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阅读与作文》2008,(8):22-23
风靡世界的《哈利·波特》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充斥着巫师、幽灵和魔法的世界。但那个故事毕竟只发生在霍格华兹魔法学校里,与现实生活毫不相干。可是以下介绍的几个诡秘现象,却是真实的事件,发生在科学家的实验室里。  相似文献   

2.
《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完美结局(《哈利·波特与死圣》于7月21日隆重面世,一切终于尘埃落定。而小说中的神奇魔法,相信依然是大人和孩子们脑中拂不去的惊叹。[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修辞、认知与嵌入叙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魔法》、《瓦特·米蒂的秘密生活》两篇叙事表明 ,嵌入叙事可以用来实现作家的修辞意图 ,并能操纵或影响读者对叙事的认知进程。  相似文献   

4.
1990年,J·K·罗琳开始写一个11岁孤儿浑浑噩噩被带进魔法世界的故事,1997年第一本《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出版,到2007年最后一本《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出版,其间相隔10年。2001年电影《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上映,到此刻《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划下句点,又是10年。  相似文献   

5.
在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观照下,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讨论了《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中的女性主义特点:第一,理想社会的象征——魔法世界是阴性的母系社会,女性特质在这里得到彰显,这些特质是魔法世界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第二,女主人公赫敏的有自我意识独立女性形象颠覆了传统的女巫形象。塑造了一个罗琳心目中理想化的女性形象;第三,男主人公...  相似文献   

6.
《奥兹的魔法》是一部富有艺术魅力的长篇童话。它的作者赖门·法兰克·鲍姆(1856——1919)是美国著名的儿童文学家和剧作家。他于1880年在南达科他州当记者时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涯,1899年出版第一本著作《鹅爸爸的书》,成为当时的畅销书。1900年,他最负盛名的长篇童话《奥兹奇异的魔法师》出版,1902年改编成剧本,演出极为成功,1938年又拍摄成电影。他还写了大量非常流行的童话故事,并连续写了十三部奥兹的系列故事,《奥兹的魔法》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部。  相似文献   

7.
《左传》、《史记》人物描写比较谈张玉辉,张玉军《左传》和《史记》是凝聚着历史精华、闪烁着文学光彩的中国古代历史散文名著。千百年来,两部作品那令人折服的文学成就,仍放射着灿烂的光辉。它们的艺术想力突出表现在历史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作者的笔下,一个个丰富饱...  相似文献   

8.
<正>《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是中国共产党对百年奋斗史的历史自觉,体现了历史主动精神。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实践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并践行着历史主动精神,体现了历史中的实践自觉。从观念基础、动力之源、实践路径三个向度理解历史主动精神,统合了实践性与反思性的辩证。  相似文献   

9.
明杂剧《僧尼共犯》的时代意蕴韩伟《僧尼共犯》的作者冯惟敏,生活于明代正德、嘉靖到万历年间。这一时期,是明代乃至中国历史上从经济领域到意识形态,都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深刻而剧烈变化的时代。由于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秦州学派的兴起,反禁欲主义...  相似文献   

10.
通过比较《哈利·波特》和《格萨尔王全传》中灵魂外寄的现象,解读了灵魂外寄的形式、制作目的及其意义。在《哈利·波特》中,黑巫师为了长生不老,通过谋杀他人制作寄魂器,这被认为是最邪恶的魔法而遭到魔法部的严禁。《格萨尔王全传》中的灵魂外寄现象源于藏族的民间信仰,正义与非正义双方的任何人、任何部落都可以拥有自己的寄魂器,其多少与寄魂者身份的高低贵贱有关。  相似文献   

11.
胡曲园教授在《从〈老子〉说到中国古代社会》一文中,向学术界再次提出和论述了亚细亚生产方式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这一重要的理论课题,是难能可贵的。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理论,凝聚着马克思从早年到暮年长期挥索的思想结晶;凝聚着马克思观察历史和研究历史的根本方法论。然而长期以来,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历史纪录片由于表现手法的单一和沉闷往往在审美上缺乏一定的可视性。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历史纪录片从创作理念到表现手法正经历着一次前所未有的嬗变。其中,《复活的军团》无论是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堪称中国当下历史纪录片的代表之作。大量的“情景再现”、唯美的电影造型以及生动的故事手法不仅成就了《复活的军团》,更从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当下历史纪录片的发展新趋势。为此以《复活的军团》为例,以大众文化在中国当下的发展为背景,对中国历史纪录片在当下所呈现出来的新特征和新趋势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拉米亚》与诗化的非洲伏都教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济慈通过对非洲伏都教这一信仰的理解和演绎,创作了长诗《拉米亚》,对经蛇类信仰为核心的伏都文化的文学和政治意义进行了阐释。通过《拉米亚》诗人暗示:英国对于非洲传统魔法的理解和占有,可能对于两种文化都是毁灭性的,而诗歌的演化与文化差异互动而不毁灭它。  相似文献   

