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从马克思到现代均衡:一个理论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均衡和非均衡分析是现代经济学的主流分析范式。马克思均衡理论是一个以劳动价值论为核心,将局部均衡、一般均衡、宏观均衡和非均衡分析统一的逻辑体系,与现代均衡非均衡理论有本质的区别。马克思均衡与一般均衡两种理论的论争,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借鉴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工具,拓展对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中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在西方科学哲学从逻辑经验主义向历史主义演变的过程中,批判理性主义起了纽带的作用。波普、库恩、拉卡托斯是当代西方科学哲学发展进程中批判理性主义和历史主义的代表人物。本文从比较和分析的角度出发,从科学的划界问题、科学方法论和科学发展模式三方面分析了三位科学哲学家的批判与继承关系,并试图对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的发展进程作一描述。  相似文献   

3.
在《垄断资本》一书中,巴兰和斯威齐抛弃了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和生产方式批判逻辑,建立起以经济剩余理论为核心的政治经济学新体系,并试图通过这一理论来剖析垄断资本主义趋于停滞的客观现象,这在立场上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他们抛弃了马克思的生产方式批判逻辑,这使得他们的政治经济学新体系无法深入到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层面。  相似文献   

4.
《资本论》是一个方法论体系,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逻辑思维,充分运用了客观逻辑方法。虽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历史,但这部不朽著作所包含的客观逻辑分析方法,对当今中国的经济改革与发展仍有着重要启发意义,尤其是对解决当前社会较关注的分配制度问题和失地农民问题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如何把马克思有关市场制度的某些经典论述与现代经济学的新认识结合起来,分析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的问题,是中国经济学界面临的广泛挑战.本文将借助于西方学者的一些思考,就某些重要命题来探讨这种结合的一些关节点.本文认为,(1)劳动价值论的真正理论价值在于能够提供某种商品价格的价值基础的决定理论,而这恰好可以补救对市场机制有精巧分析的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模型的根本缺陷;由此融合而成的价格机制分析可以构成市场制度中性证明的理论基础.至于特定市场制度的非中性特征,应该到市场化的非理性扩张领域和特定制度环境中去寻求答案,最起码,比之于资本主义,具有更为均等的收入分配和良好的福利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有的题中之意.(2)"资本雇佣劳动"的命题,在企业内部的微观层面上是所有市场经济不可避免的内在逻辑,但在宏观层面上,这种逻辑在资本主义中的最显著特征是实业界利用他们作为"人格化的资本"的特权地位,通过控制政府,实现自己的特殊利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摆脱这种特征,将面临极大的挑战.(3)马克思对市场对自由与平等的影响的精彩分析是可以很好地与西方经济学家的有关分析融合为一体的,问题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如何发挥市场制度的这类积极影响,同时又限制其对某些良好价值观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演进的方法论入手 ,对均衡———非均衡———反非均衡的发展历史进行评价。在对一般均衡理论评价的同时 ,作为其逻辑后承 ,作者还以科尔内的《反均衡》作为今日经济学发展的一个阶段的开始 ,并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的非均衡进行分析与评价 ,从而揭示出殊途同归、一致百虑的哲学道理  相似文献   

7.
异化劳动概念是贯穿于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全书的基本概念。异化劳动概念浮动着两种异质理论逻辑和话语诉求,是显性人本主义价值批判和隐性的实证分析相互缠绕的一个矛盾体。异化劳动概念的方法论特征主要有三点:本质上是一个价值概念,是一个批判概念,还是一个主体性概念。由于异化劳动概念方法论的弱点和局限,在理论上就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困境。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期的一般均衡理论,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各种现象形态之间普遍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以及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及其运行方式,进行了较为全面和细致的描述,为经济科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因素。但是,由于它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是错误的,又有一定的历史和阶级局限性,因而它在一些诸如资本主义发展趋势这样的基本理论问题上,得出了错误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一种经济理论对经济现象的解释力及其对经济问题的对策力基本性地决定于这一经济理论的分析方法及其概念体系的科学性.本文试图进行一种分析环境经济问题的方法论研究,使其构成笔者所进行的构造一种全新的环境经济学理论框架的尝试的一个组成部分.全文在提出环境污染函数和生产污染函数等若干概念的基础上,对环境污染函数展开了初步的经济学分析,旨在为这一理论的进一步扩展提供一种方法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经济思想不仅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和理论内涵,而且是一个严谨、缜密的逻辑体系.其方法论逻辑是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逻辑追求指向一个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经济学学科体系,逻辑依据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逻辑核心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同时,以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发展的共生共建共享性为逻辑特征,以创新意识和问题意识为发展逻辑.  相似文献   

11.
现代金融理论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是均衡理论。但金融市场是典型的非对称信息市场,且经常处于非均衡状态。于是,为适应这种变化,应用于金融市场的均衡理论也由一般均衡理论发展为不完备资产市场一般均衡理论、理性预期均衡理论和博弈均衡理论。  相似文献   

