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侏罗系J1s2是莫西庄油田岩性圈闭的重要储油层系。利用测井解释、沉积相分析、油源对比等手段,对莫西庄地区J1s2油气藏形成条件进行了研究,认为J1s2油气成藏与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为隔、夹层分布与储层物性变化带。二叠系烃源岩是莫西庄地区油气的主要来源,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支河道和河口坝砂体是J1s2的主要储集砂体,J1s1泥岩、J1s2与J1s22上下砂岩层之间的隔夹层泥岩是油气成藏的区域、局部盖层。  相似文献   

2.
镇泾地区延长组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镇泾地区三叠系延长组的烃源岩条件、储层条件、储盖组合及圈闭类型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镇泾地区延长组成藏条件优越。油气成藏控制因素及富集规律研究成果表明:构造演化控制着油气的调整方向,成藏期油气向 SE 方向运移,现今油藏向 NE 方向调整运移。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分布控制着油气成藏,烃源岩有机质丰度 >1% 的地区,成藏条件优越。有利沉积相带控制油气富集,三角洲前缘亚相水下分流河道距离生烃灶近,砂体物性好、厚度大,是石油富集的最有利场所。成藏期流体动力差控制着油气的运移方向,流体动力差越大的地方,油气越富集。断裂对油气富集起着运移通道的作用,断裂导致的增孔作用进一步影响着油气富集。  相似文献   

3.
乌石凹陷是一个受南北两条控凹断裂控制的箕状断陷,7 号断层控制东洼,南断北超,6 号断层控制西洼,北断南超,东西洼之间是以堑背斜来转换两洼之间地势差的构造转换带。乌石凹陷发育两种具叠加特征的构造样式:伸展构造样式和反转构造样式。伸展构造样式包括古新世长流期伸展,始新世流沙港期强伸展和渐新世涠洲期弱伸展,有半地堑型、堑垒型、复式(半)地堑型、正向断阶和反向断阶型等多种正断裂组合样式。反转构造样式集中体现在东洼中央反转构造带,且东西两侧反转特征差异明显。乌石凹陷的构造活动控制了凹陷烃源岩的分布,圈闭的形成和类型以及油气的运移聚集,在已发现的自源封闭型和它源开放型两类油气藏中,它源开放型油气藏的成藏与断裂活动更紧密。  相似文献   

4.
南阳凹陷层序地层研究表明,油气藏与层序地层体系域关系密切。南部陡坡带容易形成的油藏类型主要有低位和高位砂体形成的砂体上倾尖灭油藏,水下扇砂体形成的砂岩透镜体油藏,湖侵域砂体超覆油藏;深凹区发育处于弯折带之下的低位和高位域的砂岩透镜体油藏;北部弯折带发育低位时期的砂岩透镜体油藏,断层–岩性油气藏及断背油气藏,高位体系域时期的断鼻、断层–岩性油气藏等,湖侵体系域中还可能存在地层超覆油气藏。结合南阳凹陷层序地层特点和各种类型油气藏分布规律,总结了南阳凹陷基于层序地层格架的油 气藏成藏模式,将凹陷内的油气聚集带划分为3 类:北部弯折带内低位扇油气聚集带;南部砂砾岩体油气聚集带;轴向三角洲油气聚集带。北部弯折带内的低位扇砂岩体油藏的特点有中—短距离运移成藏、中—小断裂和微裂隙作为疏导体系、向心状和垂向油气运移;南部砂砾岩油气聚集带内砂砾岩体垂向连通横向连续,油藏封堵条件差;三角洲砂体油藏类型主要为断块油藏或断裂–透镜状砂体油藏。  相似文献   

5.
在东濮凹陷,洼陷的勘探有利目标应在烃源岩,中央隆起的勘探有利目标应在盖层之下。因为在洼陷处无断层、地层连续、油气横向运移,如遇有利圈闭即可聚集成藏;若有断层,则有可能向上运移至高部位,在圈、运、保三方面条件较好的地方聚集成藏。以主要接受前梨园洼陷(区内最大的生油洼陷) 供油的白庙构造油气藏为例说明,生油岩是前梨园沙三3~4地层,油气在邻近生油洼陷的前8 块中首先富集,然后顺断层向白庙构造高部造运移。正是这种运移成藏式作用,形成了白庙地区油气藏在构造高部位以中浅层富集为主,构造低部位以中深层油气藏分布为主的油气藏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6.
含油气岩芯蕴含有油气生成、运移、聚集、成藏的丰富信息,对于这些信息,以准噶尔盆地陆西地区为例,根据地质与有机和无机地球化学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成藏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流程。认为研究中应首先分析含油气岩芯在油气显示段的代表性,在此基础上,主要分5步开展工作:判识油气源、恢复油气运聚过程、识别油气水层、研究油气运聚类型、建议有利成藏领域与勘探方向。这一基本研究思路可供同类工作参考借鉴。基于陆西地区提出的一些新指标参数和认识结论可应用于区域勘探生产和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7.
构造演化在油气成藏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控制了油气聚集和分布格局。从柴达木盆地构造特征入手,深入分析了盆地断裂系统发育特征,指出构造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在:(1)深大断裂控制了含油气系统的分布;(2)喜马拉雅运动中-晚期构造活动控制了构造圈闭带的形成和演化;(3)断裂系统还控制着输导系统的分布,喜马拉雅运动中-晚期断层控制了油气运移;(4)喜马拉雅晚期断层活动具有破坏性;(5)构造带控制了油气聚集带的分布;(6)在柴达木盆地,油气主要富集在喜马拉雅运动中期以前形成的古隆起构造带上。因此,柴达木盆地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受到构造活动的显著控制。  相似文献   

