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鲁迅的文化意识。认为鲁迅能在中西文化冲突与交融中为本民族新文化建构找到最佳方案,主要缘于他所具有的历史“中间物”的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2.
鲁迅作品的方言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悠久厚重而优秀的越文化,是最初滋润鲁迅成长的土壤。鲁迅从区域文化的"母体"中获得的文化"基因",使鲁迅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与一定的区域文化联系得最紧密的作家之一。从鲁迅留给后世的各种形式的作品中随处可见的绍兴方言运用,我们可以看到作家意识深处与其所处的区域文化的天然联系。  相似文献   

3.
伊藤虎丸和竹内好对日本反省和批判思想是一致的.伊藤虎丸继承了竹内好强烈的现实感和反省意识所构成的主体精神的自觉,对鲁迅及其中国现代文学的思考,是立足于对日本近代化的反省与批判上,包含着对历史的深刻认识.与竹内好不同的是,伊藤虎丸是从对战后日本现实问题的反省开始他的鲁迅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也是对"战后民主主义"的再确认和再思考.  相似文献   

4.
鲁贞银 《浙江学刊》2003,2(2):84-91
胡风创作论的主要特点在于强调创作主体的能动性,强调在整个创作过程中作家的主体意识对于对象所起的积极作用。作为其现实主义文艺理论体系的核心概念,“主观战斗精神”概念的形成与胡风对鲁迅的人生和文艺实践的解读密切相关。胡风着重从“主观(心)”、从伦理层面(主观和心的发扬)接近鲁迅,在鲁迅身上深切感受到强烈的主体意识,并把这些作为鲁迅传统的核心基点,从中整合出一种精神力量,纳入到自己的艺术与人生一元化的整体艺术观之中,认为作家只要拥有战斗的主观精神,就能够通过艺术来追求人生的完美,进而构建起以“主观战斗精神”为核心的独特理论体系,在新的时代语境中继承和推进了“五四”的思想主题,其意义远远超出了文学范围。  相似文献   

5.
国民的广义的心理状态,与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一个国家,只有当它的人民在心理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从传统的束缚中挣脱出来,形成一冲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人的精神素质,才可能真正实现现代化。青年鲁迅对“中学”和“西学”都有广泛的接触和了解。他从比较和参照中看到传统文化的许多缺点,西方文化的某些优长,并从而使他在择善而从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具有重要意义的、富于时代色彩的新的文化意识。考察一下青年鲁迅在当时是如何更加着重于积极从西方文化中吸取先进的思想观念,对于我们今天在借鉴外国时如何摆脱单纯的技术设备,管理制度的引进而特别注意于更新自己的文化意识和心理结构,将会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6.
王学谦 《求是学刊》2012,(5):95-101
鲁迅与梁实秋的论战,是多元文化状态下不同文学理念、文化观念的冲突,两者之间不存在正确与错误的区分。双方相互嘲讽、攻击是论战过程中的人之常情,在双方激烈对峙的背后,均或明或暗地表达出相互认可的超越敌意的审美体验。这种审美体验比真理意识更重要。  相似文献   

7.
救救被封建礼教熏染的孩子,是鲁迅宏观启蒙主义思想的重要出发点;从父亲手中首先解放了孩子是鲁迅家庭教育理想的集中体现;传统教育方式的批判是鲁迅家庭教育思想的“立”中之“破”;甘为孺子牛的父子道德是鲁迅对自己所主张的家庭教育理想的躬身实践。“精神启蒙”是鲁迅教育观的根本。  相似文献   

8.
郑闯琦 《唐都学刊》2003,19(1):121-124
鲁迅与自由主义的关系必须区分为元话语层面和实践层面进行分析。近年来对于鲁迅是不是自由主义者的争论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对这两个层面未加区分的结果。本文主要从鲁迅与自由主义在元话语层面的对话这一角度进行讨论,认为鲁迅与自由主义看似内核一致的个人主义其实是恰好相反的两种类型,鲁迅批判继承了尼采等思想家的力量派个人主义,并对具有"奴隶道德"特征的权利派个人主义及以之为基础的自由主义进行了元话语层面的批判。鲁迅并且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建立了主奴认识模式和"立人"、改造国民性思想,并把这一思想后来运用到包括自由主义在内的各种思想的实践批判中。  相似文献   

9.
邹进先 《学术交流》2005,(4):148-157
郜元宝<鲁迅六讲>及<关于科学史教篇的几个问题>中所提出的鲁迅在1907-1908年间贬低科学,鲁迅认为尼采、叔本华所张皇的极端主观唯心主义的"主观意力"是"科学之本"的观点,是对鲁迅的误解.这种误解产生于对<科学史教篇>中"神思"、"本柢"等语词的误读,膨胀于对这种误解的百般回护.  相似文献   

10.
疏离与被疏离是对鲁迅与左联关系的较为准确的概括。鲁迅对左联的疏离具有双重含义:其行为表象是鲁迅对左联工作的冷淡,包括与左联实际领导人的不合作和对新政策的不理解、不支持,而实质上这是鲁迅对左联由来已久的关门主义和宗派主义错误有了清醒认识之后的理性选择;左联对鲁迅的疏离也具有双重含义,那就是左联的实际领导人对鲁迅维持着敬重的表象,实质上他们在攻击着、欺瞒着、背弃着鲁迅。  相似文献   