12.
西方农业合作社的经济学研究以科斯经济学诞生(20世纪60年代)为标志,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新古典经济学为分析工具研究农业合作社,即农业合作社的均衡分析和边际分析。新古典经济学中存在两种不同的农业合作社理论:一是以Emelianoff和Phillips为代表的理论认为,农业合作社是农场的延伸,是独立的农场主的不完全联合;二是以Enke、Helmberge和Hoos为代表的理论把农业合作社视为企业,是投资者所有企业(IOFs)的变体,合作社的决策主要由经理人员完成。这个时期的研究不足是只注重纯理论模型的比较研究,忽视了合作社的内部制度研究。第二阶段以科斯经济学为分析工具,注重对农业合作社内部制度的研究,认为农业合作社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以博弈论为基础的理论则把农业合作社视为农场主以集体或联合行动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联盟”(coalition)。随着成员异质性问题日益突出,“契约”理论和“联盟”理论的应用越来越普遍,这是农业合作社理论研究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许多研究在使用均衡分析方法的时候,往往以西方发达市场经济作为均衡状态,从而把我国经济中出现的问题归结为对均衡状态的偏离。这是对均衡分析方法的错误运用,应该加以纠正。作为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些重要理论观点在改革开放以后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只有把对现行政策的辩护转变为对既定政策条件下的经济关系和因果关系的揭示,才能真正实现理论创新和理论发展。在这个方面,马克思经济学方法论是锐利的武器。  相似文献   

14.
1929年~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彻底粉碎了市场自动均衡的理论,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应运而生。罗斯福新政便是在经济危机形势下对国家干预主义的一次大胆实践。国家干预主义,是围绕国家干预思想形成的各种系统的理论体系和主张,其主要内容是主张削弱私人经济活动范围,由国家干预和参与社会经济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承担多种生产、交换和分配职能。国家干预主义既是一种系统的理论体系,又是建立在某个系统理论基础上的一系列政策主张。本文通过对为应对1929~1933年经济危机而开展的罗斯福新政的分析,来阐述社会保障思想中的国家干预主义的思想发展历程,以及受国家干预主义影响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将生态经济学与其他社会经济学科区别开来的并不是不同的主体对象,而是同一对象的不同视角或方法。生态经济学是一门采用经济学的分析工具,但是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待人类经济活动的特殊经济学,它代表了一种特殊的伦理——生态伦理,因此有自己特殊的价值理论和方法论等。要建立既反映生态学基本内容又满足经济学分析工具的理论体系,构建一个足够简洁但又反映复杂生态经济问题的系统框架是前提。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林业经济循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 ,明显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现在正向着以制度建设为中心和健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的目标进一步发展。市场经济的特点是 :以市场为导向 ,遵循等价交换原则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来合理配置资源 ,以发展生产和繁荣经济。依据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学说的基本理论 ,密切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 ,走自己的发展道理 ,这是中国进行市场经济改革的基本原则。林业市场经济改革 ,必须理论联系实际 ,紧紧抓住林业生产经营的自然、经济特点和林业资金在再生产过程中循环周转的运动轨迹 ,进行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 ,才有可能全面完成改革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7.
随着技术经济现实问题的日趋复杂,基于数学规划方法和市场均衡理论的一系列系统分析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得以演化与完善。通过对技术经济研究领域中农户模型、生态经济模型、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以及局部均衡模型等典型系统分析模型特点及应用的述评,揭示出技术经济研究从重视经济效益评价转向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的整体评价,不同模型可以相互衔接与综合应用,并根据时空环境变化而不断完善,在技术经济学研究中已展现出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8.
以中共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3份重要文件为线索,从历史性和整体性的视角,对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历史、实践和理论逻辑进行分析论述。研究表明,中国进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是没有系统理论和经验可供借鉴的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创举,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的历史进程,既是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制度创新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与中国化的具体体现; 通过干中学,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将顶层设计与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相结合,将理论与实践良性互动,在市场作用逐渐扩大乃至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机制的同时,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具体形式,从而形成能够充分体现兼顾效率与公平且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经济体制探索实践过程,也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9.
政府采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建立系统的符合国际惯例的政府采 购制度,没有开放政府采购市场。实践中也存在许多问题, 严重阻碍了我国政府实现宏观调控的职能和市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导致腐败等一系列问题的产生。因此,如何规范政府采购市场,已成为当前我国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的迫切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从公共政策视角重新审视和思考人口数量和人口政策问题,认为:人口数量多少是一个相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问题,简单地从人均资源占有量和人均经济水平论证人口多是问题,折射出的是“人口数量决定论”;看不到长期低生育率所蕴含的人口未来发展的不良后果,把目前人口惯性增长说成“势头强劲”,是违背人口发展规律的;仅从人口数据出发决定微观家庭生育政策,是公共政策制定中典型的见数不见人的“技术主义”倾向,不符合现代社会公共政策制定的理念与程序;当市场经济体制和民主法治国家被确定为发展目标之后,公民生育权利就是不容忽视的问题,那种为国家利益牺牲个人和家庭利益的说辞丧失了逻辑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