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研究了疏水缔合聚合物(AP–P4)经过拉伸装置后的溶解时间。结果表明,拉伸装置可以缩短疏水缔合聚合物的溶解时间;拉伸装置的最佳间距为200 μm,此时疏水缔合聚合物的溶解时间为25 min。经拉伸装置处理后的疏水缔合聚合物可以在30 min 内达到溶解;提高温度可以显著改善疏水缔合聚合物的溶解效果,缩短疏水缔合聚合物的溶解时间。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UO-苯甲酸-碱性红13显色体系.在pH值4.5~5.5的水相中,三苯甲酸配铀酰离子[UO2(C6H5COO)3]与碱性红13可形成缔合物,而此缔合物可被苯萃取在有机相中,并在位于555nm波长下有最大吸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为7.62×104L.mol-1cm-1.在铀含量0-20μg之间吸光度与铀含量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3.
高锰酸钾(俗称灰锰氧)外观呈黑紫色固体小颗粒,易溶于水,水溶液为玫瑰红色。它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以杀灭细菌,为家庭必备的常用消毒药。  相似文献   

4.
使用芘作为荧光探针,在三条理想化假设基础上,测定了疏水缔合水溶性聚合物(丙烯酰胺2丙烯酸钠2十八烷基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共聚物与丙烯酰胺2丙烯酸钠2十六烷基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共聚物) 在水溶液中的疏水微区基团聚集数。结果发现,疏水侧链上的碳原子数目是影响聚集数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直链淀粉和类脂化合物是通过采用差异量热比色法(DSC),在过量的水中把玉蜀黍淀粉、豌豆、玉米、小麦、马铃薯、蜡质种玉米从20℃加热到180℃,然后冷却到4℃,最后再加热至180℃除去淀粉而形成的。直链淀粉和软化淀粉的冷却曲线显示了放热期(<70℃)是由直链淀物链组成的原理.覆盖范围0~95%的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混合物类似于被加热和被冷却.直链糖链淀物链的缔合被支链淀粉所限制.  相似文献   

6.
狼毒大戟水提物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不同浓度氧氧化钠水溶液对狼毒大戟中总黄酮类成分进行了提取.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提取液中的总黄酮含量,并考察了碱液浓度对总黄酮提取量的影响,实验条件下,用m(NaOH)=1.0%的溶液提取出的黄酮的量最大。  相似文献   

7.
设X是一实巴拿赫空间,(Ω,μ)是[O,1]上的勒贝格测度空间,φ是定义在[0,+∞)上具φ(O)=0的严格增加的连续凸函数。L_φ(μ,X)={可测函数f:Ω→X;存在c>0使得∫f(t)||)dμ(t)<+∞}。本文的主要结果之一为:若Y是X的闭子空间,则L_φ(μ,Y)是L_φ(μ,X)的存在性集充要条件为L'(μ,Y)是L'(μ,X)的存在性集;同时也给出了有关L_φ(μ,X)子空间存在性集的其他结果。  相似文献   

8.
设Bn表示所有的n阶布尔矩阵的集合,R(A)表示A∈Bn的行空间,|R(A)|表示R(A)的基数,m、n为正整数.本文证明:(1)m∈[1,46],存在A∈B7,使得|R(A)|=m;(2)当n≥9为奇数时,则m∈[1,22+22+…+23],存在A∈Bn,使得|R(A)|=m.  相似文献   

9.
二元函数的极限远比一元函数的极限复杂,但它们之间又有密切的联系。本文的主要结论是:若二元由数W=F(x,y)是在P0(x0,v0)附近有定义的函数(p0可能例外),则W=F(x,y)在P0(x0,y0)处极限存在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常数A,对任意满足y0=f(x0)的在x0左侧(或右侧)附近连续且在x0左侧(或右侧)附近(x0可能例外)可导的函数y=f(x),恒有  相似文献   

10.
俄语中存在着大量的同义现象,既有同义词、同义成语、也有少数的语法上的同义结构,这就给学习俄语的人提出了一个如何理解、掌握俄语同义现象的问题,以便更恰当、更准确地表达和交流思想,达到人们之间互相了解的目的。俄语中存在着同义成语,如而(当心、留神)与(警惕);(她勉强强、马马虎虎)与(马马虎虎随便)(回声如雷)与。(打鼾)等等。另外也存在着一些词法上的同义现象,如(在林中——单数六格)(善良的,善良——全尾与短尾形容词)(比较容易)(最洁净的)。(在野外行走)等等。但这些成语和结构的数量是有限的,在…  相似文献   

11.
针对SZ361稠油进行了室内空气氧化探索实验,检测和分析了氧化稠油酸值以及尾气中含氧量变化,证实了稠油注空气催化氧化机理,并从理论和技术上论述了该技术的可行性;研究表明:稠油催化氧化有一定效果,氧化5d后,尾气中O2含量(体积分数)从空气中的21%消耗低至仅2.5%;在稠油50g,催化剂用量1.4%,空气压力0.7MPa,反应温度90℃,氧化48h,加水60%,300r/min搅拌的实验条件下,对海上稠油进行催化氧化降粘实验,粘度由2004mPa?s降至100mPa?s,降粘率可达95.0%。  相似文献   

