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期导读     
伴随着“两会”的春风,西南石油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如期与您相见。  2008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08年工作的主要任务包括“实施基础研究、高技术研究和科技支撑计划以及优先发展教育”。与此相呼应,本期的学报具有以下两大特点:(1)及时报道了我国石油工业主要领域的科技成果(国家级重大科研基金资助论文11篇);(2)体现了我国石油天然气行业高校师生的学术水平(84%的文章第一作者来自全国8所高校)。  资料显示,2007年中国生产天然气693.1×108 m3,并预计2008年天然气产量将达到760×108 m3。四川盆地东北部三叠系飞仙关组是近年来我国发现的重要天然气储集层,可采储量已达5 000×108 m3左右,川东北已成为我国油气的重点勘探地区之一。西南石油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司马立强结合国家863专项研究课题(2006AA06Z220)的研究成果,撰写了《川东北飞仙关组储层孔隙度计算方法探讨》。详细讨论了缝洞对三孔隙度曲线的影响,提出了缝洞性储层求取孔隙度的新思路及模型计算方法,该方法提高了孔隙度计算精度,值得借鉴。  《大尺度溶洞裂缝型油藏试井新模型》由“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彭小龙等人撰写,从主要特征、试井模型、实例分析方面针对常规试井模型解释结果与大尺度缝洞型油藏地质特征不相符问题,以一个缝洞和两个缝洞为例,建立了拟稳态条件下的流动方程,采用Laplace变换和逆变换,得到实空间的解析解。其研究内容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06CB202403)的部分研究成果,对于石油天然气工程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受世界石油供需变化的影响,如何在新形势下调整产品结构、合理利用有限资源,成为石蜡开发应用值得关注的热点问题。成都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汪灵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重点项目研究的基础上,撰写了《硬脂酸对石蜡熔点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其研究成果对石蜡在工业中的进一步运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提高硬地层钻井速度是世界公认的钻井难题。从事钻井工程的读者不妨阅读一下由西南石油大学副教授伍开松等人撰写的《粒子冲击钻井技术述评》。论文以粒子冲击钻井系统的整个工艺流程为依据,评述了粒子冲击钻井技术的优点和缺点,阐述了其破岩机理,推介了一种高效经济的深井硬地层钻井的新方法。  《油田产量构成二层规划模型及其应用》由西南石油大学教授谢祥俊等人完成,论文针对目前油田的实际管理组织结构,采用二层规划模型,对油田生产过程中的最优化问题进行了研究。模型应用于国内多个中、后期开发油田的开发规划中,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研究内容对油田生产规划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库车拗陷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南天山山前地区,是近年来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的主战场。中国石油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汤良杰率领的研究团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973”计划项目研究的基础上,撰写了《库车西秋里塔格构造带中、新生代构造演化》,根据平衡剖面原理,对两条地质剖面进行构造复原,结合两口井的沉降史分析,研究得出了该带中、新生代的构造演化特征。对于该区下一步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在春天播种希望,希望广大读者一如既往地对学报给予关心和支持,多提宝贵意见,帮助改进工作。让我们共同努力,把西南石油大学学报办得更好!  相似文献   

2.
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在研究中国科技发展史时提出了著名的"李约瑟难题"。分析"李约瑟难题"在中国古代、近代和现代石油科技史中的不同表现,探讨中国石油科技史中"李约瑟现象"的原因,可获得加强中国石油科技创新的启示:大力实施石油科技创新战略,如创建中国石油科技管理委员会和中国石油科技研究院,制定培养中国石油科技精英人才的"珠峰计划",建立中国石油企业的海外科技研发中心,聘用外籍石油科研人才进驻国内石油科研机构等,从而促使中国早日重新成为世界石油科技的开拓者和引领者。  相似文献   