14.
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是中世纪文学的瑰宝。其中的《富兰克林的故事》近年来受到学界的关注,因为这篇小说采用了比较特别的不列颠籁歌的文体形式,并且主题非常丰富,包括婚姻恋爱伦理、道德选择主题、继承权制度、人们对魔法的态度和基督教伦理观等。《坎特伯雷故事集》中的其他小说如《巴斯妇》等只关注单一主题,《富兰克林的故事》却囊括了故事集中几乎所有的主题,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进而揭示中世纪英国的社会风貌和主流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5.
话剧《霸王歌行》是一部改编剧、历史题材剧和先锋探索剧。该剧遵循了改编伦理,完成了从小说到话剧的跨文本艺术形态转换;以对历史源文本的想像性阐释,完成了对历史的重构;在舞台呈现和叙事方式.尤其是文化立场和诗性精神方面,又体现出鲜明的先锋性。在话剧艺术日趋边缘化的时代,《霸王歌行》具有着独特的意义与价值,营构了较大的艺术思考的空间。  相似文献   

16.
象高山挺立,如松柏长青,这是陈毅同志光辉一生的真实写照,也是《陈毅诗词选集》(以下称《选集》)的艺术概括。 《选集》从艰苦卓绝的红军时期到烽火弥漫的抗日战争年代,从战火燎原的解放战争时期到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年代,无不跳动着时代的脉搏,反映我党我军的历史进程。它历史地记载着:陈毅同志是如何坚定不移地紧跟毛主席,无限热爱毛主席,在党的领导下,为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的胜利奋斗终身;是如何卓越地运用毛主席的伟大战略思想,临危不惧,坚持斗争,挥师大江南北,建立了不朽战功,是如何为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17.
也许,哈利·波特不是改变世界电影的作品,但它悄然影响着这10年电影如火箭般迅速的变化格局。2001年魔法小子为9·11疗伤《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是美国遭遇9·11恐怖事件后,首部企图恢复大众娱乐状态的一线商业片——灾难,让当时的美国观众瞬间忘记了暑期档的热闹,转而把更多的愿望投向了疗伤。10月的《今日美国》曾大肆抒  相似文献   

18.
明清两代是我国小说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儒林外史》、《红楼梦》是其重要的标志。它们各以其独特的风貌、精湛的造诣,称著于小说之林。如果说《三国演义》、《水浒传》代表着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的最高成就,《西游记》代表着神魔小说的实绩,《儒林外史》代表着讽刺小说的高峰,《红楼梦》代表着古典小说的终结的话,那么可以说,《金瓶梅》标志着小说意识的真正觉醒。它所萌发的小说新观念在中国小说史上无疑是一次巨大的变革。如果论及它在小说史上的贡献的话,笔者认为,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的根本转变,即从对历史政治的单向辐射到对家庭社会的全方位透视,从对天下兴亡的关注到对平凡人生的体察,从“文以载道”到文学对人本位的复归。这即是本文试图论证的问题所在。  相似文献   

19.
本文立足于道家思想与其最重要成就《道德经》,结合卡西勒的神话思维观和海德格的语言论,旨在由语言创世观出发,用道家思想剖析《地海传奇》,借东方哲学解读西方文学,进一步探讨厄休拉·勒奎恩笔下的地海世界中,西方奇幻元素魔法与东方老庄哲思的内在联系,并揭示魔法的新阐义。  相似文献   

20.
黄磊 《成才与就业》2011,(23):61-61
说到气球,我们每个人都不会觉得陌生,可要说起魔法气球,或许知道的人就不多了。以往我们见到的气球都是圆圆的,造型单一,没有太多新意。魔法气球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气球制作工艺,它把气球变成一个个憨态可掬、惟妙惟肖的卡通人物,深受青年人喜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