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塔里木盆地塔中、巴楚地区中下寒武统发育半地堑和正断裂,说明早中寒武世塔里木盆地为张裂构造环境;半地堑在平面上呈带状分布,纵向发育具有继承性;正断层的平面组合形态呈侧列式和雁列式,断层断距自西向东逐渐增大。张裂构造是离散大陆边缘形成时强烈拉张作用的产物,半地堑的形成与塔西南被动大陆边缘和塔东克拉通边缘拗陷的形成有关,受盆地东北缘三叉裂谷系发育的影响更为明显。断裂体系控制着盆地的沉积格局和充填演化,盆地整体呈现台地相—斜坡相—半深海盆地相的沉积格局,而半地堑的走向呈NW—SE 向,与隐伏基底断裂走向一致,其沉积模式为灰岩—云岩—膏岩—盐岩—红层沉积。  相似文献   

2.
随着勘探程度的深入,为了扩大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领域、寻找新的勘探接替区,四川盆地的勘探区域由盆内逐渐向盆缘延伸。在这种背景下,川东北地区须家河组二段相继取得新的勘探成果,但在勘探开发过程中逐渐暴露了诸如区块之间气井产能差异大,储层的碎屑组分、结构及厚度、物性、孔隙结构差异明显等问题,制约了勘探开发的步伐。针对上述问题,根据岩芯观察描述、分析化验资料及测井解释成果,从沉积、成岩方面入手,对比剖析了川东北龙岗和营山地区须二段储层特征的差异性及其成因,认为远离物源区和高能水体的反复淘洗是造成储层差异性的首要因素,强烈的压实作用和多期石英加大对储层差异性起关键作用,自生绿泥石衬边胶结和长石选择性溶蚀最终决定了储层差异性。从而解释了气藏勘探开发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对有效指导该区的下一步勘探开发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赤水凹陷是四川盆地油气勘探程度较低的地区之一。以区域石油地质研究为基础,分析地层、沉积特征,并着重从气源岩、储层、生储盖组合及成藏因素等方面,详细论述了赤水凹陷及邻区中浅层碎屑岩天然气成藏条件,指出该区下侏罗统、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烃源岩虽具有一定的生烃能力,但志留系龙马溪组及二叠系龙潭组二者才是构成该区的主要气源;须二、须四及下沙溪庙气藏具有“多期运移聚集,喜马拉雅期调整改造并最终成藏”的特点,为“古生新储”及“下生上储”型海相、陆相混源气藏;提出官渡—天堂坝及宝元—雪柏坪区带位于有利的天然气聚集带上,是赤水及邻区实施“上下一体、海陆兼顾、立体勘探”的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4.
在西部复杂叠合盆地中,油气藏形成后的调整改造现象非常普遍。通过对塔中地区调整改造事件的分析,认为塔中地区经历了3~4期调整改造,分别为:奥陶纪、志留纪的破坏性改造、印支—燕山期的调整性改造、喜马拉雅期的建设性改造。在塔中地区的具体表现形式为断层的局部活动和圈闭的局部迁移。调整改造对塔中地区油气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1) 导致了多种相态油气并存;(2) 导致了油气的再分配;(3) 导致了油气藏的现今分布格局。目前塔中地区发现的油气藏大部分是从下伏地层调整上来的次生油气藏,在后期构造调整较弱的塔中10号带、塔中I号坡折带西部地区下伏奥陶系、寒武系有良好的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5.
华庆地区长6深水沉积低渗透砂岩储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量岩芯、铸体薄片、扫面电镜及物性资料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长6段砂岩的沉积特征、岩石学特征、孔渗特征、成岩作用类型、孔隙结构及孔隙类型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表明,以深水浊积砂体为主的长6储层具有沉积物粒度偏细、成分成熟度较低、结构成熟度中等的岩石学特点;储集空间主要是原生粒间孔隙和次生溶蚀孔隙,孔隙结构以中、小孔细喉型为主。研究区孔隙度与渗透率具有较好的正相关性,为一套典型的低孔、低渗到特低孔、特低渗的储层。  相似文献   

6.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有广泛的沥青砂岩分布,表明志留系曾经有大规模的油气聚集,同时也说明志留系古油藏曾经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弄清志留系古油藏规模的大小,对正确评价志留系的剩余资源量及对志留系的进一步油气勘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了志留系沥青砂岩分布特征、形成阶段及形成机理,建立了早期志留系油气成藏模式,分析了志留系古油藏的形成过程,认为现今志留系广泛分布的沥青砂是古油藏形成后遭受构造破坏的过程中以及油藏破坏后油气运移补充的过程中形成的;志留系古油藏并不是一个整一的特大型古油藏,而是仅分布于古构造局部相对高部位的多个大型古油藏。  相似文献   