8.
四川盆地构造变形样式复杂,并且经历了多期构造演化,陆相碎屑岩层系油气成藏条件复杂。通过对四川盆地基本构造样式分析、碎屑岩层系油气圈闭类型及典型油气成藏模式综合分析后认为,四川盆地整体上可以划分为3 个构造变形区,由西至东可以划分为川西—川西北前陆盆地区、川中隆起区、川东—川东南隔挡式褶皱变形区,不同构造变形区具有不同的油气成藏模式,分别为“近源下生上储裂缝型成藏模式”、“远源不整合输导型岩性成藏模式”、“近源断裂疏导型背斜成藏模式”,并认为基底古隆起、分带差异构造变形、分层差异构造变形是该种成藏模式的主要成因,对后期的油气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尖顶山和南翼山是柴达木盆地西部北区的两个相邻构造,尖顶山浅层获得工业油气流,但深层一直没有大的突破,而南翼山构造深浅层都发现较大油气储量,因此解剖该地区的油源及成藏特征对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应用原油轻重组分的地球化学特征综合判识油源,指出尖顶山油田N22储层原油主要来自N1成熟源岩。在成藏过程中,有沿途或浅层低-未成熟油的混入,深层储层抽提物来自E32源岩。分析认为储层原油属于成熟阶段的产物且是就近捕获,不是从南部源岩长距离运移而来。结合源岩生烃史与构造演化史,建立了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10.
从构造演化分析入手,通过对澳大利亚西北大陆架石油地质条件的分析,总结了油气分布特征,并对影响油气成藏及分布的主控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西北大陆架的油气分布在平面上具有分区性,石油主要富集在侏罗纪晚期形成的北东向狭长裂谷内,天然气主要分布在狭长裂谷之外的构造高地上。纵向上,油气分布较为集中,主要分布于中生界。同时,油和气分布具有明显的分层性:天然气主要分布于三叠系和侏罗系储集层,而石油则主要分布于白垩系及以上地层。西北大陆架的油气富集主要受烃源岩、构造背景、大型三角洲沉积体系和区域盖层以及后期保存条件的控制。烃源岩的性质及分布决定了西北大陆架的富气贫油及油、气的平面分布特征;大型的三角洲沉积体系及优质的区域盖层为油气提供了良好的生储盖组合,决定了油气富集的层位;紧邻洼陷分布的构造高地,发育多种类型的圈闭,成为油气运移的有利指向区。  相似文献   

11.
油气不均一分布是含油气盆地中油气分布的普遍规律,这在复杂断块油田尤为明显:同一复杂断块油田不同断块之间或不同层段之间的原油物性及油气富集程度差异较大;同一断块内由于储层非均质性及成岩作用不同,断块内部油气分布也存在不均一性;复杂断块油田油藏类型复杂多变,且多与断层相关。断–砂配置和断层性质的差异性是导致同一复杂断块油田的不同断块油气富集差异性的关键因素;断层规模、产状、力学性质以及断层的平面或剖面组合样式等,均对油气富集有着重要影响。运用“断块区控制油气富集区”的思想来指导油气勘探工作,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13.
基于前人研究资料和野外露头剖面详细观测及油苗样品实测数据,运用碳同位素、饱和烃色谱和甾萜烷生物标志等技术,对凯里地区油苗进行了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和油源分析,探讨了凯里地区油气成藏史。研究认为:虎47 井原油、洛棉上青山下奥陶统红花园组油苗、凯棠翁二段油砂、沥青砂的源岩为上震旦统和下寒武统;炉山大风洞二叠系油苗主体为自生自储,并渗混有上震旦统—下寒武统烃源岩生成烃的信息。加里东晚期构造运动使烃类大量排出,而且形成适时的圈闭捕获油气成藏。尽管后期沉积盖层的叠加,下寒武统烃源岩在三叠世末达到高成熟—过成熟阶段,至燕山期构造隆升前,红花园储层经历的最高温度仍小于175 ℃(Ro<1.3%),油相对得以保存。晚燕山期以来的逆冲推覆作用导致深、浅构造不协调,部分二叠系烃源岩再次深埋,与下古生界混源。  相似文献   