12.
利用HAAKE RV-100旋转流变仪和TR-1加压式毛管粘度计,在10-1s-1~104s-1的剪切速率范围内,测定了不同配方的三元复合体系的流变特性。流变数据处理结果认为,三元复合体系流变性可用Carreau模型来描述。研究结果显示,在所研究的条件下(碱浓度0.5%~1.5%、聚合物浓度800 mg/L~1200 mg/L、表面活性剂浓度800~1200 mg/L),三元复合体系表现出类似于聚合物溶液的流变特征,在低剪切速率和高剪切速率下,体系表现出牛顿流体特征;在中等剪切速率下,呈现剪切变稀的流变特性。随着碱、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三元复合体系的零剪切粘度下降,剪切变稀性能减弱。  相似文献   

13.
对研制出的复配稳泡剂泡沫体系,在80℃下开展了高盐对泡沫体系的稳定性和表观粘度影响的研究,并应用扫描电镜观察不含盐、含盐度为7.08×104mg/L和20.30×104mg/L的泡沫的微观结构,试图找到高盐增效性的作用机理;运用HAAKE流变仪研究了高矿化度泡沫体系的粘弹性。实验结果显示:泡沫体系具有高盐增强泡沫体系的稳定性和表观粘度的效应,同时,该泡沫体系还存在一个最佳抗盐度;扫描电镜显示高浓度盐、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之间形成了高强度的复合膜,从而增加了泡沫的稳定性;泡沫体系具有很好的粘弹性。首次对泡沫体系的高盐增效性进行了研究,丰富了泡沫体系的理论,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王雨 《南都学坛》2001,21(3):57-59
通过研究不同浓度Na2 CO3、KPS存在的条件下复合驱油体系的相行为变化 ,找到了形成中相最佳区的条件 ,揭示了相行为与油水界面张力及表面活性剂在不同相间分配量大小的相关性 ,从临界胶束浓度变化对相态转变机理给予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15.
文章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对江西城乡受众网络行为及其与个人结构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影响关系中的若干变量之间起作用的强度、方向。研究结果认为:受众网络行为改变了传媒生态格局;年龄、文化程度是影响受众网络行为的重要因子,农村受个人结构因素的影响程度更大;受众利用、参与新媒体的能力欠缺。  相似文献   

16.
在小型高压水合物反应装置上研究了二氧化碳水合物的生成特性.实验结果表明,静态系统下,二氧化碳气体在纯水体系中的生成速率非常缓慢,只在气-液界面处有一薄层浆状水合物生成.通过添加适当的表面活性剂可以有效改善气-水体系的传质阻力,增加气-水接触面,显著提高水合物的生成速率.  相似文献   

17.
非伦理行为因其对团队的严重破坏而成为学术研究热点。个体嵌入在团队内部的社会网络中,因此除了个体特征、团队特征、情境特征等因素之外,网络特征对非伦理行为的扩散也有重要影响。由于社会网络具有动态演化特征,其研究也应采用动态范式。运用计算机仿真方法可以模拟现实中的社会网络结构及关系演变,并据此探究网络特征对非伦理行为扩散的影响机制。仿真结果表明,团队社会网络特征(关系密度和关系强度)对团队内非伦理行为扩散有正向作用,而团队特征(团队规模和团队内外控构成比例)调节这一正向关系。  相似文献   

18.
在高温条件下研究了表面活性剂SDBS 和NPSS–10 与Na+ 和Ca2+ 的静电作用机理:(1)SDBS 浓度大于临界胶束浓度(cmc)时Na+ 作用较弱,Na+ 与胶束中的阴离子头基形成了离子对,屏蔽了离子头基的静电排斥力,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表面活性剂离子头基的极性,活性剂分子排列更加紧密。(2)NPSS–10 浓度大于cmc 时与Na+ 的作用较强,水化的氧乙烯基高温下部分失水和Na+ 与胶束中的阴离子头基形成了离子对的共同作用促使表面活性剂的极性降低,抗盐性能增加。(3)在Ca2+ 浓度较低时,SDBS 与钙离子没有相互作用,无沉淀产生,原因是生成的烷基磺酸钙盐有一定的溶解度;在Ca2+ 浓度较高时,SDBS 与Ca2+ 有强相互作用,电极电位发生显著变化,产生烷基磺酸钙盐沉淀。(4)在低浓度Ca2+ 溶液中,NPSS–10 与Ca2+ 有较强的作用,无沉淀产生,NPSS–10 中的氧乙烯基团与Ca2+ 形成络合物。在高浓度Ca2+ 溶液中,NPSS–10 与Ca2+ 没有作用,这是因为NPSS–10 在高Ca2+ 溶液中的极性减弱,再加上空间效应,使得磺酸基头与Ca2+ 的相互作用减小,形成离子对的能力减弱,避免了Ca2+ 与磺酸基头的作用产生沉淀,从而使它具有很强的抗Ca2+ 能力。  相似文献   

19.
考虑现实条件下交通网络的不确定性状态,提出了从确定型网络到不确定型网络状态下出行者路径选择行为的改变,及基于行程时间可靠性的路径选择模型。并将可靠行程时间的路径选择行为纳入到随机交通网络平衡分配模型中,证明了模型的等价性和唯一性。在一个小型测试网络上对模型分配结果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与经验相吻合,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现实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WLAN环境下移动点切换时机选择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型无线局域网环境中移动点在不同AP间进行高速移动时需要进行切换,切换过程产生的延迟会影响无线局域网的服务质量,尤其对于多媒体应用,减小移动点在AP之间的切换延迟是提高无线局域网服务质量的关键。该文提出了确定下一个AP的确认、认证与连接过程开始的最佳距离和最佳接收信号强度的算法,算法结合移动点的移动速度、移动偏移角度等因素来确定最佳切换时机,提高切换成功率,减少切换延迟。算法已在地铁信号系统国产化预研项目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