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六六 《中外书摘》2010,(5):95-95
最近酣畅淋漓地读了一本好书,于是欣喜地推荐给朋友们。 最初,朋友们问我,这是怎样的一本书,我会答:“这是一本如何追求智慧的书。”发现市场不是很大,后来我修正了策略,我说:“这是一本如何保证你今生肯定会变成一个大富翁的书。”阅读者众(作者提到的这本书是一本美国人写的《穷查理宝典——查理芒格的人生箴言》,  相似文献   

2.
七十年代有一本书曾红遍大江南北,书名叫《谁是最可爱的人》。文中字里行间渗透着一位作家对战友的钦佩和挚爱,在社会上引起了震撼和共鸣。 也许你认为,在和谐社会的今天,最可爱的人难以觅寻,但你可知道,伟大也会出自平凡。最近,记者慕名到河北衡水市中心血站采访,所见所闻甚感独特,非同一般。  相似文献   

3.
《沉思录》就其本身的内容而言并不构成一本书,因为它都是一段段的文字,被随意地分成几个话题,偶尔放在书中的各个部分。即使如此,一想到作者是在当年的鞍马劳顿中写下的这本书,你依然会非常兴奋!马可·奥勒留,这位统治罗马的最后五位伟大的皇帝之一,他不像其他人所认为的那样是个哲学家,  相似文献   

4.
刘绍义 《老年世界》2013,(22):21-21
爱看书的我,小时候就想有一个自己的书房,把自己心仪的书摆满书架,分门别类,文史休闲,要找哪一本书,就像在图书馆里一样,信手拈来。倘若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坐拥书城,我的读书生活肯定会更加有趣。  相似文献   

5.
不知道你记不记得,上世纪90年代,有一本书很流行,书名叫《富爸爸穷爸爸》。这本书系列书籍卖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至今仍然影响巨大。最近在上海上演的一部音乐剧《女人必须有钱》,据说灵感来源就是这本书。  相似文献   

6.
幽默文摘     
打比方 父亲杀鳖,一刀没剁着鳖头,那鳖把头缩进去再没出来。父亲拿着刀,等得不耐烦了。 儿子劝他:“算了吧,如果是你,一刀没剁着,你还会伸出头来吗?” 忍无可忍 小李在书店里买书,由于他买的书名难以启齿,只好用手比划着说:“小姐,衣给拿本书。”小姐问:“哪本书?” 小李说:“那本王朔的书。”小姐不高兴地说:“王朔的书多着呢,我怎知拿哪本书?” 小李忍无可忍,冲口说道:“《我是你爸爸》。” 顺口溜一次,小王在家与妻子说起了当今社会的一则顺口溜:“只爱一个太傻,爱上两个起码。三个五个不多,十个八个潇洒。”妻…  相似文献   

7.
拔的意思就是说,书看完了,该拔拉到一边去了,作者得写点东西,告诉你这书扔哪儿不污染环境。开始都用提手的.后来书越出越烂,就改成用脚踢了。作为作者之一.我觉得这本书还没烂到用脚踢的程度,就用了这个拔,希望你们扔书的时候用手扔,准点,别砸到人。  相似文献   

8.
陈思亮 《现代交际》2007,(11):25-26
著名的亚历山大图书馆在一次火灾中被毁之后,人们在废墟中发现了残存的一本书,可惜这本书没有什么学术价值,政府打算把这本书拍卖掉。由于大家都知道这本书学术价值不大,没有人愿意买这本书。最终,一个穷学生以3个铜币的低价购得这本书。那名穷学生在少有其他书读的情况下,经常把这本书拿出来翻阅。翻到后来,书被翻破了,书脊里掉出  相似文献   

9.
一拔的意思就是说,书看完了,该拔拉到一边去了,作者得写点东西,告诉你这书扔哪儿不污染环境。开始都用提手的,后来书越出越烂,就改成用脚踢了。作为作者之一,我觉得这本书还没烂到用脚踢的程度,就用了这个拔,希望你们扔书的时候用手扔,准点,别砸到人。关于这个“拔”,要是记得先生教的和这解释不一样,就以先生教的为准,我说的甭信,就图一乐儿。——这本书没一句真话。  相似文献   