3.
中日最新科技创新政策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中日两国各自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第三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由于经济发展步骤和科技体制的差异,所以两国最新科技创新政策在制订背景、政策目标、战略重点、政策环境以及特点等方面都存有诸多异同。日本的最新科技政策对中国有着较强的启示,这表现在:科技政策的制订应更加具体、有针对性,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健全"产学官"的合作研究体制。  相似文献   

4.
油气资源是当今世界极为重要的战略资源。中亚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同时具有重要的地缘政治优势,以美国、俄罗斯为主的一些世界大国纷纷参与该区域的油气开发,彼此之间展开油气领域的竞争与合作。油气竞合背后体现的是国家之间的政治博弈。面对这一形势,中国需要处理好“两种关系”、重视“两种利益诉求”、利用好“一个纽带”和“一个平台”,即:有效平衡中国与美国、中国与俄罗斯在中亚油气合作中的关系;重视印度与日本在中亚油气合作中的利益诉求;充分发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纽带作用和上海合作组织的平台作用,从而确保我国能源战略的有效推进。  相似文献   

5.
诺贝尔文学奖是国际最高文学奖。百年来 ,中国籍本土作家一直未获此殊荣 ,原因是复杂的。就目前情况而言 ,中国人要荣获该奖并非遥远 ,更非无可能。因为 ,外部环境已给我们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内部环境也比较好。当下 ,语言屏障是横亘在中国作家与诺贝尔文学奖之间的最大障碍  相似文献   

6.
提高采收率(EOR或IOR)研究是油气田开发永恒的主题之一。当今世界,蒸汽驱仍占主导地位。近几年由于油价低,化学驱下降,而注气驱则连续增加。中国东部油田的储层属陆相沉积,非均质严重,原油粘度又比较高,含水上升很快,水驱采收率比较低,约33%。近期发现的石油储量又多属低渗透及高粘度等难采储量,发展提高采收率技术已成为陆上石油工业继续发展的一项迫切战略任务。1998年,全国开展了三次采油潜力的二次评价工作,据初步统计,适合于注气(CO2)混相驱的地质储量在10.57×108t以上。综合研究国外经验,结合我国三采潜力分析和评价,认为目前我国东部油区有条件的油田要侧重发展注非烃气驱,而西部则侧重发展注烃气驱技术。发展非烃气驱的关键在气源,要重视寻找天然CO2气源。探索发展制N2、注N2、脱N2和制CO2等技术。注意发展国产的压缩机装备。抓好注气驱先导试验和富含凝析油的凝析气藏回注干气的试验。加强注气提高采收率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作好技术储备,培养好人才。  相似文献   

7.
针对油气生产水土流失问题,采用归纳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油气生产建设的不同阶段呈现的不同特点,不同阶段水土流失的影响差别较大,其中勘探对水土流失的影响较小,油田地面工程和管道工程建设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大,开采对水土流失影响有限,长输管道运营对水土流失基本没有影响.油气企业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制定防治技术规范、明确防治责任、加强管理等防治措施,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8.
石油企业改革与产权制度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迄今为止的石油工业组织制度变迁符合国有企业市场化过程中产权制度改革为主导的改革模式。重组改制后的中国石油存在着产权关系不清、产权结构不完善、产权主体不规范的问题。针对产权问题提出了工龄赎买、职工入股、完善投资主体结构等对策。  相似文献   

9.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是国内最早从事专业科学技术史研究的机构之一,在中国古代冶金史学术研究中做出了一系列杰出工作。文章通过对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①的前任所长——韩汝玢教授的访谈,回溯了该所早期的发展和建设情况。   相似文献   

10.
2009年11月,"中非科技伙伴计划"启动,计划中提出未来中非科技关系发展的宗旨、原则、领域、机构设置和实施方式等内容,致力于增强非洲国家科技能力的建设,实现中非共同发展。"中非科技伙伴计划"是使中非关系不断拓展与深化的举措,也是中国对世界各国加强与非洲科技关系的回应。"中非科技伙伴计划"立足于中国和非洲科技的发展现实,对非洲科技发展有较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必将促进非洲的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