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职业》2007,(2S):35-35
上期案例回放 小刘是清华大学刚毕业的高材生。他毕业不久就应聘到中关村A软件公司.从事软件开发工作。进入公司时.小刘与公司签订了一份劳动合同.其中约定试用期为两个月。不幸的是.小刘刚工作一个多月.在试用期未满的情况下.就因肺部感染病情加重住进了医院。因公司正在进行的软件开发处于攻坚阶段.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正在考虑辞退小刘.抓紧时间另行招聘新人顶替小刘的职位。请问.人力资源部经理对小刘如何进行处理,才符合劳动法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2.
《职业》2007,(4):35
[上期案例回放] 小刘是清华大学刚毕业的高材生.他毕业不久就应聘到中关村A软件公司,从事软件开发工作.进入公司时,小刘与公司签订了一份劳动合同,其中约定试用期为两个月.不幸的是,小刘刚工作一个多月,在试用期未满的情况下,就因肺部感染病情加重住进了医院.因公司正在进行的软件开发处于攻坚阶段,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正在考虑辞退小刘,抓紧时间另行招聘新人顶替小刘的职位.请问,人力资源部经理对小刘如何进行处理,才符合劳动法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3.
《职业》2009,(9):33-33
2008年7月,刚刚毕业的李利被北京一家服装公司聘用,从事服装设计师工作。他在上班第一天就与该公司签订了一份书面劳动合同,约定合同期限为2年,其中试用期为3个月,并约定工资标准为:试用期3500元/月,正式录用后4000元/月。3个月后,李利有许多业务工作还不是很熟悉,还不能胜任工作,不过公司因缺人还是留下了他。又过了一个月后,公司以李利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书面通知李利解除劳动合同。李利与公司协商无果后,向当地劳动仲裁机构提起仲裁申请。  相似文献   

4.
《职业》2009,(25)
[案例] 2008年7月,刚刚毕业的李利被北京一家服装公司聘用,从事服装设计师工作.他在上班第一天就与该公司签订了一份书面劳动合同,约定合同期限为2年,其中试用期为3个月,并约定工资标准为:试用期3500元/月,正式录用后4000元/月.  相似文献   

5.
《职业》2011,(31):59-59
2011年6月下旬,马先生应聘到某矿业公司工作,并签订了3年期的劳动合同,同时约定3个月试用期。就在试用期届满之前,公司因环保不达标被要求停产,如果安装环保设备将需要一大笔投资,公司决定停止该项目,对新录用的员工均做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  相似文献   

6.
《现代交际》2005,(3):64-65
问:2004年7月毕业后我进入一家公司,并签署了劳动合同,试用期3个月.合同为期5年,违约金2000元/年。(进入公司的时候公司为我们办理了落户手续,档案迁移及档案挂靠手续,共花费2000多元。)2004年10月试用期结束并转正,经查,公司在11月才开始给我们办理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险的缴纳,前面三个月试用期的社保金单位没有缴纳,这与劳动法明显相悖。向公司人事部询问,得到的回答是公司规定试用期不予缴纳三金。因为1O月才开始办。所以缴纳的三金系从11月开始。请问试用期内不缴纳三金是否违反劳动法?公司不予缴纳试用期的三金,员工是否有权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7.
《职业》2007,(21)
当今社会,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学生找工作越来越难,不少学子经过"过五关斩六将"的层层厮杀,好不容易才找到工作,可试用期还没过,就莫名其妙地被解聘了,各种待遇都没有,"试用期"成了"白用期"。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作为涉世不深的刚毕业的学生,一定要增强法制意识,重视、熟悉、应用好相关法律法规,维护好自己的权益。  相似文献   

8.
《职业》2006,(12):35
Q:我朋友是一名设计师,与公司签订了一年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为三个月.但三个月满后,公司认为我朋友对工作还未完全适应,不符合正式员工的要求.于是行政部下发了一份书面通知给我朋友,并得到他的签名确认,通知中告知他因工作能力较弱未能转正,但考虑到其工作表现可以延长三个月的试用期.但三个月又过去了,公司认为我朋友还是不能顺畅完成本职工作,决定立即解除合同.请问:公司的做法是否合法?我朋友是否可以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后的赔偿?  相似文献   

9.
《现代交际》2004,(12):52-53
我被一家公司聘用时。约定试用期为两个月。试用期满后转正。我十分珍惜这份工作。在工作期间多次得到部门经理的表扬.两个月后公司没有人跟我提转正一事。我也不好意思问。现在试用期已快4个月了。我实在按捺不住便去询问公司.公司人事部答复:法律规定试用期为6个月。你尚未到6个月何谈转正一事?我十分疑惑。我的试用期究竟该有多长?  相似文献   

10.
胜出的秘诀     
小米 《公关世界》2009,(10):57-57
大学时代,我是一名十分优秀的学生。所以,毕业后几乎没费多大力气便应聘到了一家大公司,和我一同进入公司的还有李,我们也成了竞争对手,因为公司在三个月试用期后要在我和李之间选择一个人留下,我似乎有点儿信心不足,因为从简历可以看出,李毕业于北京的一所名牌大学,比我优秀。但我天生就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我鼓励自己,一定要留下来。  相似文献   