10.
邓伟志 《社会学》2005,(3):63-64
《和谐社会笔记》一书己经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了。书名叫《和谐社会笔记》,有人问我读了哪些书?说实在的,精读加粗读,真不知读了多少百本书。记得单是一家出版社的书我就读了十好几本。可是,这笔记与其说是读出来的,不如说是跑出来的。  相似文献   

11.
开心乐园     
《老人世界》2014,(9):62-62
一、小幽默 漂亮的书架 甲对乙说:“呀,你的书架真漂亮,可惜里面一本书都没有。” 乙说:“是呀,我以前倒是有很多书,可是为了买这个书架,我把书都给卖了。”  相似文献   

12.
鱼头     
史振亚 《老年人》2009,(10):47-47
华罗庚“猜书” 华罗庚读书的方法与众不同,当他拿到一本书时,首先要对着书思考一会儿,猜想书的布局谋篇,斟酌完毕再打开书。如果作者的思路与自己的猜想一致,他就不读了。华罗庚这种“猜读法”,不仅节省了读书的时间,而且培养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不至于使自己沦为书的奴隶。  相似文献   

13.
夫君总少一本书□陈建华我与夫君的相识相恋都是在我所管护的病房里进行的。媒人竟是一本书,我已寻觅了很久的一本书。那天,照例是我替病人发药的时间,对于我的“命令”病友们都积极地响应,唯有6床对此不当一回事,仍旧背靠在枕头上我行我素迷恋着他手中的书……“没...  相似文献   

14.
这本书,作者已经送给我好几个月了,一直到假期我才拿来细读。读这本书,是需要我们沉下心来,潜心思考的。因为它太过厚实、绵密,对我们已有的斯密印象有着强大的冲击力。此次阅读竟然延续了一个多月之久,中间有兴奋,有景仰,有感喟,亦有质疑存焉。不过,我想这大概不会是我最后一遍读这本书。记得四月份王则柯师来学校讲学,共进晚餐时我曾对他言及此书,当时罗老师刚将此书相赠,我才读了汪丁丁和万俊人教授所做的两篇序言,即已兴奋不已。  相似文献   

15.
上月在这里介绍了《半农半X》这本书及书中70岁的芝原老婆婆,这个月打算通过书中另一位老婆婆,更进一步探讨“半农半X”的想法及对社会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怀念二哥     
今年4月,我收到一本“百战将星丛书”《吴效闵少将》的书。书是作者吴森——济南军区原副司令员吴效闵将军的儿子寄给我的。吴森在网上看到一篇对我的专访,得知我是烈士田涯的妹妹,而田涯是他父亲的好友,在这本纪念他父亲的书中,有40多处谈到了田涯。他特地打听到我的住址和电话,并寄给我这本书。翻看着这本书,我心灵的琴弦不禁再一次被拨动,思绪又回到了那个久远的年代……  相似文献   

17.
《我的汽车生涯》一书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的亲历亲为者陈祖涛的口述回忆录,本刊将分两期选栽此书。目前,中国汽车产业正在成为世界汽车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21世纪世界汽车产业的大格局当中,中国汽车产业的位置与作用日益凸显。基于此,本书对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经验教训的理性分析会给读者以启迪和思考。  相似文献   

18.
藏书     
梅桑榆 《老年人》2009,(5):50-50
我住北京多年,寂寞时常忆及家乡的一些好友和旧事。但最常念及的,还是我旧居中的那些藏书:我自1997年离开家乡后,那些书便与我长期“分居”,终年寂寞地留守在旧居的书房中。每当我写作时欲参考某本书,或想起某本书中的一些内容、段落,欲加查阅引用时,而那本书却在远隔千里的旧居的书房里,便怅然叹息:人书不知何日才能团聚。  相似文献   

19.
幸福地读书     
小时候的理想很简单,就是做一个书店的营业员。因为我觉得,坐拥书城是超级幸福的事。 基于这种认识,我从小就特别迷恋书,对书有一种自然的亲近与兴奋。捧一本书,端一杯清茶,独自畅游在思想的海洋里,体味生活的哲理,那情那景,既惬意又幸福。  相似文献   

20.
《老人世界》2013,(12):61-61
很少有一本书会在出版发行了69年后,仍能对读者产生着诱惑。而《毛泽东选集》自1944年晋察冀日报社出版第一部到现在,仍是很多人的必读书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