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小平“南方谈话”既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指针,也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伟大指针。新时期党的建设必须紧紧围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行,保证党的基本路线的贯彻执行;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创新;必须着力解决选人用人问题,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坚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第八次全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历史和现实的经验告诉我们,进行伟大的创业,必须有伟大的创业精神。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伟大的创业,必须大力弘扬党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对于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党风的根本好转;保证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目标的胜利实现,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是非常必要的。首先,艰苦奋斗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3.
正在黑龙江考察抗洪救灾工作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在哈尔滨听取内蒙古、吉林、黑龙江三省区和沈阳军区的负责同志关于抗洪救灾工作汇报时强调指出,在这场伟大的抗洪抢险斗争中.我们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这是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都要大力弘扬这种精神,全力做好救灾工作,帮助受灾群众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届时积极清实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各项任务,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平业。听了汇报后,江泽民说,两个同…  相似文献   

4.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正值世界形势渐趋缓和,大战不起小战不断的相对和平时期;是我国推进改革开放,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全力进行现代化建设时期;是我军在改革开放中推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时期。在这伟大的历史转型时期,军队建设的实践,  相似文献   

5.
肖建杰 《兰州学刊》2003,(6):164-165
本文论述了新时期文化创新的必要性 :文化创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是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的必然要求 ,是应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面临挑战的必然要求 ;新时期文化创新的方向性 :用先进的世界观作指导 ,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和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 ;新时期文化创新的可行性 :有利的国际和国内环境。  相似文献   

6.
任民 《学术论坛》2005,2(11):30-34
邓小平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思想渊源,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为科学基础,在推进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致力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教育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弘扬和培育了民族的创新精神,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一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面临着执政和改革开放的双重考验,党的自身建设面临着更为繁重的任务。在这个时期,党内监督只能加强,不能减弱。 其一,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上的经验教训说明,新时期的党内监督丝毫软弱不得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改革开放又是一项大胆的探索,它必然引起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深刻变化,给党的建设带来许多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十年多来,就碰到了两个突出的问题:一个是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先后发生过三次旨在反对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资产阶级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总结概括的"98抗洪精神",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它产生于抗洪斗争的伟大实践,又源于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更是共产党领导下的时代精神的具体体现。1.抗洪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再现和发展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有着迥异于西方文化传统独树一帜的民族精神。"这个民族精神,积千年之精华,博大精深,根深蒂固,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成分。"中华民族精神,涵盖面广,内容极为丰富。它主要包括:忧国忧民、救国救民、舍生忘死的爱国主义精神;厚德载物、互助互济、贵公重义的无私奉献精神;自尊自励、顾…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已经在全国出版发行,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小卜平文选》第三卷,是1982-1992年邓小平同志的主要著作,同他的前两卷文选是一个整体.集中反映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全国人民,这是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迫切需要,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  相似文献   

10.
30年前的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从此跨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那一伟大历史时刻诞生的山东社会科学院,本身就是新时期的产物。在她发展的30年历程中,鲜明地表现了新时期的特点: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理论,而且,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了改革开放过程中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一、对传统文化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原则传统文化,从一定意义上讲,它是指中外历史积淀下来的文化遗产。邓小平非常重视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问题,他创造性地提出了如下的基本方针和原则。首先,他重新肯定毛泽东提出的“推陈出新,古为今用”的方针。①早…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是伟大时代的伟大人物,在他身上体现出的求是务实精神、改革开放精神、维护和平精神、开拓创新精神、追求发展精神、重视科学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不仅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伟大精神,而且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丰富、发展和延伸,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奋斗、开拓进取、走向繁荣富强的精神支柱,是凝聚中华民族思想,鼓舞人们夺取改革开放胜利,推动中国走向世界的伟大旗帜。一、求是务实精神求是务实是邓小平鲜明的理论品格。粉碎“四人帮”以来,无论是批判极“左”思想或是反对封建迷信;无论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或是探索中国现代化道…  相似文献   

13.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大业的精神力量,也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任务,发展科学精神、加强社会风气建设、继承传统文化,建设这会主义新文化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特别是在新旧体制转换的新时期,认真研究加强各级领导集团的权威建设,提高执政能力,是摆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一、新时期提高领导集团权威的必要性当前,我们国家正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由于国体和政体的特殊性,这种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进行,这就要求代表党在各个层次行使领导职能的领导集团有很高的权威,否则,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目标就会落空。首先,从各级领导担负的任务来看,由于难度大,要求高,时间紧,领导集团没有很高权威,就不能完成这项伟大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体现在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层面上,就是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描绘了到本世纪中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对新世纪全面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要全面落实十六大精神,以改革为主线,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就应在全社会建立起诚信制度,自觉地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突出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问题。这对于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以及日益全球化的过程中,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把我国建设成为文明、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  相似文献   

18.
中国思想文化创新精神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思想文化的创新精神,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着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而突出的因素。大力弘扬中国思想文化的创新精神,我们就能够大力提高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新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9.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从那时至今的ZO年间,青海各族人民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克服困难.开拓前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从东部农业区到千里草原,从江河源头到青海湖畔.昔日封闭落后的青海高原到处呈现出开发建设的蓬勃生机,为民族地区的发展振兴谱写出新的篇章。伟大的改革巨大的成就新时期最鲜明…  相似文献   

20.
融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于一体的中国精神,萌生孕育于中华古老文明传统,积蕴于现代中华民族建设富强国家和致力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彰显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国力快速崛起中所形成的精神价值、精神品质和精神风貌,本质上是中国共产党人九十多年为国家为民族上下求索的精神确证,已经成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构成和中国模式之精神内涵的集中反映。中国精神是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创造幸福美好新生活的精神源泉和动力引擎,是中国崛起和实现"中国梦"的精神依托和精神支撑,对于坚持中国道路、凝聚中国力量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