只有产业资本作为前提,而把非产业部门的需要舍象了。说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的前提是产业资本,根据是什么呢? 第一,从马克思《资本论》体系来看。再生产理论主要是在《资本论》第二卷中论述的。我们知道,《资本论》第一卷是以产业资本的个别资本作为研究对象,它主要是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实质。第二卷的第一、二篇研究了资本的循环周转,其对象仍是产业资本的个别  相似文献   

20.
《新民主主义论》是毛泽东同志的重要政治著作,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起来,完整地、系统地阐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虽然已经成为胜利了的历史,但是这一著作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至今仍有现实意义。在《国家与革命》中,列宁指出:“马克思的全部理论,就是运用最彻底、最完整、最周密、内容最丰富的发展论去考察现代资本主义。自然,他也就要运用这个理论去考察资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