11.
从周作人评价鲁迅 《阿Q正传》 所用"山灵的讽刺"这一概念入手,探讨其根源,指出周作人在定义鲁迅的写作特质时,除根据他们共同的阅读范围来确定鲁迅所受影响的来源外,主要依据了自己所受的古希腊及英国文学的影响.所谓"山灵的"(Satyric)这一限定语,既包含古希腊神话人物萨提儿本身的特质,又包含古希腊特有剧种萨提儿剧的特征.周作人还挪用了泰纳 《英国文学史》 中对斯威夫特的评述,作为其定义鲁迅"山灵的讽刺"手法的重要参照.正因为周氏兄弟思想资源的差异,周作人对鲁迅写作技法的理解中实暗含着两处与鲁迅的分歧:一是对幽默概念的不同认知,二是尼采意义上日神与酒神精神所象征的不同个性与人生选择.  相似文献   

12.
“立人”是鲁迅思想的一个中心。正是在人的问题上,鲁迅和尼采有过共鸣。本文以鲁迅“立人”思想为线索,论证了鲁迅早年倾心于尼采哲学的主客观原因以及他在各个时期对尼采学说的择取与扬弃。在鲁迅与尼采的关系上,过去有人说:鲁迅之所以受到尼采影响,是由于前期“思想有弱点”;更为流行的观点是认为鲁迅后期对尼采“无一赞辞”、“彻底否定”。本文从鲁迅和尼采著作的实出发,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3.
正确认识中华民族的文化品格是建立中华民族主体意识的基本前提,鲁迅一生为此进行了前无古人的深入探索。他总结、吸取了近代中国思想文化战线的丰富经验,更融汇了他本人的深切体验,其观点异常深刻,观察异常敏锐,至今仍令人敬仰,催人奋进。一、对中华民族的国民性消...  相似文献   

14.
日本东京田畑书店1978年出版京都大学教授竹内实写的鲁迅研究著作《鲁迅远景》。全书二百五十页,共三章。介绍和研究鲁迅三十年代的生活,认为“鲁迅是人,不是神,所以鲁迅也不能没有缺点。”作者根据许广平《鲁迅回忆录》、内山完造的《花甲录》,进行比较研究,详细论述内山完造与鲁迅的关系。作者研究了《故乡》、《阿Q正传》,介绍绍兴的历史、地理和风光,并且从鲁迅家世的考证,推断鲁迅与周恩来可能是同族。同时  相似文献   

15.
鲁迅性格倔强,一生挚友不多,除了许寿裳就是齐寿山了。《鲁迅全集》曾两百多次提到齐寿山。齐寿山和鲁迅在北京期间相交14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齐寿山很崇拜鲁迅的学问和道德,而鲁迅也很欣赏齐寿山古道热肠的性格。生活上,齐寿山是鲁迅的得力助手;经济上,他是鲁迅的坚强后盾。在政治动乱的危难关头,他更是义无反顾地站在鲁迅一边,正直地给予无私的支援。  相似文献   

16.
李继凯 《唐都学刊》2001,17(2):79-85
鲁迅与茅盾都是具有当代性的文学大师,在接受中生成的"鲁迅文化"与"茅盾文化",在文化积累、文化再生及针砭时弊诸方面,都具有不可忽视的当代价值与意义;在当代多元文化动态发展的视野里,应以理性态度来把握鲁迅与茅盾的当代性,从论争话语、人格特征、人生形态及文学影响等方面切实理解其当代性的"存在",而文学大师的当代性亦即意味着自我生命的延续和对当下文化创造的参与.  相似文献   

17.
王学谦 《求是学刊》2022,(2):161-168
在当代作家中,莫言是受鲁迅影响比较大的作家。在莫言的作品中往往可以看到鲁迅文学的影子。莫言的《檀香刑》与鲁迅创作具有非常深刻的互文性。在一定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檀香刑》是对鲁迅文学的吸收、转化和扩张。《檀香刑》的酷刑叙述是其突出的特征,鲁迅创作之中也有酷刑叙述。“看客”是鲁迅创造的,莫言也写了“看客”,同时也将刽子手赵甲作为主要人物。《檀香刑》的视角转换是对《狂人日记》视角转换的发展或复杂化。  相似文献   

18.
冒建华 《社科纵横》2003,18(3):57-58
五四”以后 ,生存危机意识压倒了启蒙意识。人们进行革命所要推翻的不只是现存的政治制度 ,更重要的是要推翻当前的经济制度 ,这样人们才能获得真正的生存权利 ,而不被开除出地球籍。鲁迅用形形色色的人物现实画面 ,把生存危机推到了人们面前  相似文献   

19.
王学谦 《求是学刊》2016,(4):100-107
从莫言的《铸剑》阅读,可以看出莫言与鲁迅文学精神的高度共鸣、相似。莫言与鲁迅的文学创作都受到浪漫主义、现代主义潮流的巨大影响,两者在浪漫主义、现代主义潮流中相遇。莫言从《铸剑》看到的鲁迅精神,是鲁迅魔性叙事的突出特点。莫言的创作中也具有明显的鲁迅式的魔性叙事。莫言与鲁迅的部分创作都属于浪漫主义的极端型写作,都饱含激情、意志力量、怀疑与虚无,都有一种令人震撼的怀疑、反抗精神。  相似文献   

20.
清末给人的印象已然很遥远了 ,远得与现代已毫无关系。但若是以熟知清末的鲁迅为例进行分析 ,便能接近许多。本文的研究不是从鲁迅看清末 ,而是从清末看鲁迅。鲁迅的翻译作品中有部叫《造人术》 ,至今没有什么争论。 1 963年 ,熊融发现了该译作 ,原作者为美国的路易·斯托伦 ,据考证是 1 90 5年发表的。鲁迅所翻译的内容是 ,人工生命技术成功地制造了一个人 ,该人的受精卵细胞的分裂和器官的形成是在工作台上人工操作完成的。发现该译作的熊融评论说 ,当时的鲁迅先生深信生命是可以由人工制造的 ,该事实表明了鲁迅先生的唯物主义科学史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