14.
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原油族群的划分和流体包裹体均一化温度的测定和分析,认为在准噶尔盆地三台-北三台-北三台西南斜坡带存在早燕山期、晚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3个成  相似文献   

15.
潍北凹陷构造演化过程复杂造成对沉积成藏规律认识不清,综合运用钻井、测井及地震资料,对潍北凹陷边 界断裂特征及沉积演化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表明,受控于郯庐断裂带的持续活动,潍北凹陷经历了左旋走滑、左右旋 转换、右旋走滑和区域拗陷4 个构造演化阶段。左旋走滑期(Ek3)拉张控制形成了火成岩基底,奠定了潍北凹陷北断 南超构造格局;左右旋转换期(Ek2)发育了盆地烃源岩和东西方向的扇三角洲;右旋期(Ek1 Ed)形成了盆地最主要的 储盖组合。走滑形成的古凸起地形控制凹陷边缘扇体发育,自下而上沉积中心较沉降中心明显向东迁移。灶户断鼻带 是油气运移、聚集的主要指向区,沙四末期构造抬升运动形成了现今“东富西贫”的油气分布格局。东西部成藏模式存 在差异,东部地区为“单期成藏双向输导侧向运移”,西部地区为“两期成藏近源聚集”。  相似文献   

16.
哈拉阿拉特山地区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前陆褶皱冲断带上,构造演化特征复杂。从构造地质理论出发,应用成盆动力学和盆山耦合的理论对该地区进行了构造解析研究,并利用平衡剖面技术对其进行了构造演化特征及演变史的恢复,同时,针对该区构造演化对油气运聚成藏的控制和影响因素亦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探讨。在此基础上,获得了以下重要结论与认识:(1)哈拉阿拉特山地区构造演化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密切相关,大致经历了4 个演化阶段:即碰撞挤压期(C—P)、弧后挤压期(P2—T)、伸展断陷期(J1—J12)和再生前陆期(J22—Q);(2)哈拉阿拉特山及周边地区的沥青及稠油显示,说明该地区发生过油气的运移聚集;(3)哈山地区油气源主要有本地近源与玛湖凹陷远源两种烃源供给系统,油气运聚成藏的关键时期为三叠纪和侏罗纪,油气成藏模式初步预测有3 种,远源侧向砂体—不整合运聚早期成藏模式、近源垂向断层—砂体运聚早期成藏模式和近源混向阶梯状运聚晚期成藏模式;(4)推覆体下盘的背斜等构造圈闭区带是该区寻找油气藏的有利区域。  相似文献   

17.
根据实测的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地层压力资料所展示的地层压力分布与气藏的特征关系,分析了不同类型储层气藏压力成因机制、演化及与油气成藏关系。正常压力系统,多处于台地边缘礁滩相,储层岩性以云岩为主,储集类型多为孔隙型,气藏一般甲烷含量低、硫化氢含量高;异常高压或超高压系统,多处于海槽区或台内云岩欠发育区,储层岩性以灰岩为主,气藏甲烷含量高、不含或含极少量的硫化氢,主要为裂缝型气藏;孔隙型气藏和裂缝型气藏具有明显不同的成压演化机制:以孔隙型储层为主的气藏经历了印支末期—燕山早期古油藏常压阶段,燕山中—晚期液态烃类热裂解成气的超压气藏阶段,TSR反应及其作用和喜马拉雅期的构造抬升使孔隙型储层降压为正常压力系统并最终定型为常压气藏阶段;以裂缝型储层为主气藏经历了燕山中—晚期高压天然气充注和燕山晚期构造挤压作用下古高压气藏阶段,喜马拉雅晚期强烈构造挤压超高压气藏定型阶段。  相似文献   

18.
南海北部边缘盆地处于欧亚、印度-澳大利亚及太平洋三大板块相互作用的特殊构造位置,区域地质背景及地球动力学条件复杂,油气地质现象丰富多彩,不同大陆边缘区域地质背景及构造  相似文献   

19.
塔里木盆地哈得逊油田存在3个相互独立的油藏:石炭系东河砂岩油藏及中泥岩段薄砂层油藏、志留系柯坪塔格组上3亚段油藏。它们的油气来源于同一套烃源岩、具有相同的区域性盖层。多  相似文献   

20.
在详细分析临南洼陷油气运移的动力系统、输导条件、运移方向以及运移时期的基础上,对临南洼陷内油气运移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 临南洼陷油气运移系统具有明显的分层特征,在3000m以上地层为正常压力系统,3000m以下地层为混合压力系统,浮力和异常压力构成了临南洼陷内油气运移的主要动力;(2) 近东西走向的断层和相互连通的砂体共同组成了油气由洼陷中心向边缘运移的通道;(3) 油气由洼陷中心向边缘运移共有4个优势运移方向;(4) 油气运移时期出现在渐新世东营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