11.
[案例回放] 赵某是2008年的应届毕业生,与新世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一份劳动合同,约定合同期从2008年8月1日到2011年7日31日,其中前六个月为试用期.新世纪公司考虑到刚毕业的学生没有实践经验,于2008年9月出资1万元送赵某去参加就职培训.主要是由专门培训公司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培训前,双方签订了三年期的服务期协议,起始时间与劳动合同的起始时间相同,约定如果赵某在服务期内解除合同,则需支付违约金1万元.  相似文献   

12.
2000年,我从北方一座小城的技校毕业后,来到珠江三角州闯荡。找工作异常艰难,屡屡碰壁之后,当顺德一家纸业公司的老板苛刻地开出底薪300元,业务提成1.5%,试用期三个月的条件时,我还是一声不吭地做了该公司的业务员。  相似文献   

13.
《职业》2007,(10):30
[上期案例回放] 张海于2006年3月22日应聘到A公司从事销售工作,签订了两年半的合同,公司规定了三个月的试用期,试用期合格后工资增长1000元,双方同时约定违约方应赔偿对方2万元的违约金.2006年6月28日,A公司人事部门让张海提供一份工作总结,以便讨论张海的转正问题,而张海却提交了一份辞职报告,并于当天下午开始就不再到公司上班了.  相似文献   

14.
职业资格证书:就业的通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庆俊  陈扬 《职业》2001,(2):4-7
小张去年从某大学文秘专业毕业,获得了大专文凭,小刘也是去年毕业的,她学的也是文秘专业,不过是中专文凭。她俩同时来到一家大公司求职,尽管小张和小刘相比自身条件要好一些,但她还是败给了小刘。因为小刘获得了文秘专业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而小张没有。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文秘专业的新就业人员必须持有职业资格证书。什么是职业资格证书? 职业资格是对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要求。职业资格分别由国务院劳动保障、人事行政部门通过学历认定、资格考试、专家评定、职业技能鉴定等方式进行评价,对合格者授予国…  相似文献   

15.
曾磊 《职业》2012,(19):72-73
小佳是一家规模不大的公司的唯一行政人员,日常的工作除了处理各种各样的文档之外,还要负责采买用品、统计考勤等等杂务。大学刚毕业的她,在这家公司工作时间不长就成了"郁闷女"。  相似文献   

16.
王国军 《职业》2009,(6):46-47
主动出击,泡茶之中有学问 金融危机刚刚开始的时候,鲁小荫应聘到一家外企营销部做助理。刚上班的第一天,总监姜文彩就把她喊进了办公室:“是小鲁吧,欢迎加盟我们公司,按照规定,你有三个月的试用期,如果不能通过最后的考试,就只能卷包走人。”姜总打量了一下她时髦的装扮,慢条斯里地说,“现在你的任务是给我泡杯茶。”  相似文献   

17.
劳动者只要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确立了劳动关系,就能够享受各项劳动权益,试用期也不例外。 获得工资报酬 在试用期内,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向用人单位提供了正常劳动,用人单位应支付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这里所说的“正常劳动”,是指劳动者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在法定工作时间内从事的劳动。若劳动者因探亲、结婚、直系亲属死亡按规定休假,以及依法参加国家和社会活动,视为提供了正常劳动,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工资。在试用期内,用人单位应当按月及时、足额支付工资,不得故意拖欠和非法克扣劳动者的工资。  相似文献   

18.
《职业》2007,(7)
【上期案例回放】张海于2006年3月22日应聘到A公司从事销售工作,签订了两年半的合同,公司规定了三个月的试用期,试用期合格后工资增长1000元,双方同时约定违约方应赔偿对方2万元的违约金。2006年6月28日,A公司人事部门让张海提供一份工作总结,以便讨论张海的  相似文献   

19.
邢新民 《职业》2002,(4):36
编辑同志:我去年11月份被一家软件开发公司聘用,担任市场部副总,订立了三年期限的劳动合同,可工作了不到三个月,今年春节前公司通知我因业务原因解除劳动合同.我提出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公司说工作不到一年不能给补偿金,强行与我办理了解除合同手续.请问,我在公司工作了三个月,能得到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吗?  相似文献   

20.
思语 《女性天地》2011,(7):32-33
得罪老总红人,职场精英失宠 赵越是南宁市某广告公司的策划部经理。由于工作拼命,又是公司元老,她深得领导器重,和同事们的关系也十分融洽。一年前,策划部来了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张丽丽,赵越对她十分照顾。然而,张丽丽过了试用期后就不将赵越放在眼里了,不但不服从工作安排,还经常对同事指手划脚。有一次,张丽丽又幸灾乐祸地嘲笑同事:"我叫你改方案你不听,看吧,果然通不过,活该你倒霉!"赵越看不过去,当场打断她的话:"丽丽,做好你份内的事情就行了,其它的事不用你管。"张丽丽趾高气扬地说:"谁稀罕管呢?于总叫我管的,不信你问他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