7.
南美洲巴西亚马逊盆地为一狭长形的简单内克拉通多旋回沉积盆地,走向NEE,基底为前寒武系结晶岩,其上发育古—新生界地层。确定盆地内古生界发育了主力成藏组合:志留系、泥盆系发育主力生油岩,具有极好的生烃能力,泥盆系、石炭系发育较好的砂岩储集层,盖层主要为古生界内发育的黑色页岩、钙质页岩及膏岩。研究认为,盆地内部隆起及中部断裂带为油气运聚提供了有效通道和聚集场所,初步明确了盆地内油气运移的主力方向,对亚马逊盆地油气资源潜力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带,为亚马逊盆地下一步油气勘探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川东地区石炭系发育的复合圈闭主要为地层-构造复合圈闭,圈闭类型多样,充满度较好,是该区进一步勘探的主要对象之一。气藏储层具有孔隙型和裂缝-孔隙型两种类型并以后者为主,总体上具有孔径小,孔喉体系分选差,微裂缝发育,连通性较好,多具有中孔细喉特征。石炭系储层主要发育在黄二、三段中。在强剥蚀区及靠近石炭系剥蚀边界的区域是天然气储层缺失带,在其附近,可能形成复合圈闭气藏。沉积相对储集岩具有控制作用,成岩作用是决定储层储渗能力的主要条件,古隆起基础上发育的古岩溶和构造作用进一步控制和改善了储层的渗滤能力。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冲旋钻井中冲旋钻头与岩石互作用有限元模型的建立过程,并对冲旋钻头在冲击旋转和单纯冲击载荷作用下的破岩过程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研究,描述了冲旋钻头破岩过程,求出了相应的钻头破碎岩石的深度、体积时程关系对比曲线,揭示了冲旋钻头的破岩机理——钻头在冲旋作用下破碎岩石的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钻头破碎岩石深度主要取决于冲击作用而与旋转作用关系不大、破岩体积在冲旋作用下比单纯冲击载荷作用下要大一倍左右,为冲旋钻头在石油工业中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塔里木盆地石炭系生屑灰岩段的主要沉积相类型划分为滨岸相和碳酸盐台地相两大类。通过分析建立了碎屑滨岸至碳酸盐台地和碳酸盐台地内部两种沉积模式。碎屑滨岸和混积滨岸相区主要分布于塔北地区,蒸发台地相区分布于塔中4井以东地区和曲苦恰克地区,并且是优质白云岩储层的主要分布地区,其它地区则属于局限台地和半局限台地相区。最后论述了生屑灰岩段的沉积相演化。  相似文献   

11.
运用地球化学研究手段,对文东地区沙二和沙三段原油、油砂和泥岩进行了饱和烃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认为沙二和沙三段原油来自沙三段烃源岩;通过对研究区储层流体包裹体的分析,结合原油构造演化资料,对沙二和沙三段油藏的成藏时期进行了分析。沙二段油气藏主要成藏期为东营中后期及抬升剥蚀期,主成藏期为30~17Ma;沙三段为两期油气充注,第一期为在东营初期(距今33~23Ma),为主成藏期;第二期发生在明化镇期(距今10~0Ma)之后。对文东地区成藏模式进行了分析,把文东地区油藏分为近洼原生型、 油源断层控制的调整型和浅层次生型3类。  相似文献   

12.
四川盆地东部天池铺构造天然气为干气,具有原油裂解气的特征,同时存在少部分后期高演化干酪根裂解气的贡献,原油为轻质油,油碳同位素偏重,是以汽油烃为主的凝析油,没有受到生物降解。通过对油气碳同位素、轻烃及油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等的综合研究,指出天池铺构造石炭系油气为腐泥型成因,成熟度高,均来自下伏志留系源岩。天然气与上二叠统煤系气具有明显的区别,凝析油碳同位素偏重主要与原油热蚀变(热裂解)和反凝析作用有关。成藏地球化学方法研究表明天池铺构造石炭系存在印支期古油藏,根据埋藏与热演化生烃史及古地温梯度计算可知石炭系已聚集的原油在白垩纪末期发生热蚀变(裂解)而转化为含油气藏。系统阐明了川东地区石炭系气藏属于古油藏裂解成因,并为川东地区寻找原油裂解气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